天下大事唯戎与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公元前717年的春天,在鲁隐公执政的第五个年头,鉴于国内政治已经比较稳定,加之春和景明,心情很好,鲁隐公就想出去视察一番去哪儿呢?往西南方向,去棠吧棠也就是今天的鱼台县,隶属济宁市,距离曲阜100公里左右,独山湖就在附近当时鱼台县向东,应该是一片汪洋,水草丰美,而捕鱼业尤其发达,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天下大事唯戎与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天下大事唯戎与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天下大事唯戎与祀

公元前717年的春天,在鲁隐公执政的第五个年头,鉴于国内政治已经比较稳定,加之春和景明,心情很好,鲁隐公就想出去视察一番。去哪儿呢?往西南方向,去棠吧。棠也就是今天的鱼台县,隶属济宁市,距离曲阜100公里左右,独山湖就在附近。当时鱼台县向东,应该是一片汪洋,水草丰美,而捕鱼业尤其发达。

捕鱼生产,是鲁国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即所谓的鱼盐之利。鲁隐公想去看一看捕鱼作业,顺带巡视疆土,今天的人看来,再正常不过。可是这放在2700多年前,就大大的不可!

公子臧僖伯就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臧僖伯是鲁孝公的儿子,鲁隐公的叔叔,典型老资格的宗室贵胄!因此就对鲁隐公开始了谆谆教诲。当然首先是为君的道理:“得四方货物,如不能用于讲习国家大事;取万物之材,如不能添列国事所需,国君就不会大张旗鼓地征用它”。在臧僖伯的知识体系中,礼是最高国家行为准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祖先的教诲,也是各国的通行做法,更是国君的主要职责。所以臧僖伯认为:“所谓轨制,就是按照礼法规矩老老实实去执行;所谓物采,就是彰显物用的色彩华丽。既不按礼法,也无关物采,那是乱政!而乱政必败”。说得还挺吓人!当然也是有针对性的:那么远,仅是去看望渔民打鱼的场景。先君没干过的事情,你去干?先君不屑一顾的渔民,你去看?这不胡闹吗?

威胁不中用!那就讲讲先君之政。“每一年的春蒐、夏苗、秋獮、冬狩,以及每三年一次的郊外演习阅兵,都是先君例行的军事活动,为了不误农时,一般会选在农闲之时。这些军事演习一结束,进入都城,国君就会着手整顿军旅,并举行宗庙告祭活动。届时召集功臣勋贵,举办宴饮大会,陈列田猎斩获,观瞻君臣车服之华丽,彰显贵贱有别,明定功劳等级,叙问少长远近,以此昭示君主威仪”。这些事,才是君王的正事,不可不察。

同时,臧僖伯也指出:“鸟兽之肉不用于四时献祭,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用于器物之饰,因为无关祭祀,有德君主不会主动射杀这类动物,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制度。至于山、林、川、泽所产,器物装饰所用之资,是下面具体工匠的任务,各级官吏督办即可,不是君主所应考虑的”。

鲁隐公一看叔叔的这份坚持,只好说:“我只是去巡视一下”。于是率领百官,前往棠地,让渔民陈列渔具加以视察。

但是,臧僖伯称疾不从。为此,【经】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就是从这些细微处显露出来的。鲁隐公的这次非礼而动,正式载入了史册。鱼台县这个地名也因此而产生,鲁隐公观鱼处遗迹犹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天的话,就是国之大者,祀与戎。祀,是宗庙社稷绵延不绝的祭祀,等于是国家的传承、团结和稳定。戎,就是武装力量,主要就是兵车、戈矛、箭簇等军工活动。这两个方面,在今天看来,当然也是国之大者。但问题是,国之大者,随着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应该进行不断的扩充和调整。墨守成规,这是臧僖伯的时代性局限。敢于创新发展,这正是鲁隐公的可贵之处。但是,传统的华夏祖先崇拜情结,厚古而薄今。厚古是传承的需要,同样,薄今也是祖先崇拜的道德围栏。但是,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冲破了这个围栏,让这个围栏再也不能限制人们把眼光和思想投射到远处的世界,以及更加精彩的未来。

祖先崇拜,成就了我们民族,让我们的民族一路走了五千多年,但也妨碍了民族创新的勇气和尝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