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4日讯(记者周劼)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一场汇聚敦煌百余件珍贵文物和4个全景复原洞窟的大型展览《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将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与观众见面。日前,两辆十多米长的大型货车,满载着文物,从莫高窟出发,历经5个昼夜,跨越3000公里,于5月6日顺利抵达武汉大学。5月13日,武汉大学官微集中展示了其中多件国家一级、二级文物的图片、信息,揭开了即将亮相的国宝的神秘面纱。

展示的国家一级文物包括:

北朝佛经写本《大般涅槃经卷第八·如来性品第四之五》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1)

时代:北朝(公元386-581年)

尺寸:长156.00厘米,宽25.50厘米

来源:1944年敦煌莫高窟土地庙残塑像中出土 现藏敦煌研究院

此卷为佛经写本。首尾俱残,白麻纸,每纸27行,行17字,共101行。乌丝栏纤细规整,墨色浓黑而有光泽,书法保持了较多的隶书气息,字体结构也如隶书扁平状,书写工整,灵动潇洒,是北朝时期敦煌写经中的精品。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刺绣说法图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2)

佛菩萨、供养人发愿文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3)

横幅花边(刺绣上部残存)

年代: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尺寸:长49.4厘米,宽29.5厘米

来源:1965年莫高窟第125-126窟之间崖缝出土 现藏敦煌研究院

这件刺绣说法图属寺院供奉物,残损严重,从保存部分可以辨认出一身着红色袈裟结跏趺坐在莲座上佛的下部。佛左侧残存侍立的菩萨下半身,立于莲花之上。佛与菩萨之间,填充以忍冬等植物纹样。刺绣最下方为供养人和发愿文,发愿文居中,供养人分列左右。

另据记者查阅当年的发掘报告,这件文物是北魏王族供奉在佛祖前的正方形经幡,最早存于北魏前期都城平城的家庙中,后来被带到了敦煌,供奉在莫高窟的某个佛像前。大约在盛唐时期,刺绣因多年使用而遭到了损坏。当时莫高窟第125、126窟正在修建,按处理损旧佛教用品的传统,人们将残损刺绣塞入山崖的石缝中,并用土埋上,后来这件刺绣又被流沙所覆盖。1965年3月,为配合莫高窟加固工程,考古人员在敦煌第125、126窟前进行清理发掘,发现了这幅刺绣。据当时记载,刺绣的发现者正是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她在清除125和126两窟前崖壁上裂缝流出的沙土时,发现里面居然混有一堆刺绣残块,于是安排专家人员从崖壁上慢慢地将其取出来,终于这些刺绣残片得以进入今人视野。

从这些刺绣残片拼接,可以推知,原来的整幅刺绣当为长方形。此绣品充分体现了东晋到北魏期间丝织品多彩满地施绣的特色,也是有确切年代的最早满地绣像及最早的佛教刺绣作品,虽已残损,但仍反映出高超的刺绣工艺。刺绣在各种织物中,是比较名贵的,费工难成。又因为年代久远,能保存的更少,这幅刺绣人物全都身着各色纹饰的华服,反映了北朝上层典型服饰,是研究北朝历史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难得的古代人物肖像珍品。

唐代藏文大乘无量寿经D0684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4)

时代:唐(公元618-907年)

尺寸:长176厘米,宽31.6厘米

来源:敦煌研究院旧藏

佛经写本,首尾完整。在已知的敦煌文献中存该经古藏文译本近2000件,藏于英、法、俄、日本及中国。古藏文译法与藏文《大藏经》所收本一致,内容略有不同,藏译时间与汉译相近。经尾有抄经人及校正人署名。

另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大乘无量寿经》,亦名《大乘无量寿宗要经》《无量寿宗要经》《佛说无量寿宗要经》,是一部由经文和经咒混合组成的一部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除了梵文原典存世外,还有藏文译本、汉文译本、于阗文译本、粟特文译本、西夏文译本、回鹘文译本、蒙古文译本、满文译本等版本。就藏文译本而言,现存敦煌本约有2526件。之所以数量如此庞大,与吐蕃王朝占领敦煌之后在这一带实施兴佛举措和当地各民族融合有直接关系。这件文物不仅是古代吐蕃朝野信佛而开展抄经运动的直接产物,也是古代西北地区的各民族频繁交流和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尾的署名的抄经人、校正人,也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东晋《三国志·步骘传》写本残卷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5)

时代:东晋(公元317-420年)

尺寸:长42厘米,宽24.3厘米

来源:敦煌研究院旧藏(藏经洞文书) 现藏敦煌研究院

残卷存25行,440字,纸质较厚,曾因被水浸,有霉点。以淡墨线为界栏,其内容是西晋陈寿撰《三国志·步骘传》,残卷只保存《步骘传》的后半部和评语的前半部。残卷无纪年,据考为东晋时期抄本,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早期写本之一,笔调丰劲挺秀,不失晋隶神韵。

另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这份残卷除了文献版本上的价值外,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据专家考证,残卷字体为隶体,其异体字又更多类似汉、六朝碑版,还有不少俗体字在敦煌魏晋写本里屡见不鲜,可以看到,其整个字风未失汉隶之韵,也透露出隶体向楷体转变的重要线索,是研究晋代书法的宝贵资料。

北宋归义军衙府酒破历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6)

时代:北宋(公元960-1127年)

尺寸:长81.10厘米,宽30.00厘米

来源:1997年10月9日青山庆示捐赠 现藏敦煌研究院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此酒账单首尾俱缺,粗白麻纸,无界栏,行宽2厘米,总49行。此件前部卷长24厘米,存敦煌研究院,后部卷长81.1厘米,系日本友人青山庆示先生捐赠。据研究,该酒账立于宋乾德二年(964),通过某月日因何事用酒若干的记载,反映出敦煌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另据记者查阅相关资料,破历就是支出账目,酒破历就是公务接待的酒水账单。归义军是一个存续于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初年的敦煌当地割据政权,他们一方面遥尊唐、后梁、后唐、北宋等中原王朝正统,另一方面则维持自己对于敦煌及其周边地区的实际统治。这份《酒破历》主要记载的是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农历四月初九至十月十六日,敦煌曹氏家族中的曹元忠担任归义军节度使时,他的一些公务接待的酒台总账,可谓北宋初年归义军节度使政府公务活动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古代为了防止贪腐而进行的相关制度建设。

五代龙砖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7)

时代:五代

尺寸:长52厘米,宽26.5厘米,厚9厘米

来源:1981年6月敦煌三危山老君堂出土

敦煌三危山老君堂出土。长51厘米,宽25.5厘米,厚9厘米。砖上的龙依砖造型,身躯较短,前曲后伸,张牙舞爪,表现奔驰的动态。爪、尾的动势强劲有利,线条概括简练。

另据记者查阅艺术史资料,发现和明清时期龙为皇家专用图案不同,中国早期的龙虽然地位尊荣,但一般人家也可以将龙的形象用在自己在家中,龙其实是民间常见的装饰图案。中国历代龙的造型,神态各不相同,都带有自己的时代气息。五代的龙,飞扬灵动,强调的并非威严的规矩,而是生动的艺术效果。

回鹘文木活字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8)

痛失海外的敦煌瑰宝(来自敦煌的国宝在汉揭开面纱)(9)

尺寸:长1.3厘米,宽2.1—2.2厘米,厚薄不一

来源:莫高窟北区出土

莫高窟北区B59窟、北区B160窟、北区B163窟及第464窟等6个洞窟共计发现了回鹘文木活字48枚。在这些木活字之中,有名词、动词词干、词缀、字母、不表示词义或语法组合、标点符号、版框线和夹条。这组回鹘文木活字质地和形制构成完全相同,尺寸依所表示符号的繁简而定。因每枚木活字表面均有墨迹,说明曾经被使用过。

据记者查阅印刷史相关资料,回鹘文是维吾尔族古代历史上使用最广、保存文献较多的一种文字,它直接起源于中亚粟特文,早在公元八九世纪,即已开始使用。大约10世纪开始,回鹘人从中原地区学会了雕版印刷技术,将之应用于回鹘文献的印刷。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印刷术又可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由宋代毕昇发明,而敦煌出土的回鹘文木活字印刷字模,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实物。迄今为止,回鹘文木活字均出自敦煌莫高窟。它们证明了,活字印刷早在蒙元时代即已西传到了中亚,是我国汉维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除了上述一级文物外,武大官微还披露了部分二级文物,包括:公元14世纪叙利亚文《圣经》、公元11世纪景教十字纹铜牌饰、萨珊王朝卑路斯时期波斯银币等。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