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

这是生命悠关的接续

这是担当使命的追随

这是不忘初心的传承

为国戍边、从警报国

是这个家庭无悔的选择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

云岭楷模张从顺、张子权父子

云南省有着长达4060公里的国境线,紧邻“金三角”让这里成为禁毒战争第一线。自1982年云南率先成立专业禁毒队伍以来,28年间58位人民警察倒在了禁毒岗位上。这其中,张从顺、张子权父子时隔26年先后牺牲在岗位上,他们用鲜活的生命书写出“一门两英烈、忠勇报国恩”的壮丽故事,在边疆大地上传唱出一首坚守与奉献的感人华章。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

两鬓斑白的鲁玉军,回忆起26年前张从顺的牺牲,依旧忍不住哽咽“老所长最后一句话还对我们说‘我坚持得住,不要管我,先送其他重伤同志!’,他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们。”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3)

张从顺老照片

1994年8月31日晚,时任军弄乡派出所所长的张从顺,在村寨走访中接到情报:贩毒分子携带大批毒品经过军弄。当即打电话报告后,他带领鲁玉军等两名民警乘拖拉机赶到毒贩必经之地,与县公安局警力配合设伏。

9月1日凌晨,毒贩进入伏击圈,大家合力进行抓捕时,“轰”的一声巨响,毒贩拉响了藏在腰间的手榴弹,顿时5名民警倒在血泊中。幸免受伤的鲁玉军打开手电筒,只见张从顺左小腿肌肉被炸掉,血流如注。他解下鞋带要为张从顺扎住伤口,张从顺却指挥他赶紧救助别人。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4)

1994年群众送别张从顺

当时现场有着很多同事,但张从顺坚持说“我坐镇在这里,是最熟悉情况的人”。他仿佛没有丝毫的疼痛般,直到指挥同事将全部伤员用汽车运走,才坐上了回县城的拖拉机。20多公里的土路异常颠簸,鲜血一滴滴溅在尘土里,张从顺因失血过多,永远闭上了眼睛。

在当地老百姓口中,张从顺有着“铁腿公安”称号,他曾为了帮老百姓找回丢失耕牛,徒步上百里从军弄乡到南伞镇。与张从顺共事过的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黄涌说“在军弄,他特别能吃苦,群众很认可他。他就是正义的象征,群众总喜欢找他,哪怕不属于派出所的事,只要他站出来,没有解决不了的。”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5)

张从顺出殡当天,四面八方的父老乡亲赶来为他送行,这些曾经被张从顺帮助过的人们,徒步走在那条张从顺流血牺牲的路上,纷纷念着他的好。“老张心系群众,见不得别人受苦,见着就要管、就要帮。”

张从顺离开了,留下了一大堆垫付破案经费的发票,还有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妻子彭太珍。大儿子张子成回忆说:“父亲牺牲后,家里真的很困难。三个儿子都在上学,正是用钱的时候,母亲却没借过一分钱。她自己种地、养猪补贴家用,有时还会补贴娘家和叔伯家,把一个家操持得井井有条。”在失去父亲的岁月中,母亲同样是三个孩子眼中的英雄,她从未轻易掉过眼泪,用女性特有的坚韧,呵护着他们长大。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6)

年轻时的张从顺、彭太珍夫妇

侄女李忠芹讲起彭太珍同样千言万绪:“我上学离城远,姨妈主动把我接到家照顾。当时一起居住的还有其他表亲,七八个孩子一起挤在很小的房子里,姨妈却没有偏袒过任何人,她经常告诉我们‘只有读书学知识,才能养活自己,报效国家。’姨爹走得早,姨妈很不容易,她是那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旁人受罪的人。”

英雄不会遗传

可父亲的“见不得别人苦”

和母亲的“不能忍旁人受罪”

潜移默化成为了

张家三兄弟的信条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7)

彭太珍和三个孩子

多年后,

老大张子成留在老家镇康,就职于基层的凤尾派出所,守一方平安;

老二张子兵来到临沧,风吹日晒指挥交通;

老三张子权,进入禁毒支队,常年行走在刀锋上。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8)

彭太珍和三个孩子追思张从顺

一家5口4人警察,成为了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最真实写照。

张子权牺牲后,很难想象中年丧夫晚年失子的彭太珍要如何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作为母亲,她记得张子权成长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她总是说“他是最乖的一个,现在生活才刚刚好起来,怎么这样没了。”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9)

彭太珍和三个孩子

张子权牺牲后,很多领导都曾慰问过他的家人,当被询问是否有任何需求时,面对张子权的妻子尚无工作,购房贷款至今没还清等一大堆困难时,彭太珍的回答永远只有一句话“如果重新选择,仍然支持他们当警察!”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0)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1)

2020年11月,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发现一例缅甸籍新冠肺炎感染者,其后存在一个跨境犯罪团伙,由于案情重大复杂,孟定进入紧急状态。

此时,张子权刚刚出差回家,几年来他第一次申请了公休,打算带生于临沧、从没见过雪的女儿外出滑雪。

看到新闻后,张子权只留下一句话“我常年在边境办案,比别人更明白边境防疫重于泰山”,便取消休假请战一线。

11月的孟定,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为防止交叉感染,密不透风的审讯室里不能开空调。张子权和战友穿着厚重闷热的防护服和尿不湿,扎进审讯室里连续奋战22天,通过晓之以理阐述全国防疫大局,最终让犯罪嫌疑人交代出了上下游信息。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2)

张子权抗击疫情工作照

案件有了进展,他的身体却亮起“红灯”。22日晚,刚走出审讯室的张子权脸色发白、直冒虚汗、几近晕倒,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顺便参加单位体检。

他却说:“这个案子我更熟,等案件结束再说吧。”为全链条打击跨境犯罪团伙,严保疫情防控,他们星夜兼程,奔赴安徽办案。

12月3日晚,张子权与宿州市警方配合,抓获涉案人员6名。此时,他已连续高强度工作26天,就在当晚与同事继续研究案情时,张子权因长时间缺血缺氧,大脑严重水肿,突然倒地不醒。最终,他也没能等来案件处理大获成功,彻底阻断了疫情扩散风险的好消息,12月15日,他极其微弱的脉搏停止了跳动。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3)

张子权抗击疫情工作照

回顾张子权牺牲细节,一句“这个案子我更熟”和26年前张从顺的“我是最熟悉情况的人”是何等相似。张子权曾说“我没有刻意去选择从警这条路。”可又是怎样一种信仰的传承,让同样的担当与牺牲,贯穿在父子两代人的生命中呢。

说起张子权,同事们都不约而同评价“他不怎么爱讲话”。战友李雨航回忆“他是个很平淡的人,不是很健谈,不想活在父亲的光环下。”父亲的光环对于子权的确是一个沉重的心结,队长郭华说“我跟他相处了7年,还是一次偶然机会,才知道他的父亲是张从顺。”即使在禁毒支队,大多数人对他的认知也仅停留在“事情交给他,只需要等结果就行,不用担心会拖拉”的好同事,而非烈士之子。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4)

临沧禁毒支队荣誉室

副支队长黄涌曾跟张从顺共事,是少数了解他家庭情况的人。“他默默在大队干了那么多年,从来不因为私事找过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见到我,他就抱着我大哭。他觉得大家因为他父亲特别关照他,危险的大案子都不安排他。”子权的担忧是多余的,在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这个全国首个被国务院授予“模范禁毒支队”荣誉称号的单位,每一位战士都不曾愧对岗位。

在缉毒战线上,张子权

曾参与侦办毒品案件158起

缴毒27.7吨

参与侦办制毒物品案件46起

缴获制毒物品1186.2吨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5)

“我父亲本来就是英雄,我们不可能给英雄抹黑。”这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

从警十三年,他勇敢制服过携带着上膛手枪的毒贩,也为侦办生产制造K粉案在境外原始森林里忍受毒虫叮咬,蹲守跟踪20多天……在缉毒之外,他曾主动请缨全市最大涉黑案件,参与破获刑事案件90起;也曾投身扶贫攻坚,把牙牙学语的女儿托付给妻子,一呆就是13个月。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6)

“有次去南伞办案,已经晚上12点,我们看见有人和摩托倒在路边。大家都说不要管了办案要紧,子权却坚持‘我们警察都不管谁,谁还来管’,他一直陪伴到伤员被送往医院。”郭华回忆,张子权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常说“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教训”,可是对待社会民众,他却总有一种天然的亲和,他见不得人吃苦。

禁毒支队每年会组织年夜饭,张子权却总在出差的路上,一次也没能来过。

这个一生以父亲为榜样,始终将老百姓挂在心上,奋战在边疆一线的人民警察总说“做警察,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

他的名字也写在了父亲旁边,那面金光闪闪的荣誉墙上。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7)

在张子权不到60平方米家中,二十几张装裱整齐的照片挂在客厅正中。智能手机如此普及的时代,为何还要挂那么多照片,张子权的妻子李莲超说“能随时随刻看到他。”2014年结婚以来,张子权一年多达300天的出差,让李莲超更多时候只能静静看着照片寄托思念。“我几乎不敢主动给他打电话,担心一通电话,就会将他的位置暴露给毒贩。”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8)

两人相识于2012年,张子权作为市公安局新农村指导员下派镇康的农村,善良淳朴的李莲超给了沉默寡言的张子权一个休憩的港湾。

结婚前,大队长郭华曾不止一次打趣要给子权在市区介绍“条件好”的媳妇,张子权总说“不用了,我有女朋友了,既然选择了,我就有这份责任。”

在郭华看来,男方多年间单位和家庭两点连线,工作之外全部精力都用在陪伴家人,大大小小活动一定会带上妻子;女方从没在意子权“无车无房”,婚后为让子权专心工作,辞职在家带孩子,他们夫妻二人是“活在童话里”的幸福典范。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19)

张子权家的照片墙

模范家庭,也会有诸多烦恼。

“2015年,我去做女儿出生前最后一次产检。那天恰巧是国际禁毒日,我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在医院上上下下,忍不住哭了,埋怨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忙,就不能陪陪我。”

“2017年,女儿才两岁,要去昆明做腮瘘手术。他把我们送到医院就立刻回了临沧,直到女儿手术前一天晚上,他才赶到昆明。那一个多月里,我一边照顾生病的女儿,一边还要四处奔波,真的很难熬。”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0)

张子权使用过的两个警号

时过境迁,当李莲超再回忆起这些家庭生活中子权的缺席时,唯有深深的怀念。她说“结婚前,我并不知道他家的事情。他是云南警官学院第一届本科生,有很多更好单位可以去,却选择回来当警察。我尊重他的选择,既然选择嫁给了他,便意味着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信任。”

“每次回到家,他都会先躺在沙发上睡一觉,我不忍心打扰他,他实在太累了”,家里客厅的小沙发,是子权可以放下所有疲惫的小窝。

相识近10年,子权没有说过多少浪漫的话,休息时带上妻女绕着玉龙湖跑步,和母亲兄弟吃一顿火锅,就是他表达爱意的方式。他从未跟家人,哪怕是同为警察的两兄弟提过工作的事,他明白作为一个缉毒警察,说得越少就越能够让家人们安心。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1)

张子权获得的嘉奖证

提起弟弟,二哥张子兵难掩后悔“这些年和他的交流太少,他获得过两次三等功,都是他走后,我看到奖章才知道的。”

李莲超也展示了她的打车软件,“他的手机号码我一直不忍心注销,我晚上打车的时候,就会看到他绑定的短信提醒,以前都一直不知道。”这个常年在外的缉毒警察,表达爱的方式一直是少说多做。

“你在家带孩子比我上班辛苦多了”这是张子权经常宽慰妻子的话。

他想努力抓住每一个在家的日子多陪陪妻女:帮妻子办理医保,买绘画包陪女儿画画……李莲超说“他总说以后会有时间,慢慢陪我们。他说他喜欢带院子的房子,等我们老了以后,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慢慢陪我看日落。”

只是这一次,一向说一不二的张子权再也没法完成对妻子的承诺。甚至女儿微信中哭泣着,给他发送的一条又一条语音“爸爸,你这次出差好久了,你要什么时候回来,你这次抓坏人去了好长时间,我和妈妈都想你了……”他也再不能回复了。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2)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3)

禁毒支队张子权的办公桌

禁毒支队张子权的办公桌一直保留着,几本党员学习记录本里有他办案途中的自主学习记录,抽屉里,一本满是工作记录的日记中,有一幅简笔画:

两团云朵下

太阳正位于巍峨大山的山坳处

山下一条小溪边的石板路

从远山蜿蜒到近处的

树林、田地和一栋小屋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4)

一张简笔画 藏在张子权笔记本里的家

这幅已经无从考证究竟是日出还是日落的画,给日记本中的严肃的案情增添了些许温暖。也许,这就是张子权对妻子李莲超曾许诺过的未来,也是他心底,关于家的最温暖的守望。

从张从顺到张家三兄弟,父子两代人扎根边疆为国戍边,将危险留给自己,将和平安宁献给祖国。他们前赴后继用生命兑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正如张子权曾说“从警报国,是我无悔的选择。”

家风

传承使命

时光铭刻英雄

五口之家四人从警

这个英雄的家庭成为了

和平年代里

最闪亮的星

张子权张从顺先进事迹观后感 特别策划时光铭刻信仰(25)

  • 策划:谢炜

  • 统筹:黄佳伦 张海燕

  • 云报客户端记者:吴沛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