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

近日,上海普瑞眼科医院组织了一场“护眼指南·工会福利线上讲座”。医院视光主治医师、工会小组成员王单为工会会员们科普了青少年科学用眼小常识,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在“涨知识”的同时不涨度数。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1)

Q:观看屏幕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尽可能选择较大的屏幕电子产品,在较远的距离进行观看。建议将视频投影到大屏幕或链接到较大屏幕的电视上,增加观看距离。尽量选择屏幕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以减少用眼不适和疲劳。

建议娱乐性观看视频的时间每天累积不宜超过2小时,预防近视控制在1小时内更好,每隔半小时中间休息3~5分钟。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2)

Q:观看屏幕有适宜的推荐距离和姿势吗?

青少年观看电视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电脑的水平观看距离不小于50厘米,手机的观看距离不小于40厘米。

避免躺着或者关灯情况下进行观看。

Q:线上学习后如何放松眼睛?

观看电子屏幕的最佳用眼习惯建议是看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20英尺)远处至少20秒以上,即遵从常说的“20-20-20”口诀。

可在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及进行一些活动放松身体。

Q:如何端正写字、看书姿势?

选择合适高度的学习桌椅。对于有可调式书桌椅的家庭,根据“坐于椅子/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的自我监测原则,调节书桌椅高度。

做到“三个一、不偏头”。所谓“三个一”就是“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一个拳头的距离);一尺,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的距离);一寸,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还要特别强调一下“不偏头”,长期偏头看书、写作业,易引发单眼近视,家长和小朋友们都应特别注意。

Q:晚上学习如何选择台灯呢?

夜晚看书写字宜同时使用房间顶灯和读写作业台灯,读写作业台灯放置在写字手对侧前方。

使用色温可调的LED读写作业台灯,夜晚宜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色温不可调且色温高于4000K的LED读写作业台灯不宜在夜晚使用。

此外,不宜使用未带灯罩的裸灯照明。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3)

Q:户外活动重要吗?

非常重要!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时间建议不少于2小时,近视儿童青少年建议更长。

目前研究认为,阳光是全光谱光照,强度高,人类眼睛自然适应。同时,阳光大自然光线可以使促进视网膜释放中多巴胺,从而延缓眼轴增长,从而帮助预防近视。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4)

Q:偏食对视力有影响吗?

眼睛的生长发育需要丰富的营养。但是需要注意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

尽量多吃水果蔬菜,以及摄入鱼类、豆制品和鸡蛋等优质蛋白,也可注意食用胡萝卜、蓝莓等富含对眼睛有益维生素的食物,对维持眼正常生长和视功能有积极作用。建议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糖分摄入过多会抑制钙的吸收。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5)

Q:早睡多睡对近视防控有用吗?

睡眠时间越少、夜晚睡眠时间越迟都会增加近视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每日睡眠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避免晚睡晚起,养成规律性的作息。

Q:没有近视的小孩也需要查视力吗?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视力好,没有视物模糊症状,就不需要去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只有近视了才需要进行验光配镜检查。这种观念是不对的,相对落后的。

所以,4岁儿童视力检查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推荐每年至少2次进行视力检查及屈光度测量,若发现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低于该年龄段儿童的正常值,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且建立儿童视力发育档案,定期检测视力发育状态。

Q:若近视了,应如何应对?

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嘱科学矫治。近视眼可以矫正,但难以治愈。如果发现近视了,一定要调整心态,不迷信,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必要时进行散瞳验光。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最优的治疗方案。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6)

Q:家长能为孩子预防近视做些什么?

以身作则,护眼爱眼。家长以身作则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要确立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不可治愈”的基本观念。家长不做“手机控”“电视控”“电脑控”,在家中尽可能多一些陪伴,与孩子开展互动性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谢静怡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7)

不为人知的护眼知识(涨知识不涨度数)(8)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