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

1962年是自二战之后世界局势最危险的一年,当世界各国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国与苏联的对峙时,与古巴导弹危机同时期还有另一场震惊中外的中印边境战争。

中国与印度同样都是曾饱受列强侵略殖民的国家,本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在二战之后,印度却一再挑起边境冲突。除了1962年这场爆发的大规模战争之外,中印之间还曾有一次少有人知晓的武装冲突

它就是1967年中印边境冲突。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1)

中国曾将印度打到举白旗投降,为何印度仍不死心?今天博览历史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历史上两次中印边境冲突的前因后果。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视频,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 和平相处,野心勃勃

15世纪末,当欧洲国家的舰队向西航行的时候,他们本想前往印度,却误打误撞来到了美洲大陆,由此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直到16世纪欧洲各国才真正踏上了印度次大陆的土地。18世纪英国用武力征服了印度之后,从此印度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时代。

1919年甘地从南非开普敦回到印度,发起不合作运动,他被印度人民称为圣雄甘地

当他与英国谈判,恳求英国让印度独立时,英国断然拒绝了甘地的请求。在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国家吗?连独立都需要恳求外来殖民者同意

此时的印度的确称得上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它表现的是如此的软弱。1947年印度成功独立,而彼时印度的邻国正进行着一场民族解放的战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自1840年以来遭受列强入侵的百年国耻被一扫而空,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国在华的势力范以及趾高气昂的神态顿时化为乌有。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2)

新中国成立

但此时原本“爱好和平”的印度却向新中国发起了挑战。

后来我们才看清印度的真面目,它哪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它只是想自己成为列强,实现其扩张野心。

由于中印两国在独立和解放之前,虽未曾正式划定过边界线,但却早已形成了一条各自遵守的习惯边界,所以自1954年起印度修改官方地图,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作为国界时,就立刻遭到了我国的强烈抗议。

印度的野心已经不加掩饰,1956年周总理第二次访问新德里,曾与尼赫鲁讨论边界问题,但对方断然拒绝。此时的印度在暗中侵占中国领土,直到1959年的一件事,让印度直接撕下了伪装。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3)

1959年西藏

1959年3月10日,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上层反动力量经过几年的策划和准备,在印度的支持下发动了武装暴动。

西藏平叛开始以后为了切断叛乱分子的外逃之路,我军重兵封锁了麦克马洪线以北的险关隘口

这本是中国内政,但眼见自己的计划失败,对麦克马洪线又异常敏感的印度立马调集军队推进至麦克马洪线最前线。印度硬说中国“侵占了印度领土”,公开向中国提出将东段9万平方公里和西段3.2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归印度。

其无理要求被中国拒绝后,印度便推行“前进政策”继续蚕食中国领土。这时印度已经抛弃了与中国和平解决边境争端的想法,并将中国这种希望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和克制视为软弱可欺,进而得寸进尺。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有一句名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4)

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印度帝国”的美梦,尼赫鲁引领着印度越发疯狂起来。令中国吃惊的是,就在中印之间因为边境纠纷而矛盾激化的时候,苏联却开始向印度提供大量的援助贷款和军火

当时印度向苏联采购的最新型米格21喷气战斗机,苏联曾拒绝向中国提供,最后却在1962年中印爆发战争的前几个月,连设计图纸都一起交给了印度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5)

当时巴基斯坦的一家报纸说“印度跟中国制造麻烦,与其说是为了争夺领土,不如说为了找到更多的美元。”

随着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出色表现,美国也开始了对中国的制裁封锁。

而印度莫名其妙仇视中国,正是从抗美援朝后才开始的。自从1947年印度独立后,美国十年间援助了这个不结盟国家21亿美元,但自从印度1959年撕破脸皮决心与中国为敌,到1962年3月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的援助就高达41亿美元,相当于过去十年总额的两倍。

在美苏冷战时期,能够同时从对立的美苏手里拿到钱,当时全世界也只有印度一家。

自从1960年以后印度政府便派遣印军一直向前推进,在西段的中国境内印军设立了43个据点,有的据点距离中国哨所只有几米,有的甚至设立到了中国哨所的后面,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武装对峙局面

到了1962年印度又将这个前进政策扩大到了中印边境的东段六个月间印军在麦克马洪线上建立了24个哨所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6)

正当印度仍以为中国会像之前那样避免与其对抗时,中印边境战争的序幕已经在这片原始森林中悄然拉开。

1962年9月20日,印军在东段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克节朗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10月10日印军渡过克节朗河向中国的尺冬哨所发起进攻。在被中国守编军队的炮火击退后,印度开始向中印边境集结重兵,在东段部署了1.6万余人,在西段部署5600余人。

尼赫鲁在新德里宣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抗中国”,印度的嚣张气焰,使得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已经再难实现。

当前线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毛主席作出了“自卫反击战”的最后抉择。

毛主席指着地图上印军的据点,单手在空中狠狠劈下,同时说道“扫了它!”

1962年10月20日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

在东段西藏边防战士针对克节朗地区印军部署前重后轻、翼侧暴露的特点,采用两翼开刀、侧后迂回的打法,集结主要兵力向印军第7旅左右两翼发起进攻,印军溃不成军。

原计划是进一步歼灭从达旺向北增援的印军,但由于印军一路难逃,参战部队根据总参谋部占领达旺的指示,向达旺进行追击。

10月20日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打响,在西段以及我国新疆阿克赛钦地区我军开始猛烈炮击,对入侵印军据点实施强攻,全歼守敌后向班公湖、巴里加斯等地区转用兵力。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7)

10月20日傍晚,中印边界东段的大规模战斗已经结束,但各部队报告俘虏的印军却不多。

这是因为原本中国参战部队在战前对印军的顽抗和增援做了充足的战斗准备,但仗一打起来,印军一触即溃,这一点边防战士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在忙于追击的时候并未及时搜缴逃入深山老林的印军。

而印军第七旅旅长达维尔准将在潜入深山老林两天后由于饥饿难耐于22日下山寻找食物时被我军俘虏。

10月23日印度第七旅被歼灭后,中国参战部队继续向南追击,驻守达旺的4000余名印军,一听中国军队逼近未放一枪便向南逃窜,沿着麦克马洪线的几十个印军哨所,也在中国军队的压力下纷纷后撤。

在东段克节朗地区取得胜利的形势下,10月24日中国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三项建议,并命令东线反击部队停止追击。

印度再次拒绝了这一和平建议,并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进行战争动员。尼赫鲁亲自接管了印度国防部,新德里几乎所有的华侨商店都被暴徒破坏,印度政府还颁布法令将华裔印度公民视为敌国侨民抓进集中营。再次集结大军的印度于11月中旬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全线反扑。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8)

中国边防部队再次向入侵印军实施反击作战。

第二阶段作战自11月16日始至21日结束。西山口之战中我军士兵一路向南追击,11月20日占领查库,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此地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仅300多公里。

新德里一片恐慌,尼赫鲁当即请求美国进行干预,要求美国派遣轰炸机和战斗机同中国军队作战。

印度全国广播电台突然中断正常播音,反复播放印度国歌,好像印度即将要亡国。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于11月21日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并后撤。

至此这场短暂的中印边境战争宣告结束。

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的尼赫鲁在大悲大喜之间,他心中的“大印度帝国”的美梦破碎了。

1962年战争结束后尼赫鲁彻底放弃“不结盟政策”,迅速向美国靠拢,并与苏联签订了为期20年的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

在国际上风光不再的尼赫鲁在印度国内的声望也急速下降。最终于1964年尼赫鲁郁郁而终

但印度的野心一经打开,便再也收不回去。在继续了解之前,还没点关注的朋友点个关注吧,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 心有不甘,再起祸端

时间来到了1967年,第一次边境战争结束后,并没有缓和中印之间的边境形势,相反心有不甘的印度加快了扩军步伐,尤其是陆军人数扩大了一倍,在与美国、苏联签订了协约之后,印度被中国打碎的信心又重拾了回来。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9)

196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开始在乃堆拉山口正常挖战壕,然而印度军队却认为其中一些战壕在边界锡金一侧。

于是印军越界沿乃堆拉山口的山脊架设铁丝网。在中国边防战士要求印军停止挑衅时,印军置之不理还刺伤两名中国士兵。印度高层在得知这次边境冲突后决定对中国进行试探。

值得注意的是,乃堆拉山口是中国西藏与锡金的交界,而当时的锡金被印度全面掌控着军事、政治,所以才会有印度军队驻扎在中锡边界。

我国当时下达给边防守军的指示是“不打第一枪、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绝不示弱、绝不吃亏”。

1962年印度战败之后,我军实行脱离接触隔离政策,中印军队的直接接触地段仅限于中国和锡金的边境。

印度的这次试探,之所以选在这里,也是这个原因。1967年9月11日,印军山地步兵第112旅所部110人兵分两路分别向南、北运动。中国军队严守“不开第一枪”的纪律,对入侵印军发出严重警告,然而印军首先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我军一名连长当场中弹牺牲,另有6名士兵负伤。我军反击,7分钟战斗结束,击毙印军官兵67人,印军败逃后,我军未出境追击,随后中印两军展开炮战。在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下,印军于9月13日晚上22时停止炮击。

根据周总理“敌人不打了,我也停止炮击”的指示,中国军队也于14日14时停止了炮击作战。参加这次战斗的参谋长马学政回忆称“印军当时是举着白旗到中国境内接受移交印军尸体和武器弹药。”

印度评论中印对峙(一举粉碎印度大国梦)(10)

在乃堆拉山口战斗结束后,印军仍未死心。

1967年10月1日中国国庆节时,印军廓尔喀联队第7营一名排长率7名士兵侵入卓拉山口中国一侧,手持廓尔喀弯刀的印军向中国士兵寻衅,边防战士当场提出警告,印军不予理睬反而一拥而上想把边防战士绑架出境

闻讯赶来的附近哨所士兵抢回战友后,并将印军排长退出边界。印军突然拔枪向中国军队射击,当场打死打伤中国官兵各一人,与此同时早已准备多时的卓拉山口附近的印军炮兵用迫击炮向中国军队阵地开炮。

目睹战友牺牲的中国军队战士进行自卫反击,全歼入侵的全部8名印军官兵,中国炮兵部队用猛烈炮火压制印军炮火,将挑衅的印军两个连官兵毙伤大半,摧毁印军工事29处。

1967年的两次战斗之后,中印边境保持了短暂的和平。

而与以往双方边防部队在中印未定界地区的摩擦有所不同的是,在1967年的这次冲突中,印军公然越过中国与锡金共同承认的边界进入中国境内,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从历史上看每次由印度挑起的冲突,最终都以印度的失败而告终。

而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如果有人要与中国为敌,中国也将敢于应对一切挑战。

喜欢本期视频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吧,关注博览历史,重温过往故事。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