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示范区文件 瞭望三门县探索

围绕解决社会救助帮扶中“谁该帮、帮什么、谁来帮、帮到哪、帮得怎么样”的问题,加快推进“助共体”改革,重塑社会帮扶工作流程和机制

从物质类帮扶向“物质 服务 心灵”集成帮扶转变,从输血型帮扶向造血、换血联动帮扶转变

文 | 中共浙江省三门县委书记 陈曦

三门县作为浙江省26个山区县之一,近年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围绕解决社会救助帮扶中“谁该帮、帮什么、谁来帮、帮到哪、帮得怎么样”的问题,加快推进“助共体”改革,重塑社会帮扶工作流程和机制,在全省率先构建“五帮共富”体系,致力打造26县“提低”共富样板。

2021年以来,三门县累计帮扶困难群众800多名,办结政策兑现事项2600余件,先后被列入浙江省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工作试点、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公共服务领域优质共享试点县。

共富示范区文件 瞭望三门县探索(1)

浙江省三门县岭三线路段 胡传斗摄

构建“五帮共富”体系

助力困难群众不掉队,社会救助的基础性、兜底性职能尤其重要。三门县致力于打造“助共体”应用,在全省率先构建“五帮共富”体系。

一是聚焦“谁该帮”,推进“册内 册外”精准帮扶。探索相对困难群众认定识别标准,推动社会救助对象从困难群体向相对困难群体延伸覆盖。建立帮扶对象自动预警机制,平台自动监测低保、低边、特困等在册名单内人员医疗支出超2万元/年、名单外人员医疗自付支出超4万元/年的情况,并将预警信息推送至相关部门。升级“助共体”服务平台,汇集19个部门36类全生命周期数据,实行定期比对、精准筛选、实时监管。全县域推广应用“救助码”,实现救助一码申请、授权一键办理、信息一网核对。

二是聚焦“帮什么”,推进“物质 服务”温暖帮扶。建立政策内、政策外帮扶清单,汇总全县23个部门的政策内帮扶事项和22个社会组织的政策外帮扶事项形成帮扶政策e库,在线智能匹配适用的帮扶对象,建立救助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推送至对应部门或社会组织开展联合帮扶。创新“微心愿”线上申请认领,办好“微实事”,让幸福无“微”不至。截至目前,完成微心愿2000多个,撬动社会资源100余万元。比如,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慈爱小屋”活动,为县内13名困境儿童、9名困境老人进行墙面粉刷、照明改善、室内软装等生活环境改造,让老有所安、幼有所依。

三是聚焦“谁来帮”,推进“政府 社会”协同帮扶。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加快组织变革重塑,在全省率先实体化运作“县联合帮扶中心”,明确副科级单位,并率先增挂“共同富裕促进中心”。出台《关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整合三门湾公益谷、党员志愿服务总站、社会慈善等资源,推动全社会参与帮扶服务,实现困难群众应帮尽帮。今年以来,已引进浙江圣奥慈善基金会资金20万元;对接百人助学服务中心资金13.2万元,帮扶我县困难学生50多名;组织县内2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帮扶,链接帮扶资金500万元,受益困难群众14000余人次。

四是聚焦“帮到哪”,推进“输血 造血”融合帮扶。健全兜底保障机制和临时救助“一事一议”审批,落实“渐退期”管理制度,并通过开设“三助”讲堂、打造爱心慰藉体系等鼓励弱势群体自立自强,防止帮扶对象重新返贫。同时,创新“家庭资产池”融资模式,通过建立算法模型等为每一个农户精准画像、测算授信额度,农户通过银行APP,就可自主申请发放贷款,切实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

比如,守护烈士陵墓20多年的陈小平,因其“浙江好人”的荣誉称号符合增信融资的软资产范围,获贷30万元作为快餐店创业启动资金,结束了多年打零工谋生的日子。

五是聚焦“帮得怎么样”,推进“线上 线下”闭环帮扶。创新推行社会救助“一件事”集成改革,构建“主动发现、线上线下核查、智能匹配、联合帮扶、双向反馈”闭环帮扶体系。标准化发放“幸福清单”,群众可通过“浙里办”查询帮扶事项,或扫码了解已享受政策,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已为6000多户困难家庭送上“幸福清单”,幸福清单送达率、入户探访关爱率均达100%。

共富路上不掉队

近年来,三门县通过构建“五帮共富”体系,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首先,缩小了贫富差距。通过构建“五帮共富”体系,实现了社会帮扶从收入型单维度帮扶向综合型多维度帮扶转变,从物质类帮扶向“物质 服务 心灵”集成帮扶转变,从输血型帮扶向造血、换血联动帮扶转变,推动了三次分配精准供给,促进了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缩小了收入差距,让共同富裕路上不掉队。

比如,在浦坝港镇,结合当地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助共体”改革整合社会资源,采取“基地 低收入农户”的模式,将镇域内一家家庭农场变为产业帮扶基地,由政府出资为低收入农户免费提供蜂箱、蜂种,养殖能手开展技术指导,爱心企业保底收购,带动了62户低收入农户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到1万元。该县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连续两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其次,实现了高效救助。通过构建“五帮共富”体系,开发上线了“助共体”场景应用,打造因病致贫帮扶、司法救助、就业帮扶、微心愿等子场景推进“政策内 政策外”联动帮扶,在救助程序上变群众“跑多地”“跑多次”为“跑一地”“零次跑”,在救助认定上变人工识别为智能识别,在救助机制上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在救助方式上变单一救助为多元化救助。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对救助对象不同诉求按部门职能分流督办,精简办事流程,全面缩短办结时限,并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能力,解决人民群众“急愁难盼”诉求,推进智慧救助发展,促进社会救助更加高效。

比如,亭旁镇杨先生一家三口均患有癌症,县联合帮扶中心通过自动预警发现其在6个月内医疗费用自付金额超过4万元/年,在推送乡镇核实后第一时间按流程将其纳入低保,开展精准的联合帮扶。2021年以来,帮扶困难群众800多名,办结政策兑现事项2600余件。

促进社会善治。通过构建“五帮共富”体系,探索实行政府救助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爱援助服务相结合的帮扶模式,构建起“党建引领带动、县乡村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社会组织参与、区域资源协同”的帮扶共同体,整合汇聚政府、市场、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参与社会帮扶,面向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提供更精准、更优质、更有温度的帮扶服务,构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比如,三门湾公益谷对接中国圣奥集团名下的圣奥基金会资金20万元,在亭旁镇刘家村建成了村级老年之家,为村里300多位老人提供了集休闲娱乐、生活照料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推动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乐。目前,改革做法被评为台州市域社会治理“最佳实践案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