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数学专业考研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经验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先说选择专业,关于专业的选择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考研专业不是自己本专业那更是如此,如果说你本科从来没有读过你考研专业相关书籍,还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就因为这个专业好就业好赚钱的功利原因去考的话过程不说很痛苦吧,至少你会多次产生放弃的想法的如果说你只是为了读个文凭,什么专业无所谓,那么我们来到院校的选择上:院校的选择其实就是你对自己能力的把握,排名靠前的院校难度必然大,但不代表没有机会,如果你只选学校不选专业,不妨大胆一点,拼尽全力说不定你就是考研界最靓的仔,我当时的考虑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留在北京,因为北京是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学术氛围也特别好,我自己的本科是一所普通一本,最后在新祥旭学长的建议下,综合自身条件,选择了一所北京的211,北京科技大学,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安科技大学数学专业考研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经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西安科技大学数学专业考研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经验

西安科技大学数学专业考研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专业2022考研经验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先说选择专业,关于专业的选择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考研专业不是自己本专业那更是如此,如果说你本科从来没有读过你考研专业相关书籍,还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就因为这个专业好就业好赚钱的功利原因去考的话过程不说很痛苦吧,至少你会多次产生放弃的想法的。如果说你只是为了读个文凭,什么专业无所谓,那么我们来到院校的选择上:院校的选择其实就是你对自己能力的把握,排名靠前的院校难度必然大,但不代表没有机会,如果你只选学校不选专业,不妨大胆一点,拼尽全力说不定你就是考研界最靓的仔,我当时的考虑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留在北京,因为北京是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学术氛围也特别好,我自己的本科是一所普通一本,最后在新祥旭学长的建议下,综合自身条件,选择了一所北京的211,北京科技大学。

二、公共课经验

政治

在政治备考方面,我所用的参考书是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四套卷、八套卷以及1000题。我的建议是先看一遍徐涛强化班的视频课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对知识的框架与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利于后期进行背诵。同时穿插着做1000题,对知识进行巩固。此外,可以利用“小白考研政治”刷题小程序进行刷题,方便快捷,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且能够看到其他考生所整理的口诀,有助于背诵记忆。分析题部分,一定要将肖四背熟,掌握分析角度,分点作答,最后的时期多关注一下公众号、考研文库这些平台的时政部分。

英语

对英语的学习始终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要怕单词背了忘忘了背,语言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对此,我用的单词书是红宝书,寄希望于通过刷单词课掌握知识是非常不明智的,会造成单词全都掌握住的错觉,记忆单词在一天刚开始的时候效率最高,通过背读,默写快速掌握,制定单词的背诵计划,一天50到80个为佳,晚上进行全天的复盘,一轮一轮的回顾,才能准确记忆所有当天单词。翻译的话紧跟田静老师就可以了,从基础学起,一步一步地学好语法,实际上翻译是很不容易拿分的事情,因此性价比不是很高。重点是阅读理解,四十分呢,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英语是不是能过线,能不能考高分。阅读在这里推荐唐迟和商志,如果你的基础不好,需要地毯式的排查,无死角的覆盖,建议第一遍听商志的课,后期基础打好了再听唐迟的课。如果你基础很好,那不用犹豫,直接唐迟的课,技巧、方法都很不错。同时也可以买那种手写本,翻译近五年的真题,效果还是不错的,网上搜一搜就有。作文推荐王江涛的,我用了感觉还可以,甚至说也可以花钱买点模板背一背。至于完型,我是没有准备的,今年还不算很难,对了对答案,得了6分,但是阅读是难了,虽然国家线降了两分。

三、专业课经验

所有学校的数学专业大体相同,专业课都是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教材选择:

我当时数分教材是用的史济怀老师的,习题集用的裴礼文的,然后后来听小伙伴说裴礼文后面的多元一般般,我才换了本简单的李傅山作为补充,因为简单所以顺带着也刷完了。高代选用的丘维声老师的,丘砖呢确实写得好,而且下册的难度也确实大,因为我分析比代数学得好,我代数的习题集书就用的杨子胥和谢启鸿这两本,都挺好,也没有很难。我是直到临考前才填的学校,也换了,最后才敲定的湖师大,因为我看过一些学校的真题,自己分数线。毕竟是二战,求稳,其它学校也有一定的把握,然后看到湖师大的真题和分数线,思前想后,换了湖师大(因为真题确实简单,基础。分数线也低,只是没想到今年会涨几十分),另外湖师大的话数分其实课本华东师范那个版本还有习题李傅山就够了,高代的话倒是可以刷刷杨子胥、谢启鸿,不过丘维声就算了,因为很多东西根本不考。

我的用书对于湖师大的难度风格来说,其实不太好,比如裴礼文的难度对比数分考的题目,就是一个大人一个小孩。数分考的比之前还基础,可能是因为上一届数分难一点的分数偏低的缘故,所以这次数分大概是普通本科期末难度,我记得一个多小时就写完了,剩一个多小时把题目背下来了,虽然现在忘了,大概一些还是记得的。高代的话,也剩了几十分钟,高代更像是一份正常的考研卷。出分我是比较惊讶的,高代140左右是我预料之中,但是我想不到我数分裴礼文刷了一大半(就剩多元),李傅山也写完了,几十分我看过的原题,最后只有不到100分。虽然我一直安慰自己可能是字写得不好,还是忍不住去复核,结果当然是没有异样(所以大家对复核别抱有太大的期望)。索性复试运气好过了。

最后的建议,平时多问问学长,学姐往年都考了什么问题,多准备点总归会是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