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1)

「很多公司抓的都是结果——你一定要完成多少订单量。

阿里则会倒推回来——你这个月想完成这么多订单量的话,需要每天做哪些事情?

把这个分解下去,每天抓的都是这个过程的执行,最终结果就不会相差很远。」

一位阿里巴巴的前员工如是说。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循环本就是客观世界的根本规律,作为客观世界一部分的企业运行,自然也是如此。

很多企业之所以经营困难,事业做不起来,一定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外界因素,你首先要考虑要反思的是自己的问题。

要知道,人变了,世界才会变。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2)

我见过不少老板奉行的「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精神,他们一直在给员工灌输「没有任何借口」的理念。

实际上呢,“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

严格考核KPI,业绩大PK,完不成任务就打耳光、下跪......这些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东西就是狼文化了?

什么狼性文化,根本就是狗屁不通嘛。

老板下达一个指令,“我只看结果”,说得潇洒,说得很有气派,他以为员工就会像狼群一样嗷嗷叫着冲上去完成它的指令。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员工有达到结果的意愿,但员工没有达成结果的条件。

于是,员工提出的理由被视为失败和无能的借口,最后只能是带着挫败感灰溜溜地离开公司。

优秀的公司从来不会让员工变得更差,它一定会让员工比来公司之前变得更优秀。

共同成长,彼此成就,才是优秀公司用人的核心逻辑。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3)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有优秀的想法、老板,才有优秀的公司,然后才有优秀的员工,最后一起取得卓越的结果。

很多公司都搞反了这个顺序。

试想一下,马云做阿里的时候,如果脑筋不开窍,就像很多老板那样对员工说一句“我只看结果”,别说关明生、卫哲、张勇等人,就是阿里“十八罗汉”都不会鸟他。

过程做好了,好结果是自然而然出现的。

公司的领导者一定要清楚什么东西会变成癌症,要不断地体检,不断地反思。别人问我,你的脸怎么长得这么怪?

我说,因为我想的东西比较怪,我天天在想什么东西会阻碍公司的发展,什么东西会变成癌症,什么东西会变成感冒。

员工多了以后,麻烦也多了很多。阿里巴巴有近9000名员工,绝大多数员工的学历都在大专、本科以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凭什么你比我聪明,每个人都在讲战略战术,实际上他们都不懂,所以很难管。

这就是马云之所以是马云,而你之所以是你的缘由。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4)

想法决定做法,过程决定结果。

业绩不理想,结果不好看,不是因为员工不努力,而是企业的运行机制出了问题。

不少老板认为,业绩不好一般都是员工工作偷懒、不听话才导致的,所以他们就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用金钱奖惩、职位高低为激励手段,胡萝卜和大棒齐上阵,恨不得在每个员工身后安上监视摄像头,用鞭子抽着员工快跑。

可以说,这是一种粗暴的、落后的、无能的、懒惰的管理方式。

前阿里中供铁军人物、前美团COO干嘉伟(阿干)说,「我深度参与了中国第一、第四(阿里巴巴、美团点评)的互联网公司,见证了在中国过去这些年,互联网对其他企业的碾压,它们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互联网基本上都是在用科学运营企业的方法在做,跟国外最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直接对接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政府管制最少,因为政府也不知道怎么管。」

他认为,员工培养机制的建立其实就是借假修真的一个过程,企业设计KPI、PK等等考核方式,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假的表象,企业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培养人才,通过假的表象手段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执行力,传递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很多企业去学华为学阿里巴巴,但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因为这些老板都把华为、阿里表面的口号、价值观之类的东西,当做用来掩饰他们管理不到位的工具。从根本上说,他们的思想没有转变,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里。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5)

虚事实做,实事虚做。

这八个字意味深长,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秘诀。

愿景、价值观、企业文化等,一定要化虚为实,切实落地在企业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就是这个味道。

而业务KPI、PK等等,要化实为虚,这些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假的表象,“企业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培养人才,通过假的表象手段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执行力,传递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人强大了,企业就强大了。

但是,人要变得强大,是培养、锻炼和试错的结果。当年华为创办初期,研发人员定错了一笔20万美金的零部件,任正非没有发火,只是拍拍那个员工的肩膀,安慰他不用太内疚。

那时候华为也没有多少钱啊,20万美金可是不菲的代价。

这要是换成别人,是很难接受这种错误的,所以说,有时候人的思维方式和性格都是天生的,很难通过学习去转变。

借假修真,不是说KPI考核不重要,在工作流程上也是要认真对待,它所说的内涵其实是思维上的定位差异——KPI不是目的,结果才是。

许多人搞不明白这点,他们就像“微信之父”张小龙所说的,「整天将KPI挂在嘴边的领导都是不合格的,是庸俗的、没有想法的、令人痛苦的和无法言语的!」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6)

管理是为了最大化发挥员工的生产力。

培养好人,事情自然就能做好,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可以把人用好,并让他们产生化学反应。

不要想着找几个牛人过来就能把公司做好,特别是小公司,你根本没有那个吸引力和控制力,庙小神大是大忌。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才,不会太优秀,也不会太糟糕,你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好的机制去培养出优秀的员工,把基本管理做好,员工就会成长,好的员工自己就会冒出来。

比如在好多公司,新员工入职一两天根本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工作职责,业务更是只听到几句出去见客户、拉订单,至于怎么找客户,怎么处理业务中的问题,统统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反正老板是“只看结果”!

这样的公司,其员工要么很快流失,要么出现稀有的业务干将,然后这些干将要么就是跳槽,要么就是自己单干。

管理就是用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任何借口其实是管理的懒惰和无能)(7)

马云说,「我要弥补我的体能不够,我的智商不高。我的智商是一般的,我自己觉得,我的智商是一般的。但我对问题的看法可能跟别人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我担心的是别人不担心的事情,别人担心的事情我从来不担心。所以看的问题不一样。」

从本质上说,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没有特别大,每个人从理论上说既可以变得更好,也可以变得更坏。

这要看他所在的环境和他自己的思维方式。

就经营企业而言,科学的方法还是很重要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