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科学精神源于好奇心(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

10 月 27 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联合主办,梅赛德斯-奔驰特别呈现的“全球科技青年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集结了海内外 30 余名顶尖科学家、企业家与研究者,为现场超过 600 名关注新兴科技、热爱科学事业的参会者开启了接触前沿领域专家的机会。

在“科技大跨界”板块中,清华大学化工专业在读博士、“毕导”公众号创办人毕啸天做出了题为“让科学思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演讲。他的创作内容主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解读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其公众号目前已有大概100万左右粉丝,总共文章点击量大概5000万左右。

DT君对此次会议现场毕导的演讲进行整理,内容如下:

首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毕啸天,现在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一名直博生。因为我在读博期间,兼职做过本科生的辅导员,所以很多人叫我毕导,我也因此有了一个叫“毕导”的公众号。

在这个公众号我主要以自己一些刁钻而诡异的视角解读生活中的事情,这种事情往大了说叫做所谓的科学精神,往小了说其实是一种理工死直男的恶趣味。

真正的科学精神源于好奇心(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1)

(来源:DT君)

在开始,我希望能分享一个我经历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一个分子开始,这个分子叫做对二甲苯,它的英文缩写是PX。这个分子在化工界或者科学界其实是一个个平平无奇的分子,但它在我国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这个分子是在我国历史上被抵制最多的分子。早在2011年左右的时候,大连上马了一个PX的项目,当时遭到了人们的抵制,说我们要生存,我们要环境,还我大连,PX项目滚出大连。后来在宁波镇海、福建厦门等地都有过类似的抵制,而且抵制的结果都是相似的,都是在人们发起了抵制游行之后,政府就撤下了这个项目。

时间来到2014年3月底,当时广东茂名决定上马一个PX项目,这时候有一个茂名的市民非常聪明,他做了这样一件事,他到了百度百科上,把对二甲苯词条下的低毒化合物改成了“巨毒化合物”。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新的事物都会先上百度百科查一下这是什么东西,因此这个效果特别好。令人讽刺的是,当时他在改词条的时候,“剧毒”的“剧”写的还是“巨大”的“巨”,给人一种巨大的毒物向你铺面而来,那种震撼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很多人都去抵制了。

这个词条当时被我们系发现了,我们系一些同学上去开始改词条,百度百科大家可能知道,是大家都可以编辑的,所以当时就发生了这么一个拉锯战,我们系的同学上去把它改成“低毒”。茂名人一看怎么改掉了,又上去把它改成“巨毒”,我们又改成“低毒”,这样双方互相拉锯了好几天。最后百度百科官方发现了,把这个词锁定在低毒化合物上。

这个事件后来被媒体报道,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等非常多的报道,并且他们用一个很霸气的词语形容这次事件,叫“PX词条保卫战”,当时人民日报甚至用了“上甘岭战役”形容这个词叫保卫战。

真正的科学精神源于好奇心(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2)

(来源:毕导)

这个事发生过的时候,我也是我们系那6名“中二少年”之一。

其实“PX词条保卫战”这个事件在中国科普史上,算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人们更多在讨论PX这个物质是低毒还是剧毒的,但在这个事件之后,这个概念被厘清了,大家开始讨论的是,一个化工项目的上马需要经过哪些安全的检验,一个化工项目的安全跟它的毒性有什么关系,而这个安全性又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等。

这让我感到很欣喜,因为人们的讨论开始从一个知识点上升到一种理性的思维。这个事也成为我在科普这个行当的入门,后来我一直在思考科普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最后我觉得,科普本质上是一个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的桥梁。

但就我有限的观察来看,我们经常发现在中国的科普会发生以下几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很多科学工作者他们在科普的时候说一些什么呢,比如科学技术是非常庞大、复杂、立体的结构,有很多社会职能,掌握科学技术能让你的思想严谨、生活更进步,科普能让我们了解科学前沿等等非常多。

在人们看完这一些东西之后,第一的知觉反应都是,你说的很多,说的很对也说得很好,那么请问这个事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比如有的人就会说,毕导你在公众号上讲的好玩的故事我非常愿意听,但如果你讲你博士期间所做的用一张有选择性的分离膜分离海水中的水分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好像我就不愿意听了。

因此,科普所面临第一个困难就是,科学工作者觉得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么对于公众来说,为什么它是一件必要的事呢?

第二个矛盾,很有意思。我在中国科协看到的一个数据,说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在1亿左右,那是在一次中国科技工作者日时候播报的数据。我国研发人员数量大概占世界上1/4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很讽刺的是,我有一天又在教育部看到另一个数据,那就是2016年研究生的毕业人数大概56万人次左右。一年毕业56万,如果全部按照博士生5年里算×5也就是300万左右。如果我们都按照7年毕业的话,也就在400万左右。

我相信在座很多专家教授学者都认同的观点是,研究生和博士生是这个世界上做科研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冲在一线的人。但显然我们对照这两个数据会发现一个矛盾,那就是一个400万的人群不可能成为1亿人群的中流砥柱。

其实在我看来,我国科研人员的比例或者绝对的数量,实际上还算比较小的,这样的群体真的微乎其微。

第三个矛盾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

当我们做科普的时候经常思考的问题是,究竟是我给你普及一个一个小知识点比较重要,还是科学精神比较重要,什么是科学精神。许多人对理工科尤其是理工男这个群体有很大的误解,说这是一个无聊不解风情,只会做自己那些小实验无法跟人沟通的群体。

真正的科学精神源于好奇心(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3)

(来源:DT君)

我觉得在座的许多科学家,我们在从事科学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很享受做科学的过程的。我们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我们都信奉一些共同的理解,比如这个世界存在着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被认知,可以通过探究被认知,而我们又如何把我们现在的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我想这可能是科普最应该做的事。

但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叫“真相不出门,谣言传千里”、“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我往往在思考为什么造谣的人这么厉害?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后来我得出一个结论,造谣的人事实上他们抓住了讲故事的精髓,他们抓住了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大家所接受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7年的时候,这三位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他们阐明了普遍存在的生物钟现象。这是那次诺贝尔奖他们官方出来的稿子,并没有人能看懂它究竟在干什么,大概能看懂一点点。

但那几天在朋友圈最刷屏的是什么,“震惊”,不管怎么样,首先一定要震惊。“2017年最新诺贝尔医学奖告诉你,熬夜到底有多可怕”,这个就连我妈当时都转发给我了。我说妈妈你还关心诺贝尔奖啊,她说你千万别再熬夜了,你看你的头发。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事实上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得到传播,我总结下来有三种:

第一种,体现美学。

第二种,你的内容非常有趣或者有用。

第三种,你戳中了某一个特定人群的三观,激起了他们的感情。

总而言之,贴到这三个点上,往往才能让你有一个传播的效果。

之前有人提过一个问题,毕导你觉得薯片掉在地上能不能吃,于是我给他画了这么一张图,我告诉他薯片是一个曲面,一个曲面接触一个平面的时候往往是相切的,相切的时候它的相切面积是一根线。一根线的积分面积是0,所以薯片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本质上等于没脏,你还是可以吃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但是在这些背后,实际上我个人感觉,我们三个人脑子其实都是清楚的,我们并不是真的觉得薯片掉到地上真的能吃,我也不会去吃的。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这是科学当中那些好玩的部分,我并不一定要向你普及某一个具体的知识小点。

但是我希望向你展示的是,科学在我手上是一件好玩的事儿,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它是好玩的事儿,并且来接受我的思维,和我一起玩,把它作为我们生活中思考的出发点。

最后讲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是两名教授发表的一篇论文,他们“造了一个小人”。这个文献的创新性在于,这个小人在微观上面长的很像人的样子,他的文献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改变小人脖子上这根“线”,可以给小人换头、换帽子,通过给小人的两个手上面安上一些酯化的基团,可以让两个小人的手发生酯化反应,然后连在一起等等,他做了这么一个工作,非常有意思。

真正的科学精神源于好奇心(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4)

(来源:毕导)

后来有一天我就看到了这篇文献,我觉得很有意思,那个时候我正在研究一些分子动力学的东西,于是我就建了这个分子3D模型,并且搞了一些很匪夷所思的事儿,我把这个分子做了加热和退火,你可以看到这个分子在不同的温度下面会有一些扭动,他们可以跳舞,可以跳面对面的贴面舞。

真正的科学精神源于好奇心(连接科学工作者和大众)(5)

(来源:毕导)

好巧不巧,那个导师的组里面有一个学生是我公众号的粉丝,也不知道他怎么那么闲,他把我的那一篇推送翻译成了英文发给了他的导师看,后来有一天我很惊讶,那个导师主动跟我联系了,那个导师说“我也感到很惊讶,我这篇文献发表了之后,其实引用的次数并不多。”

“我也没有想到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有一个人在公众号这种社交媒体上面引用了它,我觉得你是一个真正懂得我这篇文献内在精神的人。”这个时候你仿佛感觉到魔幻的老顽童和一个有恶趣味的理工男,在这一刻跨越了太平洋,我们的心被一篇文献连接在了一起。

这就是一种所谓的科学精神,不一定我要给大家一些什么具体的知识点,但我希望让大家感受到的是,科学是一件好玩的事儿,我也希望它能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

毕导幽默风趣的演讲同时不乏引人深思:科学精神究竟对普通大众有什么意义?

科学精神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引人对任何生活中的细节都进行思考的生活态度。这并不是什么理工男对生活的吹毛求疵,而是对任何事物都抱有好奇心,这些好奇心不仅有着能够推动整个人类知识边界的远景,同时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这种对科学精神的解读或与搞笑诺贝尔奖的宗旨不谋而合,这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想法激起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很好地平衡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专业性”和“传播性”,让更多的人们体验到科学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