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大家都知道他依据的是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出来的GDP。

而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大家还是会以汇率法来统计各国GDP。如果按汇率计算,2021年美国GDP总量为230396亿美元(超过23万亿美元),我国GDP超过114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约17.73万亿。也就是说,中国2021年的GDP大约为美国的77%,并没有超过美国。

一国GDP只可能有一个准确的数值,它不可能像罗生门一样让人找不到真相。但实际上,按照不同的计算方式最后得出来的GDP结果确实会不一样,而且国际上计算GDP的方式还有很多,每种方法还都有其合理性。像汇率法,你能说它有问题吗,你要出口或进口货物/服务,你说你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别国会认吗?同样,你也不能说购买力平价没有意义,好比你用同样的钱在中国或美国修高铁,在中国能修成的里程数就是美国的四五倍。

那么,有没有一种能够综合汇率法和PPP法之优点,让我们能更好地比较各国GDP的方法?

有人提出了平价一汇率法,就是将汇率法与PPP法结合‚取其平均值‚这种方法既有一定的可比性‚又有一定的完整性,似乎比单独的汇率法或PPP法更有参考价值。但简单地取平均值,也有点过于粗暴了。

实际上,世界各国GDP与外贸的相关系数是不同的,因而,其GDP的“含汇率(美元)量(与外贸相关)”也是不同的。如果把含“汇率”的GDP与不含“汇率”的GDP分开计算,再合并起来,应该更能体现GDP的真实情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简单地说,本文采取的GDP计算方法,就是与贸易相关的GDP按汇率法计算,其余GDP按PPP方法计算,最后将两者相加,结果就是各国的实际GDP。

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GDP比较方法?

目前GDP的国际比较方法有不少,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汇率法、PPP法、平价一汇率法和大国贸易法:

汇率法是目前国际比较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GDP以一定汇率换算为共同的货币单位(一般为美元)‚再进行比较。在按照保持汇率稳定性上汇率法可分为市场平均汇率法、世界银行图表集法和价格调整汇率法。但是由于汇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储蓄投资、资本流动、政治军事形势、心理因素及投机活动等等‚其不断的调整并不直接和社会发展与进步相关‚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今后很大可能是作为辅助性方法使用。

PPP法是一种比较有争议的方法‚它是指不同国家商品的价格比率‚即基准国一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对比国购买时需要该国通货的数额。根据参比国的数量‚PPP法有双边和多边比较之分。从1968年被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采纳‚开展以PPP为中心的国际比较以来‚至今己有30多年‚期间经历了6个阶段‚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比较‚但由于工作量较大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平价一汇率法就是将汇率法与PPP法结合‚取其平均值‚这种方法既有一定的可比性‚又有一定的完整性。由于世界的多样性‚各国市场化程度差异很大‚各国的物价水平在很多领域具有不可比性‚用汇率法计算有弱化市场化程度低的国家经济实力的倾向‚用PPP法有强化弱国(这种强化是靠“计算”得出的‚不是真实的)的嫌疑。所以用此方法计算的经济规模应该比单纯的汇率法或购买力评价法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实物量计算法是按实物量对各国主要产品直接比较的方法‚它可以直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大小情况。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棉花、水果、钢、煤、水泥、化肥、家用电器、汽车、手机、电信设备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纺织服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发电量美国是仅次于我国的全球第二发电大国——2020年的发电量同比下降2.9%,总量约为40090.85亿千瓦时,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5.18%,约为中国的54.05%。换言之,2020年我国发电量已经升至美国的1.85倍。74170.4亿千瓦时(接近7.42万亿千瓦时,或者说是7417.04太瓦时),约为全球发电量的28%,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名。。

大国贸易法则是根据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参与世界贸易的状况与其国家(含人口、面积等因素)的大小密切相关‚且呈反比例关系的原理来进行国际比较的。大国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其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部门只是其经济总量的一部分‚往往是很小的一部分‚其绝大多数经济部门是为本国经济服务的‚是内需经济。所以‚一般而言‚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对一个小国而言‚如对荷兰、新加坡等国‚可以达到很高;但对一个大国‚如美国、日本、巴西等国‚这一比值在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下不可能太高。如:2003年美国、日本虽然国际化水平较高‚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也就在20%左右。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比值也不可能太高‚且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应该低于美国等国‚明显在20%以下。这样可以利用此比值估算出中国的GDP‚利用此方法也可以估算其它比较国的GDP。


在这些方法中‚汇率法和PPP法是目前两种最主要的国际比较方法‚也是目前联合国及各种国际组织、机构最常使用的手段‚于是本文只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比较讨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的西班牙 Salamance 学派,同时在 18 世纪瑞典学者 Chistienim 关于汇率贬值原因的解释中,以及 19 世纪的“金块论战”中都可以看到购买力平价的影子。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如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马歇尔等也提出了类似的思想,但是直到 1922 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才真正完整意义上提出来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在《1914 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将购买力平价当作成一种汇率的决定理论,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在发行国所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量,而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量之比,也就是说汇率水平与各国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着直接的联系。购买力平价理论自提出来以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也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对它的争议不断。

购买力平价理论自从提出来以后,就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各种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不断被引入来考察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的。根据计量经济学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进程主要可以分为:早期的最小二乘法(OLS);实际汇率随机游走假设和单位根的检验;协整技术;长时段数据;群体数据办法以及非线性检验方法。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1)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2)

购买力平价(PPP)法,即通过对各经济体货币的购买力进行测算,消除各经济体之间价格差异因素之后再来比较。按照购买力法,世界银行也算出一种比值,这种算法不但包含了汇率算法的国家贸易中的各种货币对美元的比值,还包含了各个国家内部的没有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比值,特别是服务方面,由于现代各个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服务占比都是最大的,所以,这个部分没有拿出来比较也确实是不合理的,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算法,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值大约是1美元兑换4.2人民币,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物质核算体系(MaterialProduetssystem‚简称MPS)‚为了与国际通用的方法、标准和口径范围相适合‚在广泛吸收了世界上SNA的研究成果和各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1992年颁布和实施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l2’l。1994年世界银行发表专题报告《中国人均GNP》脚l‚对中国官方得出的1992年GDP数据进行了大幅上调(幅度达到34.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专家许宪春先后发表文章指出‚虽然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由于统计体系的不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和体制性转轨等因素‚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在其多年统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测算‚中国的GDP并不像世界银行指出的有那么大的低估幅度‚而是有的地方高估‚有的地方低估‚最后GDP总量变化不大‚或略有低估12vl。学者王小鲁也认为:“中国的GDP的统计过程中存在相当多的漏洞‚有很多没有算进去的部分。但总体来讲‚在90年代我们认为虚报的比漏报的情况严重。”哪]由此可见‚国内学者的普遍观点还是认为中国的官方统计数据基本能够反映GDP的真相。1999年3月‚世界银行代表团来华全面考察了中国的GDP核算和相关的统计工作以及价格体制等方面的情况‚之后发表了一篇题为《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27]的考察报告‚认为中国具有高标准统计体系‚在其出版物上公布中国人均GDP时直接利用中国官方数据进行计算‚基本不再进行调整;同时‚利用中国官方数据修订世界银行以前年度的中国人均GDP数据。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GDP数据已经逐步和国际标准接轨‚并得到了世界银行、IMF等国际组织的认可‚甚至在没有得到我国国家统计局允许的情况下‚决不会对我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修改公布。对于GDP的国际比较是具有可比性和可行性的‚它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综合国力。有助于维护我国的政治权益和经济利益。我们应当为实现国际比较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保持我们的统计基础建设跟随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在1933年美元金本制放弃以后‚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官方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形成与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各国的经济政策和预期影响‚例如现在贸易壁垒、外汇限制比比皆是‚特别是官方汇率的存在‚汇率反映的情况与实际相差甚远。在用于经济整体规模的比较时‚要求各国的所有主要商品和劳力都参与国际贸易、自由竞争‚汇率随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对于官方控制汇率的国家‚汇率并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而不能准确反映该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关系。对于实行管理浮动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汇率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诸如进口产品价格、资本转移、国际收支、国内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外汇管理政策等经济因素‚以及投机活动、突发事件、政治形势变化、心理预期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的影响。因而汇率法无法准确反映一国的实际情况。影响汇率波动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信贷、国际投资等资本交易‚即被誉为“飞燕式资本”的国际游资‚这部分与货币的购买力是无关的ls5]。汇率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一旦升值使得一国GDP水平踊跃式增长‚而反之则可以使一国GDP不升反降‚出现“越发展越落后”的悖论现象。甚至有时‚一国由于汇率的变化‚在GDP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就能从穷国变成富国。

由于汇率法不能准确地进行国际比较‚就需要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来代替汇率换算法‚于是揭开了ICP的序幕。ICP是由联合国统计局、世界银行等组织主持的一项旨在提供GDP及其组成部分的国际一致价格和物量的跨国比较体系。1945年克拉维斯较早地分析了以汇率为基础的国际比较中存在的不足‚开始以PPP对欧洲(英、法、德、意四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总量进行了双边比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嗯anization扬:EeonomiceooperationandDevelopmeet‚简称oECD)、拉美经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68年‚一个专家小组向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十五届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生产、收入和支出总量的国际比较》[钊的报告‚并获得通过。后来在总结各国际组织实施国际比较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实施全球性的ICP‚受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的委托‚克拉维斯与赫斯特、萨默斯共同主持了此项目方案的研制‚开创了以PPP理论为基础的国际比较方法。

购买力平价理论具体内容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历史十分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瑞典学者卡塞尔于 1922年将它系统的表述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购买力,而两种货币之间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着这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也就是说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价定律:一个国家内部商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区域间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为可贸易商品;一类由于商品本身性质不可移动或套利活动交易成本太高,区域间的价格差异无法通过套利活动消除,为不可贸易商品。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样的。所以一价定律的含义可表示为用同一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计量同一种可贸易商品的时候,其价格应该是相同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主要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两种。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定前提是: ⑴一价定律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都是成立的; ⑵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它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现代分析当中,有学者认为一国的不可贸易商品和可贸易商品存在着种种联系,从而一价定律对于不可贸易商品也是成立的。

相对购买力平价又称为弱购买力平价,它是在放松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有关假定后得到的。该理论认为一价定律并不能始终成立,而且各国对一般物价水平的计算方法存在差异,所以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候并不相等,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其经济学含义是:两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波动。

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剔除两国相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上得到的,它反映的两个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

购买力平价法的原理ICP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再到分区域比较(区域内多边比较‚再联合成全球性比较)的发展过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价格调查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汇率‚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它的计算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1)按照支出法对GDP确定统一的详细分类‚选择合适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项目。目前‚国际比较中采用的分类基本上以SNA为准‚有些国家作了局部调整。将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总形成、流动资本增加和净出口五个支出大类‚再在每个支出大类中划分小类‚共有163个基本分类。其中‚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分128类‚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分3类‚总资本形成分31类‚国际收支差额1类。比如食物类中有米‚别的谷类‚加盐、牛奶、鸡蛋制成的面食‚牛肉‚鱼‚海鲜‚牛奶‚水果‚蔬菜‚油‚糖等‚每个基本项最少要有5种商品。

(2)按上述基本分类对被选入的“一揽子”商品即代表商品和服务调查、搜集价格、数量和支出额资料等基础数据‚分别计算各组项目、各类以及综合的价格比率。在确定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时‚要遵循其选择的基本原则:同一性、可比性、相同代表性。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对比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规格、等级型号、包装、材料、设计及销售条件等应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则要求所调查的规格品在对比国家或地区之间应有较高的代表性。在确定价格中要注意有些国家对某些商品的补贴‚如果存在要剔除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价格。(3)求出各项基本分类平价后‚通过这些细类的基本平价把各国的支出数据换算成基准货币或者某种国际货币单位‚再加以汇总‚计算各国的综合价格以及全部GDP的PPP。国际比较中按照比较对象多少‚可以分为“双边比较”和“多边比较”‚前者只涉及两个国家‚后者涉及多个国家。“双边比较”和“多边比较‚’PPP指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后者更复杂一些。

它的计算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1)按照支出法对GDP确定统一的详细分类‚选择合适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项目。目前‚国际比较中采用的分类基本上以SNA为准‚有些国家作了局部调整。将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总形成、流动资本增加和净出口五个支出大类‚再在每个支出大类中划分小类‚共有163个基本分类。其中‚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分128类‚社会最终消费支出分3类‚总资本形成分31类‚国际收支差额1类。比如食物类中有米‚别的谷类‚加盐、牛奶、鸡蛋制成的面食‚牛肉‚鱼‚海鲜‚牛奶‚水果‚蔬菜‚油‚糖等‚每个基本项最少要有5种商品。

(2)按上述基本分类对被选入的“一揽子”商品即代表商品和服务调查、搜集价格、数量和支出额资料等基础数据‚分别计算各组项目、各类以及综合的价格比率。在确定代表商品和服务项目时‚要遵循其选择的基本原则:同一性、可比性、相同代表性。商品的同一性和可比性要求对比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规格、等级型号、包装、材料、设计及销售条件等应基本相同和可比‚商品的代表性原则要求所调查的规格品在对比国家或地区之间应有较高的代表性。在确定价格中要注意有些国家对某些商品的补贴‚如果存在要剔除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价格。(3)求出各项基本分类平价后‚通过这些细类的基本平价把各国的支出数据换算成基准货币或者某种国际货币单位‚再加以汇总‚计算各国的综合价格以及全部GDP的PPP。国际比较中按照比较对象多少‚可以分为“双边比较”和“多边比较”‚前者只涉及两个国家‚后者涉及多个国家。“双边比较”和“多边比较‚’PPP指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后者更复杂一些。


虽然PPP法有很多的优点‚但其缺陷也是不容忽视‚需要今后做更多的研究去调整解决。

(1)代表商品代表性与可比性的矛盾[56l。在实施PPP法时‚由于现实经济中的商品种类不计其数‚在测算PPP时‚不可能就所有的商品进行调查‚而只能从中选择一部分代表商品。而在选择代表规格品时‚要遵循“集中选择”和“共同性”准则‚即代表性和可比性。代表性是指所调查的商品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从而能够充分代表该类基础分类支出;可比性是指在不同国家所调查的代表商品的规格、性能和质量必须是相同的‚只有这样‚比较其价格才是有意义的。没有代表性‚就不可能测度出参加国的实际GDP水平‚而没有可比性‚比较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资源、管理体制、生活习俗、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具有代表性的商品不一定具有可比性‚而具有可比性的商品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所以‚参与国的数目越大‚差异性越大‚代表规格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就越困难。

(2)经济结构差异的问题。由于各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用PPP作为评价基准有可能会夸大低收入国家的GDP[57l。其原因是:首先‚测算PPP时采用的各类支出的国际平均价格‚是以各国上报的价格资料和各国GDP的分类支出额为依据‚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由于发达国家拥有较大的GDP份额‚约占70%‚在确定权数时‚发达国家的权数作用大于发展中国家‚就起着主导作用‚国际平均价格的水平和结构会偏向于发达国家‚使代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PPP的测算要遵循实物性原则‚而这一原则忽略了商品在购销环境、服务水平等非物理性能上的差异。事实上‚即使是同类商品‚如果销售环境和售后服务不同‚其所包含的追加服务价值也是不同的。同一种商品在高级商场出售的价格‚理应高于在农村自由市场出售的价格。从总体上来看‚低收入国家总体经济质量(包括服务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其代表商品质量和价格均较低‚若按照实物性原则计算PPP‚会高估低收入国家的货币实际购买力。

(3)各参加国的ICP数据质量难以控制。ICP数据质量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各国在收集、汇总和计算资料时‚采用的方法不统一‚从而导致各国用于对比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来说‚ICP所需的价格和GDP支出分类资料无法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直接取得。二是无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部分非贸易和劳务价格扭曲问题‚尤其是无法解决价格管制和变相管制国家的价格问题。三是价格资料的搜集和处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人为因素对ICP数据质量的影响‚PPP系数的高低‚可能会影响各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利益关系‚这就促使各参加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向国际组织提供对本国有利的ICP数据‚从而使ICP数据缺乏真实性。

(4)难以推广。由于PPP法对国民核算资料要求较高‚这对国民核算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较为困难‚并且其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参加ICP活动的国家还不完整‚比较缺乏全球普遍性。虽然世界银行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对每一阶段的ICP工作都要提供相当数量的资金‚但总体经费仍相对匾乏‚只能对非ICP参加国采用“捷径法”推算‚结果很不准确。因此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对PPP法持积极的否定态度‚认为是以发达国家为基础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往往高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却低估发达国家。

(5)参加国越多时‚计算结果波动性越大。在ICP中‚转换因子的波动性较大‚即使同一比较组里‚由于计算方法的不一致‚所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致‚‚如对采价样品的可比性和代表性这两个原则的不同处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如果在PPP价格调查中‚强调规格品的可比性忽视代表性‚所计算的PPP将反映国际市场的贸易品的比价关系‚这将十分接近汇率。如果在PPP价格调查中‚强调代表性而忽视可比性‚对低收入国家来说‚所计算的PPP将严重偏高于汇率。所以在不同的国家分组‚有时甚至会出现两个相反的结论:在此组里GDP较靠前的国家‚在彼组里可能刚好相反。特别是把更多的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时‚两个国家之间的相对GDP水平的排列次序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6)价格补贴问题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价格补贴制度‚如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许多服务性商品不是按市场价格提供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由于各国补贴种类不同‚数额也不等‚要想弄清楚这些服务性商品在各国的市场价格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价格补贴这一因素会影响可比性。(7)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缺陷‚如:调查时间长‚数据结果严重滞后‚影响应用的时效性‚数据缺乏连续性等

汇率的归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归购买力平价

我们先看一下分别汇率法和PPP法计算的排在前10名的各国GDP数据:

按汇率法计算: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3)

2019年各国按汇率计算的GDP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4)

2020年各国按汇率计算的GDP

按ppp法计算: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5)

各国2019年按PPP法计算的GDP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6)

各国2020年按PPP法计算的GDP

那么,如果按照我们提供的根据贸易依存度结合PPP-汇率法(简称贸易修正法)计算的各国GDP应该是多少呢?

中国近20年来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趋势如下图:

购买力平价gdp和名义gdp区别(综合汇率和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7)

2020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1.6%,因而可以计算出我国的贸易修正GDP为:

24.27*(1-31.6%) 14.72*31.6%=16.6 4.65=21.25万亿美元(国际元)

而美国2020年GDP为20.89万亿美元

所以,中国的贸易修正GDP在2020年确实已经超过美国。

2021年按PPP法计算的世界各国GDP尚未出来,所以我们就不计算了。当然,由于中国2021年的GDP增速为8.1%,而美国GDP增速为5.7%,美国2019年贸易依存度为19.4%,我们可以肯定,2021年中国的贸易修正GDP仍然是超过美国的。

而在2019年,中国的贸易修正GDP与美国基本相同,具体数字就不提供了。

结论:

贸易修正GDP,是一种根据贸易依存度对购买力平价GDP计算法的修正,其基本思路是,把GDP中与汇率相关部分仍按汇率价格计算,并将其和与汇率无关的GDP相加,得到一个既符合其实际国内购买力,又符合其国际购买力的GDP数据。

而无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还是按贸易修正法计算,中国的GDP在2020年和2021年都已超过美国,因而,中国目前毫无疑问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