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被“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中,已经突破了20项,可以说已经过半。详见下表: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

表中显示,排在第一的芯片制造技术,我们已经攻克,目前我国已经可以量产14nm制程工艺芯片,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全国人民自豪的事情。但是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能实现的只是14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的芯片生产,而对于14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尤其是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的芯片我们还处于劣势,几乎没有制造能力,还需要依赖进口。另外,还有和芯片息息相关的光刻机、光刻胶、超精密抛光工艺等技术我们尚未攻克,仍然受制于人。总而言之,目前我们在芯片领域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2)

而美国作为芯片的发源地,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和垄断着全球的芯片市场。为了遏制中国崛起,美国又开始在芯片领域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限制甚至阻断中国芯的发展道路。为此,美方不断升级限制措施,擅自修改芯片法案,并对包括华为、中芯国际、上海微电子、长江存储等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封锁和制裁。更令人气愤的是,美方还拉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形成芯片四方联盟。只不过,由于各方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未明确答应美方的要求。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3)

然而,对于联盟失败,美方耿耿于怀,就在近日,美方又与日本和荷兰展开谈判,试图结成三方联盟共同对付中国。而这一次,美方的意图得逞了,日荷在美方强大的压力下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虽然各方均未透露具体内容,但是从日方作出的“将在国际协商的基础上严格实施出口管制”的表态中,可以明确地看出,该协议很明显是针对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技术的制裁约定。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4)

如果这一协议生效,那将会给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增加重重障碍,导致其科研进程大打折扣,进而给中国芯的发展再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此,中方别无选择,唯有勇敢面对,果断进行反制。就在美日荷三方协议达成后的第二天,我国就开始了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修订。修订后的《目录》共139项,包括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更重要的是,我国拟将稀土、集成电路、光伏硅片、电子器件、激光雷达等原材料或技术列入禁止或限制出口的范畴。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5)

那究竟我国这些技术有多厉害,能否起到反制作用呢?为了让大家能有一个更清楚全面的认识,下面我以稀土、光伏硅片以及激光雷达技术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稀土

稀土素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之称,但是稀土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化学元素,而是 17 种金属元素的统称。稀土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等物理固有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各种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并且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更为重要的是,稀土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谓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性。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6)

而中国则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中国已探明的稀土工业储量为5200 万吨,约占世界的50%。虽然中国的稀土处理足够多,但是为了确保中国的稀土储存量不被过度消耗,同时也为了防止欧美稀土企业卷土重来,中国在2018年又从美国进口了25000吨左右的稀土及氧化物,一跃成为最大的稀土进口国。这样一来,中国手里就掌握着全世界大部分的稀土储量,在存量和储量方面都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存储量大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靠存储量也根本无法让西方国家害怕。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7)

而真正令西方国家最忌惮的,不是稀土的存储量,而是稀土技术。目前,中国已拥有全套垄断的稀土分离冶炼技术,而且中国每年的稀土申请专利量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目前中国的分离纯度已经接近100%。

而且,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国外即便开采了稀土,也没有相关的稀土技术;或者即便掌握部分技术,也无法形成全产业链,所以最后只能乖乖送到中国来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变成成品后再运回本国去。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今年2月的报告显示,2014—2017年间,美国80%的进口稀土化合物和金属来源于中国。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8)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不建立稀土生产制造的产业链呢?但是,要建立产业链谈何容易!早在2016年,美国政府问责局就曾发布过一份关于稀土的报告,据估算,美国要建成国内稀土产业链可能至少需要15年。其实,在稀土产业链的建立上,美国也是花了大力气的,但是收效甚微。据美国钍与稀土元素咨询公司分析,美国的400个稀土创业公司中,进入生产阶段的不到5家,能够量产的只有两家,而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家还有中资背景。由此可见,美国要想在稀土技术和产业链上超过中国,恐怕至少也要等到2030年以后了!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9)

光伏硅片

光伏硅片就是超薄的硅片,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光伏电池板就是用它拼接而成的。近年来,我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发展迅速,目前中国不仅有全球97%的产量,而且光伏电池转化效率也是世界最高的。并且,中国的光伏电池价格比欧美的更便宜,可谓是物美价廉。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0)

随着光伏装机量的迅速扩大,光伏产业上游包括硅片在内的原材料市场规模也随之迅速壮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硅片产能约为407.2GW,占全球的98.1%,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全球光伏硅片产能规模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其产量占全球光伏硅片总产量的92.9%。

我国的光伏产业从2005年开始起步,十几年来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不仅牢牢掌握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技术,还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规模。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在光伏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均牢牢占据世界第一,成为了我国又一项大国重器。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1)

目前,我国光伏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降低成本,而美国制造的太阳能组件价格比中国高出61%,再加上此次光伏硅片制备技术被禁止出口,可以说正好卡住了他们的脖子。欧美想要发展自己的光伏产业,必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付出更长的时间,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超越中国。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2)

激光雷达

得益于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激光雷达市场迎来大爆发。市场研究公司Yole发布的《2022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来自中国的激光雷达供应商已占据全球ADAS前装市场50%的份额,大幅领先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拥有激光雷达企业的地区市场。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3)

激光雷达系统被称作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的“眼睛”,也是实现L3及更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自动识别领域,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特斯拉的视觉算法识别,另一派就是我国的激光雷达识别。

相比特斯拉的视觉算法识别,激光雷达识别系统虽然在价格上稍显昂贵,但是它的优势也非常显著。激光雷达采用了更精确的点阵激光,识别效果更好,性能也更可靠。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4)

如今,中国的激光雷达识别系统在技术上又更上一层楼,已经研制出小型固态激光雷达,在精简机械转动部件的同时,可靠性更高,成本也有所下降。更可喜的是,已经实现了大批量装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5)

不仅如此,我国的激光雷达产业链已经日臻完善。不论是上下游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比如上游激光器有炬光科技、瑞科激光等,探测器及芯片有阜时科技、芯视界等;中游激光雷达厂商有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下游整车厂有包括小鹏、蔚来、理想、长城、哪吒、威马、零跑等都已开始搭载国产激光雷达识别系统。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6)

而再看国外的激光雷达识别技术,一直没有多大的进展,且有不少公司纷纷因为缺钱而倒闭破产。如果此次中国禁止出口激光雷达技术,那对欧美国家来说也是一记重拳,他们再想得到与中国激光雷达一样先进且价格便宜的激光雷达硬件几乎是“白日做梦”,这势必将严重影响欧美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7)

当然,我国在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等技术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拥有重要的话语权,一旦这些原材料禁止或限制出口,将会对西方国家的前沿科技行业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美日荷达成三方协议(面对美日荷三方协议)(18)

面对此次美日荷达成的三方协议以及建立的所谓三方联盟,中国完全有底气将其击溃。如今,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提上日程,这将会极大地限制和延缓西方国家在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

中国无意同任何国家背道而驰,但是如果有个别国家总是针对中国找茬,那我们也会果断反击,采取反制,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最后,有必要送给美国一句忠告:一味围堵他人,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科技之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