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讲故事(小儿常作惊人语)

2016年7月21日星期四

工作原因,昨晚悄悄溜回家一趟,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惊喜,收获了他一夜的妙语连珠。

9岁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讲故事(小儿常作惊人语)(1)

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次回家,老婆刻意瞒着儿子,为的是给他一个惊喜。

航班起飞之前和落地之后,我都给老婆发了微信,告知登机和落地的状态。从机场到市里,也实时告知我的位置。但儿子对此都毫不知情,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是我和老婆密谋的“诡计”,此前也曾经尝试,逗得儿子兴奋莫名,所以这次算是故技重施。

到了家门口,摁门铃。刚好是儿子过来开门。隔着门,他在屋里进行身份验证,大声地问“你是谁啊?”——看来老婆对他实施的“不要为陌生人开门”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

我当然不会直接告诉他,就让他猜,结果他在门的那一边,根本没有听出是我的声音。也不奇怪,压根儿他就没想到会是我,在他的概念里,晚上九点的时候登门的,肯定不是爸爸,此时的爸爸,应该还在香港看着电视或者孤独地一个人喝着小酒吧。听得出他很疑惑,自己嘟嘟囔囔地说“这是谁呢?怎么不告诉我?”。但仍然坚持没有开门。

人赃俱获

进得屋来,儿子自然会追问为什么突然袭击而不提前告诉他。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随口一问。我当然告诉他是追求惊喜的效果,他也就慨然接受了这解释。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像恍然大悟一般,说“其实我应该知道的,因为你给妈妈发微信的时候,妈妈的手机就在我手里”。

原来,刚刚我在从机场回来的路上给老婆发的微信,儿子是看到过的。当时他正在用老婆的手机玩游戏。一方面是他玩得入迷,对突然跳出来的一条条信息根本就不胜其烦,所以不会去注意写的到底什么;另一方面,因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即使看到我写的那几个字,他也不会想到那是我在报告车子路过的地点,更不会和我十几分钟之后就突然站在他的面前这件事联系起来。

仿佛为了挽回一点面子,他又看了一遍老婆手机里我发的那几条信息,理顺了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像一个破获了重大疑难案件的侦探一样,煞有介事地说了一句颇为事后诸葛亮的话:现在终于“人赃俱获”了。

——他的意思应该是,现在你回来的证据十分确凿,并且你就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人证物证俱在,想抵赖是不可能的了,想瞒着我最终还是被我“破获”了其中的秘密。但显然又是口不择言,用上了“人赃俱获”这个听上去似乎也能概括表述此情此景、但总觉哪里有点不大对劲的成语,反倒符合了他一贯的独特语言风格:虽然有点不大妥当,但并没有那么谬以千里,仔细品味,还颇为特立独行呢。

这还不算,当我说“如果我刚才在门外说是爸爸,你会不会相信?”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不相信了”,然后还加上了一句更惊人的:你要是说是我爸爸,我就说“哼,要说你是我爸爸,那我还是你爷爷呢!”

这臭小子,哪里学来的这嘴上占便宜的手段?

9岁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讲故事(小儿常作惊人语)(2)

乐不思港

把行李放好,找出来给他带的东西,其中有他日思夜想的几本书,高兴得他抓耳挠腮,忍不住又冲上来和我左拥右抱,嘴里又开始没遮拦地说什么“世上只有爸爸好”,完全不顾忌妈妈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可能带来的尴尬。

问他最近在家里过的咋样,他就像竹筒里倒豆子一样,叽叽喳喳地说起来。什么玩游戏很爽啊,学奥数还行啊,参加篮球训练不错啊,和朋友们一起玩很过瘾啊,总之一句话:这个假期,真是惬意极了。

忍不住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终于摆脱了在香港时候的孤独无助,重新回归到内地熟悉的环境里,享受起生活来,是不是“乐不思港”了?又是毫不迟疑地,他跟着重复了一句“对啊,就是乐不思港了,怎么着吧?”

是啊,相比在香港,家里可以算是化外之地了。这里的街道比香港的宽多了,朋友也多多了,大家说的话也都能听得懂,想吃什么随时可以央姥姥做;再说,因为是假期,早上可以一觉睡到九点十点也没人管,这小日子,和在香港的过去一年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怀念什么香港呢?

问儿子“假期还有没有兴趣再去一趟香港?”,他的回答斩钉截铁:不去。然后补上一句:我是不想去了,你倒可以回来啊,干脆回来就不再回去了最好,驻外有什么好的?

是啊,换了我是他,大概也会这么回答吧。

9岁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讲故事(小儿常作惊人语)(3)

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真不是做梦

儿子很关心我深更半夜地闯进家门,需不需要吃点东西。我说在飞机上倒是吃了点,并不觉得太饿,但是如果你有兴趣,我愿意陪你去撸串。儿子一听这个提议,立马精神一振,并摩拳擦掌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冲出门去,杀到某一个地摊,立刻动手撸将起来。一个原因是,撸串本来就是他很喜欢的一项活动,但和妈妈在一起,这种机会却并不多,因为她对此并不热衷——就算不讨厌在一群光膀子的大老爷们中间带着一个半大小子咋咋呼呼地撸串,她真正带儿子去的概率,也不会比我这当爹的高,所以现在我提起这个建议,会让儿子觉得高兴;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过去一年,儿子跟着我在香港,撸串的机会更加寥寥无几,不用说内地这种烟熏火燎天作帐篷地作席的豪放撸法,就是那种用电炉烤的,都不多见。

于是不顾已经到了夜里十点,我们在一种兴奋莫名的气氛里,开始穿起衣服,喜气洋洋地准备出门去过一次以撸串为主要内容的夜生活了。

坐上车,儿子显然情绪还稳定不下来。当然,这种兴奋是有理由的:爸爸长途奔袭突然回家,自然是巨大的惊喜;还提出深夜撸串这种天马行空的建议并立即付诸实施,就是喜上加喜了。结果,车子刚刚开出小区的门口,儿子的惊人之语又来了:爸爸,我刚才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真的疼啊,原来确实不是在做梦!

——这孩子,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多大点事,值得你对自己的大腿这么下死手?这不是诚心让爸爸心疼吗?爸爸不是真真切切地坐在你身边吗,怎么会是做梦?话说回来,这么娇憨可爱的做法和说法,也就在他这个年龄,才会有吧!我们这些早已老得宠辱不惊的大人们,很久以前就忘掉了还有掐自己大腿这种幼稚的玩法了,如果身边有同龄人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惊喜,我们大概会嘲笑对方未免过于夸张。但发生在儿子身上,却又觉得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理所应当。

说到底,是我们童心已泯啊。

9岁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讲故事(小儿常作惊人语)(4)

都是和尿有关的

很快我们到了儿子极力推荐的那家烤串店,虽然已是夜里十点多,但仍然灯火通明,人影瞳瞳。不少汉子们光着膀子,端着大大的啤酒杯,手里拿着一串东西大嚼,脸蛋红扑扑的,声音粗壮有力,正是我熟悉的旧日场景(一看那大扎的啤酒我就心情舒畅,同时有一种“不喝上几扎就是吃了亏”的冲动——在香港的兰桂坊,这一扎可是动辄要一两百港纸的哦)。

儿子熟门熟路地点了他喜欢吃的东西,一边抓住机会向我请益:老爸,红腰和白腰到底有什么区别啊?看得出来,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好久了,现在终于可以向我请教,有点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意思。

我说:红腰就是羊的肾。

儿子:哦,原来如此。那白腰呢?

我:白腰不是所有羊都有的,只有男的羊才有。

儿子:那是什么?

我:那是公羊的蛋蛋。说完还指了指他的某个位置。

儿子:啊?原来是这样啊。

我:嗯。就是这样。

儿子:我还以为两种东西是一个地方的呢。原来不同啊。

我:是不同,名字都不一样呢。不过也有相同的地方。

儿子:什么地方相同?

我:这两个器官,都是和男性的内分泌有点关系。

儿子:明白了,都是和尿有关的,怪不得吃起来有点骚哄哄的味道呢!

对话结束。儿子这理解力,也有点太简单粗暴了。不知道用这种方式跟儿子传授生理卫生知识,会不会有点不妥?

9岁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讲故事(小儿常作惊人语)(5)

我有点管不住自己的嘴

烤好的东西上桌来,儿子一声呼啸,立马投入到大快朵颐当中,吃得十分尽兴。老婆说,其实儿子晚饭吃的并不少,现在不过才刚刚过去几个小时,再撸起串来,还是如此生猛,真是匪夷所思。

其实就在进门的一刹那,我已经发现一个月不见的儿子,似乎又胖了一圈。老婆投诉说,这小子放了假后,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太逍遥,不长肉才怪呢。儿子也不否认,坦承自己现在是早上十点起床,但一天三顿饭却一定不能耽误,不但不耽误,而且饭量一直保持良好状态,结果可想而知。岳母则说,现在全家人里面,这家伙的饭量是最大的了,连我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说到最近上奥数的情况,老婆禁不住又说,儿子上课听讲倒是没问题,理解的也很快,但老师私下里告状,他上课注意力似乎不够集中,总是想着说闲话,有时候听着听着课,就会发表起自己的见解来——对于老师来说,这无疑是犯了大忌:师道尊严,是身为人师最看重的,哪里容你一个小屁孩动不动就发起挑战?好在奥数老师只是临时性的教一阵子,而不是儿子学校的那种,否则老婆又得心急火燎琢磨该怎么去作检讨了。

儿子对此一概不否认,但也不加理会,仍集中精力对着盘子里的肉串等努力进攻。由于撸串过于勤奋,嘴巴两边都留下几道油光光的印迹,让我又忍不住笑他“长了猫胡子”——这是我们对儿子撸串时在嘴边留下一道道痕迹的惯常比喻。

终于,儿子连吃带喝一顿猛塞,暂告一个段落。喝了一口酸梅汤,抹了抹嘴巴,像陈词总结一样说:我发现自己最近确实有点管不住自己的嘴,一个是吃东西很多,另外说话也有点多。敢情他是听了他妈的一通牢骚之后,默默地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对照检查”,终于做出了这样一个“自我鉴定”。

不过好歹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算是坏事,下一步就看怎么改正了。亡羊补牢尤未晚也,吃东西的日子还长着哩,不用每次都把自己吃到喉咙头才放下碗筷,美味的东西如果能每次在饕餮的高潮之前打住,反而更能体味到美味之所以美;自己有见解可以课后找老师交流沟通,不必为了博得别人的注意和喝彩去逞一时口实之利——换了你是老师,你就知道这种行为是多么让人恼火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