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兵必胜

人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兵必胜(1)

悲哀是人类在发怒之后向负面发展的一种情绪。人发怒后假如愿望得到实现,情绪就会向喜的正面发展,变成快乐。假如发怒后愿望还得不到满足,就会爆发抗争的行为动作,我们把它叫做斗争。斗争失败,终于知道自己的力量无法战胜对手或者外部条件,此时人类心里会产生出一种自己无能为力,无奈接受现实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叫做悲哀。

悲哀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初哀,中哀,极哀。

今天我们来探讨极哀。我们传统文化中有一个成语,叫做"哀莫大于心死"。

人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兵必胜(2)

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篇·田子方》。相关的文字资料如下:

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则存,是入则亡。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这段材料是庄子借颜回和孔子的讨论来说明一个人只有不拘泥于物质形态和言语的形式,才可以把握天道的真髓,否则永远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着了形"

孔子的话是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悲哀的极致,就是心死。

人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兵必胜(3)

什么叫做心死呢?

心死就是人的欲望停止了,不再向外索取任何的东西。

我们在探讨人类的喜悦的情感时说过,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向外界索取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这就是人类欲望产生的根源,这种欲望会随着人类身体的成长而不断地扩大。这样人类与外界的交流和斗争就愈加激烈。在这种交流和斗争中产生了七情的变化。喜悦是人类与外界交流斗争获得顺利时产生的情感。而悲哀就是人类与外界交流和斗争受到挫折和打击时产生的情感。

哀莫大于心死,指的就是人类在欲望的推动下,经过自身的努力和斗争后,仍然无法达到自己目的时产生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实际上是人类放弃了与外界抗争,心中不再产生满足自己欲望的冲动。此时的外在表现为停止一切的活动,生命体处在极其安静的状态,紧闭双眼,不再与外界做任何的交流,其实就是对生的欲望的放弃。从外表上看,生命体就是一个枯槁的死物。外物对生命体的触碰,生命体不做出回应或者回应非常迟缓。

当人处在"哀莫大于心死"阶段的时候,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使自己的生命体走向灭亡。另一个方向是通过关闭别的欲望达到集中所有的精力,以便做死亡前的最后一搏。

走向死亡的发展没有可探讨性。我们来探讨心死后做最后一博的发展方向。

这个在心死后积蓄力量做死前最后一搏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哀兵必胜"

人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兵必胜(4)

哀兵必胜这个成语出自: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身体),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哀兵必胜一般发生在正义和非正义战争当中,当正义的一方由于力量的悬殊被非正义的军队残酷虐待和打击时,心中知道难逃一死,但是想到自己在死前可以将非正义的邪恶力量多消灭一些,以便为别的正义的人们减少杀戮时,绝望悲哀的正义一方会将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舍身杀敌,表现出义无反顾,杀身成仁的决心,于是会爆发出之前还顾及自身生死痛苦时所不能爆发出的胆气和力量。此时气势将会压倒非正义的一方,使敌人顾及自己的生死而溃败逃遁,从而绝处逢生,取得胜利。

人哀莫大于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与哀兵必胜(5)

因为所谓的邪恶力量,无非想牺牲别人保存自己罢了。他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作战无法达到保存自己的利益,甚至连自身也不复存在时,他们一定会放弃战斗或者投降以保存自身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正义的哀兵必胜的原理。邪恶的哀兵只有投降的路可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