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真实历史(十四阿哥胤禵德智体较全面)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胤祯、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康熙帝的德妃乌雅氏。康熙五十七年、即公元1718年,胤禵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胤禵真实历史(十四阿哥胤禵德智体较全面)(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争论康熙临崩前,到底将皇位传给了谁?更准确地说,他晚年心目中的储君人选究竟是哪一个?比较集中的有两种说法、或者说意见,即一个是康熙属意老四胤禛,临崩前留下遗诏传位于他;二是康熙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实为老十四胤禵,但是却被老四采取手段夺去了储位及皇位。

我个人倾向于在康熙晚年,他心目中的储君人选也应当是十四阿哥胤禵!因为他德智体较全面,又值盛年;比其他几位兄长、包括胤禛更具有优势承继大统。

一是在道德品质方面——据史料记载:胤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他从小和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当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禵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一时间,康熙帝十分愤怒,“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胤禵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但是,在这件事情之后,反而却令康熙帝感觉到他对兄弟有情有义,并对胤禵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有了进一步认识,因此之后更加宠爱他;同时于近百个孙子中也最为宠爱和看重胤禵所生的几个儿子、尤其是第二子弘明。

胤禵真实历史(十四阿哥胤禵德智体较全面)(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是在智力及才能方面——据史载,胤禵从小聪明过人,才能出众。他九哥胤禟曾语:“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而从小即能讨得父皇欢心、并时时被父皇带在身边,在父皇晚年、又被任命为大将军王、征讨入侵西藏之准噶尔部,且在部分朝臣中树立了“礼贤下士”之名声的胤禵,其心机、才智与才干由此可见一斑也!

三是在体能方面——从现存的胤禵的影像资料及其多年奔波在青藏高原上、指挥作战的史实来看,胤禵的身体相当健康、体能也非常棒,其比胤禛与胤祥更是强之不少;这位老十四在被其亲哥哥打压囚禁了十三年后,还能健健康康地活到六十七岁,仅凭这点,就说明其体质与心理素质非常不错!

四是从年龄上看——康熙五十七年,胤禵出征西北时,刚刚30岁,正值盛年;而胤禛当时已满40岁,在古代已经算是快步入老年阶段的人了!

综上所述,十四阿哥胤禵德智体较全面、又值盛年,应当是晚年康熙心目中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再给大家回放一遍康熙五十七年胤禵奉命出征西北的一些场景吧~~

话说康熙五十七年、也即公元1718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中央发兵救援。当年十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进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胤禵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王胤禵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王胤禵望阙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胤禵真实历史(十四阿哥胤禵德智体较全面)(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胤禵出征之时,康熙帝曾降旨青海蒙古王公,曰:“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由此可见,胤禵在康熙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之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