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

央视网消息:四川的大小凉山曾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2015年,总台记者在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发现了一个坐落在800米悬崖上的村子——阿土列尔村,因为进出村子必须攀悬崖、爬峭壁,这里又被称为“悬崖村”。 6年来,总台记者多次爬上悬崖村,用镜头记录下了村里的点滴变化。前不久,阿土列尔村和周边村社正式合并,成立悬崖村。总台当年的报道团队也再次回到这里。

悬崖村——6年里我们来了无数次的村子,但每一次来都会发现新变化,路在变、产业在变、人也在变。

站在山下抬头看,是望不见顶的悬崖绝壁。要想爬上悬崖村,首先要征服的就是2556级钢梯和442级石头台阶。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1)

当年,第一次跟村民爬藤梯上悬崖村是一个不断挑战心理极限的过程。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2)

这是上山路中最危险的一段。突兀的岩石上,悬空的木栈道拐了一道90度的弯,走到这里,我的心理承受力到了极限。因为我在这里哭过鼻子,老乡们给这里取名“力哭弯”。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3)

总台记者 张力:现在在上山路上,透过草丛,几根挂在悬崖边上的木栈道就是当年我们上山路上最危险的一段。现在村里面已经修通了钢梯,已经避开了当年的危险路段,我们现在踩在钢管上感觉心里很踏实,但是这个钢梯的每一根钢管都浸透了老乡们和干部们的汗水。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4)

原昭觉县公路管理局副局长 袁文彬:这个村的地理情况全部都是陡岩,测算下来,(修路)总的需要的资金达到了4000万的样子,国家补助资金就是400万的样子。我们昭觉县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是一个亿,如果要修这条路的话,相当于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为一个村修路要花费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显然不现实,当地政府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筹措100万资金修钢梯,可谁来修又成了一道难题。

原昭觉县支尔莫乡党委书记 阿吾木牛:施工队不肯来,必须要发动群众,6000根钢管、120吨钢材,不加扣件,长的6米管子,一个村民上下一趟只能背一根。你看我一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我去背,我试过,背两根走不到好远。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5)

就这样,靠肩挑背扛,老乡们硬是在悬崖峭壁上拼出了2556级钢梯。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6)

某色拉博是我们第一次来悬崖村时护送我们上下山的安全员。他不曾想到,从小在悬崖上练就的攀爬本领有一天能成为自己的事业。

悬崖村村民 某色拉博:之前我就没有想过我会得到这份工作,如果悬崖村不做这个旅游开发的话,我可能就还在种地,还在放羊,可能就在外面打工。

现在,某色拉博不仅是专业向导,还当起了视频up主,在网上推介悬崖村。

总台记者 张力:现在我们就到了悬崖村,整个悬崖村其实是呈一个45度的大斜坡,以往村民都是种植土豆和玉米,现在已经被郁郁葱葱的油橄榄代替。

从2017年开始,油橄榄公司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种植了200多亩的油橄榄,还聘请了村民当管理员,苏不惹就是其中之一。

悬崖村村民 某色苏不惹:种橄榄油的同时,我在悬崖村山上建立的山羊养殖的基地。(记者:自己建的?)对。 (记者:养了多少头羊?) 目前已经养了一百多只。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7)

羊是悬崖村唯一能下山卖钱的牲口,6年前,村民用土豆代替选票,民主投票通过了用扶贫款养羊的方案。如今,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村里已经扶持起了一批养羊大户。

2020年5月,悬崖村迎来历史性的一刻——搬家,昭觉县启动了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悬崖村的84户贫困户告别世代居住的悬崖,搬到了县城安置点。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8)

时隔一年,今年5月,昭觉县又启动了“悬崖村文旅搬迁项目”,将村里符合条件的非贫困户陆续搬下山。

作为悬崖村的非贫困户,海来几几在一个月前搬到了安置点。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9)

在安置点附近,当地政府新建了7所学校和5所幼儿园,有在读学生2万多名。而这一幕,在2015年,我们还无法想象。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10)

曾经,悬崖村山路艰险,孩子们入学普遍偏晚。2015年,我们第一次在村里看到吉克呷呷时,年幼的她和妹妹背负着这个年龄不该背负的重担。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11)

如今,跟吉克呷呷一样,悬崖村的孩子们到了适读年龄都能在安置点附近的学校读书。

凉山悬崖村是怎么被发现的(重返现场看变化)(12)

教育带来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影响在未来。这一张张稚嫩又充满朝气的脸庞,就是悬崖村的未来、大凉山的未来。

总台记者用了6年多的时间记录下了悬崖上的脱贫故事。我们看到,悬崖村脱贫的每一步都是各方在协同努力之下,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攻克难题。5天来,《重返现场看变化》系列报道由总台记者重返现场,报道了脱贫攻坚、生态建设、留守儿童教育、儿童大病救治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取得的变化。

放在时间的维度里对比,这些年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变化大得让人惊讶、让人感动。我们即将迈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来源: 央视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