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1)

狐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狐不再是处于人类对立面的神秘存在,作者对狐形象的设定己经完全“人化”,以至于人们在知道对方是狐之后,仍然愿意与其结为好友或者成为伴侣。不论是狐自己坦诚相告“余非人类,狐也”,还是人们“久而知其为狐”,狐和人类之间己经达成了一种默契和共识,成为人狐真诚交往的基础。人狐之间坦诚相待,不甚隐瞒,证明狐己经成为一种默认的存在。人们不仅接受狐精,甚至欣赏狐精,爱慕狐精,这更证明狐己经成为一种满足人类审美的存在。人与狐之间的感情地位是平等的,而且狐反而更受人类眷恋敬爱,这说明人类不仅将她们看作人,甚至将她们置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

《聊斋志异》中塑造的狐形象,大多为各具特色的狐女,美丽而充满个性,这是狐意象在经过历史的变迁后所形成的具有审美形式的表现。这些狐女不仅形貌类人,性格也十分鲜明,甚至比礼教束缚下刻板的封建女子更具人性。她们嬉笑怒骂中皆体现了世人对完美女性形象的幻想,寄托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在这个狐魅世界中,狐成为富有魅力的审美形象,也是寄托了作者审美理想的“人化”之物。

人形美

魏晋时期的记载中,狐就被认为可以化身成美人,令男子见之倾倒。尤其从唐朝时期开始,狐妖的性别己渐渐开始倾向于女性,《任氏传》中任氏的美貌令见者无不惊为天人。明清时期随着狐仙信仰的兴盛,狐女的美貌更是被笼上了一层仙人的光辉。尤其在《聊斋志异》中,狐女们多为风华绝代的美女,几乎是集天地之精华于一身,美艳不可方物。美丽的狐仙也代表着作者审美的最高理想化,美丽的外貌更能映衬其内心的真善美,内外相得益彰,使狐仙的形象有了仙人的气质。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2)

从古至今的传说故事中,狐女几乎都是美的化身。然而狐女美得不似人间之物,再加上狐女有着与人间女子所不同的敢于展示魅力的性情,因而被贴上了“媚”的标签。《聊斋志异》中的狐女更是有着惊为天人的容貌和世人无法抗拒的魅力。让人印象颇深的狐精颠当,其美貌连仙子嫦娥都被迷得无法自持:“颠当仰首,口衔凤钩,微触以齿。嫦娥方嬉笑间,忽觉媚情一缕,自足趾而上直达心舍,意荡思淫,若不自言”。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3)

九尾狐

《聊斋志异》中狐女几乎都是美的化身,如描述婴宁“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娇憨可爱之美;《青凤》中如此形容青凤“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楚楚娇柔之美;胡四姐“荷粉露生,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清丽脱俗之美;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聘婷曼妙之美;凤仙“赧颜醉态,倾绝人寰”,浓艳丰姿之美;小翠“嫣然展笑,真仙品也”,不沾风尘之美; 鸦头更是“秋波频顾,眉目含情,仪度娴婉,实神仙也”,仙姿绰约之美;三娘“妖丽无比”,妖艳俏丽之美;以及莲香“卿袖垂髻,风流秀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 ,多情婉转之美。《聊斋》中就连无名无姓的狐女们都是仪态万千,回眸一笑百媚生,比如《娇娜》中形容一裨女“红妆艳绝”。这些狐女的美貌各有千秋,而她们的外形都符合人类男子的审美观,侧面反映了她们在“人化”上十分成功。而狐女们如此美貌却又十分多情,更增添了其无穷魅力,使凡人“忘为异类”。

(码字不易,关注鼓励)

人性美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所描写的狐精,与人的性情几乎相同,却超越了封建社会中的世俗男女,因为她们代表着未被污染束缚的人性。她们纯真率性、善良宽厚、情义两全,对爱人也生死不渝,处处散发着闪光的人性美。

《阿绣》中狐女爱慕刘子固,化为他的心上人阿绣的样貌去接近他,被识破后刘子固不仅拒绝了狐女,还打算暗藏利器来对付狐女,但是宽厚善良的狐女并不计较,反而洒脱退出,并帮助刘子固与阿绣重聚;《嫦娥》中狐女颠当一心促成宗子美与嫦娥,千方百计帮宗子美留住嫦娥,而将自己对宗子美的感情放在一边;同样成全自己所爱的人的还有红玉,红玉与冯生相爱,无奈冯生父亲不允二人私相授受,红玉忍痛而去,并给相如资助娶得一佳偶。后相如一家遇祸事,只剩得相如一人,红玉在相如最惨淡困顿之时又来帮助相如重振家业,并将相如儿子找回,使其骨肉重聚。给所爱的人娶妻,又在他无助时相助,这种一心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4)

《阿绣》

《青凤》中的狐女青凤瞒着严厉的叔父与耿生幽会,被叔父强行带走。后来耿生在机缘巧合下救了青凤一命,二人得以重聚。后叔父被猎人捉住,耿生为了青凤救了他,一家人尽释前嫌。在这其中,青凤的美好性情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痴情而又顾全大局,既追求爱情,又对叔父知恩反哺,这种兼顾爱情和孝道的狐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辛十四娘》中颜色无双的辛十四娘,勤俭贤惠,明辨是非从小就积善行德,当冯相如遇到危难时,奔波劳碌,帮助他渡过难关。在自己即将老去之时,十四娘还给冯生找好续任妻子,并给其留下一笔财钱,如此仁至义尽,情义可见一斑。

《莲香》一篇中,桑生不听狐女莲香劝告,迷恋鬼女以致性命垂危,但莲香却不责怪他,并千里迢迢为之寻药救命。狐仙的形象在这里有情有义,宽厚善良;《小翠》中狐女小翠为报恩嫁给王家,为王家解决了几次困境,更不负王元丰对她的一片痴情,利用自己的智慧给了恩家一个完满的结局后身退而去。读来着实令人烯嘘感动。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5)

《莲香》

《褚遂良》中狐女为报赵生前世恩惠,为赵生做妻子,治好了他的病,把他穷困的人生打理得衣食无忧、井井有条,并携他入仙界。这种有恩必报的狐仙也体现了作者为狐仙们赋予的人性之美;还有一类狐仙重视友情,一心为知己的幸福奔走筹谋。《封三娘》中狐女封三娘与范十一娘情同知己。三娘一心为范十一娘打算,帮她寻得如意郎君,促成大好姻缘。

蒲松龄塑造的这一系列情深义重的狐形象,秉承了一切美好的人性。就像蒲氏在《小翠》一文中所说“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月缺重荣,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狐仙的人性之美较凡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狐女们展示自己人性的美好时,不难发现,她们还十分真实率性,作者将自己对人的真性情的推崇和“尚真”的审美态度都放诸狐女们身上。这种率真将狐女们美好的品质润色得十分自然,使她们看起来更真实可爱。首先就表现在狐女们对爱情的主动。人对真情的渴求,是人性最真实的表现。狐女们对爱情的追求十分率真坦然。与封建女子不同,她们主动地坦陈心意或者自荐枕席,展示真我的感情需求,不扭捏作态,也不刻意讨谁喜欢也不骄矜做作,追随着天然的灵性,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张扬自己自由的个性。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6)

《婴宁》

在这其中,《婴宁》中的婴宁是最典型的代表。天真爱笑的婴宁总是言行直率、毫无拘束。她喜爱自然,甚至像孩童一样爬树,完全一派赤子心性。在封建制度下的人们看来婴宁的言行是“没教养”的表现,但这种没被世俗染指和礼教扭曲的天然做派才是真实人性的表现,在她身上有着最原生、最纯净的自然禀赋,这种孩童一般的天真秉性在沉闷的刻板的封建社会是是一种格格不入的存在,也正是这种罕见的存在才为人类所钦慕,才显得更为可贵,这种真实能唤起人类潜藏的人性的共鸣。因此《聊斋》中才有那么多的书生才子疯狂爱慕着这些天然率真的狐女们,不论是《青梅》中狐女青梅为人牵线不成便毛遂自荐的天真可爱,还是《凤仙》中凤仙喜便笑、悲便泣的率性直爽,全都脱离不了一个“”字。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7)

《小翠》

其次,狐女们真实人性的表现还体现在其不仅敢爱,而且敢恨,人性本身就有爱有憎,她们不仅对喜欢的人真诚主动,同时恨起来也十分率性,并不是一味迁就忍耐,像封建女子一般“认命”。当发现自己爱慕之人的不齿之处时,她们没有被爱蒙蔽自己的眼睛,没有像封建规制下的女子一样一味顺从,反而会义无返顾的做出惩罚负心人并离开他们的选择。《丑狐》中的狐女用金钱帮助男子,而男子得助后却请道士收服她,于是她收回自己的钱财,并割走道士一耳;《武孝廉》中,狐女不再留恋恩将仇报的武孝廉,取走给他救命的内丹,使负心的孝廉不治而亡。狐女这种率真的作为正是人性最真实的反应。她们像人一样有自己的自尊和底线,而不是像封建社会的普通女子一样一味被三从四德的礼教压制着,压抑着自己的人性过活。她们不需要对男人忍气吞声,是掌握着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8)

《嫦娥》

另外,在对爱人的选择和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狐女们也有着自己的准则,忠于自己的爱情并对自己的爱情负责。对对方美好品质的爱慕是人与野兽不同的地方,狐以人类的标准来评判对方并爱上对方,这是人性与人性的相互吸引。鸦头因王生的“敦笃”而誓死跟随,认为“顾未有敦笃可托如君者”;《凤仙》中狐女水仙有言“妾以君诚笃,故愿托之”;《青梅》中狐女青梅看中了张介受身上正直而又烙守孝道的品格,不嫌弃他的贫穷,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因此嫁给张介受。在这些人狐恋中,狐女己完全脱去了狐的动物性,更纯粹更有自己的想法,并有自己的个性,她们有追求、有爱憎,反而比人间女子展露着纯粹的人性。

人才美

因狐类天性机警,世人认为其在修炼成人后有着超出人类的智慧和远见。明清之前的才狐形象多是狐男,而在蒲松龄笔下,有一类狐女才华出众、智慧超群,不让须眉。《狐联》中焦生面对两位爽朗嬉笑的狐女“正色拒之”,狐女出一对联让焦生接下联,焦生凝思良久无以为对,狐女嘲笑他:“名士固如此乎?”迂腐刻板的焦生自以为捍卫着读书人的清白守礼,却不曾想连他鄙弃的狐女的学识都比不上。作者不仅讽刺了无能的假学士,也突出了狐女出众的才华。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9)

《阿宝》

《狐谐》中的狐娘子才华横溢、能言善辩。一众书生轻佻戏谑狐娘子,反被狐女辩得灰头土脸、哑口无言。如说红毛国王听说中国马生骡,骡生驹驹,便细问是怎么回事,使臣答曰:“马生骡,是臣‘所见’,骡生驹驹,乃臣‘所闻’。”巧妙地骂了在座的陈所见、陈所闻二人。书生孙得言不服,出对子戏弄万福(狐女的丈夫),曰:“妓者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狐女对曰:“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孙得言反遭嘲骂。狐女还巧妙地以自骂骂人,将狐字拆分成犬字和瓜字来嘲讽宾客,可见其反应之敏捷、才智之超群。在与那些舞文弄墨之人戏谑的过程中,狐娘子聪明机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才女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一类狐女,她们智慧果决,能帮助爱人化解难题、趋利避祸。《狐妾》中狐女与莱芜刘洞九有缘,并嫁给他做妾。狐妾为人处世颇有章法,家人都很敬重她。刘洞九寿辰突发状况,狐妾临危不乱,帮其解决了燃眉之急。一切渴求之物,狐妾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从千里之外取来。她对待仆人赏罚分明、知人善任,用智慧赢得人心。不仅如此,狐妾还洞察善恶、明辨是非,对好色之徒惩之,对心术不正之人吓之。她的智慧己经超过男人,在家庭关系中不再是男人的依附者,反而成为主导者,趋福避祸,运筹帷握,家中事务一应处理得井井有条。

聊斋中的狐仙大全(聊斋志异中寄托人性理想的狐女)(10)

《小翠》中娇憨可爱的小翠,看似一派天然,毫无心机,每日只是与痴相公游戏玩耍,实则大智若愚,暗中帮助婆家解决了很多问题,多次于无形中拯救其于危难之中。痴相公病好后留恋小翠,思念成疾,于是小翠又回到相公身边。为了相公将来的幸福,每日渐渐变化相貌,最终变成相公命定姻缘中妻子的样貌,好使得相公能把对自己的爱转移到自己真正的妻子身上。这里体现了小翠沉着冷静,不动声色中暗暗筹谋的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