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油蒸鱼的正确方法(蒸鱼)

#创作挑战赛#最近深有感触,有一位酷爱钓鱼的朋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到了旺鱼期,每每收获满满,我便可以借机解馋了。

我是被人戏称属猫的——见鱼乐,从小就爱吃鱼。不分品类,不挑大小,是鱼就行。

可我生在龙江偏北,距离海边较远。小的时候除了咸带鱼,其他海鱼基本见不到。七十年代的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尚好,有很多河流,水泡子,夏秋季节可以见到鱼。主要是鲫鱼、鲶鱼、泥鳅、柳根、老头鱼。这些淡水鱼土腥味重,都是离不开大量的调料的,荤油辣椒葱姜蒜,尤其少不了的就是大酱,一定要是自制的纯黄豆大酱,不添加面粉的那种。然后自然是炖,大火长炖,所谓千滚豆腐万滚鱼。遇到雨水丰沛的年头,鱼也会出很多,一时吃不完也会晾晒一些,留到“苦春头子”时候,拿出来煎着待客下酒,或蒸了来解馋就饭。蒸时少,主要原因还是太腥,一般人不好接受。

前些年在苏沪生活,那边吃蒸的鱼比较普遍,鱼的品种也多,常见的比如鲈鱼、鳜鱼、鳊鱼等。但大多都是养殖的,味道平淡了许多。

至去年又回到大连,也是深秋之季,朋友将所钓的鱼送来了一些。

海浮,大连都这么叫。到底是哪个“fu”字我也没搞清楚,学名叫什么也没去百度,姑妄呼之吧!这是一种外形很像淡水鲫鱼的小型鱼,我见过最大的也不过三两多,刺多,尤其背鳍,坚硬锋利,每次收拾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扎的呲牙咧嘴。

尝试了几种做法:清炖、油煎、红烧、炖豆腐、炖小白菜、烧汤等,我是每餐皆爽,乐在其中。可是媳妇儿很不喜欢,尝不过几口就放弃了,谓之曰“俗不可耐”,“一般得很”。搞得我有点郁闷。

前几天又给送来一些,冰箱里已然“鱼满为患”。于是收拾干净了,撒盐拌匀,用笼子装了放在外面晾晒,待半干了再进冰箱。体积收缩了一些,也不怎么散打腥味了,得以幸存。

有一次菜比较多,再炖鱼有点来不及,为了省时省力干脆蒸上了,吃的时候发现这么吃才能吃到海浮的真味,鲜美到无以言表!

从此爱上清蒸海浮,恨不得餐餐皆备,隔两天不见就馋,是那种久违了的“馋”。

我的蒸法也极简单,只在鱼身上撒些盐,放两片姜而已。有条件的盐可以讲究些,找那种大粒的粗海盐,再研成细末。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盐的味道和渗透力是不一样的。

豆豉油蒸鱼的正确方法(蒸鱼)(1)

如此蒸好的海浮会渗出一些汤汁,肉眼可见上面漂浮着油珠儿,这便是其鲜美的根源了。好象肉类的鲜美味道都是来自其脂肪吧?或者主要来自脂肪。

还有一种吃法就是蒸好了加蒸鱼豉油,也好吃。但我总是不能适应,后来总结应该是蒸鱼豉油中添加了味精和糖类物质,搅扰了鱼本身的鲜味物质,形成了另外一种鲜味。两相对比着,味道差别就很明显了。

有人说,大自然的真味是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能得到的,看来是正确的。人们改变了方法,是因为提高了追求。

让简单的事物复杂化,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方法之一,但有时也真是徒增烦恼,比如吃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