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一带一路 我们都是一带一路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近10多年来,水电四局一直在积极 “走出去”,为企业发展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尤其在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水电四局不光注重企业盈利,也更加注重与当地的融合发展,这几年,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玻利维亚等国别市场,我们不仅为当地基础设置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充分展示出央企奉献与担当的风范!在感谢水电四局到来的同时,他们也纷纷为中国“一带一路”点赞:我们都是受益者!

(一)

西蒙:中国企业让我开阔了眼界

西蒙今年27岁,是水电四局承建的安哥拉罗安达省电气化及入户连接项目部厨房帮工。他个子虽然矮小,但身体却很壮实,一头冲天短发就像他的工作态度,一直都是那么干劲十足。

在来项目部之前,西蒙一直是个待业青年,靠家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连买新衣服都成了一种奢求。2017年4月3日,他加入水电四局的队伍,跟着后勤处的师傅们学做饭,从洗菜学起,再到切菜,买菜,炒菜,他现在已经进化成了一名厨师,菜品受到项目部同事的一致肯定。

西蒙说:“以前上班,都是月末发了工资就去还上个月的欠款,现在来中国单位工作后,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开阔了眼界,改变了思想,也从他们身上学会了新的消费观念,知道了储蓄的重要性,我现在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存钱了,争取两三年后能买地盖房,再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里读书。”

“我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和你们中国人一起工作!”西蒙想了想,又补充说。

迪度维野勒:贫穷可以通过努力改变

迪度维野勒今年28岁,是绍里木市医院项目部司机。他身材高挑匀称,平时之穿简单的衬衣长裤。闲暇时习惯拿着水杯,安静的坐在一边,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但是一到要用车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坐他的车很安全,很放心!”我们中方的同事这么评价他。迪度维野勒在项目部一直从事小车驾驶工作。他驾车技术娴熟,工作态度又勤勤恳恳,尤其让人赞赏的一点是他对待自己的车子就像孩子一样,每次出完车都细细保养,认真擦洗。所以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老司机”。

不过老司机在来水电四局之前,日子并不舒服。他一直在安哥拉绍里木市打零工,家是用黄土修建的无窗房屋,俗称干打垒,冬冷夏热,一家五口人都挤在里面,生活很不方便,不过通过这几年在水电四局的工作,他已经新盖了100多平米的砖房,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还修了个小阳台,孩子们玩起来也更自在了。

迪度维野勒说:“我和我的家人很感谢水电四局绍里木医院项目为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我们能有机会住大房子,也让我明白贫穷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现在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明年再买辆车,到时候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

马诺艾尔古雷亚:这是我们以前没有的生活

马诺艾尔古雷亚35岁,是安哥拉索约公路项目管理者。这个体形微胖,斗志昂扬的他已经在水电四局工作了六年。说起所在的单位,他赞不绝口:“这里如果有工人出现意外伤害,公司会负责,我们的宿舍内有床、床垫、蚊帐,设备很齐全,公司还负责了我们的一日三餐,目前在木库拉范围内没有其他的公司,我们特别感谢中国水电四局降低了我们这里的失业率,甚至他们还从很远的地方,诸如姆斑扎刚果、恩泽托、索约招收工人,所以我很感谢这家公司!”

马诺艾尔古雷亚日常工作就是管理工人的食宿,检查工人的工作情况,并为大家按期发放工作服等这些琐事,但他干的心满意足,“公司在我很好的完成任务时给我奖励,对我来说是很好的认可。”

马诺艾尔古雷亚之前也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做些零头工维持家用,一家人生活拮据,孩子们想要玩具,想吃零食,却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愿望。自从进入中国水电四局后,他说,生活富裕了很多,之前孩子们想要的玩具也能买得起了,这是他之前都不敢奢求的生活。

其实,无论是西蒙、迪度维野勒这样的是属地员工,还是马诺艾尔古雷亚这样的安籍管理者,他们都只是众多安哥拉属地员工的一个缩影,自中国水电于2005年进入安哥拉后,平均每年都能解决1200人的就业问题,14年来,中国水电直接改善了一万两千多名安哥拉人民的生活,同时促进了安哥拉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

在“世界屋脊”的玻利维亚,有着最干净的天空,最纯净的土地,孕育着最朴实的人民,他们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发展,享受到“一带一路”的福祉,一条条公路,一座座建筑,为他们构架蓝图,带来生活的希望。

索妮娅:中国企业为我涨工资了

索妮娅是玻利维亚拉巴斯供水项目中方食堂的清洁人员,她是一名单身母亲,平时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十分不易。为了养活女儿们,她之前做服务员、销售员、保姆等各类工作维持家用,但都因为工资微薄,工时太长而告吹。

2018年索菲亚来到水电四局,这里8小时工作制度让她非常开心:“这样我就能准时一下班照顾我两个女儿了!”

此外,项目部也为她依照规章制度缴纳了医保和社保,为她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今年,因为她表现良好,项目部给她涨了薪水,来签工资单的时候,她欣喜若狂:“现在我有能力让我的女儿们接受教育,而且每天下班回到家中,都能见到他们开心的笑脸非常感谢水电四局项目部给她带来了稳定快乐的生活。”

丹尼特娜:你们改变了死亡之路

丹尼特娜30岁,是玻利维亚帕迪亚公路项目的清洁工。她有3个孩子,之前是位标准的家庭主妇,每天的任务就是洗衣做饭,照顾孩子。2018年10月,她偶然间看到了中国水电四局的招聘启事,为了贴补家用,她竞聘到了项目部清洁工的工作。

稳定的薪酬让她的孩子们都能去学校读书,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作为帕迪亚的居民,她很感激帕迪亚公路项目部:在公路项目施工前,这条土路,每逢雨季,路上泥泞不堪,事故多发,是玻利维亚着名的“第二条死亡之路”。自铺筑沥青后,这条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人的出行,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同时还为帕迪亚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让他们摆脱贫困。

在丹尼特娜眼里,项目上的中国人都非常勤恳,为了修建这条路,他们经常连夜规划;还为周边的居民清扫马路,过节时还为居民送礼物,让他们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丹尼特娜说:“这四年来帕迪亚市商铺林立,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大家有工作,生活也越来越好,帕迪亚公路项目部功不可没。前些天女儿说她的同学带了一条特别漂亮的项链,我们正打算这周去集市买呢!”

(三)

埃塞俄比亚,是寻梦者最久远的梦境,那里有被森林环绕的宁静的湖泊,净如明镜的天空,芬芳的花朵,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一带一路”引导我们进入这片密境,感受自然的魅力,在这里,我们相遇,讲述我们的故事。

穆鲁:学习改变命运

穆鲁现在是阿伊萨风电项目部员工。其实他与四局缘来已久,早在2002年四局建设泰克泽水电站之时,穆鲁就是水电站的一员,泰克泽水电站完工之后,穆鲁积极进取,考取了麦克雷市麦克雷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因为学业优秀,于毕业后直接成为了麦克雷大学的一名老师。

2019年,阿伊萨项目开工后,穆鲁受到了他于17年前就结识的水电四局埃塞分公司总经理梁学锋先生的感召,穿越1100公里从家乡来到了环境恶劣的索马里州阿伊萨镇,毅然回到了为祖国添砖加瓦的建设行业。他现在主要负责协调处理项目部与当地公司、分包商、劳工等团体的关系,经常能替项目部解决一些棘手的对外关系。

在与他的日常交流中时常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国家的的深沉热爱之情和对中国悠久文化与经济发展成就的钦佩。他说:“正是因为在水电四局工作过,形成了我不畏困难的信念,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更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改变贫困的生活。等哪天休假了,我一定要带我的家人去中国看一下,我相信,那段旅程一定会很精彩。”

塔雷·伊塔耶夫:感谢你们给我工作平台

塔雷·伊塔耶夫是一名工程师,体形微胖,个子较高,最常见到的打扮,就是西装、衬衣加领带。此前,他通过苦学,获得了一些专业技能和证书,但当地业机会少,空有一身知识却无用武之地,为了养活家里多口人员,只能靠做多份零工获得收入,工作连轴转非常艰辛。关注各类招聘启事,是他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一个平常的下午,他和往常一样在报纸上看着招聘启事,当他看到水电四局的招聘时,心动不已,他鼓起勇气,联系了招聘的工作人员,经过一系列笔试、面试后终于加入了水电四局。

现在的他在位于亚的斯亚贝巴的配电和康复项目的总公司担任中国水电母公司的监督协调人。每天总是最早到办公室,下班后最后一个离开,尤其是在合同谈判时,加班熬夜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同事们都劝他没必要这么拼,但他说,他受益于所在的公司,很感谢水电四局给他加入的机会,他将用他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他将会努力工作的诺言。

“现在我有一个孩子,一家人生活的非常幸福,真的很感谢水电四局给我工作平台,我一定要继续努力,让一家人过得更好!”

梅伊萨:未来想开中餐厅

梅伊萨27岁,身材矮小,甚至有些瘦弱的她,有一双会讲故事的眼睛,非常吸引人。梅伊萨家庭条件非常不好,因为没有工作,她跟爸爸妈妈、2个哥哥和2个姐姐一起住在用铁皮搭建的房子里生活非常拮据,直到加入水电四局,跟着中国师傅学习厨艺,才改变了这种窘迫。

今年是梅伊萨来到埃塞分公司的第五年了,在厨师这个岗位,她的表现十分出色,食堂的师傅们也教了她很多中餐做法,现在她最大的梦想,就是未来能开一家中餐厅。

她说:“自从到中国公司工作,我有了收入,用上了智能手机,交了男朋友,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希望以后我的中餐厅,让更多的埃塞人民感受到中餐的美味。”

我们也将继续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技术,嫁接起各国别通往现代化的道路,用实际行动诠释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的理念,用中国水电技术造福世界人民,让他们一起感受世界的美好!

我们都是一带一路 我们都是一带一路(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