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

1944年1月17日盟军发动“鹅卵石”计划登陆意大利安奇奥,面对无人驻守的德军阵地时,胆小谨慎的盟军指挥官竟然下达了停止向前推进并在滩头构筑阵地的命令,这个奇葩的命令让盟军整整一天都待在了滩头,从而为德国人调集兵力围歼提供了机会,随后凯塞林便调集了13个师冲向安奇奥地区,瞬间小小的安奇奥滩头就成为了超过5万名盟军的噩梦,在安奇奥战役中两门代号分别为“罗伯特”和“利奥波德”的K-5自行火炮更是一战成名,这两门躲在山洞中的列车炮等盟军战机一走便向滩头吞吐烈焰,被炸的昏天黑地的盟军士兵随时都有被全歼的危险。不过随着盟军正面主攻的节节顺利,安奇奥滩头的盟军才被解了围,两门被切断了退路的K-5列车炮也被盟军缴获。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1)

▲死里逃生的美军士兵站在被缴获的“利奥波德”号K-5列车炮上面拍照,被炸的昏天黑地的盟军士兵还幽默的称其为“安奇奥特快”

K-5列车炮作为德军在二战时期产量最大、效率最高的列车炮,其名气虽然不如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列车炮,但是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却是前者无法比拟的,1934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奉命设计生产K-5列车炮,1936年该炮正式完工并开始了漫长的测试工作,直到1940年才开始量产,一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该炮一共被生产了25门,作为战场上的量产型号,K-5列车炮重量只有218吨,体积相对较小。相比于上千人需要三周时间才能架设完毕的“古斯塔夫”巨炮,K-5列车炮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灵活,不需要拆卸运输,可以做到随停随开炮,炮击完成以后挂个火车头就能转移。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2)

▲正在转移的K-5列车炮,该炮既可以直接停在铁轨上开炮,也可以在专用铁轨上开炮,该炮主要是为了因对马奇诺防线而生、以海军舰炮的理由为掩护而研发的,一部配置齐全的K-5列车炮包括一门列车炮(前后两个12轮铁路车架支撑起整门火炮),一节牵引机车、一节提供辅助部署动力的柴油机车、两节弹药运输车、一节货物运输车、一节器材运输车、一节警戒车、一节炊事车、一节指挥车、三节警卫人员运输车、一节防空车组成

K-5列车炮炮口口径为283毫米,采用的是76倍口径比的长身管,由于前后生产日期存在极大的跨度,所以该炮的身管数据前后有很大的出入,后期的口径更是增加到了310毫米,炮膛内部结构也各有不同,既有10毫米深的膛线,也有7毫米深的膛线,后期更是去除了膛线使其变成了一门滑膛炮,在发射255公斤重的普通高爆弹时炮口初速高达1120每秒,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62公里,每分钟3到5发的射速也堪称列车炮里面的“速射手”,在法国战役结束后德国人还曾计划将K-5列车炮部署到法国海岸线,利用射程轰击英国本土(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33公里),只不过碍于英国皇家空军的威胁,这一计划最终并没有实施。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3)

▲正在发射的K-5列车炮,由于该炮只能向前射击,架设环形铁轨也并不现实,所以调整左右射界时必须依靠放置在铁轨上的“弗格勒”转台,下图则是该炮的常规高爆弹和巨大的药筒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4)

在战争期间德国人对K-5列车炮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其中最大的一项改进就是增加火炮射程,1942年克虏伯公司在弹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首先弹体采用了空气阻力较小的箭型结构,同时安装了用于增程的火箭发动机,为了配合改进型号的弹药,设计师将原本的线膛炮改为了滑膛炮,并将口径扩大到了310毫米,当重达120公斤的箭形弹药以1524米每秒的炮口初速打出去后,增程火箭发动机便开始连续工作19秒,此时炮弹就会飞入空气阻力相对较小的同温层,最后依靠惯性飞行直至击中目标。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5)

▲克虏伯公司为K-5列车炮最新研制的RGr4331箭型火箭增程弹药,该弹药最大射程高达160多公里,射程更是超过了一战著名的巴黎大炮,从外形上来说该弹药确实和如今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些相似

然而随着1943年末德军制空权的逐渐丧失,K-5列车炮的生存能力大幅下降,首先盟军战机对德军铁路设施的打击使得依靠铁路机动的该炮机动性大幅下降,面对残缺不全的铁路设施时K-5列车炮只能龟缩在基地无所事事,此外依靠铁路机动的限制性太大,盟军战机可以有针对性的展开攻击。所以德军高层建议进一步改造K-5列车炮使其不再依赖于铁路进行机动,于是德军设计师计划将列车炮的主要部件拆下下来,然后依靠重型履带式牵引车辆进行公路机动(主要是由虎王坦克底盘改造而来的牵引车),到达作战地域后再进行二次组装并搭建专用铁轨进行炮击,这样一来K-5列车炮灵活性便荡然无存,拆卸、运输和部署工作将和“古斯塔夫”巨炮一样繁琐,不过由于战事的发展这一计划并未得到实施,K-5列车炮就这样在盟军空军的阴影下渡过了剩余的二战岁月。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6)

▲1941年一辆逐渐驶离掩体的德军K-5列车炮,其较小的尺寸也使得该炮的隐蔽性较高,不过在战机的航弹面前再坚固的掩体也没有用,而这正是K-5在后期遇到的主要问题

原本德国的K-5列车炮是按照一战的作战思想研制的,主要攻击对象就是阻挡在步兵面前的巨大要塞,然而随着二战装甲部队和航空兵部队的作战形式演变为大范围机动作战后,固定要塞的重要性便大大降低,相对的列车炮的重要性也大大降低。最后随着弹道学和自行火炮的高速发展,各国对牵引式野战炮和自行火炮的兴趣大增,这也代表着列车炮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国家的主力突击力量,虽然在某些特定的作战情况下列车炮依靠着强大的破坏力,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作战效果,但是其终究还是常规火炮的辅助武器。

二战德国有几种列车炮(二战最好的列车炮)(7)

▲美军在一战期间利用海军舰炮研制的356毫米列车炮,该炮改自新墨西哥级舰炮,只不过比起德国,当时各国对列车炮的研制并没有那么狂热

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列车炮的产量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在性能上德国列车炮也可谓是占据优势,但是战争终究比的是整体的资源。同时由于列车炮体积巨大,机动性极差,所以在面对空中打击时往往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在作战的时候又必须配备配套的警备部队和防空火力以防止敌方游击武装和战机的袭扰,在战场上可射击的目标极其有限,泛用性太差,发射前需要大量繁琐而又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来投入和收入几乎不成正比,还不如将资源投入到常规火炮生产来的实在。但是话又说回来列车炮在战场上的战术价值又是无与伦比的,首先其射程远远超过其他常规火炮,能在敌方火炮射程范围外发动打击。重量和口径比相较于其他常规火炮较小,其机动性并非不能接受,射击稳定性和对坚固要塞工事的打击威力又放在那里,这些都是列车炮的优势。综合来看列车炮有利又有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