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文化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1)

在今年“五一”假期后的一个黄昏,我闻听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庄村十四组农民自发组织了一场文娱活动,作为驻村干部,我欣然驱车而去,观看了他们自演自导的节目,倾听了他们的想法,我在用拙笔和相机记录的同时,对文化振兴有了一些思考。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2)

黄昏下、村庄里、庄稼边、柳树下、沙滩上,一群人,沙滩为舞台,柳树做背景,夕阳当灯光,简单而古老的音响,虽没有戏服但和庄稼色相衬托却别具一格,明媚的阳光给她们画上了浓浓的彩妆,唱一曲最喜爱的梆子腔,喝一杯可口清爽的啤酒,烤一串纯正味美的羊肉串,这里就是她们最美丽的精神家园,你一句我一句咱就这么开心,一幅乡村大舞台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3)

在吕家庄村最西边的十四组,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来自甘肃的秦安、通渭、庄浪、定西一带,她们没有专业训练过,但有着相当厚实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素养,从小受到长辈们的栽培和熏陶,加之自己勤学苦练,个个都是吹拉弹唱的好把式。他们唱的折子戏慷慨激昂 、荡气回肠 、余音绕梁、惟妙惟肖、抑扬顿挫,有形有神有色。一有人提起,一个微信,一声招呼,就有一帮人拥护,一个戏班子即可组成,一台像模像样的秦腔折子组装戏就呈现在了美丽的乡村。正所谓:敦煌村民韵绕梁,田间地头意悠长。村里男女传佳音,古调新声咏华章。激昂苍劲歌秦韵,质朴沙甜满口腔。苦调感人抛泪雨,欢音奔放醉肝肠。看了这样一场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专场,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现在农村常住人口虽然少了很多,但还有一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尤其像这样的移民较多的村组,仍然占有绝大多数,在生产劳动之余必要的文化活动是不可少的。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4)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5)

贾平凹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秦腔作为西北地域特有的剧种,是真正的秦人站在黄土高原上用儿时吃奶的劲从心里吼出来的,豪放里夹杂着点野气。甘肃河东一带的人们,可以说没有一个不会吼几句,不管是官方的、民间的演出,总会有业余或专业的登上台去叫板。他们到敦煌后,把他们身上特有的气质和文艺细胞也带到了敦煌,给这个美丽的村庄播撒了文化种子,增添了文化音符,甚至和敦煌的曲子戏完美结合,传承和发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敦煌一笔丰厚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文化资源。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6)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7)

我小时候,记得县上有专门的文艺演出团体,每年到公社组织送戏下乡活动,阵势很大,一唱就是几天,而且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电视里的频道不多,但也经常放的秦腔剧,还有电影也有好多秦腔剧目,到生产队上放,现在能记起的秦腔剧目和折子戏大都在那时候看到的。十四组以前是吕家庄林场,我大哥在的时候一直在这里担任场长(队长),早些时候迁来的人大多认识,上学后离开家乡几十年就变得陌生了。在记忆深处就听过他们唱的秦腔,起初是清唱,再后来放着录音机跟着唱,但而如今他们用的功放和音响好了很多,舞台从室内走向了田间地头,更接近老百姓,更接地气,这些变化默默地记录着当年的家乡人民的乡愁,见证着乡愁,延续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精神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乡土文化才在吕家庄这片古老而又新型的村落里传承和发展。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8)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时候都不可分割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凸显,文化阵地建设的也应不断地发展,更加适应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百姓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是其灵魂和精神家园之所在。若文化不兴,“魂”系何处?我们要记住乡愁,这里的乡愁,就是“魂”之所系、“魄”之所归、心之所向也。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即便不是一个农村出生的人,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其父辈和祖辈的“根”和“魂”仍留在乡村,这样一种由血脉相连所自然生发的乡愁,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牵挂,因此振兴乡村文化迫在眉睫。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9)

抓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10)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与时俱进的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么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让市以上各文化团体走进农村,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让乡村文化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的获得感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感。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作为一名帮扶工作人员,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积极协调,做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者,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为建设业强、民富、村美的吕家庄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敦煌市转渠口镇吕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孙全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