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洒脱点好还是不好(就是要放飞自我啊)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后洒脱点好还是不好(就是要放飞自我啊)(1)

离婚后洒脱点好还是不好(就是要放飞自我啊)(2)

离婚后,就是要放飞自我啊

离婚后洒脱点好还是不好(就是要放飞自我啊)(3)

文/晏凌羊

01

昨晚睡前,我忽然想起看《盗梦空间》这部电影时候的事儿来。电影是2010年上映的,那会儿我跟前男友分分合合七年的恋情即将走到尽头。那会儿我已经买了房子,就在珠江新城边上。我大学同学从四川远道而来给我贺喜,我们三个就一起去看电影。看完电影,我希望男朋友能留下来住(他那里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第二天再走,但被他拒绝了。他说第二天早上想多睡一会儿。因为这个拒绝,我哭了一夜,因为他以前不是这样的。那会儿我26岁,处于世俗标准中“女人最美好的年龄”。可是,说真的,我一点都不喜欢那时候的自己。那时候的我,就像是无根的浮萍一样,随便来一阵风都能把我给吹到不知道哪儿的地方去。

我内心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恐惧,只想抓住一个人、一段关系让自己稳固下来。可是,如你所知,靠人人会跑,靠山山会倒...我处于所谓的“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皮肤、相貌、身材,样样比现在好,但却因为没能发展出强大的精神内核,我终日纠结痛苦、惶惑不安。我更喜欢32岁的自己,那会儿我已经离婚两年。

前段婚姻里那些烂事儿带给我的负面情绪,我已经消化完毕,而我,也在这种痛苦中,真的实现了成长和蜕变。怎么形容呢?这么说吧——以前,我身处一个啤酒瓶肚子里。从前男友到前夫,不过就是换了一个让我感觉更宽敞一点的啤酒瓶。而离婚这件事,就是啤酒瓶的瓶颈。从那个狭小的瓶颈口挤出来,我真的是疼到蜕了一层皮,浑身的骨骼都像是被重新组装了一遍....

但是,挤出来后,天地豁然开朗。再回去看那些啤酒瓶的时候,我只觉得它已经容纳不下已经快速成长起来的我了。

而且,看过更宏大、更精彩、更不带滤镜的真实世界后,打死我也不愿意回去了。现在的我,不再是无根的浮萍,我觉得自己长成了一棵树。我的根须,扎实地扎在了土壤中;我的茎叶,舒展地伸向了天空.....我不再像过去那般容易害怕和慌张,因为我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自洽的核心价值观。

不管外面是风吹雨打还是太阳晒,我都能稳稳地站在那里,甚至还能庇护脚下的小树苗。再过三年,我也四十岁了。在世俗眼光中,这不再是“女性最美好的年龄”,但对我来说,它还是,它就是。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真的懂得欣赏熟女,那么,现在来爱我的人,才能享受到一个情绪稳定、思想成熟甚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我。

这些东西带来的愉悦感,是年轻的皮囊所不能比的。但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男人以及他们背后那一整套社会支持体系并不会这么看。他们认可的女性的价值就是生育价值,而且我这个年纪的女人确实不好被忽悠、不好被占便宜了.......

那么,对他们来说,找我确实是不划算的买卖,何况市场上总有他们认为“性价比更高”的女人供应。我从离婚那一刻开始,就没想过要服从这套婚恋的游戏规则。

就像是打麻将这种游戏,我觉得玩它是浪费时间和生命,那我索性连牌桌都不上。

我觉得我这年纪挺好的。不想再费尽心机吸引男人,不想再生孩子,那父权社会对我的规训就通通失效。

在这套体系里,有什么是让我投鼠忌器的?还有什么是我不敢冒犯的?还有什么是我不敢说、不敢做的?

然后,我果真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桀骜不驯、横行霸道、信马由缰。

所谓放飞自我,大概就是这意思。

02

在我国西汉时期,古罗马出现一个哲学家,名叫爱比克·泰德。他早先是一名希腊奴隶,后来接受了斯多葛哲学派先师鲁佛斯的教育。获得自由身后,他在罗马教学,后来被罗马皇帝驱逐出罗马,移居希腊,一生以教书为生。他没留下什么著作,但他的学生把他说的话整理成了语录,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话是:永远不要说什么【我已经失去它了】这类的话,而只说【我已经把它“还”回去了】。离婚后某天,我读到这句话,突然茅塞顿开。我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把他“还”回去了。我也没有失去自己,因为我把自己“还”回来了。就连辞职,也不是我失去了一份相对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而是“我把自己还回到了自己应该呆的位置”。破财也只是“把金钱还回去了”。钱财就像流水,偶尔“流经“了我们一下而已。甚至于,死亡,也只是某个人又回归了大自然。肉身是组成“人”的所有物质的“聚”,死亡是这团物质的“散”。

时间就像洗澡水,只是流经了我们的肉体一下而已。本来嘛,人生的本质就是聚散。出来混,我们都得还的。或早,或晚。

如果我们不能时常“实践”这一套,那么,时不时提醒自己一下也好。毕竟,没有人能挡住我们带着微笑、向着宁静出发。这几年自己出来干,生活上没男人帮我但也没男人烦我,又遇上疫情,活动范围受限,大部分时间我过的是“只劳不逸”“两点一线”的“苦行僧式生活”,却很少觉得内心空虚和痛苦(虽然老有人替我觉得我不幸福)。

浮萍弱小,对水源的依赖度大,但大树在遇到雨季的时候可以利用粗壮的树干和根须储存水分,天旱的时候也不怕。我就是想活成一棵粗壮的树,不断生长、繁盛,然后衰老,寿终正寝,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实,人活的,可能就是一个“自洽”和“自在”。

外间的一切遭遇,大多只是“本心”的倒影。

我们都得先自知,后自洽,再自律,从认知、核心价值观体系、执行力层面三管齐下,最终获得inner peace。世界发展靠科技,人不崩溃靠哲学。

人当如明月,自负盈亏。

心当有定境,不住因果。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END--

作者:晏凌羊,80后,情感专栏作者,新女性主义作者,中国作协会员。著有畅销书《那些让你痛苦的,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离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侠小说的另类解读》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13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欢迎关注晏凌羊 微博:晏凌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