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时代风貌(打造新时代岭南文艺精品力作)

8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对我省文艺工作进行部署,62部优秀作品获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时代风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时代风貌(打造新时代岭南文艺精品力作)

优秀文艺作品展现时代风貌

8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对我省文艺工作进行部署,62部优秀作品获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经过评选,深圳、广州、珠海、佛山、梅州、汕头、韶关、惠州、江门9个市党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港珠澳大桥》等10部电影、《热血军旗》等12部电视剧、《醒·狮》等10部戏剧、《大爱人间》等8部广播剧、《信仰》等12首歌曲、《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10部图书,共62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

以人民为中心对当下生活立体书写

本次获奖作品代表了我省文艺创作生产最高成就和水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

近年来,我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了一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秀文艺作品,实现了广东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新突破,不断推动新时代广东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如获奖作品中,深圳推出的原创歌曲《信仰》《再一次出发》反映了广大人民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旋律,受到广泛传唱;广播剧《大爱人间》讲述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革命爱情,是广大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缅怀和敬仰;电视剧《黄土高天》关注“三农”问题,则讲述新时代广大农村在党的领导下,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

聚焦重大题材兼具地方特色与时代情怀

针对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近年来,广东狠抓重大题材创作,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协调,加强了政策导向、强化了保障措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艺人才创作队伍,推出一部部极具岭南特色的精品佳作。

获奖作品中不乏重大题材佳作,如图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全景式讲述港珠澳大桥这一超级工程;电视剧《热血军旗》以创新艺术手法表达红色经典,打造粤产电视剧精品力作;戏剧《醒·狮》充分展现爱国团结、奋斗拼搏的民族精神,兼具地方特色与时代情怀。

精品创作生产,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广东通过文艺终身成就奖、“德艺双馨”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评选表彰、“1荐1”美术、音乐名家荐才行动等举措,稳步扩大文艺人才总量,队伍素质逐步得到提升,为推动岭南文艺从“高原”迈向“高峰”,夯实了人才储备。

获奖感言

强化精品意识 打造岭南文艺代表作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徐咏虹

广州文艺战线把精品创作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对标“五个一工程”,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打好文艺精品创作主动仗。建立文艺作品创作题材库,形成“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推出一批”的文艺创作生产推广机制。积极推动并提升“广州文艺奖”评选工作,建立文艺创作评审专家委员会,促进形成科学的艺术决策机制。每月召开精品生产工作会议,加强重点创作项目的立项指导,把重点题材、重点作品牢牢抓在手上,建立项目台账,抓好质量审核,最大程度地调动创作人员的热情才能。

二是注重源头工程,抓好打磨提升,为文艺精品生产夯实基础。坚持从原创剧本孵化、委托签约创作、优秀作品改编等源头抓起,扶持优秀原创作品。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找不足、提建议,对重点项目全程介入。比如舞剧《醒·狮》,主创团队进行了上百次采风,同民俗专家、文化学者座谈,不断领悟传统艺术精髓。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构建文艺精品创作新格局。通过校企合作、市区共建等模式,建立艺术名家工作室,主动对接港澳文艺人才,实施文艺名师引进扶持计划。开展“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和“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实施青年英才扶持计划,塑造本土化的“明星名角”。深化实施“一团一策”,试行“艺衔制”,对文艺院团进行精细化管理,推动文艺院团内部分配方案改革。

把握时代脉搏 锻造文艺精品

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龙广艳

珠海文艺战线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讲述好时代故事,展示时代精神。

一是紧扣时代、讴歌时代,把握精品创作的脉搏。此次珠海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两部作品,均以讴歌港珠澳大桥建设伟大成就为主题。珠海从大桥动工之初即把港珠澳大桥题材作为精品创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在电影、纪录片、纪实文学、话剧等领域资助一批重点项目。港珠澳大桥这一重大现实题材,是时代赋予珠海千载难逢的创作机遇,也是时代赋予珠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是深入生活、扎根基层,遵循精品创作的规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拍摄团队深入建设一线,用镜头对准每一位普通建设者;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作者用长达5年的时间,与建设者同吃住、共生活。一部精品的诞生,既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过人毅力,更要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辛苦坚守。近年来,珠海制定出台了文艺创作生产三年推进计划,扶持了一批文艺名家工作室,引进了一批高层次文艺人才,资助各门类文艺项目100余个。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厚植精品创作的土壤。珠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建了珠海大剧院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在全市建设了54个市民艺术中心,建立了规模1亿元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出资1.16亿元组建珠海演艺集团,从政策、人才、设施、资金、平台等各方面夯实文艺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理顺文艺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提高组织化程度 着力打造文艺精品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小甘

深圳获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对当下生活的立体书写,是对时代精神的真实临摹,是对民心所向的艺术概括。以人民为中心是深圳文艺精品创作的生命线,推动资源整合是深圳文艺精品创作工作的重要动力。

一批有针对性的措施相继开展,进一步激发深圳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干劲。近年来,深圳相继制定实施《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戏曲进校园的若干意见》《文艺精品奖励办法》《高端艺术演出扶持办法》等文件,以进一步激发深圳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干劲。深圳于1994年设立宣传文化发展基金,2012年设立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资金。近3年来,“两金”支持文艺创作项目500多个,有效推动了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深圳形成了“市区联动、政企联动、内外联动”齐心协力抓文艺精品的工作机制。党委、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指明创作方向,对原创精品项目给予经费支持,鼓励打造精品力作。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歌剧舞剧院、深圳市粤剧团等国有文化企业,主动作为,各区结合实际,着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民营文化企业活力迸发,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创作态势。华强文化、环球数码等企业推出的《熊出没》《潜艇总动员》等影视作品,票房屡创新高,叫好又叫座。同时,深圳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有益经验,引入优质资源,内外联动提升文艺精品创作的能力和水平。

守文学初心 写中国故事

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作者 曾平标

回顾《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的采访写作过程,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是对选题挖掘提炼的重视。随着采访的深入和写作的推进,对港珠澳大桥这个选题的挖掘和提炼也在逐步深化。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大桥,更以物理联通的形式体现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桥”,成为民族脊梁的象征,这也是书名的来源。伟大的梦想,只有倚靠伟大的祖国才能实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浓缩了港澳同胞对祖国认同的心路历程,体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第二是对采访写作的敬畏。采访不仅要在“陆上跑”,还要在“海上漂”,时常险象环生。数十年积累的功力、经验和知识全都“压”了上去,可以说是“毕其功于一役”,不仅是写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更是在写作道路上收获的一笔最宝贵财富。

此次获奖,荣誉属于港珠澳大桥这个无愧时代精神、无愧创新创造的国家工程。我将坚守文学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广东故事。

打造粤产电视剧精品

电视剧《热血军旗》编剧 陈学军

作为电视剧《热血军旗》的项目统筹,也是编剧之一,从剧本创作到播出,我全程参与。

在创作观念上,我们注重“红色经典、现代表达”,创新艺术手法,着力将作品打造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在主题和结构上,回答了“为什么建军、如何建军、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3个重大问题。剧本结构起在黄埔军校,收于古田会议,创作过程超过5年,前后五易其稿。其中结构性修改超过3次,小改不计其数。

革命历史题材是培根铸魂、引领精神不可或缺的电视剧主力军。项目成败的关键是“两头大、中间小”,前期策划、创作环节功课做足,发行营销环节功夫下到,中间的制作环节,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回顾《热血军旗》的创作,角色和场景比一般的剧约多两倍,转场五省八市。然而,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制作团队,不光拍摄保质保量,甚至可以提前20天关机。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汪祥波

统筹:李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