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背千古名诗十首(与古人进行灵魂对话的当代好诗)

一生必背千古名诗十首(与古人进行灵魂对话的当代好诗)(1)

也许是天生的文人气质吧,虽然身在公门,家居闹市,却总向往着在红尘深处,存在有一方净土,可以让我一壶茶,一本书,安静平和,资养情怀。一棹水,一杆纶,贯穿云水,融通天地。在浮华的反思里让“是非不到山深处”,悟得几分禅意;在喧嚣的屏蔽所,虽然“盘sun市远无兼味”,却可品得几分淡然。

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学士布衣,各自怀有不同的人生态度,但都逃不脱命运与时势的法缘。有人忙于追逐,哪怕是两肩霜花,满面风尘。有人安于现状,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但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间,还是把自己沉浸在浑沌之中,难以通达澄澈,所以人生会迷茫惆怅、会彷徨失落。

很羡慕诗友“燕子楼0418”先生,作为一个爱诗写诗的人,可以通过阅读解析与古人对话,可以用敲词酌句来打发时间。他的IP是上海,诗里写得是洛阳的魏王堤。也许这正是他的精神寄托和向往吧。

(一)独钓江头日未西,毵毵杨柳魏王堤。魏王堤是李世民封给李泰专供游玩的地方。本诗的首联似乎化意于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形容的是枝条细长纷乱的意象。另外大家还要记住“日未西”这个景象,因为作者在这里做了一个特别隐蔽的心理暗示。

(二)繁弦楼上歌虽远,小艇花间路欲迷。诗的精彩由此展开。即便是义气纵横,狂放不羁的李白,也脱离不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矛盾心理。期望着弃置之身重被起用。奠定周朝800年基业的姜子牙,也有“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的感慨。燕子楼0418先生的注意力显然没有在钩杆渔利上面,耳中泛起 (韩涧泉) 的“脆管繁弦无觅处”;眼前“小楼空掩遥山。柳丝直下曲阑干”。视线内似乎看到(李易安)“醉后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晚归小艇,臆想里或许还想着“争渡,争渡”吧?

(三)酒里早忘南浦宅,梦中先到若耶溪。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如何才能忘却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总是少不了酒的;如何寄托“艅艎何泛泛,空水自悠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向往,常常会入梦若耶溪。我不知道有多少古人,更不知道写南浦和若耶溪的有多少首诗。我只知道这两个地方,已经成为诗词中常用的意像词,被赋予了太多疏狂清远的乐山乐水境界。而其中的寓意更是让人千百年来见仁见智。最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不可挽回的遗憾,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不可实现的梦想。

(四)雨来初醒归心动,一二声闻杜宇啼。我不敢确定李商隐的《锦瑟》到底是讲什么?但我最起码是解得“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一句的。这里有必要复习一遍杜宇典故,杜宇就是李白诗中的古蜀国开国君主“鱼凫”,后将王位禅让给鳖灵,隐居于岷山。传说其死后,每逢农历三月,便化为杜鹃,以叫声催促蜀人趁农时播种。亦有说法,称杜宇其实际上是被鳖灵推翻后逃亡,因复位不成,冤魂化为杜鹃。由此,可推断作者的“此地动归念”,应该是归于现实,该干啥去干啥吧?

哈哈,作者可能跟您开了一个玩笑:手执一只钓竿,面对一泓清水,身未动,心已远,神驰魄散,意马心猿,歌楼上,客舟中,恍惚之间与蒋捷挽手走过少年,走过中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已忘却了南浦旧宅的小路,若耶溪更是梦中的奢望,回不去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潇洒,回不去中年听雨客舟中的苦旅,更耐不住听雨僧庐下的薄凉。归去来兮,幸好你还有一片春心,独占风情向小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