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1)

戴胜 贾吉学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2)

太平鸟 张传荣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3)

翠鸟 贾吉学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4)

外出拍鸟的张传荣。 白金花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5)

捕鱼的鹗 谷利江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6)

拍鸟人与鸟的亲昵瞬间。 何宝龙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7)

大斑啄木鸟 张传荣 摄

青海湖最佳拍鸟时间,沿着湟水去拍鸟(8)

黑翅长脚鹬 张传荣 摄

青海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原始森林、湿地公园、江河湖泊、小溪树丛、滩涂湿地都是鸟类的乐园。拍鸟的过程就是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过程。到山水之间寻找美、捕捉美、定格美,对拍鸟人来说是莫大的享受。

——前言

从包呼图到达家川

我拍鸟,是从身边的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开始的。

湟水河发源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区、西宁市区,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最后至甘肃省永靖县达家川注入黄河。

在学拍鸟的四年里,我走遍了湟水流域。在湟水源头,草甸水泽星罗棋布,蓝天澄碧,白云低垂。在达坂山下大通牛场,我拍到了白喉红尾鸲、白顶溪鸲、橙翅噪鹛。在湟源峡,白鹡鸰、黄鹡鸰岸边嬉戏,雀鹰空中盘旋。湟水流经湟中多巴,从国际旅游城中间穿过,童梦乐园、海洋世界、摩天轮是孩子们的最爱。在这里的湟水滩涂,我拍到了红色的长嘴向前弯曲、灰白色的羽毛上戴着黑色“项圈”的鹮嘴鹬。湟水流到西宁市区,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西头,修了一个具防洪蓄水调水功能的大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罗纹鸭曾光顾这里,罗纹鸭因胸腹部长满黑白相间的波浪状细纹而得名,色泽亮丽,姿态优美,引来摄影人和广大市民跟拍围观,罗纹鸭一时成了“坝上网红”。湟水流到小峡口,把宁湖湿地公园分成了南北两湖,湖面被长廊、土丘、芦苇、码头分割得错落有致。在这里,白骨顶鸡动辄打架,凤头鸊鷉直秀恩爱,鹊鸭闹春,秧鸡觅食,鱼鸥炫技,黄鸭亮翅,白鹭悠然,苍鹭相伴,太平鸟争食海棠,大苇莺仰天长啸。湟水流经平安,白马寺和驿州湿地公园隔河相望,站在公园湖心岛的览胜亭,可以把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黑颈鸊鷉抬头眨巴一下红宝石一样的眼睛,迅疾潜入水中,十几只长脚鹬在南北两岸飞来飞去,画着美丽的弧线。湟水从乐都城区穿过,连接新旧城区的海东大道一号桥是青海省唯一一座独塔双索面不对称斜拉体系钢箱梁桥,是海东市标志性建筑,被誉为“青藏高原门户桥”,桥下,赤麻鸭上下翻飞,掠过水面。湟水从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流出青海,这里是青海省海拔最低的地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在下川口村的农家院,我捕捉到了中国特有鸟类白头鹎的身影。奔腾不息的湟水最终在甘肃省永靖县达家川融入黄河的怀抱,这里的河面陡然变宽,两河汇集处的三角洲,沼泽地上长满了芦苇,是飞禽栖息的绝佳场所,我在这里拍到了展翅高飞的苍鹭。

湟水从源头到注入黄河,长达374公里,流经的地方有草原、峡谷、平川、湿地,湟水流域地质构造奇特,有很多珍稀的高原动植物,物产丰富,是青海的粮仓。在青海,湟水与黄河共同孕育了厚重的河湟文化。行摄湟水,无论你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会发现美景,感悟生命的真谛,接受文化的洗礼。

拍鸟先识鸟

小时候,对鸟的认识停留在麻雀、喜鹊、鸽子等上面,没有见过水禽等其他鸟类,对老师教的成语如“一箭双雕”“环肥燕瘦”“鸠占鹊巢”“鹤立鸡群”等,脑海中没有对应的鸟类形象。临近退休学拍鸟,燃起了我学习鸟类知识的热情,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从书本上学。阅读《中国鸟类图鉴》《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野外观鸟手册》等工具书,了解常用的名词解释如留鸟、候鸟、旅鸟、成鸟、亚成鸟、幼鸟,还有鸟类的身体结构,鸟类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何做观察拍摄前的出行准备工作——了解拍摄地的天气和地形状况,并据此确定携带何种装备……

再就是从网上学。中国观鸟网、各地观鸟协会网、鸟网,以及用于识别鸟类的《识鸟家》《懂鸟》《爱鸟》等实用软件都是获取信息、补充知识的便捷渠道。

最后是入群拜师。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拍鸟人群体中,有退休的,也有在职的;有拍龄长的,也有拍龄短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专攻拍鸟的,也有不定期拍鸟的。摄影人参加的群也有好几种,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和西宁市摄影家协会建的群是官方的;青海鸟类观察群是青海观鸟协会建的,具有半官方性质;摄影器材经销商建的俱乐部群,经常组织一些讲座和有奖摄影活动,但推销产品一直是保留节目;摄影大师建的群,专业性较强,群主的个性对整个群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志同道合者,水平差不多,秉持“开心为宗旨,过程要享受”的理念,建立的群比较多,规模不大,沟通顺畅,分工明确,互通有无,行动迅速。

虽然说艺多不压身,群多可潜水,但“水性”不好的人,还是从浅水区入行比较稳妥。我学拍鸟,是从加入小群开始的。江河、山水华子、旦达建新、贾吉学、江子……都是我请教过的老师。老师们具有良好的素质,讲究文明礼貌,善分享,不保守。发现新的拍鸟信息时,及时告诉群友。见面问声好,分手道再见。每个人发到朋友圈的照片,互相欣赏点赞,发表评论。见面探讨一张片子的优劣成败时,能从被摄主体的外部环境(天气、时间、背景、光线)和照相机的参数设置以及构图等方面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心被大天鹅带走了

拍鸟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生命敬畏感的过程。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一只大天鹅在湟水宁湖湿地停留了102天(从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3月14日),因而成了“网红”。“宁湖来了一只大天鹅”的消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媒体迅速传播,市民们结伴而行,为的是一睹大天鹅的芳容,摄影爱好者则携带“长枪短炮”,瞄准大天鹅,三天一小拍,五天一大拍,有的拍摄倒影,有的拍摄特写,有的拍摄梦幻意境,还有的拍到了飞翔的姿态。拍摄之余,大家都关注着这只大天鹅的来路和归途,山水华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此刻,一条清澈的湟水河,从眼前踮着脚尖轻轻走过;此刻,一只孤独的大天鹅,兀自苦喊着想追逐迢遥远去的族群……”大天鹅飞走后,大家怅然若失,我也在想象:它先去了千姿湖,晨曦起舞晚霞谢幕;后去了青海湖,鸟岛产卵草甸漫步……它停留的102天,就是对西宁的102个点赞!

拍鸟时,当我们发现有人用弹弓打赤麻鸭时,立即上前制止,交由保安处理;当我们察觉有人在湿地公园的鸟巢里偷取鸟蛋时,报告有关部门,调看监控视频,提供破案线索;当我们拣拾到受伤的珍禽时,及时送交林业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在观鸟拍鸟的过程中,摄影人逐步达成了共识——减小动作幅度,脚步放轻,说话声放低;与鸟类保持安全距离;当鸟类躲避不见时,不使用不当方式引其现身;不过分追逐鸟类;不干扰鸟类筑巢或育雏。

2022年11月8日,我首先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只小太平鸟,此后西宁的摄友们纷至沓来,拍太平鸟吃红果成了一道风景线。飞临此地的小太平鸟和太平鸟越来越多,达到40余只。我观察发现,鸟群无论吃果子还是饮水,总有一只鸟飞在大部队的最前面,观察预警,发出安全鸣叫后,集体下落;一旦发出危险鸣叫,则迅速起飞,盘旋而去。它们期待的是不被打扰的相遇。

惊险之旅

拍鸟之旅,是探险之旅,益智之旅,强身健体之旅。

2019年冬天,笔者一行4人去青海湖拍大天鹅。在刚察县文明办一位同志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地在冰面上前行,冰上有一层薄雪,天鹅的脚印清晰可见,跟人的手掌一样大,偶尔看见脱落的羽毛,洁白晶莹。远远地,在冰、湖、天相连处看到了十几只大天鹅,冰雪泛白,湖水湛蓝,天空瓦蓝,雾气升腾,亮白的大天鹅翩翩起舞,宛如仙子。

遥拍了一会儿后,我们继续前行,想靠近一点,走了大约30米,文明办的向导让我们停下来,他趴下来,耳朵紧贴冰面听了听,说道:“不能再往前走了,你看脚下有‘麻浮水’(密密麻麻的小冰碴子)。我听见前面有断层,再往前走会有危险。”虽然没有拍到大天鹅的清晰特写,但是看到仙境般的天鹅湖,也不虚此行。

2020年晚秋,我和一个朋友去贵德千姿湖的黄河边拍白尾海雕,当时白尾海雕在空中盘旋,不时落到对岸,于是,我们下到了裸露的河床,架机、调试、追焦、跟拍,等待之后再重复前面的操作,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突然,对岸的河道管理员大声呼喊:“快回去!水涨了!”回头一看,河床面积比原来小了不少,赶紧往回撤,水淹过脚面、小腿、膝盖、大腿,爬上大坝时瑟瑟发抖,钻进车里,脱掉鞋袜、裤子,上衣盖在腿上,光脚踩着油门,狼狈返回西宁……

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拍鸟基地,以当地的特有鸟类为依托,根据鸟类的习性和出没规律,在安全距离外搭建伪装篷,设置固定机位,按位收费,俗称“篷拍”。这些地方服务到位,吃住行一条龙,同时催生了一个新职业——“鸟导”(拍鸟的向导)。奋斗(微信名)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珠固乡珠固寺村的一名鸟导,在他的导引下,去年我们拍到了珍贵的血雉和蓝马鸡。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到山水之间寻找美、捕捉美、定格美成为一种时尚。千姿百态的鸟儿被定格成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当你把照片导入电脑,张张过滤,或删或留,突然,你发现一张照片,鸟儿姿态优美,眼睛炯炯有神,羽毛条理清晰,色泽鲜艳夺目,似乎要从屏幕中飞出来时,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本文照片均拍摄于湟水流域

作者:张传荣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