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湿地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阳光下荡漾的芦苇丛和波平如镜的湿地水面构成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间或几只鸟儿从水面掠过……这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883公顷的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开发区段的美丽画卷,这里大小湿地、水面、坑塘“串珠成线”,呈现出一幅湿地城市“生态长卷”。

东营湿地保护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1)

东三路湿地工程开发区段。 记者 周广学 摄(资料图)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我市东部,是连接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枢纽;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淡水、石油、天然气、岩盐、卤水、地热等自然资源;建有东营机场、广利港,紧邻东营港,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湿地生态区位重要。

近年来,开发区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原有生态湿地基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包括裸露地面复绿,植被梳理,背景林补植,增加水生植物,完善水域生态系统及节点打造等建设内容,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物种类日益丰富,湿地环境持续向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开发区湿地比较零散,湿地保护难度大、效率低,我们通过建设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形式,对重要或典型湿地、重要水源区湿地资源实施建设、修复及保护。”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高水平做好湿地修复保护和水系连通,先后推进实施东三路、东八路、华山路、湖州路等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960公顷。

“下一步,开发区将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精致城市’理念,狠抓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细服务,不断提升‘湿地城市’的功能品质和发展内涵,继续巩固提升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守护开发区湿地城市风貌的靓丽名片。”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王雪 通讯员 朱枫珍 韩冰 李玉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