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故事一言九鼎(成语故事李斯)

邯郸成语故事一言九鼎(成语故事李斯)(1)

文 | 顾文观之

一字千金

有一次,我问家里的小朋友:“什么东西最值钱?”他眨巴着眼睛想了很多答案:宝石、黄金、大房子……我则一脸坏笑告诉他:“是书。”

“为什么?”“你听没听过‘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从书架上抽本书出来,然后去数字数,每个字都值千两黄金,这本书是不是比什么都值钱?”

小家伙像是被说服了,愣了好半天,然后才开始追击我:“你又拿这样的成语偷换概念,兜圈子骗人!”

逗乐子而已,怎么能是骗人,“一字千金”这件事可是真的,只是不像我们想象得这么夸张,数着字数就哗啦啦有金子流出来,它只能用来向人证明,书页里有金子闪烁和响动,那本书一定了不起。

历史上,真的有人曾愿意拿出巨额的财富,来标榜自家的著作,他给出的价格就是“一字千金”。

这么做的人是大名鼎鼎的秦国宰相吕不韦,他组织自己的门客编著了《吕氏春秋》,书写成之后,他非常满意,觉得已经尽善尽美了,就对外宣布,如果有谁能给这部书提出意见,每改一个字,就给赠予千金。据说,他让人把这部书放在咸阳的市集上接受大家的批评,书架之上,赫然悬着千金,让人眼馋眼红。

邯郸成语故事一言九鼎(成语故事李斯)(2)

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故事吧,但这件事背后,据说还有另一个故事,才是我们今天想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一样鼎鼎大名,他就是后来秦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李斯

李斯在来到秦国成名之前,是楚国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他胸怀大志,却没有伸展抱负的舞台,一直郁郁寡欢。一天,他在厕所里看见一只老鼠,那只老鼠又瘦又小,见到人就害怕,满地找洞想要逃跑。李斯突然来了兴致,他在粮仓中经常看到仓鼠,吃得又肥又大,见到人也满不在乎,为什么同为老鼠,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他做了个实验,把这只瘦小的老鼠抓住,放到粮仓里去,又把粮仓里的仓鼠逮住,扔到厕所里去。几天之后,再回来看,结果让他非常惊讶。原来的厕鼠,有吃有喝,精神焕发,见到人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恐慌了,而那只之前养尊处优的仓鼠,在恶劣的环境中备受摧残,吃不好喝不好,见到外人,非常敏感,到处躲避。

这件事刺激了李斯,一只老鼠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如此不同的生命状态,何况人呢?他如果就在粮仓管理员这个位置上这么待下去,可能会衣食无忧,但最终只能庸庸碌碌而死。

因为这件事,刺激李斯想去追寻更好的人生。他在列国之中选择再三,最终挑中了楚国的敌人——秦国

邯郸成语故事一言九鼎(成语故事李斯)(3)

来到秦国之后,首先要找到吃饭的地方,然后才能找机会拜见秦王,呈奏自己治国安邦的策略。他选择的第一步,是靠近当时大红大紫的丞相吕不韦在吕府当个门客,先接近实权派人物,然后寻求发展。

当时,吕不韦在秦国总揽权力,为了扩充自己的影响力,就学齐国孟尝君的样子,养了大量的门客,三教九流、各种学派的人才都有。李斯在吕不韦府中做了门客,但他并不甘心居于人下,于是,有一天,他找了个机会向吕不韦进言,一张嘴就吓坏了吕丞相。

李斯跟吕不韦说:“我为您的生死考虑,劝您赶紧杀掉手下的门客,否则,您离死就不远了。”吕不韦一惊,心想:这个楚国的小子怎么敢说这样的大话。李斯看吕不韦不以为然,就继续说:“您现在在秦国拥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能力,权力太大,嫉恨您的人也多,养了这么多门客,个个都想靠着您出头。也有不少人打着您的旗号在外面惹是生非,这都是为您拉仇恨、攒恶名呢,有朝一日,还不给您惹出大麻烦。”

邯郸成语故事一言九鼎(成语故事李斯)(4)

话说到这里,吕不韦多少有点明白了,但他舍不得杀掉或驱赶这些门客,人家都是慕名而来,自己这么狠,以后还有谁敢追随自己。李斯显然已经料到了这一步,就继续进言:“如果您舍不得这样对待门客,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组织他们写书。您门下各种学派的人才都有,融汇各派之长,让他们把您治国理政的思想写出来,一来能为后世立言,壮大您的声名,另外,还能用写书这件事来考验一下,这些门客里到底谁有真才实学,谁是来混吃混喝的。毕竟,写作是考验一个人才学最有效的方法。”

按照这个故事,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确实用意颇深。后来的学者考辨这个故事,认为不管是不是有李斯进言推动这件事情,吕不韦组织门客编书,确实用心深远。他用千金来做噱头,让大家为这一大笔钱去认真钻研自己主编的这套书,精读细思,如果有人提出意见,要么,他就组织门客进行辩论,说服对方;要么,就算花了这笔钱,也能捞个好名声,让更多人来读自己的这部书,也算是花钱炒作自己的名声,让自己在政治权利之外,再从学术、思想上拥有不朽的地位。

吕不韦本质上是个商人,他从商人的思维来推广自己主编的著作,炒作自己的名声,跟他之前在秦王身上投资,性质大抵相同,都为自己赢得了不朽的名声。“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也成为他能在历史书中不朽存在的一个明证。

邯郸成语故事一言九鼎(成语故事李斯)(5)

-END-

责编丨杜普

编辑 | 张逸菲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