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

古稀之年的三舅,微薄的收入除了替儿子还债,还要贴补闺女。真应了托尔斯泰大文豪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1)

三 舅

文|崔剑涛

三舅75岁,一米八的个头。黑发,方脸,宽额,寿眉,凤眼,鼻口大小适中,腰板挺直,往那里一站,俊朗老头一个。搭眼瞅,怎么看至少也是个科局级老干部。就是耳有点背,腿走路时膝盖疼,身体还算是硬朗。

说话总是面带微笑:“刚接了个电话,开始没听出谁来。后来听出来了,是村里的李书记。他说过了秋,村里有几户地要调整,问我这么调行不行。我说你是村里的领导,这事用不着问我,你们这么调整就行呀。李书记电话里说了好几个好好好!”说完,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脸上泛出高兴的光彩。

实际上,三舅在县城的安泰小区看大门,就是一个门卫,一天24小时吃住都在这个不足6平方的门岗内。这个小区不足百户居民,没有规范的物业,杂七杂八的事,业委会主任孙老头都委托三舅去办。三舅乐此不疲,当然三舅的伤腿也不是白跑。用三舅的话说,出去一趟总得落两个烧饼钱。三舅每月工资1200元。这个年龄着实不易。平时居民们扔掉的纸盒酒瓶易拉罐废纸他都收集起来,收废品的来了卖掉得些小钱。这样每月算来也能多收个百八十元。

三舅脾气温和,处事圆活,很少红脸。平时谁的电动车轮胎没气了、螺丝松了掉链子等,三舅都会不厌其烦亲自动手帮着打气、修理。居民间出现个小摩擦,往往经三舅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号楼3单元301户的李大姐,儿子刚大学毕业,老公挪用公款的事发了,判了3年实刑。儿子远走他乡打工。处于更年期的李大姐精神接近崩溃。亲戚送了一只拉布拉多犬陪她解闷,李大姐的情绪稍好了些。李大姐上班时,狗就锁在楼上。时间久了,狗开始吠叫,狗叫的声音浑厚高亢洪亮震颤屋宇,标准的胸腹颅共鸣。声音越来越大,且没有旋律感。这就惹恼了四邻八舍,特别是退休在家的老头老太太。谁去给她说说呢?邻居们说来说去,商量了个办法,让那个楼上的张大哥去说。张大哥等李大姐下班后就去了。从李大姐家出来,张大哥脸色蜡黄,嘴唇直打哆嗦。次日去医院住了一周才回家。以后谁也不再敢提狗叫这件事。

业委会主任孙老头知道狗叫的事后也犯了难,这事可如何是好?老孙头本是某局的领导,退下后无所事事,非常怀念任上被仰戴的感觉。安泰小区业委会主任没有人选,确切说没有人愿意担任的情况下,他就主动挑起了这副重担。76岁的老人了,不输拜登,精神可嘉。遇到李大姐家狗叫的事,有张大哥的教训,他是不敢轻易直接去说的。三舅是他的老部下,他到了门岗把事说明想让三舅去说。三舅其实也犯难,但又不好拒绝领导安排。“这事你让我想想!”,他对老孙头说。“向她这种情况你怎么跟她说?你说不让她养了,人家办的有养犬证,也给狗打了疫苗,你挡不住人家养;你说狗叫影响邻居让她送人,那不是夺了人家二胎一样?你看她的眼整天瞪得溜圆,谁敢去招惹她?这事先琢磨琢磨---”,老孙头脸色有些难看,转过身悻悻地走了。

过了几天,老孙头专门为狗叫的事又来到门岗,说几个邻居愿意出点钱想法处理狗叫的事,让三舅想办法。这次老孙头表情严肃,语气完全像领导安排工作。看来邻居们把他弄烦了。三舅还是很淡定,你容我想想。

三舅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京巴,白绒绒煞是喜人。他见人就夸这小狗听话温顺等等,惹得几个小朋友常常来逗弄。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2)

那天一早,三舅正在清扫门口,看见李大姐牵着拉布拉多走了过来。三舅停下扫帚笑脸相迎。“李大姐!”,三舅叫了一声。“可别这么叫”李大姐说,“按辈分我管你叫叔呢”。京巴从门岗里跑出来,和拉布拉多嬉闹起来。“大叔你养了只小狗呀,真好看”“这是京巴,名狗,脾气好还听话”。李大姐弯腰抱起京巴,用手抚弄着,露出喜爱的眼神。“亲戚家养的,出门了,替他养几天”。李大姐不舍地放下京巴,“真好,真好。我得先溜溜阿多。这几天它闹得很,不知怎么了”。“你该给狗找个对象了”,三舅笑着说,“这狗到了发情的时候就不安分”。“是吗?我先溜溜它”。

一周后,李大姐牵着狗来找三舅。“大叔,这狗这几天闹得很了,晚上不安静,让我睡不好”。李大姐头发有些凌乱,眼圈发青,一脸疲倦。“这是发情期的表现”,三舅说,“这么着你看行不行,我表弟家也养了一只拉布拉多,公的,你送那里养几天怎样?”“真的吗?那感情好。人家愿意吗?我出点钱都行”。“那我先问问表弟行不行”,“那就拜托大叔了”,李大姐显出感激的样子,牵着狗走了。

李大姐的狗被送走了。后来,三舅对李大姐说:“你家的狗包(怀)上了,生狗养狗你住楼也不方便,就留在他那吧,这只京巴就送给你吧。”“那行吗?”李大姐把京巴抱在怀里:“那我出点钱吧。”三舅:“好说好说。”至于三舅要没要两边的钱,已无从查考。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3)

三舅还爱写几句顺口溜。他置了一块小黑板,隔三差五就用粉笔写上得意之作挂在门岗外墙上。有时候他会叫住放学的小学生。“过来过来,小朋友”三舅笑眯眯对着小朋友,“你认得小黑板上的诗么?不认得?我给你念念”。三舅清了下嗓门念到:“也敬天也敬神,也敬感动中国的人。做得好做得棒,言行都是正能量”。接着又领着小朋友读了几遍。“会读了?你读一遍,嗯!”三舅脸上的笑容和小朋友一样:“行,好,读得好!小伙子真聪明。好好念书学习,以后准能考生名牌大学”。小朋友高兴地跑回家,三舅也乐得合不上嘴。

这样一来,三舅的人缘就好起来。张老太、刘老太有时拿来几件旧衣服:“他大叔,这衣服,你看看,你不嫌就留下。”“不嫌不嫌,这不挺好吗,谢谢了。”早晨买早点的赵科长、李主任、王师傅、包括李大姐等人,都会多买一份送给三舅,三舅省下一份面条钱。逢年过节,受过三舅帮助的人们会送来牛奶、鸡蛋、方便面之类的礼物,三舅高兴的脸上泛着红光,逢人就夸,咱小区的人,人好,素质就是高啊!

三舅爱看报纸、听新闻。附近小区的老冯头、老周头、老吕头等七八人常聚集在三舅的门口聊天、拉呱。这老冯头是个下岗工,六十岁时自己交了十几万养老保险费才能领到养老金,每月三千多元。老周头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比老周头多了一倍多。老冯头那心里是极不平衡。牢骚抱怨不断。三舅这么说,老冯你退休每月这些钱在咱县里算是高的了。这事你不能和高的比。那句话怎么说来……,不能比!你看人家老吕兄弟,比你还少一千多,人家多咱也不说这些话。什么也不干每月给你打三千多块,多好的事!我就没你这福分。现在这政策好,政策好啊!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你看这路修得多宽了,直通公园,环城河的水也清了。看开点,牢骚多了,肠子容易闹毛病。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养好身子骨,好好享享福。经三舅这么一说,那老冯头黑脸上的皱纹松缓了很多。老哥说的在理,多活几年,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

三舅脸上总挂着笑容,看不出忧愁。忧愁在他心里,不叫事!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4)

三舅年轻时,家庭成分高,地主家庭出身。说是地主,先前也就比普通百姓多几十亩地,土房顶上多了一层青瓦。姥爷一家不论男女全部参加耕种、施肥、翻地、收割庄稼。农忙时也会雇些人。姥爷祖辈勤劳持家节俭过日子,几代的血汗换来了那点田产,和剥削、压榨,夺地霸田没有半毛关系。姥爷一家仁慈宽厚,修路补桥、助残济困,做了很多善事,深得乡邻拥戴。把成分定成地主,但是也是没办法的事。有劣迹的地富坐了滑车,但姥爷的厚德却保住了性命及家人的安全,只是田产及家中值钱的财物都被分走了,姥爷家成了无产阶级,还要被专政。三舅小学读了几年就不上了,“地主羔子”代替了他的姓名。他回家种地割草,小小年纪就成了种地好手,农田里的把式,磨练的身强体壮。三舅干活不惜力气,农闲时,村里乡亲修房盖屋,脱坯使土、搬砖和(huo)泥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四邻八舍没有不夸奖的。人长的标志,20多岁了,就是没有提亲的。大哥当了上门女婿走了,二哥通过换亲结的婚,到他这里,媳妇不好找了。那是唯成分论的年代。黑五类的帽子下,他艰难地=喘息着。

尽管三舅身强体壮浑身是劲,家里还是常常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下顿。那年秋天的一场连阴雨,三舅家的土坯房从滴答雨水到成细流,直至塌了一部分。修新房屋是没有资力,只能翻建房顶。备齐苇箔麦草土料等物,请来8位乡邻,5天时间房顶翻新完成。粮缸里仅存的玉米小麦几乎见了底,以后吃饭成了大问题。

当生存受到威胁时,道德底线就很难守住。没办法,只能这么办了。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5)

三舅瞒着爹娘晚上去了5里外邻村河堤上偷红薯。这里河堤沙质土壤,红薯大又光滑。三舅摸黑扒了半麻袋红薯,借着堤坡向下滚去。“哎吆!”一声女人的叫喊把三舅吓了一跳。“压着我腿了!”,女人说。三舅移了下麻袋,借着微弱的星光,看出是一个腹部隆起的少妇正躺在坡上。“你这是,这是……?”三舅吓出一身冷汗,不用问了,一个活儿。“你男人呢?”女人说:“腿摔断了,不能下炕!”。“你的腿没压伤吧?”“没事,没事,你走吧!”女人轻声说着。三舅停了一下,摸了下麻袋,“这袋子红薯,你背走吧!”。“这,这,怎么行?我自己去扒吧!”三舅心里一阵寒凉。“我帮你背上去,你就快走吧!”。三舅背起麻袋,下到河底,爬到河岸的路上,等女人上来。背着麻袋送了女人一程。到了女人的村边,把麻袋放到女人的背上,要过女人的麻袋,看着女人走了,三舅心里泛起阵阵寒意。

三舅返回红薯地里,扒了半袋红薯,听到有人喊“有偷地瓜的!”三舅背起麻袋急速滚下河堤爬上对岸,脚不沾地往家飞跑。

如是数次,腹内不空,家人都活过来。

八月十五过后,媒婆王二娘来到三舅家提亲。姥爷姥娘喜忧交加,喜的是家里破天荒来了说亲的人,忧的是家里门庭暗淡,四壁清寒,谁家闺女肯嫁过来?王二娘翻动着薄唇舞划手臂拍着她那鸡胸脯打着包票,“你这里点了头,那边有我豁上这张老脸,就是磨掉嘴唇跑酸双腿也保你准成,还不让你家多花彩礼钱!”。姥爷姥娘自是心花怒放,宰了一只老母鸡盛情款待王二娘,临了又送了一瓢玉米面,看着王二娘喜滋滋乐颠颠地走了。

喜事骤降必有蹊跷。自然,天上不会掉下一个元宝落在院子里。起因都在三舅偷地瓜的那天晚上。三舅帮助的那名孕妇自然非常感激三舅,常言“穷时饭一口,富时米一斗”。作难受困时被帮了一把,恩情勿忘,人心如此。那晚黑灯瞎火看不见模样,连个谢字也没说,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一日她突然发现装地瓜的麻袋,有一个灰色粗布补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二队 路南平”,孕妇心里一亮,邻村近院路姓只他一家,莫非真是路家老三? 三舅的帅气能干在近村有点小名气。于是托人打听,果然是他!孕妇正好有位待嫁的妹妹,说给路家老三不是美事?她把想法说给爹娘,爹娘当然不同意。孕妇把那晚上偷地瓜的前前后后说了多遍,这么心眼好的人哪里去找?孕妇的尽心竭力苦口婆心还是说动了爹娘,于是就有了王二娘去路家提亲一事。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神州大地吹来了春风。三舅家的成分也经过甄别给改成了中农,这顶压在三舅家的铁石帽子终于被摘掉了。姥爷全家人都嘘出了一口长气。接着分到责任田,种上棉花,有了收入,解决了温饱,日子逐渐好起来。三舅家也喜添了一女一男。

当年的农民靠种棉花走上了富裕路。三舅不仅种棉花,还靠贩瓜卖枣等营生挣了些辛苦钱。打坯垒墙,建房修院,日子如芝麻开花红火起来。

儿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三舅为其置办了辆拖拉机开始跑运输。如果儿子像三舅一样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跑运输也是个不错的生意。可这个儿子真不争气,几年下来不仅没挣到钱还欠了一屁股债。好在儿子自己搞了个女朋友,经过必要程序后,把婚礼办了。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7)

也许三舅命犯煞星,难事总会找上门来。儿子结婚后自作主张,与他人合伙往南方通过铁路货运贩卖粮食,初始还挣了俩个钱,时间不长就被骗了,与合伙人180多万血本无归。儿子需承担的债务近百万,这钱可都是银行贷款向亲朋好友借的。儿子为躲债两口子不知去了何处,三舅就成了债主。要账的人像走马灯。

按照法律,儿子的债务由儿子还。按照村里的习俗,儿子跑了找他爹也合常理。都是熟面孔,几十年的交情,只要有借条,三舅一概认账。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就连闺女的彩礼钱,三舅都替儿子还了债,要账的还是接踵而至。没办法,三舅与妗子来到县城,三舅当起了门卫,妗子去他人家当了保姆。每年攒下的钱,照旧替儿子还债。

三舅的闺女结婚后生个个儿子。两岁后还不会说话,五岁后就发现异常,大小医院跑了个遍,确诊为精神疾患。神婆巫汉请了个全,二十多岁还不知饥饱、拉尿不觉。时常打人毁物,没办法,只能关进小屋。第二个儿子又是智障。两个孩子把闺女的家庭拖进了水深火热中。

古稀之年的三舅,微薄的收入除了替儿子还债,还要贴补闺女。真应了托尔斯泰大文豪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那年,儿子捎来了信,说生了儿子。三舅听到后泪水不自觉的流下来。深夜,和赶来的妗子坐在门岗的小床上,三舅告知了儿子捎信的事,不知是喜极生悲还是思念的啃噬,老两口没说上几句话就俯首低泣!这泣声极具穿透力,让门口的杨树叶哗哗落了一地,路灯也昏暗下来。

日子还要过。太阳出来了,三舅布满血丝的眼里还是含着笑意----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8)

李老太进了小区大门径直走到三舅面前:“十字路口那里有个小妮儿在哪里跪着里!”。她用手指着门口右面的方向。“干嘛呢?”“募捐,募捐,要钱的,不知是真是假!”李老太回道。三舅走到门口向右方看去,约五十米处路口围着几个人。走近一看,一个约十岁黒瘦的小姑娘跪在地上,面前的纸上写着几行字:父亲身故,母亲肝癌住院需手术费十六万九千八百元。家在南山区夹皮沟村,无钱治疗。跪求爷爷奶奶大伯大叔资助………旁边脏旧的铝制盆里有几张50、10、5、1元的纸币和数枚1元硬币。“这孩子怪可怜的,不像假的”,三舅自语。便掏出一张5元纸币放进盆里,小姑娘并手弯身道谢。三舅见不得这样的场景,遇到总掏空兜里的钱,那是他半天的生活费。每当得知“水滴筹”需要捐款的时候,开始捐款3元、5元。现在经常捐款10元、20元。三舅说,我比他们强,我没去跪大街,也没张嘴给人家要钱,嘿嘿!比他们强。

三舅时常担心,自己这把年纪了,不知小区是不是继续用他。没了这份工作,还能干什么?没了收入拿什么还那些孽债?

“我们都在 用力的活着

酸甜苦辣里 醒过也醉过

也曾倔强脆弱 依然执着

相信花开以后 会结果

……

相信磨难历尽 是收获

成长的路上 有几程曲折

我以汗水浇灌 梦想花朵

任凭谁冷眼 嘲我或轻我

都会风轻云淡 一笑而过

在我的心里 有另一个我

陪我共同面对 孤单寂寞

当现实背叛 累了倦了痛了

学会洒脱

学会洒脱”

街上飘来一阵歌声。这歌词里说的,有你,有我,有三舅。“任凭谁冷眼,嘲我或轻我,都会风轻云淡,一笑而过”。

这种乐观豁达大度,倔强执着,这种洒脱更像是三舅的写照。

我们都在用力地活着,要好好活着。相信花开以后,会结果;相信磨难历尽 ,是收获。

祝三舅身体健康!

三舅勇往直前创作(崔剑涛原创随笔作品)(9)

作者简介:崔建涛,中国人民银行禹城市支行退休干部。喜欢打乒乓球、游泳、书法、棋牌等。人生感悟:挖了十眼井,未见水流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