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修身养性三大奇书(处世三大奇书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

一六、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

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断不受肉眼相看。

[译文]

人世的虚浮声名,我把它当作有如庄周梦蝶一般,只是事物的变幻,绝不会去看它一眼。

[评语]

庄周梦蝶的寓言,经常被人用来说明生命的非真实性,因为,庄子既然可以梦见自己成为蝴蝶,而且感受又如此真实。那么,又如何知道我们这一生,不是另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所作的梦呢?梦总会醒,即使梦中的一切再真实,却是虚无的。就像人总会死,生命中的种种情境,在当时曾经血泪交织的事实,乃至于誓死相随的欢爱,日后回想起来,都是一场梦。而生命中的虚累声名,更是梦中之梦了。为梦中的赞美而沾沾自喜,岂不可笑?

一七、有百折不回之真心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译文]

一个人对任何事具有百折不挠的坚贞心志,逢到任何变化才有应付裕如的运用力。

[评语]

一八、立业建功,要从实地着脚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处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译文]

创立事业,建立功绩,都要踏实地做,如果稍为有羡慕声名的想法,便会使原有的成果变得虚假不实。究究道理,修养德性,时时都要从安身立命之处下工夫,如果稍为有计较功效的念头,便落入了世俗的尘垢之念。

[评语]

醉心名誉声闻的人,即使立业建功,也是为己,而非真心为人。不是真心去做的事,究竟是虚为之事,必随声名而改变心志。就如射箭,本欲射靶,却一心以为鸿鹄将至,还能专心射箭吗?真有鸿鹄飞来,心便逐鸟而去了。

至于讲道修德,最重要的是为了涵养自己的德性,不是为了他人的眼光,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若是为了他人眼光而做圣贤样,只是个蹩脚的戏子,不但辛苦,更是可笑。在道德上真正有所得的人,根本不计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计较他人的看法,便是落在世俗尘垢之念上了,道德也就失去了。

一九、有假兢业的心思

学者有假兢业的心思,又要有假潇洒的趣味。

[译文]

求学的人应该既要有认真对待学业的心情,又要有不拘泥,不迂腐的态度。

[评语]

这里所说的“假”,并不是虚假的意思,而是一种趣味性和自我收束。对于学问、事业,抱着兢兢业业的态度固然不错,然而变成紧张就不好了。如果学者通达生命的真实与非真实性,便可知事情并无绝对的严重。因此,所谓的兢业,无非是在悠然之中假借的一种戒慎态度,不但不会使我们的精神过度紧张,反而可以适当地激励自己,使学问、事业有所增进。

所谓超逸绝俗,有时只是基于对世俗的憎恶,以为绝俗方有真实,而实际上却是一种逃避,这就是另一种严重的心态了。因为,那样便失去了幽默感和趣味性。没有什么真正可憎,也没有什么能真正脱离世间独自存在,生命应在不严重与不放逸中,才是最佳的状态。

二○、无事如有事,时提防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译文]

在平安无事时,要有所预防,好像随时都会发生事情一般,这样才能消弭意外发生的变化。在发生危机时,要保持镇定的态度,好像没有发生事情一样,才能化险为夷。

[评语]

人在安定之中,往往不能看到危急之时;而危急之时,心思又被眼前的危机所震慑,不能定下心来思考解决之道。这都是由于只看到眼前,而不能考虑到另一面的缘故。人的眼光应常常看到事情的相反面,才能考虑得较为周全,“防患于未然”,“既来之,则安之”。前人的告诫,值得我们深思。

二一、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求之今人,谁堪语此?

[译文]

在还未遭受贫穷或显达的境遇时,便先确立自我生命的方向;在还未受到年老和疾病的折磨时,预先看破生死的道理。在现今的社会上,能和谁谈论这些呢?

[评语]

一般人总要经过种种波折后,才能看透生命的真相,对自己该怎么活才是最好的方式,才会有某种体任。然而,到了有这种体悟的时候,已是中年以上的人了。青春不再,而错误早已铸成。只能在午夜梦回时,顿足长叹:“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低迷,红泪偷垂。”有的人一生就在不经意中度过,过得懵懵懂懂,不知不觉。

其实,每个人都有智慧,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敢确认罢了。因此,随戏迷情,终要悲叹于白发衰鬓,而对生命有种种悔恨,死犹不甘的大有人在。这些人倒该想想“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二二、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译文]

秋天树枝上黄叶,即使将要落下,仍然眷恋着枝头。屋檐下的野鸟,除非死去,否则不肯离开它的巢。人生在世,就像这秋叶与野鸟一般可怜。

[评语]

秋叶和野鸟着一“恋”字,所以可怜。黄将落不落,在秋风中颤抖摇曳,令人望之酸苦。野鸟一饮一啄,死守旧巢;飞既不及数里,生也不过数年。老鸟死去,幼鸟又如此终其一生。反观大多数人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呢?

谁能视生命如浮云,无所留恋?谁又能像浮云,以天为家?而谁又能阻止生命不像浮云一般消逝?云本无心而出岫,人却有情相挽留。一个要走,一个要留;一个短暂,一个却要长久。生命的可怜与无奈就在这里。然而,又是谁在可怜呢?无非是人让自己可怜罢了!

二三、刚强,终不胜柔弱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乎圆融。

[译文]

舌头还存在的时候,往往牙齿都已掉光了,可见刚强总是胜不过柔弱。当门户已朽败时,却不见门轴为蠹虫所侵毁,可见偏执总是比不上圆融。

[评语]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说明了柔弱中的生意,以及刚强中的死意。牙齿极坚硬,我们用它来咀嚼食物,然而它却很容易毁损。舌头虽柔软,却受牙齿的保护,发挥味觉的功能。滴水可以穿石,却依然是水。由此可知,柔能克刚。因此,老子力主“柔弱胜刚强。”

门之易损,在其不动;而枢之不蠹,在其常动。因为不动,蠹虫才有机可乘;因为常动,蠹虫才无法入侵。枢因为圆,所以仅损磨擦的表面,且能照应各面;门因为方,所以两面皆损,而只能照应一方。偏执与圆融的差别就在此。行事刚强偏执的人应引为借鉴。

二四、声应气求之夫

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句一字之奇。

[译文]

心意相投的好友,绝不必经由文字斟酌才能互相了解。自然天成的文章,不在于一句或一字的晦涩奇特。

[评语]

心意相投的两人,绝不在寻行数墨上了解,因为,文字所能表达的非常有限。有时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能使双方尽在不言中。我们说两个人声应气求,等于说他们的频率很接近一样,好像是同一个电台似的。别人怎么拨都找不到那个频道,如同寻行数墨一样,就算找到了,声音也不清楚,甚至根本听不懂呢!

以“风行水上”来形容文章,可见是出乎自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至于“拈断数茎须”之句,虽然不乏警字奇句,但大多有些苦涩之味,若是刻意推敲一字一句之奇,所以文章必忸怩造作之态,终不能成风行水上之文。所谓风行水上之为,大概要像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而止于不可不止。?那样的文章才堪当吧!

二五、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译文]

才华和智慧敏捷出众的人,最好能用学问来收摄浮躁之气。志气和节操过于激烈高亢的人,应当修养德性来融合个性偏激的地方。

[评语]

才智英敏的人反应很快,由于天资聪颖,对事情可能不爱多加考虑。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往往他们所作的决定显得操切或浮躁。因为自恃聪明才智,在追求学问上,可能较为偷懒,不肯脚踏实地学习,反而变得志大才疏。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是良材,只是没有好好琢磨而已。如果他们肯努力在学问上脚踏实地扎根,而不那么急切地想跑想飞的话,成就一定会比许多人都要大。

志节激昂的人嫉恶如仇,对社会的看法,往往是正反黑白过于分明。他们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鸣和支持,很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他们对人性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宽恕之情。因此,只有通过本身的修养和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才能缓和个性中过于激昂的部分。

二六、居轩冕之中,有山林气味

居轩冕之中,要有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常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

在朝为官显达之时,必须要山间隐士那股清高的志趣。闲居在野的处士和隐者,也应怀抱治理国家的长才,不可忽略国家大事。

[评语]

所谓“山林的气味”,是指达官显贵的人,在胸臆中应保有一点天地的清气。因为富贵荣华易使人迷失本心。而沾染上许多物恋。若名利的欲望太重身心不得自在,就很难保证不会假公济私,做出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来。

难道隐居山林的人是最“清高”的吗?倒也未必。因为,他们只能独善其身,而无法兼善天下。隐士中如吕尚、诸葛亮者,可说是能处林泉而怀廊庙经纶的人了。他们即使居轩冕之中,也不失其山林气味,因此,既能不老死于山林,徒然过一生,也能不沉溺于轩冕,完成志业。

二七、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译文]

以少说话为贵。多著书立说为富有;把极好的清名当作车,美好的文章当作肉。

[评语]

贵是一种自尊。我们说沉默是金,其实,言语何尝不是金?多言就如钱币贬值一般,使言语成为破铜烂铁,一文不值。反之,如果是经过心灵的酝酿,生活的体验和学问的熔铸,将所要讲的话化为文字而著书立说,那么,将是字字珠玑,启人心灵。这难道不是精神上的富翁吗?

有清名的人即使布衣草履,也能使人尊敬;有恶名的人即使乘坐最名贵的轿车,仍然令人厌弃。想要在众人心中的马路上开车奔驰,是不容易的。除非车上载的是清名美誉。至于论到美味,肉的滋味不过一时,而且又太厚腻,吃多了反而伤肠胃。只有美好的文章,才是心灵的丰盛飨宴,耐人寻味,不会使人神昏气怠。所谓“开卷有益”,还是多读书吧!

二八、要做男子,须负刚肠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

[译文]

要做个真正的大丈夫,必须有一副刚毅不阿的心肠。想要学习古人,应当坚定吃苦耐劳的志向。

[评语]

什么叫做刚肠?就是一种充满正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心志;要为人间伸张正义,要有为世人打抱不平的抱负。“刚”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阿谀,不逢迎。世间男子都应如此。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讲求的志气和节操,以及生命的价值观,对许多现代人来说,似乎是很难做到的事。大部分人都认为,像古人那样活得太辛苦了。这就是由于物质的发达,使人忽略了精神生命使然。同时,也是因为人性的懦弱和怕吃苦。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物质方面或许没有我们丰富,然而,在精神方面我们却贫乏极了。要学古人并非不可能,但是,要看我们有没有勇气改变价值尺度。若真能如此,古道就不远了。

二九、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

荷钱榆荚,飞来都作青蚨;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

[译文]

荷叶和榆荚,就是我囊中的金钱。柔美的女子,通过时空的想象,不过是白骨一堆。

[评语]

金钱和美女,人见人爱。对于金钱,甚至想象有一种叫做“青蚨”的昆虫,只要用它的血来涂钱,便能让使用出去的钱自动回来,真是痴心妄想。不如把荷叶和榆荚当作钱,这就很有趣了。把大自然当作自己的财富,胸中丘壑,不言可谕。

倾国倾城的美女令人如痴如醉,却不过是时空中的幻相。假以三十年,花容即以老去,再假以三十年,全成了累累白骨。事实上,凡是我们眼所观、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心所想,都是时空中的幻影。明白这点,就能从无尽的贪爱痴缠中解脱出来。然而,凡夫俗子总是放不下。

三○、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

[译文]

将烦恼的世界看破了,此身便能安住在清凉无比的世界里;营营求取的念头断绝了,此心便能在天地间获得自在。

[评语]

日本的快川和尚在诸侯织田信长纵火焚烧寺庙时,仍与全体僧众静静打坐。在火堆里,他临终开示徒众两句偈语:“安禅何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亦凉。”当我们烦恼时,好像处在极热的火堆里,一刻都不能安住;而有一些厌世者,极度厌恶这个世界,甚至走上自杀之路。事实上,若能了解一切烦恼的本质其实是空的,也就不会被这些烦恼所干扰了。能如此想,所谓的清凉世界就在心中。像快川和尚在火堆中仍能保有清凉的心境,那是何等的彻悟和定力啊!

我们的心本来是自在的,却因种种营求的念头,才把心束缚住了。追求金钱的,他的心就被金钱所束缚;渴望美人的,他的心就被美色所束缚。许多人的心从来没有自由自在过。其实,内心若无非分之想,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是自在的。

三一、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谭

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谭;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

[译文]

斜阳夕照时,闲适地与老和尚在树下谈论佛理;在下着大雪的日子里,与诗人文士们在厅堂中戏作禁体诗取乐。

[评语]

大多数人都把自己投掷在永不休止的追逐中,如果徒然把他喝住,问他:“你到底要什么?”大概很多人都答不出来。即使答出来,在老和尚的眼中看来,也是微不足道的事。常常在佛寺看到令人警惕的句子:“佛法难闻今已闻,人身难得今已得,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世度此生。”

诗人是可喜的,他能了解生命的趣味性;诗人也是可悲的,因为,他比一般人更能体会生命的悲剧性与无奈。屈原以言遭忧,心有所感而作《离骚》,后世遂以骚人称诗人。然而,在深雪堂中戏作禁体诗的人们,却像孩童一般快乐呢!

三二、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译文]

宁愿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而不做一个伪装有道德学问的人。宁愿像兰草一般摧折,美玉一般粉碎,也不要像贱草萧艾生长得很茂盛。

[评语]

真正的道德学问是难得的,所以才值得尊敬。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便伪装有道德学问的样子,渴望获得别人的尊敬。最糟的是,他能获得众人的信任,却不是真正拥有道德学问,很可能会误导众人。至于他生命的真实性和进步,早就被他自己给毁了。因此,我们要活得真实,不仅对他人如此,对自己更是如此。

人如果无品德,即使享有富贵荣华,也毫无价值。像萧艾臭草,就算遍地皆是,徒惹人厌。

古人以温润的玉和兰草的芬芳,来象征君子的德行美好,人生在世,究竟是要像兰草美玉,还是要像萧艾?但看各人的取舍了。

三三、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

[译文]

看破了人世兴衰最后的结果,就能使种种得失之心如冰块一般消溶。看尽了冷清寂寞和奢侈繁华的情景,便可使定要成为英雄豪杰的心肠如灰一般冷却。

[评语]

兴和衰本来就是一体的两面,因此看到“兴”的时候,便能预知“衰”;看到“得”的时候,也能预知“失”。明了这一点,许多事情就没什么可争的,余下来的便是一种纯粹的努力。一般人的努力当中,常常夹杂着得失心,一旦将得失心放下,心境就能常保愉快。

繁华如昙花一现,寂寞则真实而长久。一般人总喜欢繁华热闹,害怕寂寞的情景,但是,无可避免的,所有的繁华都将归于寂寞。明白这点,对于繁华就不会过度执着与渴望,对生命也能抱着比较平实的态度。

三四、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

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好景无诗,虚怀囊中锦字。

[译文]

山水名胜,如果缺乏知心伴侣同游,也要任草鞋挂在墙壁上,不想拿下来穿。面对美好的风景,却无法写出一首好诗,就算带着锦囊也是徒然。

[评语]

风景名胜,如果没有好友同游,总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人的情感需要共鸣,尤其是面对良辰美景时,若能与好友共赏,才能称得上是人间至乐。否则,一个人踽踽独行,难免有几许落寞。因此,若无好友,即使有山水名胜也懒得登临,草鞋也只好任它挂在墙上了。

对于美景,每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诗人能藉着生花妙笔,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异地异时的人读了,如亲身体验一般,令人心有戚戚焉。因此,对于诗人而言,面对美景而无诗,不免感到辜负了这片好山好水,而长叹“徒携锦囊”了。

三五、是技皆可成名天下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以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

[译文]

只要有专门的本领,就可以在世上建立声名,惟有那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活得最痛苦。只要专精一种技能,便足以凭自己的力量过活,但是,会的事情太多,反而活得很辛劳。

[评语]

成名并不难,要看人的用功专不专精;只要专精,即使在一粒米上刻字,也足以名闻天下。有很多人是样样通,样样松,结果一样也做不成功。因此,只怕一样专门的长处都没有,那么,想要自立自足就很困难了。人最好要具备谋生的技艺,才不会无以为生,被社会淘汰。然而,一个人会的事情如果很多,而且专精的话,那就会变成“能者多劳”了。

三六、才士不防泛驾

着履登山,翠微中独逢老衲;乘桴浮海,雪浪里群傍闲鸥。才士不妨泛驾,辕下驹吾弗愿也;诤臣岂合模棱,殿上虎君无尤焉。

[译文]

穿着草鞋登山,在青翠的山色中单独遇见了老和尚;乘着木筏在海上漂流,雪白的浪花里栖息着成群的海鸥,有才能的人不妨到山巅海涯去过日子吧!像车辕下面驹马那般拘束的生活,实在不是我心所愿啊!做为一个直言进谏的臣子,怎能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呢?坐在殿上像老虎一般威猛的君主,难道不会生气吗?

[评语]

登高望远,整个凡尘都在脚下,俯看自己所住的世界,才发觉自己是活在多么小的一片天地里!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弄得自己整日闷闷不乐,是多么的愚蠢啊!在山间遇到的老和尚,过的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呢?海和山给人的感觉都是辽阔的,相对地,也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人世间的许多名利得失,也就不再那么值得计较了。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只是一句感叹的话,孔子是舍不得入世的。自古以来,知识分子间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一为出世,一为入世。当然,后者是困难得多了。前者只是自清,而后者却想清天下。古代是君主专制的时代,一句话说不好是要杀头的,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在朝廷为官,都局促得像辕下驹一般。以至于在理想抱负既不能伸展,身心又十分拘束不安的情形下,情愿去过隐士生活了。话说回来,在今日的工业社会,真正要找到适合隐居的地方,还真不容易,不禁令人想起陶渊明的话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七、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

吟诗劣于讲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宁为薄幸狂夫,不作厚颜君子。

[译文]

讲解书中的道理好像比吟诗更容易令人有所得,在座上对人破口大骂,看来当然比过分恭敬要坏得多。然而,两相比较之下,宁愿做个轻薄狂狷的人,也不要做个厚脸皮的君子。

[评语]

讲解书中的知识,似乎较容易为人接受,也容易让人感到有所收获。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把道理讲得透彻,往往有些人,自己没有高尚的学问,却喜欢做个误导学子的教授。与其如此,倒不如关起门来,自个儿吟诗,就算别人听到了,也可以在感性上直接予以认同或否定,不至于在知识上走错了路。

骂座固然违反了礼数,但却显露了真情。与其过分谦恭而流于虚伪造作,不如做个性情真切的狂狷之徒。

三八、魑魅满前,笑著阮家无鬼论

魑魅满前,笑著阮家无鬼论;炎嚣阅世,愁披刘氏北风图。气夺山川,色结烟霞。

[译文]

眼前尽是阴险狡诈如鬼的人,而阮瞻却主张无鬼论,真实可笑。看着这喧喧攘攘,争逐不已的尘世,不禁满怀忧愁地披览刘褒的“北风图”,它的气势盖过了山川,墨色纠结了烟霞的郁气。

[评语]

鬼岂在鬼形?人若尽做些见不得人的事,等于是人形之鬼,连鬼见了都要自叹不如。与阮瞻辩论的那个客人,因为说不过他,才现出鬼形,以表示“事实胜于雄辩”。倘若人的外形会随着心而改变,就不必劳动这位鬼兄来为鬼辩解,相信阮瞻也不会主张“无鬼论”了。这是作者讽刺世人的话。

每个人见了刘褒的北风图,都忍不住觉得寒冷,可见画中的情景何其萧飒!人热衷于尘世的喧嚣,为欲望而奔走,有如将一颗心置于热火沸汤之中。不如去看看北风图,或许能浇熄心头的烈焰,让自己得到一些清凉。

三九、至音不合众听,至宝不同众好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译文]

格调太高的音乐很难让众人接受,所以,伯牙在钟子期死后便不再弹琴。最珍贵的宝物很难让众人喜爱,因此,卞和才会抱着玉在荆山下面哭泣。

[评语]

太美好的事物,众人往往难以体会;太珍贵的东西,众人也不容易了解。因为,大家看惯的都是平常的事物,品味也跟随着流俗。所以,曲高和寡。伯牙绝弦,是因为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再也难觅了。既无知音,不如绝弦吧!

太珍贵的宝物,往往不为人所认识。因为大多数人都没见过,所以也就不认那是珍宝。人们的价值,常常建立在比较上,没有东西可堪比拟的宝物,往往就被误认为毫无价值。就像我们的心,它甚至比和氏璧更珍贵,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去认知而体会呢?

四○、世人白昼寐语

世人白昼寐语,苟能寐中作白昼语,可谓常惺惺矣。

[译文]

世上的人白日里尽讲些梦话,倘若能在睡梦中讲清醒时该讲的话,这人可说是能常常保持觉醒的状态了。

[评语]

一个人一天所讲的话,有多少昏话、废话、无聊话、空话、醉话、客套话,以及不得不说的话呢?这些话很少有真实性。如果把人一天所说的话录起来,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说了一天的“梦话”呢!倘若在梦中都能知道这是梦,而不为梦所转,就像一个人身处扰攘的世界,能不为外界所迷惑一样,这个人可说是极清醒了。禅定有相当火候的人,在梦中清清楚楚,毫不颠倒,处在如梦的世间,也一样不会被世俗的事物所迷,这种人真可谓之“常惺惺”了。只是,能有几人如此呢?

四一、拨开世上尘氛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译文]

能放下尘世的纷扰,心中就不会像火炙一般焦灼渴望,也不会如履薄冰一般不安恐惧;除去心中的卑鄙与吝啬,已然可以感受到如同清风明月一般的心境。

[评语]

得失心太重的人,如果得不到所要的,心中的渴望如火一般煎熬;如果失去了,又仿佛掉落在万丈的冰谷中一般。在追求获取的路上,每天汲汲营营,不得休息。认真思量,还不是受了尘世名利的趋使。若能抛却诸般纷扰,胸中的火自灭,冰自溶,便能活得安然自在。

明月清风无处不在,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最清明的本性。心怀鄙吝的人却见不到这无处不在的明月清风,因为,他的心眼已被鄙吝的乌云所遮住了,他的身子也躲在鄙吝的蜗牛壳中,感受不到这自然无伪的气息。难道是他的天赋不如人吗?或者是他没有这么美好的本性呢?实在是因为他不肯放下心中的鄙吝啊!

四二、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

[译文]

有才能的读书人,若能安居在茅草搭成的屋子中,那么,他就足以担任朝廷的官职。美丽的女子能不嫌贫爱富,肯嫁到贫家的,那么,她就值得令人为她建造金屋。

[评语]

有才或有德的人并不少,但有才又有德的人就不多了。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才之人又有几个能如此想?若能怀抱才学,而又安于茅舍生活,一旦为官,必能造福天下人,不至于自私自利。

美丽的女子,往往自恃其美丽而有骄慢之心,倘若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她犹自能憬悟美丽本身的虚幻,看破富贵贫贱肯下嫁蓬门,与之同甘共苦,可说是内心最美丽的女子了。然而世人往往只看到表面,而仅将一具美丽的躯壳,放在舍屋中,待其老时,发现只是舍屋中住了一只母夜叉罢了。

四三、喜传语者,不可与语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译文]

喜欢把听到的话到处说给别人知道的人,最好少和他讲话。一天到晚喜好议论事情的人,不要和他一起计划事情。

[评语]

喜欢传话的人,一定守不住秘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喜欢加油添醋,夸大炫耀。如何能和这种人谈心中的话呢?而喜好谈论事情的人,他们很可能和你大谈为文之道,但是却从未写过任何可看的文章,他们很可能讨论一座规模最庞大的养鸡场,实际上,他们只有一个鸡蛋,还不知孵不孵得出来。像这样的人你能和他共谋大业吗?交朋友是要有选择的。

四四、昨日之非不可留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译文]

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可再留下一点,否则,会使已改的错误行为再度萌生,这就是因俗情而使理想趣味受到连累了。今日认为正确而喜爱的生活、事物,不可太执着,太执着就是尚未得到理趣的神髓,反而使得理趣转变成欲望的根苗。

[评语]

佛家有“理趣般若”,讲真实的智慧;对于陶渊明而言,“今是而昨非”乃是指“心为形役”的小吏生活,违反了他自然的本性。我们经常为了口腹而委屈自己的心,使自己过着一种不合乎本性的生活。倘若陶渊明也像我们一般牵挂着俗情,那么,历史上可能只会多一个不快乐的小官,而不会有那么多的美好的诗篇了。

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舍不得夕阳,你便会失去满天繁星。”生活的智慧是不要执着,不要让欲望生根;如果你能不执取一切,你便能不舍弃一切。“无取无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四五、炫奇之疾,医以平易

炫奇之疾,医以平易;英发之疾,医以深沉;阔大之疾,医以充实。

[译文]

好以奇特炫耀于人的毛病,要用简易平来医治;好把才智表现在外的毛病,要用深刻沉潜来矫正。言行迂阔,大而无当的毛病,要以充实的内涵来改正。

[评语]

炫奇之为病,因其出自一种浮夸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可能使人变卖田产,去买一只钻戒;也很可能使一个读书人放弃平实的学问,高谈哗众取宠的言论。真正的智慧,是存在于平易当中的,因此,要以平易来医治炫耀的毛病。

喜欢把才智显露在外的人,大都欠缺沉潜之气,难免会树大招风,引来祸患。因此,医治锋芒毕露的良方,就是深刻沉潜的功夫,而那些好讲大话的人,内在可能不够充实,易流于肤浅之见。因此,先教他们充实自己的内在,才能去除迂阔自大的恶习。

四六、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译文]

人常常想到生病的时候,许多的尘劳爱想就会一扫而空;人常常想到死亡之时,则追求真实而永恒生命的念头便自然而生。

[评语]

人在年轻力壮时,往往无法察觉到生命的有限性。一旦病倒了,才会猛然憬悟到,原来生命是那么的脆弱。这可以迫使他对生命再反省,对自己的脚步和方向再做认定。经过这种反省和观照,他必会舍弃一些无意义的追逐,而在未来的岁月中,过着一种较真实的生活。至于一般人,那些在尘世种种尘劳爱想中奋不顾身的人,如果常常想到生病的情状,心中的热切火焰,也许会转轻些吧!

什么叫做“道念”呢?就是追求生命的真实和永恒的念头。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感到生命的虚幻无常,而在原本虚幻的生命中,又有许多追求,生命更加不真实。因此,古来许多有智慧的人,能看破生命这一层虚伪的表象,转而追求另一种更真实、不生不灭而永恒的生命。

四七、恩爱吾之仇也

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

[译文]

恩情蜜爱是我的仇敌;富贵荣华足以拖累身心。

[评语]

许多事我们都可以从反面来思考,众人都要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恩爱吾之仇也,富贵身之累也。”是对情爱和富贵的真实性有了某种程度的反省,才讲得出来的。

世人都渴望甜蜜的爱情和财富地位,然而,有几人能获得呢?如果得不到,大部分人对生命便失望、沮丧,有的人甚至一生因此而愁惨、黯淡。难道生命仅仅如此吗?多少人是用恩爱和富贵为自己做了一个精致的牢笼呢?一旦走出牢笼,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活了。很多人活着只是像一只金丝雀或画眉,但是,对于那些在天空任意飞翔惯了的苍鹰或鸥鸟,任何笼子对它而言都是仇敌。

四八、人生有书可读,享世间清福

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译文]

人生在世,若能有书可读,又能有空闲的时间读书,同时又不缺钱买书;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自我修养得丝毫不被文字、学问所拘限,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能享世间清闲之福的,恐怕没有超过这个了。

[评语]

书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在过去,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读书,因此,能读书是非常难得的事。同时,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书本也是很昂贵的,不一定每个人都买得起所以,既有书,又有时间和金钱去读书,当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在现代,教育普及,读书已成为很普通的一件事,问题在于那么多的美好的心灵空间为你开放,你是否愿意进入而已。有些人是这样的,在学校内被迫读许多自己不喜欢看的书,出了学校之后,就不想再读书了。又有些人,不读书的理由是没有时间,但是,他们却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物上。所以,在现代,能进入书本的广阔世界,悠游其中的,仍是有福的人。

为什么说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要“涵养如不识字之人”,才算是善于读书呢?因为,任何书本都只能算是一种意见,而未必是一种真理。许多人读到最后在面对生命本身和生活时,都隔着一层死文字障。要知道任何书教导我们的,只是如何把生命过得更好,而文字本身并非生命,因此,读了很多书而又能运用自如,如同不识字之人的,才是真正得到了书的旨意。

四九、古之人;今之人

古之人如陈玉石于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货古玩于时贾,真伪难知。

[译文]

古代的人,就好像陈列在市场店铺之中的玉石,无论过失或美德都不加以掩饰。现代的人,就好像向商人买的古玩,是真是假很难知道。

[评语]

古人之心很质直,是好是坏都不加以掩饰,就像玉器一样,是瑕是瑜都十分明白。现代人的心思十分灵巧,懂得虚伪掩饰,因此,往往令人难以分辨真伪,也许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对方的真面目。

现代人戴着重重面具与人交往,有时连自己都弄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就以饮酒来说,古人饮酒是把臂言欢,坦诚相见;现代人饮酒却充满了目的,恨不得把对方灌醉,好签一张有利的合同。现代活得好像戏子一样,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十分的寂寞。

五○、己情不可纵,人情不可拂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

[译文]

本身的情念欲望不可太放纵,应当要自我限制,主要的方法就在一个“忍”字。他人所要求的事情有时不可拂逆,这时就要顺着对方的愿望,而自己要怀着宽恕谅解的心情。

[评语]

人常常讲如何克服外界的困难,却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本身。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古来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是毁于纵情;情不可纵,因为,情欲如水流,放纵即横流决堤。因此,应以“忍”字待之,压抑限制,千万不要顺遂情欲的念头。

他人往往有许多要求,有时对自己本身会造成一些困扰,但是却也拒绝不了,这时只以一种宽容、体谅对方的心情,去顺遂对方的要求。我们常说要顺随人情,随和处世,可知这是要内心存着“恕”道,才能做得到的。时时想着人情之常,才能愉快地与人相处。

五一、人言天不禁人富贵

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

[译文]

有人说,老天不禁止人富贵荣达,却禁止人过得清闲自在。其实,只是人自己不肯清闲下来罢了。如果能安于所处的环境,不图谋将来,不追悔过去,也不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那么,哪有不清闲的道理呢?

[评语]

人心中有事,则不得清闲,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而醒来之时,更是驱赶此身,作无尽的追求。问问大多数的人,为什么他们这么忙?你会发现,大家都不满意当前的环境。若去看看深山茅棚的僧人、樵夫,更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比尘世忙碌的人简单朴实多了,然而,他们却一身的清闲。于是,你将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实在不是绝对的必要。

五二、观世态之极幻

观世态之极幻,则浮云转有常情;咀世味之昏空,则流水翻多浓旨。

[译文]

观看世间种种情态变幻无常,天上的浮云,反而比人情世态还更有常情可循;咀嚼世间滋味昏昧空洞,倒不如潺潺的流水,更能说明深厚的意旨。

[评语]

世间惟有“变”才是常态吧!浮云的变化明显可见,然而,生命的变化却毫无道理可寻。我们指着沧海说:“这里过去原是桑田。”安知它过去不曾为高山?无论高山或桑田,于今看来都如同幻相一般,所以说,时空都是幻相。天上的浮云不断变化,不停诉说着“变”才是“常”。

世间情味,有多少昏味?而流水不息,启发我们“不住”的智慧。若能不住于一切,就不会像岸上之花,临流照影,为凋零而黯然神伤;也不会像溪边人影,年年来照白头。我们的心灵应如流水,鉴照一切繁花衰鬓,却不带走任何影像。

五三、贫土肯济人

贫土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译文]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笃实地学习,才算是在心境上下了工夫。

[评语]

同样是贫穷的人,有的是“人贫心不贫”,也有的是“人贫心亦贫”;正如同富人之中,有“人富心亦富”和“人富心更贫”的分别。富人而能施舍,倒还不难;贫土而肯助人,就十分难得了。像这样的穷人,虽然物质十分匮乏,心灵却是非常富足的。因为,他有一颗高贵的慈悲心。能把自己天性之中的仁惠德泽,表现得最为透彻的,就是这种人了。

人在喧闹的场合中,往往不易把持自己,若能不为所动,沉静而笃实地求学读书,那才算是在心性上下了工夫,所读的书,也才真正算是用来修养心性。许多人读书,并未读到心里去,读了半天,自己的习性气质一点也没改变,这种人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五四、了心自了事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译文]

能在心中将事情了结,事情便自会结束,就好像把根拔掉了,草就不会再生长一样;虽然逃离尘世,隐居山林,但是,内心仍对名声恋恋不忘,就好像没有将腥膻的气味完全除去,还是会招惹蚊蝇一样。

[评语]

人世间的一切事,皆由心生,亦由心灭。心如果不生,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灭的。因此,事情之所以无法了结,往往是我们自己心中还眷恋不舍。若能彻底去除这层“心理障碍”,就没有什么事不能解决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们的心就是一切事物的根啊!

名之一字,虽处山林仍不能避免,名人居于山林,俗人便寻到山林。逃世而不逃名,终将以尘俗的名心换山林的清心。然而,正如了心了事一般,逃名逃世也在此心,名心便是尘俗之根,根若不去,俗务如何能了?

五五、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

风流得意,则才鬼独胜顽仙;孽债为烦,则芳魂毒于虐祟。

[译文]

论到举止潇洒,能得风雅浪漫的情趣之处,有才气的鬼尤胜过冥顽不灵的仙人。但是,就情债之为孽障而言,美丽的女子却比凶恶的神鬼还要利害。

[评语]

李白为鬼,其风流得意,相信必胜过猪八戒为仙,这只是个笑话,但是,却说明许多事情不可以名相论其内容。很多文人的伧俗与无趣,比山野泽畔的渔樵还不如。为鬼为仙,为教授为诗人,这些只不过是外表的名相而已,至于实际的内容如何,就很难说了。

至于情债,就比凶神恶鬼更折磨人了。因为,凶神恶鬼由外来,终有降伏之时,而情爱却由心生,外无可助,若内心又不能自止,必然憔悴至死。虐祟之来,闭避之惟恐不及;芳魂未至,早已引颈盼望了。因此说:“芳魂毒于虐祟。”然而,如此亦非芳魂之过,全是人心作祟罢了!

五六、事理因人言而悟者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文]

若是因他人的话而领悟事情的道理,将来一定还会再迷惑,总不如由自己亲身领悟来得清楚分明。由外界环境而产生的意趣和兴味,将来还会再失去,总不如自得于心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评语]

语言可以传达经验的结论,却无法传达经验的本身。他人的经验,尽管描写得十分详尽,对自己而言,还是隔靴搔痒。每个人的智慧和经验的累积并不相同,因此,他人的见解,未必能合乎自己的需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自己领悟的道理,必能清楚分明,不再迷惑。

由环境而得的意兴,等环境变迁时,往往随之消失,因为,它是依附环境而生的。至于由自己心中所生出来自得其乐的情怀,则永远不会失去。人要懂得让自己心情开朗愉快的方法,不要被环境所左右。若能如此,这个人便得到了快乐的三味。

五七、豪杰向简淡中求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译文]

才智出众的人要从简单平淡中去求,要成为神仙先要从忠孝二字上做起。

[评语]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豪杰,无论其天赋多高,总是要经历艰苦与奋斗,才能闯出一番功业。我们读古今伟人的传记,可以发现,伟人的生活态度都十分勤奋而简朴,即使成功了,也不改初衷。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我充实和努力功业上,不像一般人,都用来追求生活的舒适。豪杰是在艰难中磨练出来的,而不是从锦衣玉食中喂出来的。

西藏有一个道行甚高的喇嘛,在深山闭关修行。有一天,他母亲得重病,将要死去,希望临终能见他一面,派人再三通知他,他却说:“出家人修道要紧。”不肯回去。结果,他的徒弟指着他大骂说:“你修道是为了普渡众生,却连自己母亲的愿望都不能达到,天下哪有不孝之佛?”喇嘛立刻大悟,马上赶会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回来之后,他想:“我无师夫,惟有徒弟能责我大义,可作我师。”以后每见徒弟,便向他叩头。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所谓神仙,所谓佛,都不是只顾自己的人,而是要能普济众人;而众人当中,又有谁比父母、国家对自己的恩惠更重要呢?恩尚不能报,却侈谈帮助世人,岂非舍近求远?因此,“神仙要从忠孝上起”,是很有道理的。

五八、浇花种树,亦是道人之魔障

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译文]

招呼、款待宾客,虽然大家十分欢乐,却是无法了断尘情的攀缘。喜欢浇浇花,种种树,这种嗜好虽然十分清雅,但也是修道的障碍。

[评语]

朋友欢宴,有时的确很愉快,有时却也很烦人。对于喜欢清静的人而言,招客留宾,偶一为之尚为可喜,多了就成为苦事了。因为,太多人在一起,难免喧嚣、浮躁。至于饮酒划拳,杯盘狼藉,看见众人烂醉如泥,内心就更觉得清静尤其可喜了。

浇花种树,固然是清雅之趣,如果执着了,反而是修道上的障碍。修道之人,对一切事物应无牵无挂,若因浇花植木,对花木产生不舍之情,就背“道”而弛了。所以才说浇花种树是道人之魔障。

集灵篇

一、灵天下有一言之微

灵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放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此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

[译文]

天下有像一句话那么微小,留传千古之后,听来犹感觉新颖而毫不陈旧的;有一字的意义,百世之后读它,还仿佛亲眼看见一般真实的。像这些,怎么可以让它消灭呢?风、雷、雨、露为天的灵气;山、川、民、物为地的灵气;语、言、文、字则是人的灵气。仔细观察天、地、人三才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无非是“灵“使得它们神妙难尽,我们岂可让这个灵性消失泯灭呢?

[评语]

人为万物之灵,因其有心灵的力量。而天地万物,大而宇宙间众星罗列,日月运转;小而春夏递换,霜露雨电,无不有其灵明之性,方能丝毫不乱。

人类的文化,最初是通过语言文字而表现的,因此,文字是人类心灵的纪录。倘若没有语言文字,人类文明将无从建立与累积。风雷雨露是天的表现。山川民物是大地所孕育,语言文字则为人类的智慧,这些现象的背后,便是心灵的力量在推动一切。我们欣赏自然界所赋予的种种美景时,正是和大自然的灵性相沟通,所以,这是一个心灵的宇宙。掌握了这心灵宇宙的钥匙,对万物才能真正的心神领会。

二、人生三乐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译文]

将门关起来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投的友人,出门寻找美好的山水,这是人生三大乐事。

[评语]

佛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智慧,诸般尘念为之涤清,我们逐渐与一个较为纯粹的我会晤。佛经告诉我们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无染当中,放弃了对自我的执着,明了生命并不狭隘,因此,我们便得到自在。

如果,我们有志趣相投的友人,便可以得到共鸣的快乐,我们的心扉为他们而常开。

闭门阅佛经,是与自我生命的本源沟通;开门纳佳客,则是与人忘情交往;那么,出门寻山水,便是与自然神交了。大自然有无限的美景,无尽的神态;在欣赏大自然时,我们仿佛回到生命最初的本源。天人合一的快乐,何可言谕?

三、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译文]

眼中没有一点成见,才可以广涉众籍。胸怀中对人对事能不生不满或执情,处世才能圆融。

[评语]

读书人报着先入为主的成见来看书,永远只看到自己所赞成的,而看不到与他相反的意见。这就像戴了一副有颜色的眼镜,看天底下的事物一般。像这样,看再多的书也只会加深成见。一个人想要博览众籍,首先便要虚怀若谷,否则,智慧的河川将永远干涸。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难免会有些摩擦,事情也往往有不尽如意的地方,若把这些都放在心上,生活就变得很不愉快了。我们的心思要清楚明白,对事情也要有正确的主张,但是,处世的方法要圆融,做事的态度也要虚心。让我们的心像明镜一般清澈,任何事物都能照得十分清楚,且都能接受。

四、不作风波于世上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译文]

不对人世间的欲望作无尽的追求,既没有受挫折时寒冷如冰的感觉,也没有追求时热烈如炭的心情。

[评语]

渴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整日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驱策,好像胸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样。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又好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中。

其实,无论是热烈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活在这种自我折磨中,不是受无尽欲望的鞭打,就是将自己生命的价值,完全寄托在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许多人在生命的激流中覆舟,以为自己就此死去,但是,如果他们能沉潜到激流的底层,便可以发现,在波涛汹涌的生命表象之下,原来生命的本身是如此宁静而无所欠缺。在这里,没有冰也没有炭,只有如鱼得水般不尽的悠然乐趣。

五、无事而忧,便是一座活地狱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什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

[译文]

没什么事却烦忧不已,对着良辰美景一点也不快乐,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这样的人生如同活在地狱中一般,何必再说什么地狱中的热铜床、烧铁柱,以及插满剑的树和插满刀的山呢?

[评语]

佛家说十法界都是唯心的,地狱也是唯心的,因此,地狱和极乐世界的分野,在于我们的心念之间。佛经里有一段故事,是说调达坠入无间地狱后,佛的弟子目键连,乘神通之力下地狱去看他,问:“苦不苦?”他却回答:“不苦!”为什么在所有的地狱众生被肢解而大声号叫呻吟时,调达身处其中却说不苦呢?并且能够立刻乘“般若波罗蜜”之力而出地狱。这就说明,地狱其实是存在我们的心中。佛经上讲人死后所以有地狱,乃是因为众生造恶业的缘故;如果众生不造恶业,也就不会有地狱。人之为恶,最初也是在起心动念之间,所以,如果真有地狱,也是人心所造。

忧愁算不算地狱呢?当然也算。最大的地狱,莫过于人自设的地狱,别人是无法将它打开的。人可以自救,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相信。天底下并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人完全绝望的,因为,无论是好是坏,都无法在这世间久住,包括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如果看透了这一层道理,生命中就没有什么事真正能够让我们忧伤不已了。

六、必出世者,方能入世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译文]

一定要有出世的襟怀,才能深入世间,否则,在尘世中便易受种种攀缠而坠落。一定要深入世间,才能真正地出世,否则,就不容易长久地待在空的境界里。

[评语]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倘若我们没有智慧,就很可能迷恋而不自拔。一旦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时,那么,我们活得就像傀儡一样,我们的生命便是坠落了。所谓出世的襟怀,便是一种看透世间种种现象的智慧,能够对外界不起贪恋爱慕的心思。具有这种超越世事的心怀,便能够在世间做任何事而不至于坠落,掌握自己生命方向而不被掌握。未曾经验人间事的人,不易看透人间事的本质。小沙弥入空门,还不免有所迷惑和怀疑,可是年届中年而入空门,就不曾犹豫不定了。事实上,极出世和极入世是合而为一的。

七、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译文]

有的人一个字都不认得,却很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推寻,却饶富禅意;一滴酒也不沾唇,却满怀酒趣;一块石头也不观察,却满眼画意。这是因为他澹泊而无拘无束的缘故。

[评语]

诗意并不在字,禅意也并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画意之不在石一样,那么,诗意、禅意、酒意、画意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倘若我们沉醉在功利之中,便无法体会诗意,因为诗意在情,功利伤情;倘若我们执着于六尘,则无法体会禅意,因为禅意无执;若是我们太过理性,则无法体会酒意,因为酒意原在放浪形骸;假如我们不善用心眼观察,则无法体会画意,因为画意无所不在,既在形相,又在其神。而这些,都可以在一个无所束缚的心灵中发现。

八、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译文]

眉间有几分愁意时,暂且去看人下棋,不然就浅酌几杯。心中的快乐,在种竹浇花中便能充分地获得。

[评语]

愁眉深锁,何事可愁?不如去观棋。世事如棋,又何必为些许事眉头不展?在浅酌当中,可以发现许多事只是过分在意,何必自惹烦恼?在观棋酌酒之时,能使内心稍得舒解,重整心情,面对新的挑战。

人如果懂得生活的情趣,就可以从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获得快乐。种竹浇花的情趣,并不亚于与知交共游的快乐。竹有其高情,花也有其神态,万物各有其生机与神情,只待我们细心体会。懂得快乐的人,天地之间无处不能快乐。

九、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译文]

能够见到自己本来的面目,才算是明了心的本体。能够透彻世间不变的道理,才足以谈论出世。

[评语]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的心识作用是虚妄的,就好像眼镜有病的人,才会见到生命的生与死。我们的心识执着于肉身,以及种种自我的念头,所以才会有生死。其实,肉体和“我”的观念都是幻像,一切众生真正的本性是佛。倘若能证悟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超越虚妄的心识,了悟到自己不生不死的本来面目。人世间的常道是什么呢?就是“变”和“空”。再伟大或渺小的事情都不停地在变,最后必然消失成空。不了解这个道理,是难以超脱世间的。人们喜欢的东西便希望它能长久,因此,执着于这些事物,不得超脱,这就是不了解世间常道的缘故。所谓的出世,并非逃入山林,而是在世间了悟“变”和“空”的道理,在不离人间的情形下,超出人间。

一○、调性之法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韦。谱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译文]

调整个性的方法,性子急的人就在身上佩带熟韦,警惕自己不可过于急躁;性子缓的人就在身上佩带弓弦,警惕自己要积极行事。调适性情的方法,要像在水上坐舟船,在陆地乘车一般自然,才能适才适性。

[评语]

佩韦佩弦之说,出于《韩非子》观行篇,主要是指人在行为上的自我提醒。人的个性,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习惯养成的。如果性子太急,就容易操之过急;性子太缓,又容易丧失良机,同样足以坏事。佩韦或佩弦,就在提醒自己,这正是古人自我修养诚笃的表现。

至于调适性情的方法,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逆着事物的本性行事。就如在水上行舟,陆上行车,是自然的事,若硬要在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不溺死,也会寸步难行。天地万物,各自有最美好的天性,适才适性,才能过着和谐圆满的生活。

一一、好香用以熏德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译文]

好香用来薰陶自己,使德性美好,好纸用来写垂世不朽的文字,好笔用来写下美好的篇章,好墨用来描绘令人激赏的好画,好茶用来涤除烦闷,好酒则用来消除烦忧。

[评语]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使任何事物都有最美好的用途。古人以香草比喻君子的德性,燃香或佩香草,正是提醒自己要修养德性。那么,一张上好的纸,在上面写下可以传世不朽的文字,岂非最为适切?一枝好笔,让我们用它来写下句句美好的篇章,绽放无数心灵的花朵。一块墨,通过我们心灵的展现,成了一幅引人耳目一新的山水花鸟,难道不是它最佳的用处?而一杯好茶,却能让我们涤除胸中烦闷,感到无比清爽。好酒则使我们忘去忧愁,而不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小窗幽记修身养性三大奇书(处世三大奇书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1)

一二、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澈灵性,一点云堂优钵影。

[译文]

聆听二更时山中寺庙的木鱼声,烦恼为之消失。看到佛堂里的青莲花,本性和智慧都有了透彻的领悟。

[评语]

生命中往往有许多烦恼,使我们的身心不安。你可曾在山寺中聆听和尚敲木鱼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地宁静。如果,你曾谛视那木鱼,就可看出木鱼的眼睛始终张着,原来,和尚声声敲的都是“觉醒”,要唤醒世人的痴迷。在生命的路途中,许多人都曾经迷失。在迷失中,如果有人以清醒的智慧,引导我们走出梦魇,我们将发现,来路皆梦。

莲花常被喻为佛的清净智慧。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观察宇宙中一切生命,发现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只要他们能彻悟生命的真相。我们在莲花中,仿佛看到自己的本性原来是清净无染的。倘若我们能证悟到这样的一种清净智慧,才算彻底洞见了自己的本性。

一三、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译文]

人生没有必闲适更好的了,但是,太闲适反而会做出不善的事情。人生也没有比清高更好的了,但是,太清高反而落得矫俗声名。

[评语]

什么叫做闲?有身闲,有心闲。身闲是身体不忙碌,心闲则是心中无事。人生能得闲适的时光,十分不容易。因为,大部分人都为生活而忙碌。偶尔的闲暇对我们身心有益,但是,人是很奇怪的,若声名没有什么中心主旨或确定的目标,太闲逸的日子反而有害。抛开怠惰不说,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玩乐,真正能享受心灵之乐的人并不多,大部分追求的都是物欲之乐。许多罪恶都是从玩乐中产生出来的,过度的玩乐,易使人迷失自我。人生如朝露,何妨善用闲暇,使它变成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清高很好,矫俗作态就不好了。清高是对己,不是对人;是在自己的心中,而不是在别人的眼中。因此,过于清高,就和俗情一样,令人不耐。

一四、胸中有灵丹一粒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译文]

胸中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才能变化心中的世俗之情,摆脱种种机心,超出世事。

[评语]

灵丹一粒,用以治心病。每个人均有一颗昭昭灵明之心,奈何涉世一深,便为种种计算机心所蒙蔽,有如明珠蒙尘。这时,心即得病,不能真欢喜,但有假痛苦。所谓灵丹一粒,便是以真心面对自己及世界。这颗真心,便足以点化俗情,摆脱世故,而祛除百病了。更重要的是,这粒灵丹,人人皆有,只是大家浑然不觉罢了!

一五、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译文]

艳丽妩媚的美人,终将成为九泉之下的白骨。功名纵然有分,无非是梦中之蝶,醒来尽成虚幻。

[评语]

若无可悦之心,美本不为美;若无可厌之心,丑亦不为丑。美是时空的幻相,也是自心的幻相。就时空而言,昨日的女婴,今日为美人,他日同样亦必为骷髅。就自心而言,对美的执着,不过是自己执着不放,因而产生痛苦。因此,美和丑乃是心识所生的幻相,美丑之见只是妄想罢了!在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求取功名利禄;十载寒窗的代价,便是一举成名。现代人何尝不然?先是求利,继而求名,名利双收,才是“成功”了。衣锦还乡的虚荣,蒙蔽了人们的心灵。其实,一切功利,皆是浮名;既是浮名,无不可抛。无论功名是否命定,都如梦中蝴蝶,随物迁化,有什么好执着的呢?

一六、独坐禅房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柱,看大摩面壁图。垂廉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译文]

独自坐在禅房中,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柱香,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睛闭上一会儿,不知不觉中,心变得十分平静,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混沌境界,就像拜见达摩祖师,和他一同乘着木筏渡水,见到了麻姑一般。

[评语]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连石壁都映上他的影子,因此,一般看到的达摩祖师像,多有面壁图。道家佛家皆有静坐,但是,道家注重身体的种种感觉;而佛家则认为,我们的身体和意识都是虚妄的,所以,佛家不重视虚妄的现象,重视心性的了悟。什么是我们的心性呢?达摩祖师说:“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吾人心不生时是什么样子呢?用意识去想就永远不能悟见,用眼睛去看也永远不能看到。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如来”,就是我们的本净妙心。

一七、才人之行多放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译文]

有才气的人行为多疏放而不受检束,应当以正直来收敛他。太过正直的人大多不知变通,应当以趣味使他的个性融通些。

[评语]

有才气的人言行往往疏阔,若能辅以正直,劝他踏实些,或言行约束些,天赋的才华,才能更见美好。否则,言行太过放肆,即使再有才能,也会招人忌恨。另外有些人则和前者相反,言行又因心思太过拘束而显得死板,既无法应付人生的多变性,也无法从生命中获得趣味。这种人,我们要使他的心变得活泼些,让他多去接触种种变化的事物。否则,他的生命便会显得枯燥而乏味。

一八、闻人善;闻人恶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译文]

听到别人做了善事,就怀疑他的动机;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却十分相信,这是心中充满恨意和不平的人才会如此。

[评语]

一个人心中若是充满善念,即使听到某人做了不好的事,一定会想或许传闻错误,或许其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即使他真的做出愚昧错误的事来,也十分可悲,应使他快快觉悟自己所犯的错误。

反之,一个人如果对人充满了嫉妒、憎恨之情,骄慢自大,那么,他听到别人做了好事,只会怀疑和嫉妒;听到他人做了坏事,倒是十分相信。这种人的心中只有恨意,而无生机。

郑板桥曾说:“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矣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的好处。”以何种心境面对世界,你就活在何种世界。

一九、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能脱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译文]

能够超脱世俗,便是不平凡;能够不与人同流合污,便是清高。对于愈是巧妙的事情,愈要以拙笨的方法处理;虽然位居高明之处,却能善自韬晦;虽然处于动荡的环境,却要像处在平静的环境中一般,不可慌乱。

[评语]

所谓俗,是就心灵的层次而言;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而活,就可以知道他的心灵俗不俗。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肚子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只为脸皮而活;有的人一辈子却为自己的心而活;另一些人,却是为了使所有的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而活。到底哪种人活得比较可贵不凡,相信你我都明了。

所谓清,就是不做任何有损名誉的事。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能彻底实行的却不多。对于一些巧妙的事,我们要以愚拙的方法去做它,因为,巧妙的根本在于踏实,就好像飞得再高的鹰,要以地面为家一样;最巧妙的事情,往往是从最长久而笨拙的努力中产生的。此外,巧妙的事以拙笨为外表,也是一种保护作用和返璞归真的现象。

身居高位的人,正是最容易招忌的人,因此,一个人要懂得自我保留。愈是得意之时,愈是要有谦逊和自我充实的智慧。“处动若静”,正是一种处变不惊的精神。这种身处变局而心不乱的镇静功夫,才能使我们化险为夷。所谓“以静制动”,正是这个道理。

二○、士君子尽心利济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译文]

一个有道德的人,只要尽自己的心意去利物济人,使一国之内少不得他,那么,上天自然也需要他,这便是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和价值。

[评语]

安身立命之道,古圣先贤讲得非常多,讲到最后,无非是“利物济人”而已。现代人喜欢强调“毁灭”的恐惧,并为这可能来临的毁灭而怀疑生命的价值,因此,享乐主义大为盛行。其实,活着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的价值并非想象,而是实践。

花儿向这个世界吐露芬芳,对花儿本身而言,那就够了。一切事物随时在变化,倘若为了害怕凋零,花儿便因此而拒绝开放,这才是最愚蠢的。就像知道人会死亡,物会毁灭,所以就悲观堕落,同样是错误的。

二一、读史要耐讹字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译文]

读史书要忍受得了错误的字,就像登山要能忍耐山间的隘路;踏雪要忍耐得了危桥;闲暇生活中要忍受得了俗人;看花的时候要能忍受得了劣酒;如此才能真正进入史书的天地中。

[评语]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我们接受事物美好的部分时,也要接受瑕疵的另一部分。就以史书而论,若不能忍受断简残篇和鲁鱼亥豕的现象;就很难从其中得到乐趣。

史书是可以考据而订正的,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却不是经过某些人的努力,就能获得改善的。至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其趣即在“耐”字,否则就很无趣了。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有什么不快乐的呢?若要天下皆无俗人,或必定要有美酒,一个人一生就没有多少快乐时光可言了。

二二、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利荣驰念,和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译文]

纵情于声色,还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和明亮的窗前,让自己得到宁静的快乐。为荣华富贵而意念纷驰,哪里比得上登临名山,欣赏胜景来得真实呢?

[评语]

声色的刺激,往往短暂而易于消逝,而且,要付出很多代价。当我们坐在窗前,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常能感到一种宁静的快乐。这时天地即在我心,平静而安祥,充满着喜悦。何妨让自己坐在净几明窗前静一静呢?

大部分人并不明了自己内心真正要的是什么,只是跟着他人盲目追求。世俗的轨范和错误的看法,常常使许多人埋葬自己真正的幸福。当我们登临高山,接触大自然的美景时,仿佛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回返自然!”如果,你曾仔细聆听,便会对眼前的追求感到怀疑。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追求并非真的必要,也不是自己真正要的东西。通过这层反省,也许会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些。

二三、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

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译文]

若能随时行乐,立刻可以获得快乐。身体既不生病,心中也无事牵挂,春天的鸟啼就是美妙的乐曲,春天的花朵便是天地最美的妆饰;能得到一刻空闲,便能享受一刻的闲适乐趣,哪里一定要在情欲中追求刺激,才算是快乐呢?

[评语]

人的苦恼有两种:一种是身上的苦恼,一种是心中的苦恼。但是,对一个懂得快乐真谛的人,这两种苦恼都不会降临到他身上。我们曾经看过身体有大病痛,却十分快活的人;也曾看过身体无病无痛,心灵却有沉疴之疾的人。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心中,不在别处。若要外求,终不长久。

二四、兴来醉倒落花前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译文]

兴致来的时候,在落花之前醉倒,天地就是我的棉被和枕头。放下机心,坐在大石上将一切忘怀,古今的一切纷扰,看来都像蜉蝣的生命一般短暂。

[评语]

以天地为衾枕,这是何等无所至疑的胸怀?万事都像落花一般,无可执取,明白这一点,自然可以放下心机。心中无所执取,又何处不自在呢?

蜉蝣朝生暮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古今种种纷争,怎能抵得住时间的洪流?吾人的心机计较,真是可怜复可笑。何不坐在磐石,仰望天光云影,抛来心中俗念,以自己清净而最初的心眼,看这无尽的天地。

二五、烦恼之场,何种不有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译文]

世间有种种的烦恼,但是,以佛的智慧来观察,只不过像是蝎子攀附在虚幻的花上罢了!

[评语]

按照佛家的说法,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一般人都是以肉眼看世界,因此,看见的只是自己触摸得到的时空,十分有限。因为有限,所以执着,产生许多欠缺的苦恼。但是,如果通过法眼观照自我和世界,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没有什么可得到的。

一切烦恼就像蝎子攀爬在虚幻的花上一样,蝎子对虚幻的花,能有什么伤害呢?禅宗二组慧可,曾向达摩祖师说他的心不安,希望达摩祖师能使他的心静下来。达摩祖师教他拿心来,才肯替他安心。慧可找了半天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真的,心在哪里呢?心都了不可得,哪里还有可得的烦恼?有心才有烦恼,无心何来烦恼?

二六、如今休去便休去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译文]

只要现在能够歇止,一切便能够终止;如果想要等到事情都了尽才停下来,那么,永远没有了尽的时候。

[评语]

什么事不能终止呢?最难终止的,只怕是自己的心吧!一个为追求名利而苦恼的人,是因为他的心不肯停止追求,才会苦恼;一个为失去爱而痛苦的人,只是因为他不肯放弃失去的爱,痛苦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不要以为事情自己会结束。如果,你的心不肯停止,事情永远不会结束,无尽的烦恼是由无尽的欲求产生出来的。大部分的人无法发现自己心中有无尽的宝藏,那是圆满而无所欠缺的。却要像乞丐一样,不断地向世界求索空幻的影子来作虚假的满足。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满足呢?且把妄求的心,歇下来看看吧!

二七、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译文]

登上高山,进入深密的树林,走尽回旋曲折的小溪,凡是有幽美的泉水和奇形怪状的岩石之处,不论多远,我们都要去。到了目的地,就坐在草地上,倒出壶中的酒,尽情地喝,醉了以后,就互相以身体为枕头睡觉。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愉快呀!连做梦都有相同的情趣呢!

[评语]

这段文字,见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时,正是官场失意,被贬至永州,寄情山水之时。宦海浮沉充满了心机,而大自然的山水却是无心的。由这段文字,我们可充分感受到那份忘怀于山水的乐趣。

二八、业净六根成慧眼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译文]

罪业一旦清净,眼、耳、鼻、舌、意都成了观照世间万物的慧眼。身上没有任何事物的拖累,便如同住在深山的茅庵中修行一般。

[评语]

佛家说每一个人过去都有无数世的生命,每一世的生命都造了各种不同的业。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菩萨自念,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偏于发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什么叫做忏悔呢?如何才能使过去一切业障都清净呢?就是要洞悉一切皆是幻心幻相,也无体相,其性亦是空,这才叫做“业净”。

业净六根成慧眼,譬如说,当我们为凡夫迷妄之时,好像在梦中,梦中做了种种罪业和遇到可怖之事。当我们了悟本心的清净,就好像醒来发现梦中的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想,均为虚妄,皆是幻心所生。所谓善恶烦恼菩提,无非是梦中的六根,就转成无取舍、无染净,分别一切法而不分别想的“慧眼”。

二九、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

茅帘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

茅屋外面,传来几声犬吠鸡鸣,让人感觉好像到了远离尘世的高之处。窗外只有蝉鸣鹊唱,令人感觉到静中的天地如此之大。

[评语]

一个人见到的世界是何情境,完全存乎一心。智者能在一粒沙中见到世界,一朵花中见到天堂。

在犬吠鸡鸣声中,感到仿佛置身于云中世界,因为心如此,所以境如此。在宁静之中,我们体会到了世界的辽阔,因为宁静使我们的心胸开放。在事情繁杂之时,我们总是执着于眼前俗务,眼光短浅,心思拘束。在宁静中,这一切都解放了,无尽的世界像花蕾绽放一般,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异士未必在山泽

山泽未必有异士,异士未必在山泽。

[译文]

山林泽畔不一定有超凡奇特的人,超凡奇特的人也不一定住在山林泽畔。

[评语]

山林泽畔可以使人的心境变得宁静,对生命的观照就更为清楚而澄澈。因此,一个对生命的反省有所关心的人,在宁静的山林泽畔更容易体会出智慧。许多智者隐居在山林之中,就是这个缘故。隐居山林的人,不见得个个皆是行为特异之辈,这其中也不乏自鸣清高之人,或是“身在湖海,心怀魏阙”的假隐士。像这些人,怎能以“异士”称之呢?

人世的智者,在尘嚣闹市中,也能拥有宁静的心境。他为自己的生命作反省,同时也为众人的生命作反省;他的智慧不但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众人的问题。他不但使自己的生命获得觉悟和解脱,也要所有的人都能觉悟和解脱。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异士呢?阳光并不是自我照耀的啊!

三一、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

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译文]

天下值得去爱的人,往往都十分可怜。而那些人人厌恶的人,又常常让人觉得十分可惜。

[评语]

有的人很可爱,他们明白人天性中哪些是最好的品质,并且竭力维护它们。即使自己受到种种伤害,也不愿意失去最美好的德行。他们就好像怀着白璧,却被恶人拿着戈矛追逐的人,因此,他们的境况有时很窘迫,甚至很可怜,但是,他们心甘情愿。

另外,那些拿着戈矛的恶人,并非没有白璧,而是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遗失了。从此以后,他们就以为不需要它也能活得很好――只要有戈矛,或是珠宝。他们却没有发现,还未将戈矛刺到他人时,戈矛的另一端已刺入自己的心。他们手中的珠宝,其实是铁蒺藜,早已将双手刺得流血,不能再握住一朵花,也嗅不到花朵的芬芳,这不是很可惜吗?这种人,我们要如何帮他痊愈呢?如何在污泥中帮他找回白璧呢?

三二、事有急之不白者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译文]

事情有非常紧急却又不能表白时,不妨先宽缓下来,听其自然,也许事情就会澄清;不要太急于辩解,否则,会使对方更加气愤。有的人,你愈劝他,他愈是不听,这时,稍为放纵他,不要逼得太紧,也许他自己逐渐会改正过来;不要太急切强迫他遵从,反而会使他更为顽劣。

[评语]

人与人交往,难免有误会,尤其是在事情紧急时,更是无法一一加以说明,也许就因此蒙受不白之冤。有时误会并非解释就可以说明白,所幸人心虽然主观,事情却是客观的,过些日子,总会真相大白,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这里最重要的,是不要操之过急的态度,平心静气面对事情。更何况“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胸怀磊落,还怕别人误解吗?

有些人做错事,怎么劝,他都不听;强迫他听从,他反而变本加厉。其实,人都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聪明的人是懂得修正自己的。何况有些人只是羞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非真的顽劣之徒。只要给对方一点机会,一些时间,情况或许就改观了。

三三、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译文]

只要和境况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一下,人就自然会知足了。

[评语]

人的不知足,往往由比较而来,同样地,人要知足,也可以由比较得到。这里教我们的,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想法。当然,重点要放在“比下有余”上面。但是,这也不是一个根治不知足心理的方法,因为,大多数人都拿自己与那些十分富足的人相比较,所以,知足常乐的人还是很少。如果,人能够体会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满足,物质是永远无法让人满足的。

三四、俭为贤德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在难居其美。

[译文]

节俭是贤良的美德,但是,不可因为人们称赞节俭,就刻意追求这种声名。安贫往往为人所赞美,只是很少有人能安居贫穷。

[评语]

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太过奢侈固然不对,节俭而至吝啬也未必好。节俭若只为了名声,就完全失去节俭的本意了。俭是不浪费,“一丝一缕,恒念物力惟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以这种态度处理物资,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浪费。俭也是一种经济的观念,也就是“将最少的物资,作最大的利用。”节俭和悭吝则又不同,有的人自奉节俭,遇到他人有困难,却能慷慨解囊,这便是节俭而不悭吝。现代社会节俭的人很少。悭吝的人却是不少呢!

贫为美称,大概亦只存在于古代吧!古人对安贫乐道是很称赞的,颜渊“一简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十分不容易,被人称赞了几千年。至于现代,“贫”简直成了一种罪恶,“安贫乐道”在大多数人眼中看来,简直就是消极弃世。不错,乐道未必就贫,贫也未必有道。只是在物质生活的进步中,人的心灵是否也同样在进步,这就值得怀疑了。在讲求效率和功利的现代社会,人为自己的生命保留多少空间和反省的余地?现代人物质生活不虞匮乏,心却贫乏得可怜呢!

三五、唤醒梦中之梦,窥见身外之身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

聆听寂静的夜里传来的钟声,唤醒了生命中的种种迷惘。静观清澈潭水中的月影,仿佛窥见了超越肉身的真实自己。

[评语]

苏东坡在夜宿燕子楼时,曾写下“古今如梦,何曾梦觉。”的句子;就广大的时空来看,文明也不过是人类所作的一场梦。以最微细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心识肉身,没有一刹那是存在的。当我们聆听静夜的钟声时,仿佛觉察到,生命中无论多大的伤痛,或是多深刻的凝情,都不过是梦中之梦,何必苦苦执着不放呢?

明月在佛经中常为实相的象征,禅宗以指指月,不可执指作月,是指一种超越文字所能表达的实相。所谓的身外之身,乃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真实本体。这真实本体,并不在我们之外,却也不拘限在肉身之内,而是大则“横超三际,竖遍十方。”小则纳于芥子微尘。一切的符号乃至于我们的感官意识,都是相对的,这本体却是绝对的,因此,没有任何语言刻意表达它,我们也无法以相对的感官意识去揣度它。但是,它却是真实的存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时空对它而言,只不过是幻相,倘若我们能认证了它,它就是宇宙无穷奥秘的解答。过去有无数智者依此超越了生死与永恒刹那的界限,未来仍有无数人会做到,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这种意愿和勇气,超越生死的迷惑,寻求永恒的觉悟。

三六、打透生死关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译文]

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活就能活得自在,死也能死得自在。看破了名利争逐的虚妄,就会觉得,得到了也好,失去了也好。

[评语]

打透生死关,在佛家来说,就是超越了生灭之见,体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在《楞严经》上,讲到观音菩萨当初为众生时,超越生死的方法,便是由耳根超越能闻所闻的对待,再达到空掉觉知与所觉知的对待,进入一种空的境界。再把这能空所空的对待也破除掉,便达到了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的程度,但是,这并非空无,而是“忽然超出世间,十方圆明。”到了这种境界,即是佛家所谓的见到自己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此时便无生死可言,这便是打透生死关了。这是在佛经上所提到超越生死而证到永恒的方法中,较常被提到的一种。

名利亦是如此。人之超越生死,乃是参破了生死的虚妄,而对名利的超越,亦是看破了名利的虚妄性。得到名利时,若是十分欢喜,这便是一种轻生,也是一种死;失去名利时,若痛苦万分,同样是一种生,也是一种死。争逐名利的人,便在生死的痛苦中流转。凡是执着于名利的人,很难超越生灭的痛苦。

三七、一笔写出,便是作手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手,不必说唐,说宋。

[译文]

写诗的人若能把眼前所看到的情景,以及胸中的情意趣味,一笔表现出来,便算是能作诗了,不必引经据典,说唐道宋。

[评语]

眼前光景是客观的世界,胸中情趣是主观的情意,将主观情意与客观意象融合,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文字就是诗。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然而,不管是客观之诗人,或主观之诗人,都必须具备横溢的才华,所谓“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若能将心中所要表达的意念,一笔写出,淋漓尽致,就是个作诗好手,纵使引经据典,也未必能写出好诗来。

三八、隐逸林中无荣辱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译文]

在隐居的生活中,没有荣华或耻辱。在选择道义的路上,也没有人情的冷暖可言。

[评语]

“心”是荣辱的关键,“有心”便有荣辱,“无心”便无荣辱可言。隐居山林,正因无心追逐世间的名利,当我们心中什么都不执着的时候,名利宠辱皆不会到来。“道义路上无炎凉”,这是勇气和决心的问题。选择道义,等于是选择了一条不好走的路。因为,既然选择道义,就必须抱着入世的精神,全身投入。不怕人情冷暖,不畏强权威势,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论是踽踽独行,或是有声气相应的朋友,都要像“过河卒子”,勇往直前。

三九、皮囊速坏,神识常存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译文]

我们的身体很快就会朽坏,但是,阿赖耶识之中的业债却始终还不清。宰杀动物来养活臭皮囊的业债,将全部藏纳到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使我们将来受果报。我们的觉悟本性是无边无际的,而经书中只是一些有限的文字而已,穷究万卷的经书来求佛性,一旦得到了,将会发现,经书只是方法,而不是佛性的本身。

[评语]

佛家讲十二因缘,说我们最初由一念无明(困惑迷乱),而在行为上造了种种的业。这些业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使我们因这个受染的神识而投胎,然后产生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胎之后,便对色声香味以及思想产生相对执着,而有苦乐的感受和“我”的意识。又因为苦乐而产生爱欲和贪求,厌恶恶境,执着乐境。这些经验和记忆,都藏在能储存印象的阿赖耶识中。学佛的人所致力的,便是要将有缠缚的识,转变成无缠缚的智。佛经上有许多方法,让我们去证取这本来清净的佛性,我们研读佛经的意思,乃在通过其中的文字,去认取超越生死缠缚,转识成智的方法。但是,这无上的智慧,并不是凭我们的意识去认取的,一旦我们得到了实证,我们便可明白经书中的文字,乃是指导我们认证实相的手指,而非实相的本体。

四○、闻谤而怒者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译文]

听到毁谤的言语就会发怒的人,最容易接受谗言。听到赞美恭维的话就沾沾自喜的人,也最容易听进谄媚的话。

[评语]

就像墙什么地方有缝,风就从什么地方进来一样,谗言本来是不会发生的,它只在容易接受谗言的人心中生根发芽,因为,听到毁谤言语不先探究虚实就发怒的人,有最适合谗言生长的泥土。所以说他是谗言发生的媒介。

同样地,一个人喜欢听恭维的话,这就变成他的弱点。大部分人都喜欢听别人赞美自己,但是,如果所赞美的是事实,那便是本当如此,没什么可喜的;假如所赞美的话超过事实,这就是虚假的话,当然更不值得高兴了。因为虚假的言语而沾沾自喜,就很糟糕了。别人一知道你爱有此癖好,就来个“投其所好”,谄媚逢迎,骗得你团团转。因此,喜欢听虚假的话的人,是很少不受人愚弄的。

四一、人胜我无害,我胜人非福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译文]

他人胜过我,则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他便不会在心中对我积下什么妒恨。我胜过他人,就不见得是自己的福气了;倘若遇到心胸狭窄的人,恐怕会有难以预测的灾祸发生。

[评语]

潜藏在人心中的好胜心理,可以说是争斗的根源,人之所以有自卑和自大的心理,便是从这里发生的。我们总把他人当作超越的对象,做一些未必适合自己的事,他人也同样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任何一种竞争,到了超过双方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十分痛苦了。很少有人相信,真正该超越的是我们自己。争强斗胜,败了不足悲,胜了不足喜。败了或许反而能“明哲保身”,胜了却反招不测之祸,因为别人心有不甘,蓄意报复。倒不如以自己当竞争的对手,一日比一日充实,一年比一年长进,不会沾惹是非恩怨,自己还能更上层楼,岂非自求多福?

四二、闭门即是深山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译文]

关起门,就像住在深山中一样。能读书,则处处都是净土。

[评语]

将门关上,没有任何人来干扰,那种感觉,就好像住在深山中一般。深山不在远处,而在于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时空。有时,甚至连有形的门都不需要关,便能享受如处深山的乐趣。

好书之中固然有十分令人喜悦的境界,但是,书中的境界是由我们的心灵产生出来的,可见我们心中有更可喜的境界。佛家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的净土,是阿弥陀佛凭其悲愿所形成的。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块净土,当我们眼见形相之时,心中却无形相;耳听声时,心中无声,鼻嗅香时,心中无香;舌尝味时,心中无味;身触觉时,心中无触;意思想时,心中无法;久而久之,便达到一种不动心的境界。然后,我们便能使感官和意识不与外界相勾结,而达到一种清明的状态,所有念头都不再生起。当这种境界稳固之后,我们面对任何事物,都能以一种清净而无染无着的思维去处理。无论在何种喧嚣的环境,都能保持心中一片最明澈的净土,不受任何干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深山吧!住在深山,还未必有这种绝对宁静的心境呢!

四三、欲见圣人气象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

[译文]

想要见到圣人的胸襟气度,必须在自己内心一尘不染的时候观察,才可以明白。

[评语]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释迦牟尼则说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可见所谓的圣人,乃至于佛,每一个人都做得,都有成为圣人和佛的潜力。但是,大部分的人在世事中流转,以致心智昏沉而蒙昧,无法静下来面对自己的生命。

圣人的本性和我们的本性是相同的,圣人就像金矿中已提炼出来的金子,而我们则是包容着许多杂质的矿物。倘若我们要像圣人一般成为珍贵的金子,就必须把心性中的杂质除去。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能做到,便能由改善自己,进而改善别人。禅宗慧经禅师有一首偈是这样的:“清清净净一灵光,刹刹尘尘不覆藏,万万千千都失觉,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但是,大部分人不是不敢承当,就是不肯承当。

四四、成名每在穷苦日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译文]

一个人成名往往是在过穷苦日子的时候,失败则是在志得意满之时。

[评语]

人在穷苦之中,比较容易立志向上,因为,困难的境况,正足以激励自己,所以,往往会不断地努力来充实自己,就像种籽在黑暗的泥土中,为了见到阳光,便不断地吸收养分往上钻。终有一天,它会冲破泥土,发芽抽枝,开出最美的花朵。

然而,人在成名之后,就容易志得意满,也失去了贫穷时那股冲劲。再加上成功之后,外界增加了许多引诱,以至于能力不断向外耗散,却没有增加。此外,一个人在成功之后,如果不懂得收敛锋芒,太过于炫耀,结果反而会招致失败。

四五、让利精于取利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译文]

将利益让给他人,比和他人争取利益更为明智;逃避声名比求取声名更为聪明。

[评语]

与人交往或共事,利益往往是大家争执的起因。每个人都想获得较多的利益,也因而失去珍贵的友谊,或是做人的立场,甚至丧失人格。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宁可少得一些利益,而不要伤了彼此的友谊与和气。利字旁边一把刀,可能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争名逐利者,应引为戒。

声名使一个人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但是,众人的眼光也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将一个人牢牢地捆住。因此,明智的人逃避声名,就好像美丽的禽鸟逃避猎枪和罗网一样;否则,一旦被捕获,就失去自由自在的生活了。所以,“逃名巧于邀名”。

四六、过分求福,适以速祸

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速祸,将自得福。

[译文]

过分地求福,将使祸事加速降临;对于突发的灾祸安然处之,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评语]

祸事起于过分贪求,而福事却存在安分守己之中。比方吹一个气球,吹得太胀,它就会爆炸;能适可而止,它便冉冉飘升。因此,一个人过分求福,不但连原有的福分会失去,甚至招来更大的祸害。而对于突发的灾祸,则不要太过惊慌:就像走在危桥上,如果太过害怕而手忙脚乱,很可能就会掉进激流中。所以,祸福相倚,虽难预料,但也看人是否能自守福分。

四七、看书不可拘泥旧说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译文]

看书贵在能将书中的道理贯通透彻,不受旧有学说的限制而不知变通,更不可对新学说还未十分了解时,就盲目地信从。

[评语]

书是人类运用心灵、观察外界种种现象,以及对人类自身反省的纪录。根本上而言,人心才是一切知识发生的根源。各种学说,目的在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生命,但是,任何学说都只具有相对真理的意义。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改变,以及人类客观环境的变迁,它可能不再适用于人类。同时,这些学说可能有错误,而对人类本身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

学说的新旧对于其真确性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也许在旧学说中,我们发现了人性中比较基本而长久的东西,而新学说有时反而像走入迷宫,使人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了。因此,改善文明和人性的出发点――“人心”,成为最重要的学问。就这点而言,现代人做得未必比古人好。一切书中的道理,都比不上人心的改善,人具有使自己幸福的智慧和能力,但却不知好好掌握。

四八、对棋不若观棋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译文]

与人下棋不如观人下棋,观人下棋不如自己弹瑟,自己弹瑟又不如听人弹琴。古人说:“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这句话是很可以相信的。

[评语]

下棋难免有杀伐之气和得失之心,不如旁观者清。观棋不语真君子,眼看兵死马亡的,不说又如鲠在喉,说了又惹人厌,不如自个儿去弹瑟。但是,瑟音凄切,弹来寂寞,倒不如听人弹琴。

然而,弹琴是有心弹呢?还是无心弹呢?听琴又是有心听呢?还是无心听呢?不管有心无心,又岂在弦呢?有弦琴以有心听,何若无弦琴以无心听,更能解琴中真趣呢?世事如棋不足观,人心如琴不可弹,谁又能解“人间”这张无弦琴的真意呢?

四九、伶人代古人语

伶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伶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伶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很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译文]

唱戏的扮成古人,代替古人讲话,代替古人笑,甚至替古人生气,现在的读书人写文章就仿佛如此。唱戏的在戏台上很像古人,但是一下了戏台,又恢复伶人的身分了,现在的读书人写文章又和这点很相似。假使让古人见到现在的读书人,真不知他们要如何生气,如何笑,如何讲话了。

[评语]

这里虽然是批评读书人写文章不该像演戏的人,仅是模仿古人,但是,如果我们以同样的观点来看人生,就是这么一句话:“生命应该由其内容来决定其角色。”

无论把人生的过程当作一篇文章,一首诗,或者是一出戏,当我们在模仿他人,或是不经思索就接受一种生活模式时,是否已陷入了虚伪的生命中?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与自己真正的内在完全不符?我们是否真正反省过自我的生命,才选择了这个角色?还是让角色来选择我们,自己如同伶人一般,为别人哭,为别人笑,为别人生气呢?

五○、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

读书人贫穷而不能在物质上救济他人的,逢到他人遇事糊涂迷惑之处,能够用言语来点醒他;或是遇到他人有急难时,用言语来解救他,同样是无可比拟的善事和美德。

[评语]

我们可以发现,言语是一种惠而不贵的东西,智慧更是千金不易的宝贝。读书人也许在物质上无法提供给别人很多的帮助,但是,在言语和智慧上,却可以贡献给别人无尽的宝藏。

在物质上救济人并不困难,救济人的心却很不容易;用车子载人一段很容易,为痴迷的人指引一条光明的道路却很困难。读书人在物质上也许并不富足,但是,在心灵上应该较一般人更为明智。他应该在生活和生命的智慧上,让自己成为一座灯塔,帮助众人过更和谐圆满的生活。

五一、夜者日之余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

[译文]

夜晚是一天所剩余的时间,下雨天是一月所剩余的时间,冬天则是一年所剩余的时间,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事来往较不频繁,正好能用来专心一意地读书。

[评语]

夜晚读书,神志较为清明,因为,一日之事已毕,白日种种纷乱的念头,都已平息下来,无人打扰,正是最好的读书时间。下雨天时,人们多半不喜出门,有的人因雨而感到烦躁,然而,聪明的人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来读书,此时惟有雨声相伴,更使人心无旁骛。岂非读书最好的时候?

冬日天气寒冷,在寒气中精神更为清楚,此时读书理路甚为明白,所以最为适宜。懂得由书中汲取乐趣的人,夜晚、下雨天、冬日对他而言,都是可爱的时光。不懂得读书的人,夜晚感到无聊,下雨天觉得烦躁,冬日就干脆提早钻进被窝,真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五二、简傲不可谓高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苟不可谓宽大。

[译文]

不可把轻忽傲慢误为高明,也不可将阿谀谄媚视为谦让,待人苟酷不能称之为严明,也不能视人格卑贱为心胸宽大。

[评语]

有很多德性极容易为人混淆,不可不辨明。像人们往往以待人傲慢,来表现自己高人一等;把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的人,当作是谦虚的人。事实上,高明在于内涵,而不在外表;谦虚出于真心,而不出于假意。真正有内涵的人,绝不轻忽傲慢;真正谦虚的人虚怀若谷,并不对人阿谀奉承。

有人误把待人苛刻当作严明,又把人格卑贱视为心胸宽大。实际上,严明并不失宽大,宽大亦不失去做人的原则。苛刻不过是自私和残忍,卑贱则是毫无人格,所以,苛酷的人践踏他人,卑贱的人则是自我践踏。

五三、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译文]

画家的灵妙之处,全在下笔前构思之时。此时如果有一点杂念,便无法将神妙之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善于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便是最美妙的言语;善于讲话的人,所讲的话便是最美好的篇章。古人说的画乃是无声的诗,诗则是有声的画;我认为,最好的画如同诗一般,能无穷地展现而不着一字。如此,诗和画才算达到了神妙的境界。

[评语]

画家要下笔绘一幅画之前,必先沉思静虑,默想要表现的心灵世界,如何采撷酝酿在心灵中的风景,如何在贴切的安排中达到尽善尽美。画家画的是“意”,色彩和形相乃是他表达心中“意”的工具;倘若他在下笔之前,没有将感觉和心灵提升、纯化至某一境界,他所绘出来的画,就会有不协调的杂质出现。

画是空间的艺术,而诗是时间的艺术。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看法,真正的诗和画是时空兼容,甚至超越时空的。诗和画的神妙处不完全在诗、画的本身,而在它的画面、文字之外,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是此理。

五四、累月独处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译文]

连续数月独居,虽然一屋子的冷清,但是,却有浮云彩霞作我的伴侣,青松当我的知心。空闲时,老年人会带着幼童过来拜访,这时,我便以一壶浊酒、一盘大芋招待客人,聊的都是一些家常话,而不谈及市肆朝廷方面的俗事;聊得尽兴了,便告辞而去,不需要起身送客。如果能这样过一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评语]

有的人认为,生命并不需要多采多姿,只要宁静安祥地过,这种人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慢慢地流。

生命在平淡中有平淡的美好,这是生活在激切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活得激切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要流向大海。只要有自己生活的境界,不见得要与别人共流。溪流虽小,载得动孩童的纸船,也映得清老年人的白发,岸边的青松和天上的云彩,最能明白这水一般自在的心境啊!

五五、耳目宽则天地窄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译文]

耳目用得太多,便会觉得天地间很狭隘。将争名逐利的事务减少,则时间便会变得清闲而悠长。

[评语]

许多事情,听了还不如不听;许多世态情状,看了还不如不看。我们要有盲者和聋者的智慧,去听那无声之声,见那无色之色。当我们倾耳去听,极目去看时,我们所听所见都是有限;当我们闭目去看,掩耳去听时,我们掌握了无限。

小窗幽记修身养性三大奇书(处世三大奇书小窗幽记全文及译文)(2)

五六、从江干溪畔箕踞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译文]

在江边和溪岸的石上曲着双腿而坐,聆听着水声,时而声势浩大,时而低如耳语;有时声音清澈,有时却沉默寂静,就好像一首大自然的乐曲一般,不禁令我怀疑,是否有湘水的女神,在水中弹奏她的锦瑟。

[评语]

湘灵只鼓瑟给伫足江边溪岸的人听吧!因为,只有他才聆听得到大自然神妙的乐音。他神清气定,内心宁静祥和,物我合一,登高山则能听高山的雄伟呼唤,临溪流则能闻溪流的喃喃私语;甚至闲坐家中,也能神游物外。只要我们凝神感受大自然的乐音是无处不在的。

五七、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惟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

[译文]

有爱读书的癖好,却对知识无所取舍和选择,这种人不过像藏书的书橱罢了。只具备饮酒之名,却不懂饮酒时含蓄不尽的意味,终不能算是能饮之人。

[评语]

读书而无拣择,便是对知识毫无主见了,就像一个书架,你放上什么书,它便容纳什么书。读书即使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总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书吧!像朋友,有的人可以成为知己,有的人却很难沟通。虽然说各种书都应该去了解一下,但是,并不表示书中讲的都要照单全收。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经过智慧的关照和批判后,才可以决定哪些观念真正具有价值,值得我们采纳;哪些只不过是心智的残渣,应该丢弃。善于读书的人,任何一本书对他而言都像渡河的木筏,既然渡过了河流,就该舍筏登岸,有谁会在上岸之后,还拖着竹筏过日子呢?毕竟一切书本所教导我们的,是应该入阁把生命过得更好。如果,我们能阅读生命这本大书,并能由其中获得智慧,那是胜过读任何书的。

饮酒的意趣不仅在酒的本身,就像画有留白,诗有无言之美,酒亦有酒外情趣。世人饮酒往往是饮得烂醉如泥,意味这才叫饮酒。名士饮酒却仅仅沾唇,或是嗅嗅酒气便已微醺,未必一定要入口,更无需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昏乱。

五八、鸟啼花落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谴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饮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译文]

听到鸟啼,见到花落,心中有所领悟而感到十分欢喜,立刻教小僮带着酒瓮买回白酒,以梨花酒杯饮下一杯,并马上取来诗卷,迅速地读过,当作下酒的美味,这时胸中清爽快意,仿佛不在人间。

[评语]

乐趣并不在远处,就在眼前,人们往往舍近求远。生活完全看自己如何安排,最可怜的是那些拥有金钱,却不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忧苦的人在山间海涯追寻青鸟,却不知青鸟就在他的窗前,人是多么地昧与追索,而寡于欢乐啊!

快乐从来未曾躲着人,只是人们无心体味快乐。

五九、自古及今山之胜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译文]

古今的名山胜景,其绝妙之处大多在于天然生成,却往往被人造的景观所破坏。

[评语]

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命,人没有权利去破坏它。山林的美好,不仅在其生命的自然,同时也在其远离人类的种种恶习气,然而我们看看,我们现在还有几座干净的山?人们愚弄自己的智慧不要紧,他还进一步侮辱了自然。把飞鸟赶出山林,把游鱼驱出溪流,把海洋变成毒药,把野兽囚在铁笼,这都是伟大的人类做出来的事。人真的是天之骄子,更不愧是万物之灵了。

六○、清闲无事,坐卧随心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

[译文]

清闲自在,要坐要躺随自己的心意,虽然穿的是粗布做的衣服,吃的是没有佐料的淡饭,但是,却觉得滋味很浓厚。至于那些忧愁烦恼二患得患失的人,整日都在繁务中劳烦奔走,虽然穿的是锦衣,吃的是美味,却觉得万事皆苦。

[评语]

人贵适意,不适意则五快乐可言。最傻的是那些拥有一切却不懂得享用的人,最聪明的是那些什么都不拥有,却享用一切的人。那些身上穿的是锦衣,口中食的是玉食,心却不知道遗失到哪里去的人,和木头人有什么差别呢?

不拥有一切的人,即享用一切。因为拥有,不仅是你拥有事物,也被事物所拥有,一旦有太多事物缠身,就会失去了自己。不拥有二享有,才是生活最高超的技巧。

六一、舞蝶游蜂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

[译文]

蝴蝶款款飞,蜜蜂急急舞,它们在忙碌中有着闲情,在闲情中又显得十分忙碌。花落了,柳絮也随风飞扬,在这样的景色中有着难言的情意,这难言的情意便隐藏在如此的景色之中。

[评语]

蜂蝶是在翩翩飞舞呢?还是在忙碌的工作呢?人有这般的闲情吗?我们很难将工作和闲情合而为一,蜂蝶却很有办法哩!

我们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经验,就像花一般悄悄地凋落。看着落花,我们心中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们:“过去了,过去了……”是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像满天的柳絮一般,随风飘逝。

六二、鸟栖高枝,弹射难加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译文]

鸟栖在最高的树枝上,弹弓难以打到它;鱼潜在水深的地方,鱼网难以捕获它;有学问的人隐居在岩窟里,祸害哪里会降临在他身上呢?

[评语]

在古代,假如想逃避祸害兵乱,只要隐居就好了,甚至可以像桃花源记中的人,避上千年,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是,在现代的世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士无可隐之岩穴”了,一旦发生祸乱,面临的是整体绝灭的困境,无人可以幸免,也无人可以逃避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现在不再是隐居岩穴的问题,而是如何把岩穴底下遍布的炸药移去的问题;不是个人祸患焉至的问题,而是整体人类祸患焉至的问题。祸患在哪里呢?祸患就在人的心里,就像“桃花源”也在人的心里一样。

六三、混迹尘中,高视物外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译文]

在尘世中安置自己的形迹。眼光却超出世间的物累,在酒杯中得到了无比的乐趣,在诗篇歌咏中寄托了自己的意兴,暂且隐匿自己的声名吧!只要在精神上能与古人为友。

[评语]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层面,他的世界便无比地开阔自由,不为尘世所牵缚。陶情于杯酒,寄兴于篇咏,精神的醇酒是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只看你饮不饮得。若是饮得,便是醍醐,便是甘露。同样地,无形的篇咏,藏于天地,亦藏于微尘,只看你会得,会不得;咏得,咏不得。若你咏得,宇宙便是无边的诗篇;若是会不得,便化一颗玲珑心成顽石,五色笔作秃笔,终不能体会风行水面之文。

能为友者,固不在形迹;能显名者,亦不在一时。一时名声,徒扰人心;以形为友,总不知心。精神本无时空的界限,展开古人充满智慧的文章,与之神游,总比见到眼前虚情假意的人要好得多。名声能显耀一时,未必能显耀千古,无论一时或千古,总以此心无碍,不受束缚为要。

六四、五夜鸡鸣

五夜鸡鸣,唤起窗前明月;一觉睡醒,看破梦里当年。

[译文]

五更天将亮时,鸡啼声将睡梦中的人唤醒,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在窗外。我由睡梦中醒来,憬悟到当年种种,就像梦幻一般消失无踪。

[评语]

一夜梦中,有多少昏乱,多少追逐?多少得到的欣喜,和多少失去的悲伤?有时梦中微笑,有时泪湿枕被,有时梦里惊慌,有时梦锁双眉,这种种纷乱的梦境,都被一声鸡啼所惊醒,醒来只见窗前明月高悬。想起梦中的一切,望着枕上的泪痕,不禁哑然失笑。

是的,当年的爱恨纠缠,难分难舍,到最后难分的终究是分了,难舍的到底也舍了,如今想来,无非是梦。就像一出戏,由于演得太入神,竟在台上哭得涕泗纵横,下得台来,才想到原来是戏。但是,有人已经忘了这是戏,只好永远不停地演下去,演了一出又一出。也许,只有将戏院所有的灯光都打开,他才能觉察到粉墨的虚伪性;将所有的剧本都撕毁,他才能憬悟剧情的荒唐。

六五、取凉于扇

取凉于扇,不若清风之徐来;激水于井,不若甘雨之时降。

[译文]

以扇子取凉,不如慢慢吹拂的清风。到井中汲水,不如上天及时降下的雨水。

[评语]

毕竟,大自然所能做的,比我们多得太多了,而且做得更好。我们无法使地球运转,无法使海洋律动,甚至山谷中的微风,我们也无力使它发生。

当我们以扇子取凉时,我们渴望的是清风;当我们汲水于井时,我们盼望的是甘露。当清风来时,我们便捐弃了扇子;当甘霖降下,我们便不再提动井绳。人类所作所为,只不过是补救自然所不肯给予的,当自然给予时,人类还夫复何求呢?

六六、月榭凭栏

月榭凭栏,飞凌飘缈;云房启户,坐看氤氲。

[译文]

月光下,倚靠着高台的栏杆,心思早已飞向那恍惚有无之境。打开山居的门扉,坐看山间弥漫无尽的云烟变幻。

[评语]

天上明月,照尽无边的山河大地,无边的世间梦境。独立高台,瞻望明月,这人间的情意何时能尽?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又云:“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真的,到底有几人能乘月归去呢?然而“千江有水千江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呢?

静静地坐着,看那山间升起的烟云千变万化,没有一刻停留,难道我们真要看到烟消云散才肯相信吗?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