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只为传递一份温情(她们用爱心坚守)

7月6日,志愿者袁惠芳(左一)在安徽省舒城县桃溪中学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坚守只为传递一份温情?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坚守只为传递一份温情(她们用爱心坚守)

坚守只为传递一份温情

7月6日,志愿者袁惠芳(左一)在安徽省舒城县桃溪中学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重庆庙溪乡妇联干部为受灾群众准备食物。 (酉阳妇联供图)

7月4日晚,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春谷中学安置点,志愿者在搬运收到的捐赠物资。(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武汉江欣苑社区铁娘子抗洪突击队对负责江段进行巡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强洪/摄)

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连日来,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因强降水导致部分河流达到或超历史最高水位,造成河道堤防险情不断,多地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道路冲毁、电力中断、通讯受阻……

灾情就是命令!就在抗洪救灾前线,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与人民子弟兵一起,直面洪魔,日夜坚守堤坝、帮助转移受灾群众。这其中,不乏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的身影。

洪灾中,她们以共产党员的“初心”,挺起柔弱却不屈的脊梁,执着坚守……她们坚强的身影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湖北女党员:身先士卒 冲锋在前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强洪 姚鹏

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0时,湖北省武汉已累计降水520.5毫米,突破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从武汉市妇联了解到,连日来,武汉市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积极主动投身到防汛抗灾工作中,巾帼英雄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救灾一线。

在武汉市长江大堤鹦鹉洲一段近300米的堤防上,活跃着一支特别的巡堤队伍,她们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武汉江欣苑社区铁娘子抗洪突击队。40名队员全部来自江欣苑社区,在7月2日下午,她们在社区党员张高运的提议下,妇女抗洪突击队随时做好了奔赴抗洪一线的准备。7月2日,党委书记胡明荣从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后立即返回武汉,直接带着队员来到长江大堤鹦鹉洲段,负责其中300米区域堤内堤外24小时不间断巡防任务。社区内和大堤上的突击队员连续数日对社区及负责江段进行重点巡查,确保及时排水堵漏,对危险点和排水不畅点进行详细登记,时刻做好抗洪抢险的各项准备。

69岁的肖丽芳大姐是突击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拒绝了所有人的劝阻坚持在大堤上巡防,她有着自己的道理:“我年龄虽大,但身体很好,从小在水边长大,熟知水性,经验比其他人多,对出现管涌等险情判断得更准确,特别是我有1998年抗洪的经历,这是最大的优势。防汛抗洪,人人有责嘛。”

胡明荣告诉记者,“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在这危急关头,我们共产党员就应该身先士卒,冲在一线,践行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7月5日晚6时,汉南区军山辖区通顺河水位达26.65米,已突破保证水位,长江已突破27.3米的警戒水位。7月5日,在黄陵水库堤段黄陵老社区,200余名社区、村的妇女干部与街道机关、部门单位和居民群众一起,堆码沙袋加固堤段,挥汗如雨。大家众志成城,誓保军山民堤不溃。

蔡甸区妇联主席胡琼带队到汉江干堤,慰问正奋战在防汛一线的“扶贫攻坚结对帮扶村”,为蔡甸街同心村的防汛抗洪人员送去方便面、矿泉水、雨具等防汛物品价值3000余元。区教育局妇委会率机关女干部积极投身防汛工作,每隔15分钟巡查汉江堤坝一次,并做好详细记载。

青山冶金街楠姆社区车站村棚户区地势低,部分居民家中进水达50厘米,受灾最严重的低保户农学兵一家四口,老母亲80多岁,房屋漏雨严重,社区副书记、妇联主席王莉在旅馆租房供他们休息,并为其申请了临时救济。楠姆社区管辖范围的楠姆山,由于暴雨造成了山体滑坡,社区妇联围绕山体拉绳张贴温馨提示,让居民保持安全距离。欣城社区、南干渠社区、通达社区妇联主席带领社区干部、巾帼志愿者巡堤查险,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向群众宣传防汛知识、用电安全知识等。

硚口区的易家街工农路社区党员服务队,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为确保辖区居民群众安稳度汛,她们冲在一线,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古田一路11号是街道辖区典型的危房地带,常住人口44户且多数为老年人,还包括2户残疾人。由于暴雨倾盆,危房内低洼地带变成了暗河,服务队员巡查发现此情况后用盆子、撮箕、铁锹,一盆一盆、一撮箕一撮箕将积水往外面排,一个人端水端累了就两个人抬,直到把渍水全部排完为止。

在江岸区,7月5日,后湖街金桥社区妇联主席段晶和三金潭村妇联主席、新益村妇联主席一起,前往三金潭村和新益村防汛指挥部慰问了坚守在防汛一线的抗灾人员,向不辞辛劳、连续作战的防汛战士们带去了关心和问候……

面对疾风骤雨,不少留守后方的干部群众也在尽最大努力为抗洪做奉献。从7月1日晚至7月4日,团风县但店镇组织委员游毓带领组织干事张婷婷和办公室干事祁泽秀坚持全天24小时坚守在单位,她们每天为一线抗洪人员送热饭、热汤,帮着从货车上往下卸货,安置编织袋、彩布和木桩,坚持工作到深夜,实在太累就在座位上靠一靠。她们说:“我们虽然不能在一线帮忙,但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一线分担,在灾情面前,我们有义务为大家做点事。”

安徽女干部:坚守前线 不舍昼夜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蓓

一组来自安徽省民政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9时,洪涝灾害已经导致全省累计受灾人口达1140.3万,农作物受灾面积967千公顷(1450.5万亩),倒塌房屋18700间,严重损坏房屋35490间,一般损坏房屋83698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58.7亿元。

7月3日,已经是宣城市宣州区五星乡沟村村主任王志翠参与抗洪的第13天。一身泥泞、衣衫破旧,“这可不像以前爱干净的王主任”,村民汪达理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为了劝说、帮助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王主任没时间回家换洗衣物。”

十几天前,“6·20”暴雨洪水侵袭了宣州区五星乡的大部分地区,险情接二连三传来。一些地势低洼处的平房被淹、几十户农民家中进水,转移群众迫在眉睫!“女同志上门做思想工作比男同志来说要容易些。”王志翠主动请缨,挨家挨户地敲门。看着时而变晴的天气,有的村民根本不理睬。她只能用“死缠烂打”的土办法试试看。对于不听劝告的村民,她一天至少进家入户三次以上做宣传。现在,只要远远地看到王志翠的身影,村民们都能知道她张口要说些什么。“目前,危险地带的村民已经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但是,灾情未除,我仍要坚守!”王志翠憔悴的面容上只有坚毅。

郎溪县飞鲤镇湖滨村妇联主任谢传梅,是飞鲤镇湖滨村妇女抗洪救灾突击队队长。连日来,在她的带领下,8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投身到防汛抗洪工作中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见到谢传梅的时候,她正和姐妹们一起,在圩埂上挥舞着铁锹,帮忙将泥土装袋扎紧。“男同志没日没夜地在埂上巡视,还要下水打桩,特别累,我们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谢传梅答着话,不停手里的工作。

在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13个村、社区的妇女主任和计生员充当了防汛抗洪的后补队员。人手不够,上埂帮忙巡埂,险情升级,下埂协助转移群众,安定民心。防汛间隙,当好后勤排头兵,统计灾情,调集物资,及时通报各处水情,为了让一线的同志吃口热饭,她们一个个拿出看家本领,把家人丢在一边,上埂送饭送水。“抗洪我们是候补队员,后勤我们是排头兵”,是这些巾帼女杰们最响亮的口号。

此外,安庆市岳西县五河镇妇联主席何彩霞,已经连续6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负责灾情上报、联络协调,却无暇顾及自己家里塌方的房屋;池州市青阳县重灾区木镇镇河北村妇代会主任孙秀英,不分昼夜在原木镇高中安置点值守,为村民送盒饭,做好后勤服务;“前线”男同志不够,宣城市五星乡庆丰村村主任彭小凤拿起铁锹一起在圩埂上挖土,力气不输男人,被村民们敬佩地称作“女汉子”……

“面对洪灾,我们共同战斗!你们在前线抗灾,我们在后方支援!”连日来,遭受洪水侵袭的安徽各级妇联组织纷纷向洪水“宣战”,她们迅速清理出受灾群众安置点、帮助安抚受灾群众,她们将受灾群众需求及时传递给后方,她们迅速向社会发出救灾动员、募捐倡议,发动巾帼志愿者,组成多支“巾帼救灾后援团”,将募集来的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送至受灾群众手中。

7月6日,记者从芜湖市妇联了解到,灾情发生后,市妇联已经向全市发出《关于动员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各界妇女积极投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随即,市妇联向全市发出防汛救灾倡议,动员大家积极捐赠方便面、饼干、被子、蚊香、席子、杯子等生活急需用品和药品,并确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集中捐赠点。截至7月5日,共收到社会捐赠的现金55160元,捐赠生活用品物资价值20.7万元。与此同时,市妇联主席陈怡,副主席张维琴、陈玉红,兵分几路,顶着狂风暴雨将捐赠物资分别发往无为县和南陵县群众受灾点,送到受灾群众的手中。

湖南岳阳:巾帼志愿队奋战灾区一线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邓小波

□ 黎伟

7月3日至6日,湖南岳阳市各级妇联组织30多支巾帼志愿队抗洪救灾。

连日来,湖南大部分地区遭遇大到暴雨,致使全省多地受灾, 洞庭湖畔的岳阳市成为重灾区之一,湘阴县、汨罗市等9个县市区86个乡镇51.5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6.4万亩,紧急转移人口5855人,倒塌房屋863间,直接经济总损失3.25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818万元。

灾情发生以后,岳阳市妇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第一时间主动参与到防汛救灾中,将保护好妇女儿童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同时要求市女企业家协会各成员、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各志愿者加入全市“防大汛,抗大灾”的队伍中,尽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岳阳妇联领导带头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近千名县、乡镇、村妇联人全部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中。在她们的带领下,该市目前30多支巾帼志愿队伍奋战在灾区一线,帮助受灾群众,其中转移灾民近2000人次。

在这场抗洪救灾战斗中,涌现了大批模范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黄素萍就是杰出代表。7月3日,黄素萍家乡所在的汨罗市玉池乡受特大山洪灾害,村民损失惨重,许多房屋倒塌,许多人无家可归。得知这一情况后,黄素萍第一时间从长沙的项目工地赶回了家乡,了解了灾情后,她主动将自家的餐馆竹林农家乐大院停止对外营业,全部用于安置受灾的村民,并免费为40多户受灾群众提供吃住。7月6日下午,黄素萍给受灾严重的乡镇、村捐款50万元。

重庆 “有她们在,心就安了”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6月19日、20日,6月28至30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接连遭遇大暴雨。多地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城区暴发洪水。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从酉阳县妇联获悉,在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发生前,土家族、苗族女干部们当机立断,避免了村民伤亡。

6月19日下午四点多钟,酉阳县万木乡木坪村妇代会主任田利娜接到村书记陈霞林的电话,说晚上有强降雨,要通知村民们都注意。田利娜是木坪村8组代理组长,组里都是乡里乡亲的土家族同胞,通知完大家后田利娜回到了家。晚上雨越下越大,田利娜觉得这次的降雨不一般,她一直不敢去睡觉。田利娜家门前是一条公路,公路旁边是河沟。“河沟里的水不是哗哗流,是吼吼的响,我还从来没见过下雨下成这样。”田利娜说。6月20日凌晨四点多,一股山水直接冲向了田利娜家的房子,公路上的水也越来越大。

凌晨五点,天微微亮,田利娜担心发生山体滑坡,挨个打电话叫农户们起床。随后,田利娜又上了公路检查,山体滑坡堵了河沟,水直往旁边农户家冲。田利娜回家拿起铁瓷盆使劲儿地敲起来,边敲边喊山洪来了。而此时河沟对面的农户家里已经开始冲进山水,两名老人、一名妇女和两个孩子在对面喊着救命。

田利娜立即叫上寨子里两名男人,一起通知了十余名壮劳动力,迅速往桥上赶。大家手牵着手,把妇女和孩子救了出来。正当大家准备帮助81岁老人田碧容撤离时,老人犹豫了。“我们土家族有做腊肉、留猪油的习惯,老人舍不得这些东西。”田利娜说。然而就因为老人犹豫的这一分钟,山洪从老人家堂屋冲了下来,老人想走也走不动了。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将老人背了出来。“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可能丢下老人的。”说起当时的情景,田利娜仍心有余悸。

老人受到了惊吓,田利娜叫来村医,为老人打了针,拿了药。这一次大暴雨,木坪村无一人伤亡,但这次洪水却让田利娜至今仍有些紧张。“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接到电话说今晚有强降雨,生怕再发生滑坡。”

6月29日这场雨时间长、雨量大,导致洪水来得太猛,至今钟多街道城南社区妇女主任许桂英仍在为及时把居民疏散出来而感到庆幸。城南社区位于酉城河下游,洪峰过境导致河水水位猛涨,城南社区两委立即决定疏散河边居民到社区办公室,当居民撤离后,河水很快将200多户居民楼淹至1.6米左右。“洪水整整11个小时才退去,居民们家中的很多物品都被泡坏了。”许桂英说,洪水退去后,社区干部们又花了整整一天,帮着居民清洗家居、地板。

在此次洪灾中,酉阳女干部们的机智和勇敢避免了受灾群众遭受更大损失。花田乡老龙村是土家族、苗族聚居村,暴雨来临前,村主任贺中红为村支两委干部分配了任务,每名干部联系几户地质灾害点居民。在暴雨未结束前,村里干部坚持不让地质灾害点村民回家,让村民避免了遭遇凌晨四点突发的泥石流。

目前,酉阳妇联还在统计了解妇女群众的受灾情况,部分地点地质灾害警报尚未撤除,还需要进一步监测,妇女干部仍保持着高度警惕。“有她们在,心就安了”这是群众对她们发自内心的赞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