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信太多同学表示对“混声”非常感兴趣,觉得它就是本江湖秘籍,学会了就可以无所不能。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学会“混声”的确可以大幅度拓展你的音域,包括原来都发不出来的音学会后都可以发出来。但是要知道混声其实是一种状态,是声带局部和边缘震动的结果。要一直保持混声状态是很难的,国内真正可以达到“全混声”的歌手也没几人。所以说可以发混声以及歌曲中熟练应用还是两个概念。“可以唱”到“唱得好”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要先树立好观念,先懂得哪些声音属于混声,先尝试发出来,最后肌肉记忆习惯,带入到歌曲中,常年打磨发声技术越来越完善。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1)

首先女生获得混声是相对容易的(因为声带较薄,真假音色接近),声音很容易混合。主要是对于男生,培养混声是个功夫活儿。在以往的教学中,除去个别有着非常不好的习惯,例如下巴极度僵硬前探,舌头紧张后缩,吐气发力向上腰腹毫无支撑等。大部分男生甚至包括中低音嗓,也都有着可以开发出混声的能力,男高就更不用说了。在练声的过程中,G4是一个门槛,往往突破了后面混声就越来越舒服,因为在降A和A附近的音是一定需要声音混合起来才可以发出来的,不然全胸声拉到G4差不多极限了。大部分学生还会把声带勒的过于紧,这种就会破音。还有相对的声带过于松,这种真声都撑不到G4就因为提喉或提气破掉了。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2)

相信大部分同学无法找到混声位置,都是纠结于真假声和发声位置的问题。要么真声喊不上去,要么直接变假声漏气无力。其实对于会发混声的人,那个力量很好找,“大气泡音”贴在声带上,转成“小气泡”喊出来,就是混声状态,也可以理解成声带边缘震动。你问我什么是大气泡音转小气泡音,表情放松最自然的发一个气泡音感觉声音震动在喉部,然后尝试张大嘴,把舌头吐出来,期间气泡不能断,你会发现气泡音颗粒变小了,位置从喉部转移到了上咽喉的位置,用气推出来喊出来,就是混声初级的一种状态,其实也是咽音,咽音也属于混声的组成部分。那么你刚才感受到小气泡震动的共鸣位置,就是发混声的位置,平行与鼻梁后方的焦点处。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3)

如图红色区域所示,混声的发声位置共鸣集中在鼻咽腔的位置。咽肌附近的肌肉包括软腭(小舌头),后咽壁等。其实找到咽腔的共鸣位置,第一步就达成了,我们可以通过冷笑“哼哼”的感觉去寻找鼻梁后方的一个“共振空间”,然后进行下一步。问题又来了很多同学通过哼鸣也好,发音也好找到了这个位置,但是还是使不上劲,真声上不去,假声不闭合,混声出不来,这其实都是因为咽壁以及软腭的力量不够。这是总结了N个学生的情况后得出的结论,咽壁力量对混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声音的共鸣是随着音调提升逐渐升高的,从口腔共鸣到鼻腔的通道就是咽腔,而后咽壁的树立可以很好的打开声音的通道,同时咽壁的力量也可以很积极的拉紧声带。或许你听过民族唱法里的“假声位置唱真声”,听过美声唱法里的掩盖(关闭),也听过流行里面的混声,可以告诉你这几种都脱离不了咽壁的问题。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4)

本人之前有写过关于咽音和声带闭合的文章,一直强调声带闭合的重要性,声带闭合可以快速找到混声状态而且消耗不大,属于找混声上高音的一个捷径。教学中也在不同学生中训练声带闭合,但是最后结果发现一部分人闭合能力比较好,很好找到发力感,有一部分同学声音就是漏气,没办法闭合的很好,音质差很多比较暗不明亮。这里大部分指男生的假声部分,过于虚弱也无法跟真声做链接和混合。而这里要说的是声带闭合好的同学跟声带闭合不好的同学有一个比较明显区别,就是咽壁附近肌肉力量的运用,明显咽部肌肉用的好的声带闭合能力更优秀。同时声带闭合不好的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咽壁力量训练后,闭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是我们今天文章的重点,想要练好闭合,想要获得混声,不如先锻炼好你的“后咽壁”!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5)

之前一个男学生,最初的状态属于通道不正确的男中,音域很窄属于到一定高度直接破音的那种,差不多只能发到G4再往上的音几乎发不出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初步找到了混声发力的感觉,曾经在某堂课中以“AI”音练习为主,找到了咽壁发力的感觉,练声直接到了嗨C,当时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虽然声音质量不是很好但是确实体会到了混声的状态也知道了我们常说的“后咽壁的树立”是什么感觉,在那以后巩固基础后音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能控制方面不是很好,但是当把声音混起来后发声机能有了质的飞跃。后来当问到他自己,为什么突然会这么发声了,他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怎么会的,就是会用那个力了(后咽壁)”。所以咽壁的力量对一个人的发声机能提升很大,之前发过关于咽音的文章,里面第一步就是无声训练,无声的肌肉训练里面比较重要的一步也是训练咽肌的拉伸,当咽肌力量足够了,声带闭合就是很容易的事,混声就不远了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6)

那么有关咽壁怎么训练,毕竟它属于一块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只能凭空感受的肌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无声训练,可以让肌肉得到伸展时该有的力量,例如我们在打哈欠时,在上颚部分会有明显的拉伸感,而且会觉得小舌头凉凉的,整个咽壁是拉伸树立的状态,其实我们在唱高音的时候是需要这个力量的,当你的小舌头没办法上抬,舌根僵硬咽壁无力,声音是很难送到一个所谓的“高位置的”。相应的关于打哈欠,很多同学做的都是错的,怎么样做到一个正确的打哈欠,捏住下巴,大拇指按住后面的吞咽肌,在打哈欠时不能过度僵硬,下巴自然落下,下巴以上充分张开,感受内口腔的拉伸,同时感觉上颚部分有点凉凉,这时候小舌头抬起,后咽壁树立,喉头降下来,下巴处于放松的状态,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打哈欠的过程。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7)

那么对于如何正确打哈欠的同学应该先纠正一下自己的动作对着镜子观察一下,当做对后就可以进行“半打哈欠”的训练,顾名思义模拟哈欠打一半的状态,做的时候一定要审视自己的问题,有些同学在打哈欠的时候会出现“压喉”的状态,其实就是舌根硬了,会摸到下巴后方的吞咽肌明显硬撑的感觉,这时候你的通道其实并不是正确的很容易卡死在喉部,所以找到正确半打哈欠的状态后,一天做个一两百次,在熟练后可以尝试把舌头吐出来,具体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有关于咽音文章讲到无声练习的第一步,就是“固定下巴”“放松舌头”“拉伸咽壁”。在坚持练习后咽壁的力量其实是可以慢慢成长的,会感觉发声越来越通畅,不要忽略无声训练,我们唱歌本身就是肌肉运动,而这些肌肉的发力和放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8)

第二个我给大家推荐“AI”音训练,在我之前的文章有发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回去看一下视频。“AI”音属于一个非常难发的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音到达一定音高后,小舌头以及咽壁没力,你会发现很难发出这个音。会出现声音变假声,或者直接发不出来的情况,是因为“AI”音的咬字就是需要咽部肌肉的积极配合才可以完成,那么这个音的发声训练可以很好的感受咽部的发力,带来的声带拉紧闭合的效果。发音时可以双手辅助把笑肌用力向上推,参考华晨宇的表情,不要吝啬上牙都要露出来,同时要找到一种“咬”东西的感觉,当我们张大嘴去咬一颗苹果时,软腭就是积极上抬的,发音时要把声音的焦点“订”在小舌头上,想象声音的着力点就在那里,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挤压喉咙,前期音色可能不会太完美,但是当你能用真声的力量发到A4左右,你其实就可以发现声带闭合的状态,而这些都来源于你的后咽壁的发力感越来越明显。

如何用后咽壁说话(开发混声非常重要的一步)(9)

针对哪些想开发混声的同学,不妨多锻炼锻炼你的咽壁力量,你要知道混声是一种状态,声带边缘和局部震动的状态,而你想达到这种状态,需要相应的发力的状态而后咽壁正是可以帮你调节这个力量的,就像小时候学单车,你可能摔了无数次不会用那个力,但是当你真正会用那个力后一辈子就都会了,所以不要忽略基本功的练习,“混声”也并没有想的那么复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