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的护士你们后悔吗(一位离职护士的自述)

辞职的护士你们后悔吗(一位离职护士的自述)(1)

导读

我是一名不称职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三年之后转行做了医学编辑,一个仍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幕后工作者;但我又很幸运,经历了那几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体会到了真正医学人的那份艰辛与疾苦,享受了局外人无法理解的那份欣慰与幸福。

从最初对临床事业的满腔热血,到最后对它的失望与痛心,精神与心灵一步步被瓦解,到最终支离破碎。短短几年的经历,却让我开始看不透人心,开始感到身心俱疲。

还未深入门,质疑初隐现

带教老师跪下的那一刻,我的价值观崩塌了

实习阶段,在我还没有正式入职之前,就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第一次质疑,下面我分享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赵韵诗(化名)老师是我在北京A部队医院实习的带教老师,一米七的身高,已怀孕六七个月,身材略饱满,红润拂在脸庞。

而我是一个一米五几的小不点,每天屁颠屁颠的、笨手笨脚的跟在赵老师身后,乐此不疲。

科室里的①病房是VIP病房,二床患者是某局的局长,做过心脏支架,一个不太慈祥的怪老头,在赵老师休孕检假的时候收治我科,脾气很大,对我们每天呼之来挥之去。

赵老师休假回来上班第一天,“小王,咱们去给二床病人打针去。”我还没来得及告知赵老师这个老头脾气不怎么好,我们就已经到了①病房。

房间里,一床床位已经被二床患者的私人用品堆成了山,虚弱的患者旁陪着一脸苦相的女儿和保姆,一束快要败落的马蹄莲摆在床头柜子正中间,床尾一个小型电饭锅正在咕嘟咕嘟地煮着小米粥。

“您好,二床患者,我们医院有规定,不允许在病房使用电器,请您拔了吧。”赵老师很有礼貌的告知了患者,但没有人理会,倔老头皱了皱眉,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赵老师。

“您好,把电器拔了吧。”赵老师又重复了一遍。

“你打不打针吧?”倔老头急了。

“我们医院有规定,不允许使用电器,以防电串联,您还是拔了吧。”赵老师再一次有耐心的说了一遍。

“你到底打不打针,不打就出去,哪有那么多废话。”倔老头捂着胸口坐了起来。

“我是在履行我的义务,为每一位患者的安全着想。请你立刻拔掉电源。”赵老师显然有些生气。

“我认识你们院长,你要是打针,打完就滚蛋,你要是找事,我立马给你们院长打电话投诉你。”

“你投诉我,我也要说。”赵老师态度稍微弱了下来,见到倔老头拨通了电话,“叔叔,刚才是我不对,对不起,是我态度不好,您别打了。”赵老师害怕因为一个电话丢了自己的饭碗,最终还是软了下来。

“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啊?我是病人,你为我服务是你应该的,你必须给我下跪道歉。”倔老头呼吸有些急促。

我拽了拽赵老师的衣角,示意她不要跪,心疼着老师,除了用默默诅咒来泄愤,身为实习生的我,还能怎么办?

噔……已怀身孕的赵老师毫不犹豫的跪在了地上,鼓起的肚子下缘快要贴到了地面,里面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啼哭,在撕心裂肺的呼喊着“妈妈”。

这件事情发生在2012年,那年我还只是一名实习生。

人活一辈子,有时,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但是这样的低头,置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于何地?

就像臧克家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痛往心里走,泪在心里流

时间都去哪了?成全患者,却负了亲人……

我们是护士,我们照顾了无数的病人,但唯独照顾不到的是自己的父母,不管是生理上的照顾,还是心理上的照顾。

丫丫是我工作后的同事,住在新疆的一个偏远山区,父母是纯农民,靠养蜂售蜜为生,她很有自己思想,略带有点强势的女人。下面的这个真实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她。

“丫丫,分诊台有你的电话,是阿姨的,好像听起来挺急的。”我跑到了输液室告诉给了丫丫。

“丫头,你爸中风了,你快回来吧。”丫丫慌忙的跑进了护士长办公室。

“护士长,我爸病了,我能请个假么?”A部队医院平时离京都要跟领导打报告,特殊情况也只能给三天假。

“行,你离家远,我跟上级领导求求情,多给你几天假,你别着急。”护士长对待自己科室的小护士,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

“给你七天假,快去买票吧,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护士长。”丫丫哽咽的几乎没有了声音。

丫丫住在山里面,没有飞机,坐一次火车,倒两次汽车,整整两天时间才到了家。

守在爸爸身边度过了危险期,还未等爸爸出院,又急匆匆的踏上了归途。

“孩子,别担心你爸,有我呢,挺过来了就没事了,放心回去吧,注意安全啊。”丫丫想起了妈妈离去的背影,头发比以前又白了些许,背也有一点点弯了。火车窗外淅淅沥沥的滴着小雨,丫丫面朝外面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再也忍不住落泪了。

年少不懂愁滋味,成长之后才懂父母情意深。父母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能在大城市有个自己的立足之处很难,不管这个立足处是大是小,自己必须回单位埋头苦干,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只能坚持,也只有坚持。

导火索被点燃,离开已成定局

护士生涯经历的最后一次“医闹”,我被打了

我喜欢护士这个职业,当患者被治愈出院的时候,当交班时患者对我微笑的时候,当生病的小朋友叫我阿姨的时候,那是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与存在感。

但我还是选择了辞职,一切的导火索是在那天。

天微微亮,东边也漫漫映了些红色,街道也恢复了车水马龙的状态。

我和丫丫又将熬过一个夜班,临交班,昨天看病的一个患儿在妈妈姥姥姥爷的陪伴下按惯例过来输液,液体连上了留置针之后,我把孩子送到了输液区。

“护士,护士,我们孩子的手有点凉,你快过来看看。”从楼道的另一边都能听的到孩子妈妈的大声呼喊。

“好,我看看。”我马上跑了过去。

“你干嘛,我们家孩子手凉,你解绷带干嘛?”静脉留置针是靠弹力绷带固定在手上的。

“我看看绷带是不是太紧了,看看留置针是不是跑针了…”我一边慢慢的解着绷带一边跟家属耐心的解释着。

还没等说完,孩子妈妈踹了我一脚,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别说了,你快点干吧。”这女人眼睛瞪的大大的,表情凶狠,犹如一头要发飙的母牛。

被踹了一脚,我扭头走了。孩子姥姥姥爷紧跟着,一阵暴打,孩子妈妈一步两步跑了过来,死死的掐住了我的脖子,嘴里还不忘骂着:“我T M叫你跑,草~泥~马的。”

在保安和丫丫的阻拦下,我才得以获救,脖子上却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血印。

这是为什么?

我在父母的眼里,也是个全家宠爱的掌上明珠;我在朋友的眼里,也还是个没有结婚的婷婷少女;在这个万千社会的眼里,也就是一个特别渺小的,可能还没有成熟的小姑娘。

我放弃了和父母过年的时间,我放弃了和朋友周末聚餐的时间,我放弃了自己的时间去交男朋友来照顾这些患者们。我为了工作放弃了这么多,得来的为什么是这些?

如果每一位护士都不被尊重,那谁还会愿意来冒险做这份工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女儿也发生同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想。

护士也是人,不是神,不是任人宰割的机器,不是任人发泄的出气筒。

每一份工作都不是卑微的,每一份工作都是这个社会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是护士,不伟大,不骄傲,很平凡,但我,值得被尊重。

对这份曾经认为神圣无法超越的工作心寒了。这个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最终我辞去了医院的工作,转行做了不再与患者及家属打交道的医学编辑,让时间抚平那心中的阴影吧。

产妇跳楼事件,湖南医生被杀事件,40岁心内科医生深夜猝死事件,近期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又掀起了医疗界的一阵浪潮,有的天怒人怨,有的欲废然而返。可能是网络的需求,积极事件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面往往远不及消极事件,现实中医学界还是有很多激励人心的事件的。

仍然坚守在第一线的同胞们,有时候,初心和创造出来的价值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意义。

我承认我是一个失败者,选择了逃避,假如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那现实中则必会多一些疾病,多一些痛苦,多一些眼泪。

所以,我想呼吁广大群众,请多给医务工作者一些鼓励、支持与理解,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能让类似的悲痛事件不再重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