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

大家好,我是小西。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新馆中,珍藏着一把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青铜古剑——越王勾践剑。

别看它“岁数大”,刚出土的时候可是削铁如泥,历经千年仍然锋利无比,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1)

1985年,考古团队在湖北荆州望山楚墓群1号墓发现了这把越王勾践剑。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拉开剑鞘时,惊奇的发现它居然散发着凛冽的寒光,稍微用点力,便能将20多张白纸轻松划破,可见其锋利性。

以往出土的青铜剑,或多或少都带着点锈迹,像越王勾践剑这般光洁如新的情况,实属世间罕见。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2)

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能够千年不锈吧?难不成2500千年前的人类就已经掌握了什么黑科技?

其实答案并没有那么离奇,据有关专家研究得知:越王勾践剑的千年不锈有一定的巧合性。

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剑身的选材好,青铜提炼得较为精纯无杂质

2,墓室环境好,优秀的密封性使得墓内环境稳定

3,剑身与剑鞘严丝合缝,与外界隔离

这几点同时存在,方才造就了越王勾践剑的千年不锈。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3)

(影视剧勾践形象)

不过越王勾践剑之所以能够闻名天下,不仅仅只是因为千年不锈,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名人效应,也就是它背后的主人-春秋霸主勾践。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读过“卧薪尝胆”这个历史典故,在这个故事中,勾践可是上演了一番古代版的逆风翻盘!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4)


那时的勾践战败于吴国,为了“留得青山在”,不得已只能在吴国当牛做马伺候吴王以获取他的信任,降低他对勾践的防备之心,再伺机复仇。

这个“卧底”的过程可想而知十分煎熬,勾践受尽了各种屈辱之事,方才在3年之后回到越国。

勾践怕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掉报仇的执念。便在床头悬挂着一只苦胆,吃放睡觉前都会尝一尝,来提醒自己当年受过的屈辱。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5)

经过10多年的蛰伏,勾践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机会,率领大军成功破误都、灭掉吴国,从阶下囚一跃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

这么看来,勾践的确是一位十分励志的人物,当属吾辈之楷模。“卧薪尝胆”这个典故也因此得到广泛的流传。

但易中天对于勾践的评价却只有5个字:“不是个东西!”。这背后究竟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6)

一切还得从勾践当上霸主后说起,多年的隐忍导致勾践内心有点“变态”,看着周围的人都不顺眼,妥妥的“被迫害妄想症”,就连帮助他成功的两位大夫也没能逃过他的猜忌。

这两位大夫分别是文种和范蠡,其中范蠡深知自己跟随的大王是位“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主,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立马跑路,跑之前还很有义气地叫上了文种一起走。

可惜文种没转过这个弯,还想着留下来享受应得的“荣华富贵”,便没跟着范蠡一起走。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7)

而这个选择,让文种掉入了万丈深渊!

某日,勾践送给了文种一把宝剑并对其称:“当年先生教给寡人7种消灭吴国的方法,现今寡人只用了4种方法便灭了吴国,还剩余3个方法没地使,要不先生你自己用用?”

文种一听此言便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勾践的眼中钉,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文种自知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在临死之前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狡兔死、走狗烹;蜚鸟尽,良弓藏。”

像勾践这行为妥妥的就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着实令人唾弃!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8)

其实勾践在未成就霸业之前,就有一点“发疯”征兆。

当时勾践所在的越国与吴国具有稻种贸易,由越国出口稻种给吴国。而勾践为了报仇,暗中将这些稻种换成煮熟的,直接导致吴国农民颗粒无收!

可见那时候的勾践,心眼就挺坏的!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9)

但也正因为勾践极富争议性,才使得越王勾践剑更具神秘色彩。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就感到很奇怪了,凭什么说这把剑就是勾践用过的呢?其实证据就刻在剑身上。

仔细看剑的正面,会发生上面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直接了当的说明这是勾践的佩剑。

越王勾践剑的威力(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10)

看图片,大家可能觉得这把天下第一剑很大,实际上它仅有55.6厘米长,偏“袖珍”一些,但这并不妨碍它给大家带来的震撼。

在它的身上看不见任何沧桑,俨然是一个24岁的“小伙子”,却实实在在承载着中国2400年以来的历史,已然成为我们的文化自信!


关注小西,看看历史趣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