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悟和化的区别(书法中的精熟并非你所理解的意思)

书法中的"精熟"原来是这个意思

"精熟"一词的意思是精通熟悉,也可以理解成精湛纯熟,是一个人对某种业务熟练程度的表达之意。在书法中,古人也经常用精熟来表示对书法书写中的熟练程度,只有熟练了,才可能能达到技法上的进一步巧妙,"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书法史中最早提出"精熟"一词的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只可惜,由于资料保存或历史太久的缘故,他本人提出的原文没有资料可以映证,只是后来的书家在文献资料中进行了引证,因此,"精熟"被认为是王羲之所说。

书法悟和化的区别(书法中的精熟并非你所理解的意思)(1)

张彦远是唐代著名的大画家,也是书法理论家,他在《法书要录》——《晋王右军自论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吾书比之锺、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这一段话的核心意思是王羲之说张芝的书法是非常精熟的,功力深厚,这都得益于张芝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以至于将池水也给染黑了。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王羲之认为他的楷书要比锺繇写得好,但草书未必就比张芝写得好,这个说法可以从《宣示表》的故事中进行证明(据说我们目前看到的《宣示表》是王羲之的临本)。

书法悟和化的区别(书法中的精熟并非你所理解的意思)(2)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王羲之提出的"精熟",是针对对书法的学习、临摹以及后来的轻车熟路的学习方法和书法效果而言,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要回顾一下某一个历程的书法史:张芝是东汉时期的书法家,他留给后世的作品主要是草书作品,如《冠军帖》、《二月八日帖》等,现在我们想想,两汉时期主要是以隶书为主,在此基础上,隶书分流为草书和楷书,而张芝对章草特别擅长,后来他又将章草演变成为"一笔书"的狂草书法,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一个人想要对当时流行的隶书或章草进行改造,是多么地不易,更需要下多大的功夫来完成这件事。锺繇时期,也就是汉末至三国时期,他将隶书改造成规范的楷书,也是需要足够的精力和功力的。王羲之对上述二人的书法都以此为师,因此他认为,张芝的草书他是不及,因为张芝的书法已经达到了"精熟"的地步了,而对钟繇的楷书他则是不以为然了。

书法悟和化的区别(书法中的精熟并非你所理解的意思)(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书法中的"精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字体演变时期的一个改造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改造后所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模板,或是楷模。历史上对张芝誉称"草圣"一点也不为过,对钟繇称为"楷书鼻祖"也是很有道理的。

历史已经过去,但我们要从历史中的故事中得到学书的有益启示,化古为今,书写时代精神。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去完成改造某种字体成为"书圣"、"鼻祖"之类的人物,但在学习书法中,总需要有一种钻研精神,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通过对古人字帖的临摹、学习,提高书写技巧和能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思想境界。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