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级乡村振兴工作证人员分工(人岗责酬全方位重塑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

乡镇级乡村振兴工作证人员分工(人岗责酬全方位重塑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1)

村内整洁宽敞的道路连通各家各户,村外成片的柑橘地与“彩虹路”相映成趣,一幅幅精美的墙绘诉说着新寨村的变化。从党组织软弱涣散到坚强有力、产业发展兴旺、群众生活富裕,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推行“大岗位制”,打开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密码”,激活了乡村振兴主引擎,实现了从“落后村”到“红旗村”的美丽蜕变。

指出,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玉溪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相关要求,坚持村级干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目标,先行先试,高起点谋划、深层次改革,结合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探索出了一条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革新之路。

乡镇级乡村振兴工作证人员分工(人岗责酬全方位重塑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2)

新平县戛洒镇新寨村,集果园观光、美食养生、民族文化多重元素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庄初具雏形。

敢闯敢试 守正出新

“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出发点就是要解决村干部待遇偏低、岗位设置混乱、职责不明、苦乐不均、职业认同感不高等现实难题,落脚点是夯实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村级组织体系,优化村级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人、岗、责、酬”的全方位重塑,不仅要立足当前解决现实问题,还要着眼长远强基层、优治理。

玉溪市以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通过建立健全党委统筹、部门协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示范引路,采取“四定”工作路径,推动“大岗位制”高质高效落地。

玉溪市先后在红塔区、新平县两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探索实施村(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为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蹚水探路、积累经验。

在此基础上,市委把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列为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研究出台指导意见,以“定职、定岗、定责、定酬”为基本框架,明确工作原则、目标、路径,强化政策保障,将推行“大岗位制”工作与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整合优化 良性运行

村级组织换届后,玉溪市及时启动“大岗位制”“落实月”攻坚行动,紧盯人员整合和资金保障两个关键,通过责任再压实、流程再规范、标准再细化、时间节点再明确,确保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落实到位、顺畅运行。

“大岗位制”实施以来,村级组织除核定的村干部职数和特殊专业技术要求的岗位外,不再单独设置村级“几大员”等岗位或单独聘用辅助人员,统一按照“正职”“副职”“委员”设置三类岗位。同时,按照“分工合理、职责清晰、人岗相适、工作不漏、兼顾平衡”的原则,“一村一策”制定村干部分工方案,由村干部分别负责党建群团、文书财务统计、农业水利交通、文化卫生计生、综治调解信访、安全生产监督、民政民生救济等工作,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分工负责的高效运转机制。

在推行“大岗位制”过程中,玉溪采取“多个龙头集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机制,建立财政牵头统筹抓、部门配合协同抓、上下发力联动抓的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村干部待遇经费保障工作。“实施‘大岗位制’之后,我们每年只增加424万元,就可以把全市的村级干部‘正职’‘副职’‘委员’按照‘543’来进行保障,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同时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玉溪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寨村原村‘两委’ 监委 ‘五大组织十大员’共13名工作人员,工资最高为2600元/月,最低为500元/月,因为工资待遇的问题,班子成员积极性不高,有事来上班没事在家干农活。”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永芳说,“推行‘大岗位制’后,村干部收入增加了,工作起来更有干劲,村子得到发展,村民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提质增效 注入动能

峨山县化念镇于月初根据当下重点任务研究提出派单内容,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心(办)”三级精准派单制,细化派单内容,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新增月中派单。在精准派单基础上,实行月考核和月排名制度,对派单任务完成情况量化打分、排名,并纳入村干部个人档案,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岗位补贴、绩效补贴、村集体经济创收直接挂钩。

“‘派单制’的实行,使村干部明确了工作目标,压实了工作职责,派单任务完成情况也成为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日常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我们的工作能够‘一竿子插到底’。”化念镇党委书记王刚说,以“考得准”推动村干部“干得好”。

既抓关键、破难点,又搭链条、建体系,玉溪在构建系统完备、务实管用的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上持续发力。2021年11月,玉溪集中梳理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研究制定玉溪市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提质增效20条措施和12项配套制度,全力打造玉溪市村级组织“大岗位制”2.0版。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探索建立村干部职业化专业化管理机制,制定《玉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严格考勤管理,实行工作派单制、AB角制度、承诺践诺、“小微权力”清单、网格化服务管理、村干部“双述双评”考核等制度,确保村干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探索构建“三岗十级”薪酬体系和薪酬正常增长机制,设立村干部帮扶救助资金,落实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政策,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村干部干事创业更有盼头、奔头和劲头。持续完善立体化教育培训体系,聚焦素质和业务提升,开展全员培训、分类培训,强化实践锻炼,积极推动大岗位人员人岗相适、能责相配,助推村干部明思路、提素质、强本领、能担当。

玉溪通过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统一建立了由党组织领导和承接各级各类政策、资金、资源、项目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村级组织人员更精简、权责更分明、运转更高效,为推进乡村振兴蓄积了强劲动力。江川区九溪镇九溪社区居委会委员张静阳,2019年6月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实施“大岗位制”后,她选择回社区工作。“村(社区)干部待遇提升后,对我来说增强了岗位吸引力,家乡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我回乡任职更加安心,我一定会脚踏实地为乡亲们做点事。”张静阳说。

乡镇级乡村振兴工作证人员分工(人岗责酬全方位重塑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3)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季永鹏

编辑:王鹏

审核:徐凤祥

乡镇级乡村振兴工作证人员分工(人岗责酬全方位重塑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