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020年度渤海大学在本科专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质量工程建设、课程思政改革、教考分离改革、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生推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江苏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江苏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江苏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020年度渤海大学在本科专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质量工程建设、课程思政改革、教考分离改革、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生推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成功应对疫情防控新考验

疫情期间,学校有序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自2020年2月23日起,全校共有744位教师开设的4414门次课程,利用Umoocs、超星、智慧树、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多个在线教学平台,结合QQ群、微信群、钉钉、腾讯会议等师生互动群,开展了直播教学、MOOC/SPOC教学、线上研讨教学、录播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对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8631名本科生实现了全面覆盖。7月12日至14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通过完成了线上考试,高质量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

坚持内涵发展道路,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0年度,学校为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6个专业获批辽宁省第二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思想政治与教育。至此,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

在专业认证方面,学校明确了将专业认证工作作为专业建设重要抓手的指导思想,通过近2年的认证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通过了师范专业认证(二级)专家现场考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现新突破

学校大力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大力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大数据产业学院、生鲜食品产业学院获批辽宁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被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现代产业学院,标志着学校办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创新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体系。2020年,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部署会议、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会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20余次,最终形成了《渤海大学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明确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计划。新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分与学时分配进一步完善,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倡导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学理念,为保障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目标驱动引领,质量工程建设获得新增长

2020年度,学校在本科质量工程建设方案取得了丰硕成果。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辽宁省一流课程51门;辽宁省普通高校校际合作项目20项。获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获批辽宁省优秀教材8部。

加强教学管理,教考分离改革达成新实效

自2018年起,学校在利用原有校内试题库开展的教考分离工作基础上,开始采用校外命题方式开展教考分离考试工作,经过近2年的运行,学校制定实施了《渤海大学课程抽查考试实施办法(修订)》,先后共组织了64门次课程开展了校外命题、非任课教师流水阅卷,学生考试成绩集中公示等工作,在抽查考试实施的范围、抽考课程的确定、命题方式、命题要求、抽考工作组织、阅卷与成绩评定、抽查考试结果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学校教风、学风和考风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发挥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改革实现新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发挥课堂主渠道、课程主抓手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功能,在持续关注思政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思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渤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观摩课活动,有来自学校19个二级教学单位的24名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二是组织开展了渤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通过初赛、复赛环节,共遴选出获奖作品1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极大地鼓舞了学校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三全育人的实效性。

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新举措

基层教学组织是学校教学运行的中坚力量,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对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2020年,教务处组织开展了2020年教学管理技能大赛,共评选出基层优秀教学管理者24人,其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优秀奖4人,6个二级教学单位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进一步调动了基层教学管理者的积极性。2020年,学校招标建立了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6个教务处直属教研室,进一步规范直属教研室的职能,使上述教研室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深化专创融合,师生双创能力得到新提升

2020年,学校发布了《渤海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评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和《渤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及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建立了专创融合导师库、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年会暨2020年度大学生科技作品成果展示汇报会、承办“同课异构”教学大赛、大学生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软国际——卓越杯”AI挑战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教育氛围。海纳众创空间在辽宁省科技厅众创空间年度绩效考核中获评A级,与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申报“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项目获批科技部立项。教师指导学生共参与各类竞赛123项,获得国家级奖项32项,省级奖项364项。其中省级一等奖50项、二等奖97项、三等奖153项、优秀奖53项,学校师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研究生推免工作再创佳绩,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渤海大学于2017年获批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院校资格,成为全国367所具有推免资格院校中的一员,并从2018年起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今年,渤大学子再创佳绩,被985、211高校录取总计60人,占比75%。其中,被985院校及一流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录取34人,占比42.50%。被211院校录取26人,占比32.5%。渤海大学研究生推免工作取得的成绩,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路,是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新的一年,学校表示,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部署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向党和人民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讯员:渤海大学陶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