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

在民间流传的小说中,潘仁美是大家都广为熟知一个大奸臣,可以说是十恶不赦。相信很多人对潘仁美的印象是公报私仇,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杨七郎和杨三郎。导致潘姓族人遭人追杀,还被杨家列为“永远仇人”,世代不通婚。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1)

但是我们知道,潘仁美是小说、评书、戏曲中的人物,诸如《杨家将》《潘杨讼》《佘赛花》等等作品中都有出现,而实际的历史上,他的原型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文学形象潘仁美的历史原型——潘美。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2)

历史上真正的潘美,和潘仁美相比,少了一个仁字,行事作风却多了很多仁义。在《宋史》等正史中,对潘美的评价还很高。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3)

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人,出生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卒于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是潘姓始祖季孙公的第69世孙。潘美是将门之后,在后周朝廷任官客省使。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潘美随他南征北战,屡立大功,累官至同平章事,死后被追封为郑王,配享太宗庙庭。

陷害忠良的真相

让潘仁美被后世口诛笔伐的,主要是他陷害了杨家将的老令公杨业。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4)

杨业

小说中描写的活灵活现,说是因为潘仁美和杨业不和,嫉妒杨业,公报私仇,最后导致杨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5)

但根据《宋史》记载,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导致杨业之死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监军王侁(shēn)。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6)

公元982年,辽主耶律贤死后,即位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才12岁,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有人向宋太宗建议,认为辽国幼主即位,朝政不稳,可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接受建议后,于雍熙三年(986年)命潘美、曹彬、田重进分别率大军北伐,并派杨业做潘美的副将。
当时潘美率领的西路军只有几万人,而且还要护送百姓们撤离,而当时辽军主力却有十几万人。杨业提出为避其锋芒,采用调虎离山的方案。可是,监军王侁反对杨业的意见,而且,王侁对杨业嘲讽到:“杨将军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怎么在敌人面前却畏缩不前了,是不是另有打算呀?”
我们都知道杨业是北汉降将。而且北汉灭亡前与辽国关系好。这句话几乎是在污蔑杨业的忠心。杨业不得已含泪出战以示清白,潘美当时还是比较爱惜杨业,认为他是难得将才。但是王侁从中作梗,潘美只好默许。
出兵前,杨业与王侁、潘美约定,请他们在陈家谷口安置伏兵接应。王诜等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是一直到中午没见到杨业,以为杨业打了胜仗乘胜追击去了,王侁害怕杨业抢了头功,于是带着兵撤了。而这个时候的杨业,正与辽军作战,死伤大半,本以为能够有人接应,结果到了陈家谷口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杨业虽然勇猛,但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杨业被俘后叹息:“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在辽营绝食三天而死。
按照宋史的说法,潘美当时与杨业的立场相近,只是没有力争,王侁离开防地时,潘美曾予以制止。似乎潘美在其中责任不大,从战后的处分来看也是如此。潘美仅受降职处分,而两个监军皆被撤职发配。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潘美其实是被后人的小说给害了。
为什么王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潘美却阻拦不了?因为王诜是监军。监军是皇帝用来挟制和监督在外将领的官职,有权利处死有不轨举动的将军。监军王侁的挟制作用,不仅仅是对杨业,同时也是对潘美,所以潘美对王侁的要求,无能为力。
而后世关于潘美的传说中,最早是出于一本无名氏撰写的《杨家将演义》中,潘美变成了潘仁美,被刻画成了一个通敌卖国,残害忠良,十恶不赦的大奸臣。在此之后,潘美的形象越来越被丑化,最后在小说中,让潘美死在了开封府尹寇准的刀下,这也是不符合历史的。中国历史就是有这样有趣的发展现象。很多改编的戏曲、小说流传甚广。会在流传一段时间后,改变后世对于历史的认知。明明虚构的事情和人物,却被误解为真实的。《杨家将》就是真实的例子。

历史潘仁美的真实事迹(千古奇冤忠臣潘仁美为何被刻画成通敌卖国)(7)

因此,我们在对后世小说津津乐道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作者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刻意曲解,才能还原历史中人物的真实面目。

如果大家喜欢本文,还可以分享、收藏、点赞、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