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讲述时间简史(时间简史为何卖得好)

霍金讲述时间简史(时间简史为何卖得好)(1)

青年霍金

中国无人不知他的故事:史蒂芬·霍金,英国大物理学家,21岁患上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从此在轮椅上待了半个世纪。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岁。有人说,霍金没有死,他只是终于摆脱了束缚着自己的躯壳。从轮椅上一跃而起,飞向了那个他一直憧憬的地方——广袤的宇宙,成为真正的“外星人”。

禁锢在人类躯壳里的“外星人”

有人说霍金是禁锢在人类躯壳里的“外星人”,要不然怎么他会知道那么多宇宙的事情?

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1400年的时间。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花了近300年。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霍金有三大理论贡献:(1)他和英国数学家彭罗斯共同提出“奇点定理”。成功证明了“广袤巨大的宇宙,一定起源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之中。”(2)提出了“无边界宇宙模型”。认为宇宙没有开端和起点,因此也就不需要上帝来创造,直接从根本上驳斥了神创论。(3)“黑洞辐射”。霍金提出:黑洞不黑,会发光,会辐射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但天文学家几乎不可能观察到这些辐射。霍金提出三个著名观点:(1)关于外星人,霍金认为:人类或许会在某天收到外星人的信息,但我们要谨慎回复。因为人类跟高等外星文明的接触,就相当于美洲土著见到了哥伦布,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2)关于人工智能,霍金多次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的重大机遇,但也可能造成人类的毁灭。他相信电脑早晚能像人类一样具有智慧,甚至还能自行设计出比自己更强大的电脑,除非人类社会能够找到控制人工智能发展的办法,否则它的出现将可能成为“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3)关于地球资源,他预言在未来几百年内,地球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大灾难,为了分散风险,人类应该前往太空,移居到其他宜居星球,而不仅仅是守在地球。在2016年,他和俄罗斯投资大亨尤里·米尔纳共同启动了“摄星计划”,希望以1/5的光速将飞行器送至半人马座α星,以此让星际航行变成现实。

《时间简史》:宇宙星辰的“圣经”

霍金逝世,中国著名青年歌手、TFBOYS队长王俊凯在第一时间发出微博:“缅怀霍金先生,您永远属于宇宙星辰,您的教诲我也会铭记在心。”一个18岁的歌手为何会悼念宇宙学家?原来,霍金生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最后一条微博回复的是王俊凯询问他的关于宇宙的好奇问题:“我们还为宇宙移民做何准备?在我们探索未来和科技的同时,该如何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霍金回复微博发表于2017年11月24日,称“我很高兴就@TFBOYS-王俊凯提出的优秀的问题做出一个视频回应。他的提问让我看到了中国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当你们追求科学以及其他创意时,如此的好奇心和自信可以延续下去。这些品质也将在@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上得到庆祝。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

霍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大众认知度最高的科学家,很少有自然科学家,尤其是理论派学者能引发这么多平凡大众甚至广大网友的关注,换句话说,他是一位“曲高和众”的伟大自然科学学者,还是一个时尚“网红”。2016年4月12日,霍金入驻新浪微博,网络星云一片欢腾,网友们都为结识了一个“外星人”而高兴。短短23个月,霍金的网络粉丝数达到了459万。这自然不是因为他的理论贡献。而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他面临残疾命运的乐观豁达;第二、他把人们领进宇宙世界,向人们展示移居其他星球的前景。而后者是在一本被人们称作宇宙星辰的“圣经”——《时间简史》完成的。

基督教教导众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死之后有的进天堂、有的入地狱。中国人信奉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人死之后轮回转世。那么真正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人类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人有没有前世和来世?宇宙起源于哪里,未来会怎样?宇宙有开端与边缘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宇宙是永恒不变还是膨胀或是在收缩?我们知道杯子在重力作用下,会从桌子掉到地上;但为什么我们从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来并跳回到桌子上呢?这就是时间的秘密。那时间又是什么?它的起点在哪里,又将在何地终结?时间可逆转吗?可以穿越时间隧道去旅行吗?史蒂芬·霍金将这些宇宙奥秘写进了《时间简史》。“我注意到,即使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而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的时候都会左右看。”书中霍金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我们来一场时间之旅。该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重要的经典科普著作,在这本书中,霍金讲的全都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后来在对微观或宏观宇宙世界观测中得到证实。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时间简史》的畅销程度是要与《圣经》相比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了2500万册,在中国就达百万册。也即是说,世界每300人就拥有一本《时间简史》,它在国外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出现了237周,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所以霍金的博士后学生开玩笑说:“霍金的书,比麦当娜谈性的书还好卖。”《时间简史》为何卖得好?因为霍金喜欢讲故事,只用了一个公式,霍金本人的天才见识和引人入胜的修辞手法。

霍金曾说:“有人说,大家购买我的书是因为读了它的评论或者它上了畅销书榜,但他们并不读它;他们只是将其放在书架或咖啡桌上,因此不须费力读通而仅是拥有它就值得炫耀。我断定会有这种情形发生,但我不知是否比大多数其他的包括《圣经》和莎士比亚著作在内的严肃的书籍更甚。另一方面,我知道至少有一些人读过它,因为我每天都收到一叠有关此书的信件,许多人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仔细的评论,这表明他们至少读过它,即便还不能完全理解。我还不时被街上行人拦住,他们告诉我如何欣赏此书。当然,我是比大多数作者更容易被认出,或者说更有特征,如果不是更杰出的话。但是,我接受到的公众祝贺的频繁度(这使我的九岁的儿子十分难为情)似乎表明,购买此书的人士中至少有一部分的确在阅读它。”

著名历史学者葛剑雄在1998年8月26日《文汇报》发文“邂逅霍金”,他写道:“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传奇

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全场顿然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她说:“霍金先生,难道你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面感到悲哀吗?”众所周知,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一些手指可以活动,其命运是无比的悲惨的。然而,霍金很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这样一些字:“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一个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像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1963年,21岁的霍金被诊断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医生当时认为,他只能活2到3年。在2013年发布的纪录片《霍金》中,他说:“每一天都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天,我渴望每一分钟都不被虚度。”但是霍金坚持到了76岁高龄,结了两次婚,并育有三个孩子。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动特制眼镜的按钮,操作发声器“讲话”。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旷世著作《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中文版译者之一在译序中描述他在1979年第一回见到霍金时的情景: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废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留给哲学的战书

在西方人文历史上,一直到近代,哲学本来就是一门涵盖一切领域的学问,人类所有的知识被称之为“哲学”。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霍金晚年与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合著《大设计》,再次发问宇宙的起源与运作方式、现实的本质、万物的起源等问题。在书中的第一章,他直接地否认了哲学回答上述问题的可能性:“哲学已死。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尤其物理学的现代发展。”他断定,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不了康德、彭加莱和罗素这样的人物了。霍金为什么要在《大设计》之中说“哲学已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哲学对宇宙本体的无解。霍金认为,哲学家已经没有能力发展出任何的一套有价值的“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霍金最激进的位置乃是想以物理学回答宇宙为何如此行为,而不仅描述宇宙的规律。这点正是霍金对哲学、宗教的最大挑战。(林文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