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1)

剧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是清代的著名才子,好友金子友家门前有口池塘,离一座尼姑庵还不远,快过年了,金子友请赵翼写副门联,赵翼便写了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然后就出门了。尼姑庵里的人这天也来赵家求春联,赵家仆人顺手就给了尼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就贴在尼姑庵的大门上,路过的人全都驻足观看,拼命猜想这其中是个啥故事。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2)

古代绘画

古代当尼姑并不少见,这些庵院中青灯、佛卷、木鱼相伴的女性,过的是脱离尘俗的清修生活,恪守佛门规矩,并不再留恋红尘。明代的律法很苛严:“凡寺观庵院,除见在处所外,不许私自剏建增置,违者杖一百还俗,僧道发边卫充军,尼僧女冠入官为奴。”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3)

剧照

尼姑庵很简朴,尼姑们也不年轻。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明代四十岁的女子,已属“老年妇女”,因为当时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四十。建文三年(1401年),朝廷更是将女子出家的年龄,提高到五十九岁,尼姑庵中哪里还有年轻的女子?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4)

明代道士出家度牒

年龄上的严格规定,有保护社会生产力的现实需要,不因年轻劳动力脱离世俗社会,而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明初官方核发的僧尼出家“度牒”,也有极严格的数量控制,寺庵中僧尼数千的现象多属于民间传说。明代官方置有各级僧司、僧官,京设僧录司,府设僧纲司,州设僧正司,县设僧会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规定,每三年发度牒一次,并加考试,不通经典者淘汰。二十四年(1391年)命各州府县只许保留大寺观一所,僧众集中居住,限各府不得超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规定男子非年达四十岁以上,女子非五十以上者不准出家见。杂处民间的僧人,要中居住。这种严格的规定,也保持了佛门庵院的宗教纯洁性。“持证上岗”,登记在册,尼姑庵中有什么绯闻故事,肯定也是不多的。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5)

敦煌珍贵文献,女尼自意出家《度牒》

古代什么样的女子要出家为尼呢? 清代“宰相”张英的三位祖姑,都是出家的尼姑。出家的地点是岱鳌山“三贞庵”,原名“小围静土庵”,又名“三圣庵”。“三贞”“三圣”,指的就是张英的三位祖姑,张英之子——清宰相张廷玉,曾亲作《重修三贞庵记》并刻碑。张家三姐妹出家,民间有许多传说,但可能性最大的应是守节的需要。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6)

古代绘画

“千年古井水,万世女贞花。”古人看重女子守贞,这种现象普遍而不易,尤其是官绅家庭的女、媳。《项脊轩志》的作者、明代官员、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其儿媳傅氏十九岁守寡,剃发径山,募置马园蔬圃为兰若,初构三楹,继建禅堂、韦驮殿、净业楼、二桂堂,成了一名尼姑。明隆庆年间的官员杨忠,巡查苏州时病逝,其妻毛氏便在吴江县守贞庵出家,这些尼姑由于生活的不幸而逃离红尘,成为虔诚的出家者。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7)

古代绘画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特殊原因,导致明代尼僧道姑不断“年轻化”。明代正统年以后,朝廷的律法在民间不断弱化,私自剃度为尼的女性日渐增多,有已婚的妇女,也有未婚的少女。“妇女或丧夫,或无子,即有夫有子,而别有不得已,辄忿然出家,薙去其发。” 明末清初人陆衡所言的这些出家女性,大多不是出于初心,也缺少宗教的虔诚。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8)

古代文物

尼僧年轻化,原因多元化,尼僧庵才有诸多乱象。一些庵堂以传经说法为名,诱引男妇夜聚晓散。有不安分的尼姑蓄养男子,甚至弄得男子死于尼庵。明代曾有工匠在修理一座尼寺时,发现里面有男子的冠帽,工匠便将帽上的水晶珠拿到市上出售,从而被人发现而告到衙门。官员审案时发现:一位有钱人家的少年,进入尼姑庵的被尼姑留下纵欲,最后竟暴卒而亡。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9)

古代绘画

尼姑犯淫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明代官方律法实有惩治条例,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下令“僧道尼姑女冠有犯奸宣淫者,就于本寺门首枷号一个月,满日发落”。所谓“山高皇帝远”,尼姑与俗人私通屡有发生。天顺年间,有一位举人在京城参加会试后进入尼寺,被一群尼姑留下。尼姑们与这位举人日夜饮酒取乐,这位举人实在吃消,只好偷偷跳墙出逃。只过了七天,举人已消瘦得家人认不出来了……

著名的古代尼姑(基本上没有年轻漂亮的)(10)

剧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