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

随着现代首饰加工业的兴起,手工制作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我县却有这样一位老银匠——陈宝海。30多年里,他默默锻造和传承着珍贵的老手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赋予了银块生命力,用一錾一锤的雕刻与捶打诠释着“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匠精神。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1)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2)

  沿着中央大街的市场入口行走不过二三十米的距离就到了陈宝海的手工银饰店铺。他的铺子不大,隐藏在一个烤饼店内的角落里,一张堆放着二三十件工具的老旧实木桌子便是陈宝海的工作台。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3)

  陈宝海今年63岁,二十四、五岁时就跟着师傅学习银器制作技艺,1985年在宝清“回春堂药店”开了自己的首饰铺,是现在寥寥可数的传统银器制作工艺匠人之一,主要打制金银手镯、项链、长命锁、戒指等。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4)

“当时走上手工制作银饰这条路完全是迫于生计,自己也没想到一干就是这么多年。”陈宝海一边专注地制作项链,一边与记者交谈。 “手工制作银饰工序十分繁杂,打制一对最普通的光面银手镯一般也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聊起打制银器的工序,陈宝海滔滔不绝。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5)

记者了解到,客人送来的银料,陈宝海首先要称重,并在一个小本子上记录好重量。用料很重要,将银料盛入特制的小钵中熔化成液体,然后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煅打成所需的形状。仅这一道工序,就要反复敲打半个多小时,只有不断地敲打和烧制,才能使银子逐渐成型。银饰成形后,还要用自制的玛瑙刀刨光和清洗才能更加闪亮。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6)

“嘭嘭嘭”,陈宝海边讲解边示范起来。铁锤敲打着银块,发出铿锵的声音。他一手挥着铁锤,一手紧握钳子,把银块打成扁的、方的、长的……从选料、熔化、煅打到打磨、雕刻、焊接、清洗,每一道工序他都极力做到精益求精。不起眼的银块,在看似并无章法的敲打下,慢慢蝶变成了一只优雅、锃亮的完美银饰。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7)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8)

在与记者闲谈间,陈宝海右手使用镊子夹取一个个小银环,小心翼翼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左手持焊枪伴随着左脚不断的踩压风筒,手里调整着火焰焊接的位置,精准的使用火焰最尖端的部分,一条崭新的银项链呈现在记者面前,“这就是银原本的颜色”,在陈宝海手掌里的银链,通体银光闪闪,宛若星空般亮泽。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9)

作为银匠,最复杂和考究技艺的环节就是錾。陈宝海介绍,“银匠在錾刻图案时并没有任何范本,工艺的精细靠的就是心中有图,手中有数。用力过大容易将银片錾通,力道不够又不能将纹理的层次感突显,这是检验一个银匠师傅技艺是否成熟的标准之一。那些需要用刀具划刻出各式图案的银器很费时间,比如做一把银钗,就我这个熟手,也要花两到三天的时间。”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10)

“如何来评定一件制作精良的银饰,就拿这个长命锁举例,从设计来看,造型优美流畅,装饰完美,各种关系处理得当,称之为‘巧’。从做工来讲,详略得当,达到了审美的愉悦,就可以说‘工满’了。”陈宝海拿起一件制作精良的手工长命锁向记者介绍道。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11)

在陈宝海的眼里,每件作品,都是生活的印记,要细细打磨生活的美好。他说:“做这个活没有特别的诀窍,靠的是手上功夫和耐心,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会,只有不断锤炼,日积月累。完成一件好的银器往往需要很长的工时,有时是几天,有时甚至要几个月。作为银器制作艺人,不仅需要有能够坚持长时间打磨、雕刻的臂力,还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他在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注入了最独特的想法和审美,把自己的祝福夹在里面。30多年无数个作品,他对顾客的祝福从来没有缺席过。

乱世王者木雕(即将消失的老手艺)(12)

  记者感言:传统手工艺品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件传统手工艺作品都烙刻着生活的印记,其独到的纹路和韧性,复杂、灵活的图案,用机械是做不出来的。在机器制造产品千篇一律的今天,正是有了很多像陈宝海这样的老手艺人,才令渐渐褪色的老手艺带着特有的蕴味自岁月深处走来,如美丽的银饰般光彩夺目,带有情感与生命力。老手艺人用一辈子的执着坚守着传统技艺,不忘初心,始终前行。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