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

各位好,我是“静水笑沧笙”,今天与您聊聊书法五体的演变过程,希望你喜欢!

中国书法堪称是世界上最具形象意境和审美价值的文字线条艺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为人们所熟知,这五种书体演变的先后顺序,其实它排在最后,您可知否?

一、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是秦代以前文字的统称,包括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战国文字。大篆产生于战国晚期,通行于秦代至西汉前期。小篆又称秦篆,由大篆演变而来,小篆是秦代的标准书体,由秦相李斯整理制定,李斯被后世奉为小篆鼻祖。

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1)

李斯隶书《會稽刻石》局部

二、隶书

隶书由由大篆演变而来,萌芽于战国晚期,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因为快速书写的需要,篆书中部分本该圆转弯曲的笔画,变成平直波磔形状,后来逐渐流行开来。隶书多呈宽扁形状,横长而竖短,“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其最明显的外形特征。需要说明的是,隶书的产生差不多与小篆在同一时期,并不是在小篆之后。

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2)

汉隶《张迁碑》局部

三、草书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此处所说的是章草。草即草率,章草便是从隶书的草率写法发展而来,具有很强的隶书意味。章草形成于西汉中期,东汉时广泛流传。经东汉张芝发展过渡,魏晋时期,章草摆脱隶书痕迹,形成今草;唐代,草书进一步发展,张旭、怀素草书皆狂放不羁、龙飞凤舞,将草书推向巅峰,称为狂草。

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3)

张芝草书《冠军帖》局部

四、行书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萌生于东汉后期,成熟于魏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兼具适用性和艺术性,各个时代特色不同,在其它书体彼消此涨中长期保持兴盛不衰,受到多数书家青睐。行书分为行草和行楷,此处指行草。

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4)

神龙本《兰亭序》局部

五、楷书

相较隶书而言,楷书去扁存方,书写更为方便,魏晋时期经钟繇、王羲之创新,已较为成熟,风格秀丽、典雅、流美;魏碑壮美雄强、拙朴刚健;唐楷法度严谨、风格多样、蔚为壮观,其中颜真卿的颜体在宋代活字印刷中演变为宋体字,沿用至今。

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5)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书法五体演变与汉字的发展演变是完全一致的,从书写性和适用性角度说,是一个逐渐方便、规范、简化的过程。相信很多人认为书法五体的演变过程为:篆、隶、楷、行、草,其实不然,下图可以让您一目了然:

书法字体各有特点小篆隶书楷书(篆隶楷)(6)

书法五体演变示意图

如果您喜欢,还请多多留言关注,您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静水笑沧笙”,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