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现场启动(昭通绥江四个强化)

来源:【云南日报】

街道小区干净整治、公园广场秀丽怡人、车水马龙秩序井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潜移默化传递正能量;“小红帽”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倡导文明礼貌,传递文明新风……

自2021年拿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以来,昭通市绥江县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全县创建“五张国家级名片”之首,举全县之力推进全域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城市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尚。

玉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现场启动(昭通绥江四个强化)(1)

强化顶层设计 高位推动

绥江县把创文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政设施建管、环境综合整治等8个专项组。成立创建专班,抽调20人专门承担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

同时,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创文办主任一旬一调度、县委副书记一月一调度、县委书记一季一调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实地调研,推进重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建立检查通报机制,实行半月一暗访、一月一督查,督促问题限时整改、动态清零。

在城市管理方面,制定了《绥江县城市管理公约》,规范商户经营行为,共建共享美丽宜居城市。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督促落实“门前五包”,城管、交警等部门加大巡查、执法、教育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此外,还整合各部门信息系统,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中心,投入300余万元,新增高清监控445个,开通“绥江城管随手拍”微信公众号、“云城管执法”系统平台。

玉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现场启动(昭通绥江四个强化)(2)

强化共建共享 全民参与

近年来,绥江县把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创建各方面,围绕“引导人、改变人、服务人”这一根本,坚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共享,打响创文“人民战争”。今年累计发动群众8万人次,开展卫生状况、环境状况、交通秩序、文明行为“一周一整治”。

全县党政机关2540余名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创文工作队伍,做到“处级领导包小区,县直部门包楼栋,单位职工包户”。将创文主题活动与主题党日有机结合,城市每周1次、农村每月2次清扫整治,让党旗在创文一线高高飘扬。建立由县、乡、村、组四级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参建的浓厚氛围。

同时,创造性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你来说我来办”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目前,通过电话邮箱接单20条、社区接单256余条,已办结232条,办结率84%,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

玉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现场启动(昭通绥江四个强化)(3)

强化惠民利民 办好实事

“聚焦‘急难愁盼’深入开展创建工作,让市民在点滴中感受变化,在变化中体验幸福。”绥江县在创文工作中积极回应市民关切,去年以来全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7亿元,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创文短板。

在道路交通方面,绥江县城增补道路交通标线1.4万㎡,新增标识标牌362块;安装花箱式隔离栏5037米,主街道实现全覆盖;10辆公交车均更换为电动公交车、69辆出租车全部更新。新建小区生态停车位382个,启动3个小区立体智慧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1187个。

在市容市貌方面,绥江县修复房屋外墙砖脱落和外墙污损124栋2.4万㎡,修补小区道路2.4万㎡,修缮小区内雨污管网3000米,维修更换小区路灯900余盏,完成县城3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设置垃圾亭87个、分类垃圾桶1198个、投放点25个、果皮箱831个。

在民生事业方面,绥江县板栗镇污水处理厂正式投用,县城和沿江3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启动实施,实现了县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中医院业务用房建成,县人民医院综合楼投用;县城新建1所小学、启动2所幼儿园建设和职教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电动车智能充电桩101个,总端口1600枪;完成64个5G基站建设,县城5G网络全覆盖。

玉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现场启动(昭通绥江四个强化)(4)

强化价值引领 涵育新风

在绥江县城,每到周五,就会看到一面面志愿旗帜迎风招展,一队队“小红帽”来回穿梭,在县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开展大扫除活动。

这只是绥江县单位机关常态化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全县共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注册志愿者200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00余场次。

绥江县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升市民素质的重点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价值引领,涵育文明新风。

同时,发布《文明上网倡议书》,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内容建设和法规宣传,着力推动网络空间文明创建。打造主题公园4个、主题街道2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文明手册》印发12万余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3800余场次。

目前,全县表彰命名了17家县级文明单位、13个文明村镇、4个文明校园。评选省级文明家庭1个、市级文明家庭5个、县级文明家庭8个,最美家庭20个、最美“爱心妈妈”和“好媳妇”等74名。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