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针一年以后还有效吗(破伤风针最凶险的变态反应)

导语:

记得那天中午,我值班,护士急匆匆来药房借药,都是抢救药品。问其科室备药她说其中有一个药快要用完了,据说正在抢救一位打了破伤风抗毒素针过敏休克的病人。我还没来得及合上惊讶的嘴,护士一个健步拿着药就如风速一样离开了。那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送上破伤风针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

事件回顾:

患者,男,46岁,建筑工地的工人,他在翘砖木时滑了一跤,手臂上划了道口子。当天中午11点半左右,他来到医院做破伤风皮试,结果显示为阴性,就打了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1500IU。清创缝合后离开了医院。大约半小时后,出现胸闷,气短,喉咙发紧,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神志昏迷虚脱。一度休克,中午1点送来医院,幸好抢救及时,最终脱险,“捡”回一命。

抢救措施:

破伤风抗毒素(TAT)导致过敏反应临床上最为凶险的是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变态反应。发病与IgE和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管舒张,血管床容积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注意:

1.破伤风抗毒素为液体制品。制品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均不能使用。安瓿打开后应一次用完。

2.每次注射须保存详细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的反应情况、本次过敏试验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抗毒素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

3.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宜专用,如不能专用,用后应彻底洗净处理,最好干烤或高压蒸汽灭菌。同时注射类毒素时,注射器须分开。

4.使用抗毒素须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并详细询问既往过敏史。凡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曾有支气管哮喘、枯草热、湿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或对某种物质过敏,或本人过去曾注射马血清制剂者,均须特别提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1)过敏试验: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0.1ml抗毒素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即为阴性,可在严密观察下直接注射抗毒素。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必须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如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反应,应避免使用抗毒素。如必须使用时,则应采用脱敏注射,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休克,立即抢救。

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

(2)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第1次可注射10倍稀释的抗毒素0.2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2次0.4ml,如仍无反应则可注射第3次0.8ml,如仍无反应即可将安瓿中未稀释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内注射。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1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5.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引申提问:

1.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容易生长繁殖(有氧菌消耗氧气使厌氧菌容易繁殖)。由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特性和特殊环境要求,破伤风杆菌在泥土及铁锈中多见,但需注意的是,并非只有铁锈和泥土才有破伤风杆菌。临床上,较深的污染的伤口特别是泥土污染的伤口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应考虑打破伤风针。一般来说,只是划伤表皮,或者伤口不深,较干净,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可以不打破伤风针。

2.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才好?

破伤风抗毒素(TAT)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虽然破伤风24小时内即可发病,但潜伏期可为一周或更久)。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这是综合药理和临床研究所得,但并无绝对定论,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

3.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怎么办?

过敏的话就要用脱敏注射法(上面的“注意”里面有介绍),把药分成4次,药量从稀释一下分几次注射,药量从小到大慢慢注射,20到30分钟注射一次。或者针对抗毒素过敏现象可以马上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这个不需要做皮试,没有危险。不过这个费用比较高些。TIG保护时间为2-3周,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


作者:伊靖

来源:红杏e生

破伤风针一年以后还有效吗(破伤风针最凶险的变态反应)(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