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吕进捧一颗心来)

(夜雨吕进捧一颗心来)(1)

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罗运祥自传》序

吕进

运祥寄来他的自传和文集,厚厚的两本,嘱我写序。近年由于白内障,我阅读有些困难。大体浏览了一下,大为惊叹:这是一个对人生多么认真、多么有责任感的人啊。对走过的八十余年的人生道路,他都有详细记载,保存了许多原始资料。从自传和文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人生,可以看到罗运祥经历过的时代风云和社会变迁。

运祥有一个磨难艰辛的童年,也有一个幸福完美的晚年。他是“遗腹子”,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父亲就故去了。紧接着,他的家又不幸被一场火灾所毁,一无所有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了他。也许,善良耐劳的母亲给运祥注入了劳动人民的良好基因,运祥的一生是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他一生热爱教育工作,无私奉献,陶行知的名言“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生的准确概括,其实,这也是我国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的写照。

运祥的家族是“福广填四川”时从江西来四川的,他出生在江津,在津一中度过了6年的中学时光,1958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后来转到教育系,1964年在教育系的学校教育专业毕业。他的所有岁月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在铜梁一中从教10年,担任体育教师。后来调往铜梁师范学校,专业对口了,在铜梁师范18年,从事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运祥桃李满天下,先后获得“铜梁县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这是我这个同学也深感为荣的。

我和运祥的相识是在西师外语系。我在运祥所在的外语系俄语专业62级只读了一年半的书,就奉命提前毕业在外语系做教师了。所以,虽然我一直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对这个年级的同学印象却不深,但是,从这个年级却走出了两位我的终生不渝的朋友。一位女同学叫吴庆华,江苏人,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是她的表哥。运祥在《自传》中提到,吴庆华读书时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后来留校执教。在那个政治运动频仍的年代,吴庆华是我在西师遇到的最可信赖的政治品质最好的朋友。另一个就是罗运祥了。我们是上下铺。运祥身体好,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无所不能。在我的印象中,早上,他总是穿着短裤,脖子围着一条擦汗的围巾,跑步回宿舍。在这个阳光、健康、朝气的下铺同学面前,我这个体弱的对体育一无所长的人真是有些羞愧。运祥为人耿直,义气,热心公益,当选系学生会的体育部长,非常尽心尽责,把外语系的体育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罗运祥是交往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他还在岗的时候,每到西师教育系开学术会议,总是要来看我,而且从来都不会空手来访。记得有一次他给我带来两只活鸡,我素无缚鸡之力,一时手脚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罗运祥是《重庆晚报》的长期订户,从《晚报》创刊至今。和西南师范大学好些退休老教师一样,他订《晚报》主要是冲着我的文章来的。每当在《重庆晚报》读到我新发表的东西,他都很兴奋,把报纸一张张地珍藏起来,在他眼里,友谊就是这么贵重。去年,罗运祥来车,接我和吴庆华从北碚去铜梁,到他家做客,给我们的晚年记忆增添了彩色的一笔。

祝福罗运祥的自传和文集的顺利出版,祝福一切真诚的友情继续温暖着我们的世界。

(作者系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西南大学教授)

(夜雨吕进捧一颗心来)(2)

版面欣赏

(夜雨吕进捧一颗心来)(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