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能频繁查征信(征信背后的含义懂几分)

爱德曼公司做了个全球信任度调查,被调查的28个国家中21个出现信任度下降危机,全球的平均信任度水平也在下降,人类正处于一个“信任爆裂”的时代。

当人与人或人与组织之间失去信任,那么就需要制度作为参考来衡量一个人的可信度,而这也是征信系统建立起来的初衷。征信可以剔除那些投机倒把者,而赋予那些真正诚实守信的好公民一个凭证。

我们通常所说的征信指的是央行的征信体系,可是征信是社会性的,央行也是一个机构,而人却有千千万种,不可能以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所以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整个社会的征信体系。


为什么说不能频繁查征信(征信背后的含义懂几分)(1)

一,央行征信中心

央行征信起源于2006年,虽然起步已经10年有余,但是整个征信体系并没有完善,收录的征信报告也不过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就目前而言,央行征信是全国范围内认可度最高和最广的征信体系,在贷款方面几乎所有机构都会参考央行的征信报告。央行征信分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这里主要讲个人征信报告。

二,第三方征信机构

第三方征信机构就是非银行的征信机构,比如考拉征信,支付宝的信用体系等。这些征信机构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标准,综合计算出来一个分值,不同的分值对应不同的权益,也是身份的一个象征,所以你可以看到朋友圈经常有晒芝麻分的。

那么这个信用分的使用需要注意什么呢?

1,分值是身份的象征,可以对应该平台不同的权益,所以分值越高越好。

2,分值对于其他小平台来说有参考价值,比如芝麻信用,很多平台都参考其分值,很多网贷平台参考芝麻分来批款,比如马上金融,安逸花,职享贷等。

3,这些平台有些是上报央行的,也就是说要上征信的,所以一定不要逾期。


为什么说不能频繁查征信(征信背后的含义懂几分)(2)

三,网络大数据平台

网络大数据平台是针对个人的网络资料而整理出来的一份个人网络大数据报告,现在的大数据非常厉害,你申请过什么网贷通过大数据能分析出来你所有填写的个人资料,你买过什么东西大数据能分析出来你的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你浏览过什么网页大数据能分析出你现在有什么需求。所以,大数据和征信一样重要和可怕。

平时没事不要到处去提交资料,因为你填的每一个信息都可能被查询到。大家都说现在的人已经没有隐私可言了,但是能保留一份就是一份吧。

有些大数据平台比你想象的要可怕得多,比如蘑菇信用,你身份信息一输入就会查询到你有申请过什么贷款,哪些没有还,哪些平台已经把你拉入了黑名单,你手机通讯录里面有多少个黑名单,他们和你的关系等等。还会给你一个分值,分值越高表示你可信度越低,借钱不还的几率也就越高,也就不会有平台愿意贷款给你了。


四,各大银行内部信用体系

各大银行近几年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信用体系,也用分值来表示。比如浦发的靠谱值,招行的信用分等。每个银行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但是无非就是履约能力,资金财力,人际关系等等。当然,银行内部的信用值不是批信用卡的依据,所以不必紧张,银行批信用卡参考的是央行征信,银行内部信用会用来提额是作为评估依据。


为什么说不能频繁查征信(征信背后的含义懂几分)(3)

到这里大概的征信知识就讲完了,文糙理不糙,想要更具体,更详细的个人信用建立建议请找小编。不管你是小白还是金融操作高手,请珍惜每一点信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