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争”,那么,在以前的封建王朝之中,当拥有最高权力,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的皇帝,与一位“巨富”发生碰撞之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事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作为皇帝的朱元璋生性多疑,自然接受不了有人做出挑战皇权的举动,更不用说沈万三区区一介商贾居然比他一个皇帝还要有钱,所以一次次的试探,虽然沈万三一昧的避让,可是难免有疏忽的时候,最终还是让朱元璋起了杀心。

在一次次的斗智斗勇中,虽然沈万三保住了性命,可是最终也被发配到了云南。

而他们两人中最惊险的一次过招,却仅仅是在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是什么名的时候,平平一句话却饱藏了杀机,幸好机智的沈万三随机应变,靠着“3字”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1)

“生财有道 ”成首富

自古皇帝都有多疑的毛病,自己的权威不能得到丝毫的挑衅,有时候为了解除自己对别人没来由的怀疑,还会想方设法的去制造祸端,以求灭口,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就更是如此,不仅斩杀有功之臣,对毫无权力的商人沈万三也是容不下,一次次的找茬。

那么作为被朱元璋惦记上的商人,沈万三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听得最多的是沈万三,但是其实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沈富,“富”寓意富贵荣华,这个名字也饱含了他父亲对他的期许。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2)

事实也确实按照他父亲所期待的一样,虽然沈万三出生的年代并不太平,但是他也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富豪。

其实,最初沈万三家里的条件也不错,虽然说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也是吃穿不愁,本以为日子就会这么安安稳稳的过下去,可是天不遂人愿,吴兴地区突发大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一家人只能仓皇逃窜,举家向周庄搬迁,期间因为水灾,沈万三的母亲不幸染上了瘟疫,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逃灾路上,沈万三的大哥二哥也相继去世,最终只剩下了他和他父亲,还有四弟三人相依为命,到达周庄之后,几人终于稳定下来了,沈万三开始思索挣钱之法,凭借他对市场需求敏锐的观察力,他很快就锁定了方向。

在周庄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这里的农耕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或许将来能成为一个巨大的“粮仓”,由于周庄属于洼地,所以不仅水源十分充足、土壤也很肥沃,用来发展农业是最好不过的了。

另外沈万三考虑到当时全国各地都在蠢蠢欲动,意图起义反元,这样一来,之后将会战争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粮食也是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的,甚至也可以说是战争取胜的关键之处,更何况“民以食为天”,再怎么样,种植粮食也不会有什么风险。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3)

一番思考过后,沈万三下定了决心,开始在周庄大面积开垦土地,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手上的土地资源,后来,果然如他所料,借此他成功的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就此开始发家,开始了他的疯狂“吸金”之路。

在那之后,沈万三生意红火,因此名声大噪,在商人圈里面引起了江南富商陆德源的关注,而他也是沈万三生命中的贵人。

陆德源也是一个商人,不过他是一个既聪明,有大智慧又很惜才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认识了沈万三,对沈万三的从商能力十分欣赏。

在陆德源快要触及到商业顶峰的时候,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他认为身处战乱时期,太有钱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容易被其他人给惦记上,为了生命安全考虑,他想把钱都送给其他人,可是又不想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被其他人给糟蹋挥霍掉。

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沈万三就成为了那个幸运儿,陆德源将自己大部分的钱财都赠送给了他,让沈万三“钱生钱”,而他自己则选择了远离尘世,躲避这动荡不安的时局,最终入山为道。

就这样,在陆德源的助力下,沈万三的财富积累得越来越多,一下子就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人。

而沈万三从农耕事业之外,又看上了贸易生意,他通过将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特产运往海外,又把海外的珠宝、象牙、香料等带回中国,从中依靠差价谋取了巨额的利润,这使得他的财富更上一层楼,名气也渐渐传了开来。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4)

站错队,留祸患

当沈万三在商业界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整个国家却处于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浪潮之中,沈万三眼光长远,避免因为战争或者说是朝代更替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意,他看准时机,审时度势,决定先和义军的首领搞好关系。

在沈万三的刻意安排下,经过多次的相处,他与义军领袖张士诚拉上了关系,而且在张士诚建立大周政权时出了不少力,因此得到了张士诚的赏识。

据说张士诚还为沈万三立过功绩碑,当政权与财富挂上勾后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沈万三也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在动荡的局面下,及时的找好靠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因此沈万三的钱财也越滚越厚,甚至到了连皇帝也嫉妒的地步。

虽然沈万三很聪明,面对当时的形势来说,他的做法也是极其明智的,可是他却站错了队,也因此和朱元璋结下了梁子。

而这,要从元末农民起义说起,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因为遭遇灾祸进入皇觉寺成为了一名僧人,后来才参加红巾军去反抗蒙元政权。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5)

可是那时朱元璋的军队只是义军中的一支,可是在元庭覆灭之后,义军之间开始互相吞并,而这也恰巧碰到了沈万三想要站队,以获得新皇的赞赏,可是沈万三千挑万选,选中张士诚,投进去了不少钱,最终却被朱元璋打败了。

因此不仅没有捞到好处,还给自己惹来了麻烦,也给以后留下了隐患。

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等众多对手之后,最终登上了帝位,建立了明朝,可是元朝留下来的一堆烂摊子还需要他收拾。

为了充盈国库,稳定政权,朱元璋开始把目光放在“有钱”的人身上,作为贫苦出生的他,一向对唯利是图的商人没有什么好感,而此时名声大噪的富商沈万三自然就成了他打击的对象,再加上沈万三曾资助过他的对手,那这些账自然是要一起好好清算清算。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6)

面对试探,巧回应

当朱元璋找上沈万三,沈万三也只能通过真金白银去讨好的方式来保平安,为了表示出自己的诚意,他还花了巨资来支持朱元璋重建首都南京城,虽然花费很高,但总归是命更重要。

沈万三本以为自己的示好能让自己好过一些,可是他低估了朱元璋的多疑,也高估了他的气度,当朱元璋看到沈万三的钱远远比他想象中还要多的时候,心里却是更加的不高兴。

为了哄得朱元璋开心,打好关系,沈万三投入了很多钱,请来了很多能工巧匠去建长城,更是亲自监督工程的进展,可是沈万三这次却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他的亲自监工,工程进展十分的迅猛,居然比朱元璋这边负责的城墙修葺工程还早上了三天。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7)

这可是重重的打了朱元璋的脸,一个小小商人却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厉害,比国库还有钱,这怎么说得过去呢?朱元璋也是一肚子的火,没出发泄,想处置沈万三,却一时没有什么好的由头,总不能直接说你钱太多,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而沈万三并不知道朱元璋在想什么,还在殷勤的示好,他将朱元璋请到了家中作客以示亲近之意。

在沈万三的家宴上,朱元璋心里依旧有气,就想找沈万三的麻烦。

此时,他恰好看到桌上的一道猪蹄便问这菜叫什么名?沈万三也是瞬间就明白朱元璋的意思,顿时就吓得冷汗直流。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8)

在脑子里飞快的思考着,如果直接说猪蹄,猪通朱,文字上需要避尊者的名讳,尤其对方还是结过仇就在面前的九五之尊,如果猪蹄二字脱口而出,那可就是犯了皇帝姓氏的讳忌,那满门抄斩也是应当的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回答道:“万三蹄”,仅仅三字,巧妙的避开了名称上的各种讳忌,同时又有自贬示好的意思。

朱元璋听到他的回答,也不觉发笑,也明白沈万三知道了自己的意思,看他如此这般小心谨慎,畏惧自己,也就没有再过多的试探为难他了,沈万三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本以为经过这次的试探之后,沈万三会更加的谨慎行事,可是他却还是犯了迷糊,没有清楚朱元璋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自以为已经完全得到了他的信任,却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疑心是没有那么容易打消的。

以至于接下来沈万三就又一次把把柄直接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上。

在城墙的修葺工作结束之后,沈万三为了向朱元璋示好,竟然提出了自掏腰包代替朱元璋犒赏三军的建议,而这无疑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鳞,作为一介平民,有什么资格代替他犒劳三军呢?这是在笼络军心吗?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9)

本来朱元璋就很不爽,沈万三有着比国库还多的钱,如果沈万三有其他的想法的话,无论支持谁,以后都可能会成为他的劲敌,现在沈万三自己炫富不说,竟然还要代替他犒赏三军,这种越俎代庖以下犯上的做法,让朱元璋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原本朱元璋就在处处想办法为难沈万三,可沈万三这样的做法就是直接把命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朱元璋十分生气,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以拔掉自己的这颗“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马皇后心里却觉得沈万三也没做出什么错事,就因为想帮忙犒劳三军就要人家全家的命也说不过去,就口头上劝慰朱元璋,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动杀念,老天自然会收了他去。

朱元璋听完之后,也觉得有道理,可是心里这口气始终咽不下去,于是查抄了沈万三的家产,将他全家都发配到了云南。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10)

重回商途

商斗不过官,最终沈万三还是败在了皇权之下。

可是一代“富商”沈万三却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倒下,在他被发配到云南之后,虽然之前积累的财富都已经归了国库所有,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重新开始,他没有了朱元璋在时的小心翼翼,他开始继续在商业路上发光发热。

沈万三虽然没有了金钱,可是他之前积累的人脉却还是都在的,在得知他被发配到了云南后,很多他以前的旧友都纷纷去往云南看望他,而他们也同样拥有做生意的头脑,在这一路上,他们也将很多江南优质的丝绸、瓷器、古董卖往了中亚地区。

而沈万三最终还是在西南边陲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说起沈万三,如果他有陆德缘的通透和睿智,面对动荡,能够选择避世或者适当的收敛锋芒,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沈万三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商人,到富甲一方,最终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不得不说他在生意场上的天赋异禀。

可是在当初的时代背景下,纵使再有钱,最终也斗不过一道圣旨,尽管沈万三如此的聪明有天分,也很有自己的主见,可是面对皇权,也只能选择默默服从。

朱元璋为何满门抄斩沈万三(朱元璋问沈万三)(11)

参考资料:

《明史》

杨建峰主编. 千古食趣 说说吃的那些事[M]. 2016

范命辉著. 风味中国[M]. 20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