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有宫斗剧(欧洲的宫斗剧也说儿女情长)

哪些国家有宫斗剧(欧洲的宫斗剧也说儿女情长)(1)

维多利亚一夜之间从无忧无虑的少女成为帝国的核心。

哪些国家有宫斗剧(欧洲的宫斗剧也说儿女情长)(2)

墨尔本勋爵告诫维多利亚在芙罗拉的事情上保持克制。

哪些国家有宫斗剧(欧洲的宫斗剧也说儿女情长)(3)

阿尔伯特亲王“上线”后也有大量笔墨描写他与女王的感情进展。

哪些国家有宫斗剧(欧洲的宫斗剧也说儿女情长)(4)

路易十四(前)和弟弟奥尔良公爵在郊外骑马,两人对彼此有着复杂的感情。

【史剧鉴赏】

如果要说《维多利亚》这部剧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剧情过多着墨于维多利亚、阿尔伯特亲王和墨尔本勋爵的三角情感线索,使得历史剧的野心着陆在格局略显狭隘的儿女情长,甚至有种披着历史剧外衣讲着言情剧故事的意味。

从宫闱到王座

维多利亚时代的艰难开启

继“唐家屯”完结之后,ITV火速推出了又一部考究的历史剧——《维多利亚》第一季。观众猝不及防地,就被迎面扑来的19世纪的大不列颠海风又一次震撼。ITV这次呈现维多利亚跌宕起伏一生的野心清晰可见,8.4的IMDB评分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季的好口碑。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女性君主,风起云涌的维多利亚时代至今仍被视为日不落帝国最为辉煌璀璨的篇章。1837年,人类文明的车轮行驶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拐点,英国率先驶过这一拐点占得先机,日不落帝国的艳阳正待升起。这一年,18岁的维多利亚刚刚继承大统,笨拙地学习着如何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君主。

在英国,女人虽然可以当国王,但却依然难以避免受到压力和质疑,一个十八岁少女面临险象环伺的政局,更不容许她走错一步路。维多利亚登基之初,大臣们并不相信她可以担当朝纲,纷纷想着如何控制这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就连她的母亲都被情人约翰爵士所左右,试图说服维多利亚委任摄政王联合执政。连自己的母亲也无法信任,对于刚刚成年的维多利亚来说是怎样残酷的局面。于是她对于大臣的处处掣肘心怀不满,表现出了激烈的反抗意志。

女王与首相

若有如无的情愫带来禁忌的美感

在这个过程中,时任首相的墨尔本勋爵(Lord Melbourne)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维多利亚试图扳倒约翰,自以为发现了他和侍女芙罗拉小姐偷情使其怀孕的证据,将这件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但实际上芙罗拉身患肿瘤,遭受奇耻大辱之后很快就病情恶化去世了,女王因此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指责。墨尔本勋爵在维多利亚饱受怀疑和攻讦的时候,统治方才开始就陷入危机的关头,始终站在她这边。

后来墨尔本勋爵在议会中受挫,不得不辞去首相职务,但是维多利亚厌恶接任首相职位的托利党政治家罗伯特·皮尔,不肯配合他组阁。墨尔本勋爵不顾自己的政治生命,苦苦劝说维多利亚放下个人喜好,郑重告诫她女王和议会之间的关系神圣不可侵犯,即使贵为女王也不能任意妄为。

既忠心耿耿又睿智优雅的墨尔本勋爵,对女王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情愫,成了第一季的最大亮点,以至于观众纷纷高呼请官配阿尔伯特亲王晚点上线,好再多站一会儿女王和墨尔本勋爵的CP,连编剧都亲自写文章说“Every woman needs a Lord M in her life”。

而扮演墨尔本勋爵的鲁夫斯·席维尔,优雅的气质和满满都是戏的深情眼神,就是掳获少女心的帅大叔标准范本。也难怪大叔和少女的CP感虽然会被吐槽太言情,还是让大票观众追剧追得欲罢不能。

历史与言情

儿女情长狭隘了大时代格局

正所谓成也CP败也CP,如果要说这部剧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剧情过多着墨于维多利亚、阿尔伯特亲王和墨尔本勋爵的三角情感线索,使得历史剧的野心着陆在格局略显狭隘的儿女情长,甚至有种披着历史剧外衣讲着言情剧故事的意味。

维多利亚和墨尔本勋爵这一段虚构的感情线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观众对宫廷秘史的好奇心理,尤其是迎合“大叔控”的流行审美,历史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情深意笃的故事被重复讲述多次,难有新意,这种以政治联姻为起点又终生相守的故事终归显得有些平淡缺乏起伏,于是本剧就别开生面,虐一虐墨尔本勋爵,靠这一出欲说还休的深情戏码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是相较之下,历史剧的主线就显得模糊了,容易给观众留下一种年轻时的维多利亚只会谈情说爱,缺乏政治智慧和责任心的印象。

不过,作为一部季播剧《维多利亚》只是刚刚开局,现在做出这部剧偏离主线的判断尚为时过早,观众还是可以期待接下来的剧集将重点拉回到女王政治生涯的主轴上。

□青泽(剧评人)

荐剧

《凡尔赛》

无独有偶,法国的《凡尔赛》也是一部以著名君主一生为主轴,呈现一个时代的画卷的历史剧。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霸业的象征,是承载他野心的城堡,见证着他和贵族阶层之间权力缠斗的战争。路易十四是世界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他72年的统治期间,法国从一个边缘国家成长为欧陆霸主和欧洲文化的中心。

Canal+电视台斥资3000万欧元(逾两亿人民币)打造了这部法国历史上最昂贵的电视剧,最为难得的是这部剧真正是在凡尔赛宫内取景拍摄,随着镜头移步换景观众就能看到不同时刻、不同角度的凡尔赛,单单是华丽的光影流转就已经令人目眩神迷。更不用说精美的构图和镜头语言,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作壁纸,以及剧中人物美轮美奂的典雅服饰,都将波旁王朝的风流雅致展露无遗。

由于是英法合拍,《凡尔赛》也有英法两种语言的配音版本,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更推荐看法语版,华丽的法语发音和整部剧奢美艳极的风格高度一致。特别是当路易十四拍案而起怒喝出那一句流传千古的"L‘état,c’est moi!"(朕即国家),雷霆万钧的气势令屏幕前的人都不由得为之屏息凝神。

两国共同烧钱砸出的可不只是流动的画报,更有精细入微的人物刻画和剧情。促使路易十四成就霸业的是他个性中的控制欲,但这种性格另一面是极度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凡尔赛》将这种诡异却又情理之中的内在矛盾集中投射在路易十四和弟弟奥尔良公爵的复杂关系上。路易十四既是一个“弟控”——明知弟弟志在立功沙场,还是不舍得自己最信任的亲人去冒生命危险——又暗暗提防着奥尔良公爵声望超越自己,有意无意中予以打压。奥尔良公爵没有夺权的野望,兄长对自己的戒备他虽然心知肚明,却也只能佯作不知。帝王之家的亲情难免掺杂着嫌隙和疑虑,这种张力和冲突终生伴随着路易十四,即使他身处权力巅峰,内心也从未真正安宁。

涨姿势

欧洲历史剧的成功有套路

有描摹帝国画卷的野心,却选择了“软着陆”

如果说《维多利亚》塑造的是一个立宪君主以高度的自我克制在权力缠斗中寻求平衡、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理想与秩序的标识的历程,那么《凡尔赛》就是刻画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如何杀伐决断、缔造中央集权的霸主国家的一篇史诗。崇尚理性克制的英国人和向往恣意汪洋的法国人,分别在这两部剧里用自己最擅长的风格,将本民族最为荣耀的集体记忆演绎出一个震撼人心的高度。

难得的是,宏大的历史叙事并没有给人以空洞的说教的印象,《维多利亚》和《凡尔赛》虽然有着描摹一个帝国时代画卷的野心,但是都聪明地选择了软着陆,挖掘出看似至高无上的君主身上脆弱的部分,正是这样的脆弱使得他们走下神坛,湮没历史尘埃中的人物由此再度成为有血有肉的个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