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

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1)

慈宁宫

清朝历代皇帝都尊亲法祖,标榜“以孝治天下”。奉养太后,就是这一理念的仪式化象征。清朝定制,“皇帝尊圣祖母为太皇太后,尊圣母为皇太后,居慈宁、寿康、宁寿等宫”(《国朝宫史》卷八《典礼四·宫规》)。除了紫禁城内的慈宁宫、寿康宫等专门奉养皇太后的宫殿之外,在园囿中也专门建有供太后颐养的居处。

康熙时期

首次在御园奉养太后的是康熙。康熙八岁即位时,嫡母、生母及祖母均在世,生母慈和皇太后于康熙二年(1662)二月卒,仁宪皇太后和孝庄太皇太后皆长寿。

宫中奉养虽然足以尊隆,但皇宫中的环境,尤其夏季,“溽暑难堪”(《清世祖实录》卷四九)。为了给太皇太后提供一个宜居的养身之所,康熙于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南巡归来后,在水土洁净的京西兴修畅春园。二十六年初建成后,当年六月初六日,康熙便奉太皇太后、皇太后驻跸畅春园,“扶舆后先,承欢爱日,有天伦之乐焉”(《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七六《畅春园》)。近一个月后,七月初二日,康熙奉太皇太后、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从实录记载看,太皇太后回宫后一病不起,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卒于慈宁宫。康熙在处理完太皇太后的丧事后,于次年六月初三日,再奉仁宪皇太后幸畅春园。此后数十年间,“于兹游憩”,“政事几务裁决其中”(《皇朝通志》卷三三《都邑略二·畅春园》),开创了清代皇帝居园理政与皇太后园居奉养的先例。

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2)

寿康宫

康熙无论是前往畅春园还是回宫,甚至外出巡幸,都尽可能奉这位养母随行。即便不能随行,他在回到北京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前往皇太后居处请安。

如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初五日,康熙帝结束巡幸畿甸、返回京城的次日,便奉皇太后幸畅春园。三十五年六月,康熙亲征噶尔丹,返回北京的第三天,奉皇太后幸畅春园。住了两个月后,八月初六日,才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尤其每年元旦来临,康熙一般都奉皇太后临幸畅春园,并在那里赐宴外藩。在畅春园时,皇太后一般都居住于春晖堂和寿萱春永,此处左右配殿五楹,东西耳殿各三楹,后照殿十五楹。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一日,皇太后病势渐笃,康熙“问寝视膳,晨昏定省,未尝稍间”(《清圣祖实录》卷二七六)。初六日酉刻,皇太后崩于宁寿宫,享年七十七岁。

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3)

宁寿宫

雍正时期

雍正继位后,尊奉生母乌雅氏为仁寿皇太后,但是这位六十四岁的皇太后五个月后便因病去世。雍正九年(1731)九月二十九日,“皇后病笃,移驻畅春园,上亲往看视,逾时回宫。未刻,皇后崩逝,上痛悼不已”(《清世宗实录》卷一一〇)。次日,辍朝五日,在京诸王以下及文武各官、公主王妃以下及旗下二品命妇俱齐集畅春园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虽然在畅春园奉养皇太后并未立为定制,但毕竟是不成文的旧制,雍正继续遵行先祖传统。随着雍正元年仁寿皇太后离世,再加上雍正继位后,并没有沿用畅春园作为自己的园居之地,而是扩建父皇赏赐给他的圆明园作为驻跸休养之所,导致畅春园在雍正朝被闲置。

乾隆时期

乾隆即位后,尊生母钮祜禄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乾隆在京西御园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是畅春园,一是圆明园。

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4)

崇庆皇太后

在畅春园,皇太后的主要居处依然是春晖堂和寿萱春永。由于雍正朝十余年间的闲置,乾隆三年(1738),乾隆下令对畅春园中供皇太后居住的春晖堂、寿萱春永进行修缮。正月二十一日,乾隆来到畅春园,视察了修缮竣工的春晖堂、寿萱春永工程。第二天,便奉皇太后居畅春园之春晖堂。

在圆明园,皇太后的主要居处是长春仙馆。

乾隆三年正月十一日,乾隆初幸圆明园,先诣恩佑寺行礼,然后奉皇太后居畅春园,并规定:“凡庆节,恭迎皇太后御圆明园之长春仙馆,以为例。”(《清高宗实录》卷六十)乾隆认为:“长春仙馆,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廊曲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予归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寝之所。”(《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诗序》)此处最适宜皇太后居养。

此后,几乎皇太后在世的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乾隆都会奉崇庆皇太后在圆明园山高水长观看焰火表演。例如,乾隆九年正月十六日,乾隆谕:“今夕山高水长处点放烟火盒子,着外省将军、副都统大臣等及京城部院衙门、旗下满洲大臣等进内观看;着御前乾清门行走之蒙古王、额驸台吉等在两廊下坐;大臣等皆在阶下两旁列坐;准噶尔使臣图尔都,着在头班大臣后随坐。”(《清高宗实录》卷二〇九)像这种场景,在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后去世之前,几乎是一种常例。

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5)

圆明园四十景 长春仙馆

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旬万寿。此前一年的三月,乾隆谕令瓮山改称万寿山,金海改称昆明湖。为庆祝皇太后六旬圣寿,在京王大臣以及各省督抚都奏请在万寿山到京城西华门一路,沿途预备各种戏台杂技。

乾隆十六年三月,谕军机大臣等:“今岁恭逢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在京王大臣等奏请举行庆贺盛典,于万寿山至京一路分段豫备,公祝圣寿,已经允其所请。其各省督抚,似此奏请者,自应一体准行。但伊等于奏准之后,只应先期遣人进京,照在京王大臣所办及分派地方,各按段落,豫备经坛戏台之类,以展臣子祝嘏之诚。”(《清高宗实录》卷三八四)

四月,据总管内务府王大臣等奏称,盐政吉庆、高恒亦奏请预备庆贺,并称“伊等各有所属商人恳与庆祝”,乾隆允许二人同各省督抚一起,在万寿山至西直门分段备办。

五月,乾隆谕军机大臣等:“今岁恭逢圣母皇太后万寿,直省督抚等奏请来京庆祝,朕均已酌量批示,并传谕停止一切进献。惟允其先期遣人赴京,于西直门至万寿山一路,分认段落,敬谨豫备。但所指段落里数甚长,办理未免多费。将来安舆所经,凡道旁一应豫备俱着取支内务府,不必伊等分办。惟自西直门至西华门一带途次,原准在京王公大臣分办,着各该督抚等即于此间公同分段豫备,计每段不过数丈许,则办理既易,而诚敬之意亦伸。所有分办之处,即令伊等遣人料理,将此一并传谕知之。”(《清高宗实录》卷三八八)

在乾隆的“酌量批示”下,自万寿山到西直门,再从西直门到西华门的沿途,在皇太后万寿庆典期间,都要张灯结彩,备办各种戏台与杂艺表演。原计划万寿山至西直门一路由各地督抚分段认领,西直门至西华门一路则由在京王公大臣分段认领,但考虑到万寿山至西直门这段路程较长,办理起来必然费用不低,乾隆命令这段路的庆典筹办由内务府出资;相对距离较短的西直门至西华门这一段,则由各省督抚及踊跃表达诚敬之意的商人与在京王公大臣们一同办理。可以想见,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时,万寿山至西华门一带的盛典陈设是何等的奢华繁盛!

[文章来源]

北京圆明园研究会

[作者]

杨 剑 利

乾隆时期基本完成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与清代太后的奉养)(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