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重点:压力知识点汇总

压力的重点:压力知识点汇总(1)

一、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1一般规定

1)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
  • 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不宜低于0.07MPa。
  • 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³时,不宜低于0.07MPa。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
  • 当高位消防水箱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设稳压泵。

说明:水灭火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

2)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自动启泵压力设置点处的压力在准工作状态时大于系统设置自动启泵压力值,且增加值宜为0.07MPa~0.10MPa。
  •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应大于0.15MPa。

3)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和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 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大于0.50MPa,当大于0.70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
  • 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0m计算。

2分区供水

1)系统工作压力大于2.40MPa、消火栓栓口处静压大于1.0MPa、自动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或喷头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20MPa时,消防给水系统应分区供水。

2)分区供水形式可采用消防水泵并行或串联、减压水箱和减压阀减压的形式,但当系统的工作压力大于2.40MPa时,应采用消防水泵串联或减压水箱分区供水形式。

3系统组件

1)埋地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20MPa时,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给水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20MPa小于1.60MPa时,宜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加厚钢管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时,宜采用无缝钢管。

2)架空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20MPa 时,可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20MPa 时,应采用热浸镀锌加厚钢管或热浸镀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0MPa 时,应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

3)在选用消防水泵时,其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为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40%,且宜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20%;当出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时,其出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工作压力的65%。

4施工调试

1)在调试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140%;当出流量为设计工作流量的150%时,其出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工作压力的65%。

2)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冲洗和严密性试验。

3)对于钢管管材,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

4)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5)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

6)气压严密性试验的介质宜采用空气或氮气,试验压力应为0.28MPa,且稳压24h,压力降不应大于0.01MPa。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系统最不利点处洒水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低于0.05MPa。

2. 利用有压气体作为系统启动介质的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其配水管道内的气压值应根据报警阀的技术性能确定;利用有压气体检测管道是否严密的预作用系统,配水管道内的气压值不宜小于0.03MPa,且不宜大于0.05MPa。

3. 配水干管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并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轻危险级、中危险级场所中各配水管入口的压力均不宜大于0.40MPa。

4. 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05MPa。应设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或公共通道的外墙上;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20m。

5. 管网安装完毕后,必须对其进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冲洗。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6. 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

7.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8. 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

9. 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0.28MPa,且稳压24h,压力降不应大于0.01MPa。

10. 闭式喷头的现场检验,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试验数量应从每批中抽查1%,并不得少于5只,试验压力应为3.0MPa,保压时间不得少于3min。当两只及两只以上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批喷头。当仅有一只不合格时,应再抽查2%,并不得少于10只,并重新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当仍有不合格时,亦不得使用该批喷头。

11. 报警阀应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倍,保压时间不应小于5min,阀瓣处应无渗漏。

三、气体灭火系统

1一般规定

1)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2)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并宜设置在外墙上。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及二氧化碳全淹没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

3)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2.5MPa。

4)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006%。其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宜分为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一级,2.5 0.1MPa(表压)。
  • 二级,4.2 0.1MPa(表压)。
  • 三级,5.6 0.1MPa(表压)。

5)对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2.5MPa时,应为5.0±0.25MPa(表压)。
  • 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最大充装量为950kg/m³时,应为7.0±0.35MPa(表压);最大充装量为1120kg/m³时,应为8.4±0.42MPa(表压)。
  • 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时,应为10.0±0.50MPa(表压)。

6)对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增压压力为2.5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的储存容器,可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7)对于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一级充压(15.0MPa)系统,应为20.7±1.0MPa(表压)。
  • 二级充压(20.0MPa)系统,应为27.6±1.4MPa(表压)。

2试验方法

1)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并合格。

2)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 对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15.0MPa;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取4.0MPa。
  • 对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应取13.0MPa。
  • 对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取1.5倍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系统最大工作压力可按相关规定取值。

3)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检查管道各处无渗漏,无变形为合格。

4)当水压强度试验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气压强度试验压力取值: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取80%水压强度试验压力,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取10.5MPa,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取1.15倍最大工作压力。

5)气压强度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试验前,必须用加压介质进行预试验,预试验压力宜为0.2MPa。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时,如未发现异状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3min,直至试验压力。保压检查管道各处无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6)气密性试验压力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 对灭火剂输送管道,应取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
  • 对气动管道,应取驱动气体储存压力。

7)进行气密性试验时,应以不大于0.5MPa/s的升压速率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关断试验气源3min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为合格。

四、建筑防排烟系统

1. 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至30P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至50P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