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观后感(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影视杂谈#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随着秦帝国的建立,中国从此顺利走向了统一,民族融合的向心力自然形成。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都要经过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事实上,中华第一帝国的最终定型,经过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几位君王长达一百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此过程中,如果历史运行的轨道稍有偏离,中国将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为切入点,汇聚电视、电影及历史文献等多种艺术手法,再现了统一国家形成的曲折历程,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因素,对我们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国家统一意识开启了一扇门。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观后感(从秦始皇到汉武帝)(1)

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清楚虽然完成了国土的整合,但人心还远未凝聚。为了让国民形成对政权合法性的认同,秦始皇封禅泰山、组织诸子百家学术大讨论,但在一次次尝试中,秦始皇屡屡感觉到东方学者对自己的轻视和不配合。在耐心消磨殆尽后,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方式,企图以高压手段控制国民思想,结果引起强烈反弹,外表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汉高祖刘邦大体继承了秦制,但对彻底的郡县制心存疑虑,在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后,又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希望作为朝廷的屏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地方军政实权的诸侯王渐渐做大,开始萌生野心,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所幸汉景帝依靠能臣勇将最终平息了叛乱,使朝廷在力量对比中开始占据优势。

汉初,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民生凋敝。为了恢复经济,朝廷推崇黄老思想,主张清静无为、休养生息。在宽松的社会氛围下,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到汉武帝即位时,国内经济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然而,汉武帝敏锐地观察到一系列暗流涌动:诸侯王势力依旧存在、地方豪强势力开始抬头、黄老思想已跟不上国家形势的变化……为此,汉武帝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实施推恩令,将大诸侯国肢解为小国,消除其对抗中央的潜力;设置刺史官职,监督地方长官和地方豪强,强化中央权威;将一些豪族迁往茂陵就近监视;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国家统一的意识形态……至此,国家不仅在车轨、度量衡等器物层面上完成了统一,而且在文字、意识形态上也完成了整合,第一帝国最终定型。中华文明也具备了绵延几千年的强韧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