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鬼谷子智谋(鬼谷谋略能伸能屈)

能伸能屈,能收能放,从而做到能进能退。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 忍耐的品质。

忍耐是强者的心态,这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钿。

它要 求一个人必须看得长远、看得透彻,只有这样,其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才能 提髙到超过常人的水平。而善于忍耐、待机而动正是捭阖术的运用。

说说鬼谷子智谋(鬼谷谋略能伸能屈)(1)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引起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天下陷于一 片混乱之中,各路豪杰纷纷而起,北方的突厥也趁势南下抢掠。李渊作为 隋朝的官员镇守太原,奉朝廷的命令剿除盗贼。这个时候,突厥用数万骑 兵攻打太原,李渊遣部将率军出战,几乎全军覆没,后来还是巧使疑兵之 计,才勉强令突厥退兵。但寇盗刘武周在李渊分身无术的情况下,抢占了 他所防守的隋炀帝的离宫汾阳宫,掳走了其中的美女珠宝,献给了突厥可 汗。突厥可汗大喜,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其他各路强贼看到可以取得突 厥的支持,就纷纷起兵闹事,使李渊防不胜防、腹背受敌,随时都有被隋 场帝处罚的危险。

说说鬼谷子智谋(鬼谷谋略能伸能屈)(2)

这个时候,手下人都劝李渊和突厥决一死战,可李渊没有同意。他经过 深思熟虑,知道现在天下大乱,隋朝已经失去了人心,他也有了进兵中原, 取代隋朝的念头。如果要起兵,太原虽然是军事重镇,但毕竟地处一隅,并 非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还应该西下进入关中,但太原毕竟是军事重镇,也 是万万不能失去的。考虑到自己手下兵将不多,又要防备盗贼,又要应付突 厥,想守住太原根本不可能,他认为只有先想办法,稳住突厥,才能保证太 原的稳固,为自己的西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李渊决定暂时对突厥采取低调的态度。他向突厥称臣,还主动向 突厥提出了和亲的建议,又向突厥可汗献上了大量的美女珠宝,还和他约 定,将来攻克中原之后,自己只要土地,美女珠宝尽归突厥可汗。他与突 厥可汗书信来往的时候用的都是臣下身份的“启”而不是平等身份的“书”, 甚至对突厥可汗派遣的普通使者都纳头礼拜,丝毫没有面子上的顾虑,完完 全全地表现出了臣下的身份。唯利是图的突厥可汗十分高兴,果然与李渊修好,这样就斩断了刘武周的臂助,让李渊在西进长安这最艰难的一段曰子 里,只需要留下三子李元吉率领少量的兵马留守太原,而不用再担心突厥前 来进犯,使李元吉为前线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不但如此,由于突厥可汗把 大量的骑兵、粮草提供给他,这使得李渊能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进 行西征,而力量强大起来的李渊很快夺下了不少地盘。后来刘武周虽然攻下 了太原,但是李渊在长安的根基已固,再没有初起兵时的后顾之忧了。

说说鬼谷子智谋(鬼谷谋略能伸能屈)(3)

李渊的势力变得强大起来,这时,有人劝他结束与突厥的屈辱之盟,但 李渊没有答应。他知道自己的力量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没有完成统一,现在 和突厥决裂为时过早,于是他依然和突厥交好,一直保障了北方的安宁。

后来,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的国力不断强大,到了他的儿子李世民为 帝的时候,终于生擒了突厥的颉利可汗,洗刷了当年的耻辱。

如果李渊在战败的时候和突厥决一死战,以他微弱的兵力,肯定会被打 得大败,也许连身家性命也保不住。如果他刚刚强盛起来,就急着起兵向突 厥复仇,那北方地区定会陷人一片战火之中,自己的力量也会在不断厮杀中 衰败,无力出兵平定南方,唐朝的统一还要晚上许多年。如果他在国家初步 安定的时候,就废除与突厥的盟约,则会使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社会又卷人 战乱的纷扰,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大唐盛世了。李渊正是深深地明白低调的 重要性,在力量不足的时候选择了屈服,不计较一时的区区名利,才能成就 大唐王朝长久的帝业,才能使后来国力强盛起来的唐朝一举洗刷了当年臣服 突厥的羞辱。所以,能屈能伸才是真龙,能屈能伸正是捭阖术的一种谋略和 一种重要手段。

坚忍是一种大智慧

任何一条成功之路都不会是笔直平坦的,总会伴随着崎岖沟坎,想成功 攀达顶峰的人,必须要面对横亘的障碍和天然的险阻。在这些面前,只有当 忍则忍,才能从容地跨越过去。这也是鬼谷子捭阖术的要旨所在。

人生活在社会上,往往要参与有形或无形的竞争。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竞争中度过的。竞争就有实力的较量,当自己实力不如人之时, 如果有坚无忍,逞一时之勇,必会遭到致命打击,而元气大伤,则永无还 手之力。坚忍者,在实力不如人之际,会选择后退。后退看似失败,并非 真败。

必要的忍让和后退是留给自己充分积蓄力量的空间,做更完善的准备, 从而更快地进步,更加有把握地击败竞争对手。坚忍中的后退是为了前进的 后退,为了更有力地进攻而后退。暂时退一步,日后可以进两步,甚至可以 为以后的快速前进奠定基础。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便是由 于他坚忍的性格。朱棣善于审时度势,韬光养晦。他本为燕王,靠装疯这一 招赢得了时间,最终发动了叛乱,打败了建文帝,登上了皇位,成为中国历 史上著名的君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朱棣为人沉鸷老辣,很像朱元 璋。在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元璋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许多大臣表示反 对,理由有二:一是如立朱棣为太子,对朱棣的兄弟则无法交代;二是不合 正统长子为帝的礼制。

朱元璋无奈,只得立朱标的次子(长子已病死)为皇太孙。朱元璋死 后,皇太孙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年龄小,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们 各霸一方,并不把他看在眼里。

原来,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封到各处,称作亲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 地带兵将军的动静,以防他们叛乱,后来就发展成为藩王。许多藩王拥有重 兵,如宁王拥有8万精兵,燕王朱棣的军队则更为强焊。

这样一来,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大臣的鼓动之下, 建文帝开始削藩,在削藩的过程中,杀了许多亲王,其中当然也有被冤杀的。

燕王朱棣听了,十分着急。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 陵很远,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他对朱棣说: “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相士袁珙也对朱棣说:“殿下已年近40 了, 一过40,长须过脐,必为天子,如有不准,愿剜双目。”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朱棣积极操练兵马。

道衍唯恐练兵走漏消息,就在殿中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 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又在墙外的室中养了无数的鹅鸭,日夕鸣 叫,声浪如潮,以使外人听不到里面的声音。

但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不久就传到朝廷。大臣齐泰、黄子澄两人十分 重视此事,黄子澄主张立即讨燕,齐泰以为应先密布兵马,剪除党羽,然后 再兴兵讨之。

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便命工部侍郎张昜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谢 贵、张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北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马守山海 关,保卫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诸王。

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对他十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 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 疑惑不定,忽报三人前来,就立即召见。言谈之下,建文帝觉得除朱高煦 有骄矜之色外,其他两人执礼甚恭,便稍稍安心。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 文帝便想把这三人留下,作为人质。朱棣早已料到这一着,在建文帝迟疑 不决之际,飞马来报,说他病危,要三子速归。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 归去。

魏国公徐辉祖听说了,连忙来见,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徐辉祖是徐达 之子,是朱棣三子的亲舅舅。他对建文帝说:“臣的三个外甥之中,唯有朱 高煦最为勇悍无赖,不但不忠,还将叛父,他日必为后患,不如留在京中, 以免日后胡行。”建文帝仍迟疑不决,再问别的人,别人都替朱高煦担保, 于是,建文帝决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后悔,临行时偷了徐辉祖的一匹 名马,一路上杀了许多驿丞官吏,返见朱棣。朱棣见朱高煦归来,十分高 兴,对他们说:“我们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过了几天,建文帝的圣旨到来,对朱高煦沿路杀人痛加斥责,责令朱 棣拿问,朱棣当然置之不理。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谅、周铎两 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谢贵等人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 了。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发圣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准备又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 计: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发狂,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 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 日不起。谢贵等人听说朱棣病了,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 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 穿羊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 言,让人不知所以。谢贵等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

谢贵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 磨着该怎样对付燕国了。但朱棣的长史葛诚与谢贵、张信二人关系极好,告 诉他们燕王是诈疯,要小心在意,谢贵、张信二人还不大相信。过了许久, 燕王派一个叫邓庸的百户到朝廷去汇报一些事情,大臣齐泰便把他抓了起 来,严加拷问,邓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谋反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建 文帝知道后大惊,便立即发符遣使,并密令谢贵等人设法图燕,再命原为朱 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张信犹豫不决,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万万不可,我听说燕王应当 据有天下,王者不死,难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吗?”张信便不再逮捕朱 棣,可朝廷的密旨又到了,催他行事,张信举棋不定,便来见朱棣,想看个 究竟。

而朱棣托病不见,三请三辞,张信无奈,就换了衣服前往,说有秘事求 见,朱棣才召见了他。进了燕王府,但见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 朱様以手指口,迷糊而言,不知所云。张信便说:“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 可以告诉我。”

朱棣问道:“你说什么?”张信说:“臣有心归服殿下,殿下却瞒着我, 令臣不解。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密旨让我逮你人京,如果你确实有病,我 就把你逮送人京,皇上也不会把你怎么样;如果你是无病装病,还要及早 打算。”

朱棣听了此话,猛然起床下拜道:“张信啊张信!生我一家,全仗足下。”张信见朱棣果然是装病,大喜过望,便密与商议。朱棣又召来道衍等 人,一同谋划,觉得事不宜迟,可以起事了。这时,天忽然刮起了大风,下 起了暴雨,殿檐上的一片瓦被吹落下来,朱棟显得很不高兴。道衍进言说: “这是上天示瑞,殿下为何不髙兴呢?”朱棣谩骂道:“秃奴纯系胡说,疾风 暴雨,还说是祥瑞吗?”道衍笑道:“飞龙在天,哪得不有风雨?檐瓦交堕, 就是将易黄屋的预兆,为什么说不祥呢?”朱棣听了,转怒为喜。

后来,朱棣设计杀死了张信、谢贵两人,冲散了指挥使彭二的军马,安 定了北平城,改用洪武三十二年的年号,部署官吏,建制法令,公然造反 了。经过三年的反复苦战,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登上皇位,并迁都北 平,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

说说鬼谷子智谋(鬼谷谋略能伸能屈)(4)

在竞争中,成大事者在自己的实力大于对方时,就会主动出击,以秋风 扫落叶之势奠定胜局;如果实力大不如人,便能坚忍,审时度势,以退为 进,避其锋芒,退而积蓄自己的力量,并诱敌深人窥其缺点,然后主动出 击,后发制人,挽回局面。

可以说,朱棣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捭阖术的精妙运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